查看原文
其他

18岁当大队会计,20岁学习法语,动荡中出任大使,经历三次撤侨,这是他的传奇人生

2016-05-26 峰岭君 峰岭

 微信ID:foreignlinkOrg

『峰岭,传递外交正能量』


"知之者不如好之者,好之者不如乐之者。”

 前中非大使孙海潮这样说——

“只有把你的工作变成你的爱好,你的兴趣,才能真正乐在其中。”



求学坎坷,玉汝于成


1954年,孙海潮生于陕西省韩城市一个普通的农村家庭。学校离家2里路,上小学5年级的他就背着被子到学校住宿;当时学校没有电,只能用煤油灯照明,放在面前看书学习,每天晚上鼻子都会被熏得黑黑的;没钱吃学校的大锅饭,每天热水泡馍就着放了盐的辣椒沫……

 

“我曾亲眼看见奶奶把家里的饭锅砸烂交出去炼钢,小学校操场上摆满了各家砸烂后交来的饭锅。”特殊的时代,也让他的求学之路格外的坎坷。

 

12岁,孙海潮升入初中,不久,却又和同学重读小学。

 

14岁,再次升入初中,断断续续地才读完。

 

16岁,孙海潮进入了当时全省数一数二的高中韩城市象山中学,第一次接触了英语。

 

但学校再好,也改变不了社会大潮。1972年,18岁的孙海潮高中毕业,接受社会“再教育”,回家担任了大队会计和文书。

 

“具体干什么工作啊,就是别人修水库的时候,我在旁边记分、算分。到大队后做各种统计,布置开会,写材料,开证明,做各种计算上报如交公粮的数字等等。有一次和大家到深山里伐木,待了一个多月没出来,记得当时衣服的棉花都露出来了,我就用铁丝捆上。”

 

就这样,两年后,孙海潮因为表现优秀,在村里被推荐上大学。考试除了笔试,还有实践项目。这一项,他考的是如何实地测量高低不平的土地。

 

“幸亏当时县里来测量土地的时候,我跟着学会了。”孙大使说起的时候好似偶然,却可见“机会是给有准备的人的”这句话着实不差。

 

光笔试不行,还得面试。“我那时候最想学现代文学和古典文学,历史学也可以,从没想过学外语。”但从没想过学外语的孙海潮,在面试时被要求诵读英语,而最后却被西安外国语学院的法语系录取。

 

“20岁开始接触法语,从基本的a、b、c、d学起。求学机会难得,就算不是很喜欢,也得好好学,我相信只要刻苦,没有干不成的事情。”

 

当时的大学生,不仅仅要上课,还要学工、学农、学军,“那时候,很多事情都能挤压掉你的学习时间。但我觉得不能丢了外语,所以参加完集体活动,别人休息,我就会继续背单词。”

 

大学期间,孙海潮和同学们在陕北的农场待了3个月,他作为班长,就自己用中文编撰教材,请老师外教翻译成法语,供法语系同学学习。

 

功夫不负有心人。1977年,外交部到西安外国语学院挑人。当年,外交部入部考试还不像现在这样,干部司会根据综合成绩、在校表现、档案履历等各因素到各高校直接选人,与现在的“星探”有异曲同工之处。

 

西安外国语学院里,第一个被挑中的就是孙海潮。有意思的是,这个消息,他是在公交车上得知的。一天,孙海潮独自搭乘到西安市区的公交车,上车后不久,就有一个陌生人跟他“搭讪”:“你是孙海潮吧?我们是外交部的,看过你的档案,今年把你录到外交部了。”

 

这人自然是外交部里来负责招录工作的。在这之前,只在证件照上见过孙海潮的样子,却能在公共汽车上将他一眼认出来,可见在校表现优异的孙海潮,仅凭书面材料,便给招录人员留下了深刻的印象。


醉心调研,乐在其中


1977年,同时入部的其他小伙伴们还要去外交学院继续学习一年,只有孙海潮自己直接进入了外交部西欧司(现欧洲司),还当上了司里的民兵排长。而当时整个西欧司年纪35岁以下也只有他一个人。

 

“当时处里和司里讨论国际形势,我就像听天书,大家说的明明都是中国话,但我就是听不懂。还有一次,出席报告会,法国前领导人演讲,我当时特别佩服那个翻译,也看到了自己的不足和差距。那怎么办,只有好好努力,那时候十点钟之前没回过家。”

 

不仅要在专业上补课,同时,西欧司还安排孙海潮学习速记。做过这项工作的人都知道,速记非常考验人的中文和翻译水平。

 

“西欧司只安排了我一个人学速记,三个月学会了。记录有时候要通宵整理出来,因为来了一位重要的外宾,往往是主席见完,总理见,人大委员长见,有时光记录就要写40多页,得趁着刚谈完印象深,赶紧整理出来。”

 

虽然辛苦,但这也让年轻的孙海潮有机会接触到国家高层领导人,见识了高水平的翻译是如何工作的。

 

有一次,邓小平在接见希拉克之前了解情况,问大家,“他(希拉克)和华主席都谈了什么?”

 

当时在场的人只有孙海潮参加了那次会谈,在领导同意下,年轻的孙海潮毫不怯场,向邓小平直接汇报情况。因为这件事,他得到了在场的章文晋副部长的表扬。


给华国锋做纪录(后排中)


陪同邓小平同志接见外宾(后排左二)


一分耕耘,到底会有一分收获。


1979年,孙海潮被派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最初驻外,又是一项项细碎繁琐的“苦”差事:“在驻法使馆,我什么都干,迎送、传达、水电、房屋维修、食品采购、起草办公室文书、当翻译、整材料……”

 

这些繁琐的工作,磨练了孙海潮的耐心与办事能力。随着工作经验渐长,孙海潮越来越多地接触到外交调研。从一国调研到具有全局性、全球性的欧洲问题调研,从调研人员到主要负责调研工作的公使衔参赞,在别人眼里“苦不堪言”的调研工作,他却乐在其中。

 

“搞调研确实很枯燥,经常会苦于出不了观点和高度。但渐渐地我发现,只有把本职工作作为爱好,才能乐此不疲。”

孙海潮先后在我国驻摩洛哥和驻瑞士使馆各工作过4年,都是人事外交调研。

 

在中央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办公室工作5年之后,2003年,孙海潮再次派驻中国驻法国大使馆,成为主要负责调研工作的公使衔参赞,一干就是八年。

 

“在给年轻人布置调研题目之前,我自己先要做到心中有数,我常说在给别人布置调研题目前,先给自己布置,说是说自己先要闹别明白,然后才能修改别人的东西。”“年轻干部写完,我要看,修改,有的甚至还要重新写。”



常年调研的孙海潮已经达到一种生活状态:走路的时候,孙海潮也报纸不离手;看电视的时候,手边要准备好纸和笔,随时记录有关数字和观点,自己有什么思想火花也会写下来。

 

也达到了这种的境界:“后来,我有时一看新闻标题或文章摘要,就能产生一个观点,使馆的读报会开个7—8分钟,就能提炼出3—5个问题。”

 

孙海潮分享了自己的“独门秘籍”:“外交调研,要求快、求新、求深、求透。上午发生的,中午就要报,不光要说事,还得有观点、分析、预测和意见建议。”所以需要调研人员知道如何把握事件隐藏的深意,以小见大;同时又要立足大局来分析细节,“不谋万世者,不足谋一时; 不谋全局者,不足谋一域。”

 

就这样,孙海潮在无名无利、”枯燥乏味“的调研岗位上,踏踏实实做了八年。外交官,既要富有灵活性,又须坚持原则,捍卫国格和国威,保证国家利益。这些看似艰难、在人际和国际的钢丝上行走的工作要求,孙海潮做到了。正是由于以苦为乐的精神,才有了他日后作为大国代表出使他国的底气和勇气。


动荡中出任大使,罕见经历三次撤侨


2011年4月,孙海潮出任中国驻中非大使。众所周知,中非常年动荡,在那里当大使,面临一系列棘手的问题。凭着八年调研工作攒起的经验,在了解的渠道有限的情况下,以最快速度,对所驻国的国家概况、政府、形势有了深入的了解和认识,与联合国、法国及非洲等国外交使团交起了朋友。

 

后来证明,这些资源积累起到了至关重要的作用。



刚上任不久的2012年,两名中资企业的员工被劫持,孙海潮和中非总统、总理、司法部长、军方等不断交涉,与国内沟通、协调,连续三天三夜,将两名员工成功救回。

 

然而,更严峻的还在后面。

 

2013年,中非政变,形势一度非常紧张。政变前,孙海潮根据与总统、总理和外交使团的日常交流细节判断,局势将恶化,于是迅速组织撤侨,当时中非机场每个周只有一个航班,但在使馆的努力下,3-4天内就完成了撤侨工作。这次撤侨行动也因为迅速周密,获得了集体三等功。

 

事情本可以这样结束,没有人会想到第二次撤侨会这么快到来。

 

13年年后,部分中资企业员工又回到中非工作。当年3月,叛军果然进城,孙大使立即组织使馆工作人员将大家都撤到使馆,并尝试再次撤侨。当天下午就撤走了一批人员。但第二批被撤人员在赶往机场途中遇到阻碍,只能返回使馆。

 

第二天,孙大使安排使馆工作人员,于凌晨3点钟带最后一批人员赶往机场。“他们刚到机场半个小时,叛军进城,停水停电。真是特别惊险,晚走一会儿,就走不了了,那么多人,都在使馆打地铺,又停水停电,大家肯定要生病的。”虽然撤侨工作圆满完成,没有一人受伤或生病,但孙海潮自己却生病了:“上吐下泻,浑身无力,应该是压力太大了。”

 

经历了三次撤侨,但孙海潮还要坚守岗位。“有一天晚上,使馆外面枪声密集,不断有弹壳打进来。那时候使馆还没有雇佣外籍军人站岗,只有几个保安。”为了保障使馆工作人员安全,孙海潮当即给法国大使致电,请求其安排在附近巡逻的法国士兵也到中国大使馆周围巡逻几次。法国大使爽快地答应了。但他仍放心不下,要自己披着衣服出去查看。“我太太拦着我不让我出去,说太危险了,万一被打中后果不堪设想。但我必须去看看什么情况,否则更没法保障大家的安全。”

 

事后说起这些往事,孙海潮半戏谑起当时写的诗:“明月皎洁夜,惊心动魄天。枪声震天响,周身透骨寒。”

 

世人企慕的外交官之勇,当如是。

 

这就是外交官们的本职工作,这就是外交人为大国崛起做出的努力。这些烽火连天中的日日夜夜,放在新中国外交史上看,虽可谦为沧海一粟,却可在水滴中得见“外交”这个词的分量与意义。


淡泊名利,不忘初心


除了做好一名外交人,孙海潮还是一名“文艺青年”。高中学习期间时,担任团支部宣传委员,几乎每周校黑板报上都会有他的报道文章,大学时更想读文学专业,据孙大使透露,他曾经过还有当记者的理想。工作以后,即使要负责比较辛苦的调研工作,他也坚持经常写写文章,练练笔。

 

驻外期间,除了搞调研、写材料,孙海潮还非常注重收集资料,做生活的有心人。驻瑞士大使馆任期结束后,他利用晚上的时间,用钢笔在三个月内写完了一部26万字的著作——《瑞士银行秘密交易》。第二次驻法工作结束后,他又撰写了《外交官眼中的法国》一书。从中非离任后,又发表了《发生在非洲心脏的原生态故事——一个大使的亲身经历》工作之余,孙大使一共发表各类作品200余万字。

 

外交人立足祖国,放眼全球。不但让世界看见我们,亦可向国人介绍世界。孙大使于这点上,亦给了青年外交人一个榜样。正如他说的:“年轻人不要怕吃苦,年轻时候吃过的苦都是财富。莫言不是说过,他小时候经历的苦难竟然成了一座金矿,怎么写都写不完。你没有饿肚子的经历,又怎么会写好饿肚子的感受。”

 

在说到调研工作时,孙海潮提到虞世南的一句诗,这诗句窃以为恰可作为他的写照,与众人共勉——

 

“居高声自远,非是藉秋风。”


-END-


本文为峰岭独家采访发布,转载请联系我们。

更多精彩

《家里要给我介绍一个外交官,靠谱吗?》

《外交官必答这一题:你什么时候当上外交发言人》

《你们外交官不都是英语八级、同传十级吗?》

《想当外交官,又不想进外交部怎么办?》

投稿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