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娄勤俭为何有教育情怀?

张广祥 丁中广祥 2019-04-15

【往期回读】

丁中宣传片:震撼人心,气势磅礴

张广祥 | 1998届记忆点滴

熊有明 | 英雄本色

孙倩瑾 | 儿子的刨笔刀

徐天栋 | 老曹

喜    讯

     在我号首发的《回家的感觉真好》6月22日发表于江都日报,特向作者徐天栋先生表示热烈的祝贺,并向本号朋友报喜!


娄勤俭为何有教育情怀?

张广祥

娄勤俭,男,1956年12月生,研究生学历,工学博士学位,教授级高级工程师,1975年8月加入中国共产党,1973年8月参加工作。曾担任陕西省省长、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现任十九届中央委员,江苏省省委书记,省人大常委会主任、党组书记。

众所周知,在娄勤俭主政陕西省时,自2016年秋学期起,陕西全面实施13年免费教育。为免除孩子们高中期间的读书费用,当地政府需增加约13亿元人民币的财政支出。有评论者道:“这使它(陕西省)成为中国率先实行十三年免费教育的省份。在政治场中,这是不同寻常之举。”


一位陕西省的官员说,是娄勤俭本人推动了这项计划。


有一位人士说他曾经亲眼见到娄勤俭在一次活动中垂泪。某次陕西省政府与大学生进行座谈,当时没有什么媒体参加。娄勤俭谈起早年经历中贫困山村孩子读书的不易,谈着谈着,就停了下来。大家留意到,原来是娄勤俭本人落泪了。


2016年3月份两会期间,娄勤俭接受媒体采访时说,教育是改变落后面貌、创造发展未来的重要保障,也是最大的民生。同年7月18日,在一处座谈会上,娄勤俭强调,享受更好的教育是人民群众的美好期盼,发展教育事业是各级党委、政府义不容辞的责任。


今年本月13日,娄勤俭就进一步办好基础教育、职业教育在南京、扬州、镇江进行专题调研。他强调,孩子的教育问题关系千家万户和社会发展进步,一定要以人民群众满意为标准办好教育事业,不断满足人民群众对优质教育的需求,为江苏高质量发展打下长远基础。


……


为什么娄勤俭有这样浓郁的教育情怀?


笔者认为,这和娄勤俭早年的经历不无关系。


娄勤俭出生于贵州省桐梓县狮溪镇。从百度搜索的图片来看,这里风景秀美,但也是一个贫困的山区。从十几岁开始,他在山村担任民办教师,直到1978年恢复高考后,娄考入华中工学院计算机科学和工程系学习。


娄勤俭曾回忆说,自己做过民办教师,曾经每天上山要走7公里,来回14公里,每天走14公里。那还是老师,学生走那可能比这还多。“现在媒体上报道的最贫苦的学校都不一定有自己教的学校贫困。”


2016年9月凤凰卫视“问答神州”节目专访过娄勤俭。主持人吴小莉曾经追问他是不是对教育深有体会,娄勤俭毫不犹豫地做了肯定的回答。


娄勤俭说,他不读书出来,他后来或许还是一个山沟里的农民。因此他认为:读书是一种改变生活状况的一个方面,不读书,人出不来。特别是对于像秦巴山区让孩子能增长一些知识,使他们在社会上有了一种,就是吃饭的能力的提升。“在这样的前提下,如何把学校办好这是很重要的,这个我是有体会,所以现在免费教育,首先要把这些上不起学的要让他能上学。”“支持学生、支持孩子上学这个应该说对一个省来讲,特别对一个欠发达省尤其重要。”


显然,正是年轻时特殊的经历,造就了娄勤俭特殊的教育情怀。


想那上世纪八十年代初,全社会尊师重教热情空前高涨,那时候的地方政府和教育主管部门尚有一批有远见和有教育情怀的官员。但后来难得看到了。若干官员不懂教育规律,以改革为名胡乱办教育;更谈不上教育情怀,表面上尊师重教,实际上视教育为鸡肋,仍然将教师看作臭老九,随意拖欠教师工资。如今,江苏有了一位深具教育情怀的书记,当是江苏人之幸事!

文章已于修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