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诗意中国 | 37辛弃疾: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诗词世界 丁中广祥 2021-09-06

【往期回读】

蒋勋细说红楼梦 | 合集80回全

蒋勋新说红楼梦 | 合集120回全

蒋勋这一代 | 合集7集全

蒋勋为你读诗 | 合集40集全

重要声明

本文已获诗词世界授权。图文贵在分享,版权归原作者及原出处所有。更多精品资源,见我号菜单栏“老夫广祥”—“精品资源” 。


作者:叶寒   主播:刘炜


百期经典“诗意中国”百期经典文化传播“诗意中国”系列,由湖北之声与“诗词世界”联合出品。
FM104.6湖北之声《炜炜道来》分享艺术领域有趣的一切。每天13:00--14:00播出。

友情提示:文末有音频


南宋宁宗开禧三年(1207)秋,爱国词人辛弃疾怀着满腔忧愤离开人世,享年68岁。据说临终之际,他还大呼“杀贼!杀贼!”。


醉里挑灯看剑,梦回吹角连营。八百里分麾下炙,五十弦翻塞外声。沙场秋点兵。马作的卢飞快,弓如霹雳弦惊。了却君王天下事,赢得生前身后名。可怜白发生!


如果要用一首诗对辛弃疾的一生作出概括,这首《破阵子·为陈同甫赋壮词以寄之》无疑是最贴切的。


这位半生纵横南北、一心收复故国的爱国词人,就这样以一种极其悲怆的方式离开人世。


山河破碎,神州陆沉,他却以一腔爱国赤诚,让素来被人争论、诟病不断的南宋文坛现出了自己的铮铮铁骨。


01


//世事虽然莫测,而人心却可永远坚韧//


南宋高宗绍兴十年(1140)五月,人间自此有了辛弃疾。


在其出生之前,北宋就以一种极度耻辱的方式宣告灭亡。他生于金国铁蹄下的山东,自小便目睹了北方大片国土沦于金人之手的悲痛。


祖父辛赞虽在金国为官,对故国的眷恋却始终萦绕于心。他为孙子取名“弃疾”,正是希望他能如汉时留下“匈奴未灭、何以家为”名句的霍去病般,承担起为家族、故国雪耻复兴的重任。


辛弃疾随着祖父读书识字,从六经、诸子读到《史记》、《汉书》。其中太史公司马迁的《报任安书》,尤其让辛弃疾壮怀激烈。


人固有一死,死,或重于泰山,或轻于鸿毛,用之所趋异也。”也许从那时起,辛弃疾便已树立了一生的梦想,抗金复国,守护万民,至死不休。

然而,彼时的南宋朝廷却是醉生梦死,人人苟安。


山外青山楼外楼,西湖歌舞几时休?暖风熏得游人醉,直把杭州作汴州!”一首从南边传来的小诗,让辛弃疾彻底消去了考取功名的念头。


公元1161年,金主完颜亮大举南侵。彼时21岁的辛弃疾很快便在山东聚集起了两千人,揭竿而起。


他深知自己力量单薄,便当机立断率领队伍投奔了当时山东最大的义军首领——耿京。耿京对辛弃疾的文采和军事才华十分欣赏,命他为掌管文书的掌书记。


后来,辛弃疾的故友——山东有名的匪僧义端,在他的劝说下,也投奔了耿京。但没过多久,这位一心想着吃肉喝酒、发笔横财的和尚,因为不满义军许多规矩束缚,竟然悄悄偷走了义军的帅印,准备献给金国朝廷。


辛弃疾知道后,又气又怒,单人匹马便追了过去。仅仅一天一夜,满身是血的辛弃疾带回了帅印和义端的首级。从此,众人对辛弃疾更加敬佩,耿京更把他当作心腹。
金主完颜亮横死瓜州后,金国上下一时动荡不安。辛弃疾抓住机会,立即向耿京自荐,南下联络南宋朝廷,南北呼应,收复中原。


宋廷之上,他一番直陈利弊,慷慨激昂,终于打动宋廷,对义军加以委任。然而时局变幻得太快,辛弃疾还没来得及带着委任状回到山东,便听闻了“张安国叛,杀耿帅(京),义军四散”的噩耗。


仅仅一个月间,原本声势浩大的25万义军,灰飞烟灭。


那是他离梦想最近的一次,命运却仿佛故意般,和他开了一个如此大的玩笑。


但辛弃疾之所以为辛弃疾,就在于他永远不会屈服于命运。他的伟大不在于屡战屡胜,而在于屡败屡战。世事虽然莫测,而人心却可永远坚韧。
02


//男儿到死心如铁//


那一夜,雨势如洪。辛弃疾亲自率领50余名铁骑,一路星月驰骋,直抵济州金军大营。


刀光剑影处,血肉横飞。辛弃疾硬是凭着一股血性、一身勇武,化身死神,收割着金兵性命。然后生擒张安国,全身而退。


辛弃疾一路押着叛贼,过淮渡河,来到临安。一夜之间,辛弃疾的英雄事迹在临安城中传遍。


在《鹧鸪天》词中,他这样写道:“壮岁旌旗拥万夫,锦襜突骑渡江初。燕兵夜娖银胡觮,汉箭朝飞金仆姑。



朝廷下诏书,任命辛弃疾做江阴签判,可以即日离开临安上任。归附朝廷,也便意味着从此他便不能再横刀怒马、沙场驰骋。


他虽有片刻失意,却还是摩拳擦掌,决心好好在政坛施展一番抱负。


绍兴三十二年(1162)六月,赵构下诏禅位,太子赵昚继任皇位,便是后来的宋孝宗。在对金的合战方面,他与一心苟安的赵构不同,始终坚定立场——北伐。


对辛弃疾这样的主战派来说,这无疑是天大的喜讯。然而符离一战,宋军遭逢大败,丢兵卸甲。此后随着两淮防线一度被金兵攻破,长安告急,主和派更是掀起浪潮不断。宋孝宗终于抵挡不住,派出使节与金兵签订和议,这便是“隆兴和议”。


宋朝皇帝不仅要向大金称侄,每年缴纳岁币银绢20万两匹,更是割让海州、泗州、唐州、邓州和商洛等地。


辛弃疾站在北固山的多景楼前,凝望北方,想到北伐之败,只觉得愁闷悲痛不已,情不自禁间,念出了张孝祥的名句“使行人到此,忠愤气填膺,有泪如倾”。
一股愤懑与郁结充溢着他整个的心胸,他连夜写出了“万字平戎策”——《美芹十论》,其中对时事的议论,不乏真知灼见。


他热切盼望着这10篇文章,能够如当年王安石的万言书那般,受到皇帝的欣赏,予他施展抱负的机会。然而他左等右等,始终没能等到任何消息。


六年后,33岁的辛弃疾再次上奏更为成熟的《九议》。可命运依旧无情,他的奏议仍没能得到任何回复。


辛弃疾胸中的那团热火,再次招来了一盆冷水,“却将万字平戎策,换得东家种树”。


那时的他哪里知道,这便是他一生命运的缩影。


作为南宋臣民的四十多年间,有近二十年的时间里,他被朝廷闲置一旁;而在断断续续被任用的二十多年间,他又经历着约有三十多次的频繁调动。


稍有政绩,便招谤而被弃;国有危难,便又被招而任用”,这便是辛弃疾坎坷的仕途之路。


可无论朝廷待他如何“招之即来,挥之即去”,辛弃疾胸中那颗炽热的爱国心,从来不曾泯灭。


他每得到一次效力机会,都必然极其认真、执著地去做好,赢得民众的交口称赞,成为他们眼中的“辛青天”。四十年间,他无时无刻不在上书,哪怕朝廷永远不曾重视。
03


//老了的英雄,仍是英雄//


“人间路窄酒杯宽”,穷则独善其身,达则兼济天下,自古如此。当公元1181年,辛弃疾被撤掉安抚使和隆兴知府的职位时,一位带着斗笠的稼轩居士问世。


既然征战沙场已成为遥不可及的梦想,那么赋闲也未必是件坏事,至少他不必再忍受官场的勾心斗角、权力诡谲。他劝慰自己。


他携着家人来到了信州,这里有他亲自设计的带湖新居。在这里,他开始了不知尽头的赋闲生涯。


稼轩日向儿童说,带湖买得新风月。头白早归来。种花花已开。功名浑是错,更莫思量着。见说小楼东,好山千万重。


一首轻快的《菩萨蛮》,记下了辛弃疾少有的安淡平和的生活。
带湖风景优美,粼粼波光,让辛弃疾的心境也渐渐平和下来。但只有他自己知晓,深埋心中的滚烫梦想,仍在熊熊燃烧。


公元1188年,辛弃疾因好友陆续离世,心中郁结,很快也一病不起。就在这时,好友陈亮的到访,让辛弃疾欣喜非常。


陈亮知道,辛弃疾最大的病,不在身体,而在心。心疾只能靠心药医,他有信心成为那味药引。


两人分别后,开始了长久的诗词唱和。陈亮词中一句“父老长安今余几,后死无仇可雪”,如一股热流般击中了辛弃疾的内心。


他写下了那首著名的《贺新郎》:


老大那堪说。似而今、元龙臭味,孟公瓜葛。我病君来高歌饮,惊散楼头飞雪。笑富贵千钧如发。硬语盘空谁来听?记当时、只有西窗月。重进酒,换鸣瑟。


事无两样人心别。问渠侬:神州毕竟,几番离合?汗血盐车无人顾,千里空收骏骨。正目断、关河路绝。我最怜君中宵舞,道“男儿到死心如铁”。看试手,补天裂。
此后,辛弃疾又几次出山,被朝廷授命官职,然后再遭罢免。“此身忘世浑容易,使世相忘却自难”,辛弃疾终于老了,他将家中侍妾尽数遣散,只带着亲近奴仆南剑一起,游荡山野。


公元1200年,至交朱熹病逝于武夷山后,他的许多门生故旧碍于当朝宰相韩侂胄党羽的淫威逼迫,竟无人敢来送葬。


唯有辛弃疾,这位彼时已年逾花甲的老人,用颤抖的双手拿起笔,一字一字力透纸背地写下祭文:“所不朽者,垂万世名。孰谓公死,凛凛如生。”


于是我们知道,老了的英雄,仍是英雄!


千古江山,英雄无觅,孙仲谋处。舞榭歌台,风流总被,雨打风吹去。斜阳草树,寻常巷陌,人道寄奴曾住。想当年,金戈铁马,气吞万里如虎!


元嘉草草,封狼居胥,赢得仓皇北顾。四十三年,望中犹记,烽火扬州路。可堪回首,佛狸祠下,一片神鸦社鼓。凭谁问:廉颇老矣,尚能饭否?《永遇乐·京口北固亭怀古》


辛弃疾一生,最想做的从来不是词人。他盼望杀敌报国、收复故土,却终究未能如愿。
当钢刀利剑,变作羊毫软笔,当“沙场秋点兵”,化作“可怜白发生”,他索性笔走龙蛇、泪洒宣纸,用一声声悲壮的呐喊,唤起民族一个个不倒的脊梁!


【公告】康震、郦波、蒙曼、杨雨等解读古诗词的作品已被责令全部下架,请知悉。如有需要,请联系我(微信:jddzzgx)购买。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