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摄影师王远凌:中国的问题在城市,但答案在荒野

2017-04-12 新青年摄影聚集地 米拍


4月的华北平原已是一片生机盎然,绿油油的麦苗像海洋一般,让人不禁畅想到几个月后丰收的景象。


可编少突然有个问题:谁在种地?


“70后不愿种地,80后不会种地,90后不提种地”,这应该已经是当下大多数村庄所面临的窘境。


《降解的乡村》系列


摄影师王远凌 拍摄过一组照片《降解的乡村》,他的网站上这组照片旁边备注着“谨以此献给我的母亲”。


他说,“我没有农村的生活经历,父亲在城市长大,母亲是从农村出来到城市工作的,母亲是我跟村庄唯一的联系。现在随着老人去世,亲戚进城,我们也就再也没有回过村子了。



《降解的乡村》系列


城市化进程的虹吸下,年轻人不会留在乡村,这些无名的村庄里,遍地是低下生产力与生产分配之间的问题,乡村似乎变成了一种正在降解的有机物。


《降解的乡村》系列


作家梁鸿在她的《中国在梁庄》中讲述了当下中国农村所面临的问题:留守儿童的无望,养老、教育、医疗的缺失,自然环境的破坏,家庭的裂变,新农村建设的流于“形式”.....



《降解的乡村》系列


《降解的乡村》属于王远凌的另一个更大的项目《栖息地》,这个项目是关于城市来路的探索,“中国的问题在城市,但是我觉得答案在荒野。”



王远凌


王远凌是重庆人,在长江边上长大。他说自己是奔波命,受不了安逸。化学系转到中文系,中文生变成背包客,最后拿几张糖水片应聘成了摄影记者。



《River City》系列


那段时间他最开心的就是跟朋友一起出去拍片,那会儿大家都没有现在的名气:“张晓(《海岸线》)在重庆上班,木格(《回家》)也在,偶尔严明(《大国志》)也会跑到重庆来,那时大家就是一起拍照片,都没有想过未来要怎样,就是觉得要拍,很纯粹”。





《River City》系列


跟这些志同道合的朋友在一起,王远凌看到了摄影的更多可能性。慢慢他觉得自己摄影记者的工作也不对,在当时的新闻摄影系统中很多想法实现不了,而且当技术层面的达到一定程度后,他无法再在摄影上进步。



王远凌在TED上的演讲《做一个自由的人》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i0328dys78f&width=500&height=375&auto=0

强烈推荐看视频


2011年王远凌的作品《十八梯》获得连州国际摄影展新摄影大奖后,他辞职成了自由摄影师。


十八梯里的故事远远超出了王远凌的想象,“我们的生活环境里面都有这么多不了解,那对于我们这个社会,这个国家,我又了解多少?”



《栖息地》系列


“而且中国是一个具有多元的社会生态的一个国家,乡村,县城,荒野,各种各样都不太一样。所以这种巨大的未知就引发了我巨大的好奇心,迫使我有强烈的愿望要去了解他们,去拍摄他们。”于是王远凌开始拍摄《栖息地》。


他把《栖息地》分成三个章节,荒野、村庄、遗迹,这是成为城市的前面三个过程....


《栖息地》系列


我在拍摄过程中找到我的使命感,也就第一次真正的感受到了自由。


《栖息地》系列


我就真正的在这个过程中回到了荒野,回到了一片微凉的大地。那是一个似是而非的全新的世界,让我产生了更大的兴趣。所以在这个过程中,这些作品其实是我的人生过往,但同时也是我寻找自由的一些印记。


《栖息地》系列


这些在被我称之为“栖息地”的荒野中,显现出来的价值是人类劳绩的证据与诗意栖息的印记,也是对当国家下最有力的评价。



《栖息地》系列



“荒野治疗文明,栖息安抚生命,这是我唯一的表达。”







[ 推荐阅读 ]


这才叫器材党!成都小伙10年收藏300台相机

牛背山改名垃圾山了!

我在朝鲜拍了7天假照片

上帝开的一个烂玩笑,摄影师都不忍按下快门

93年的摄影师在印度被下药:“既然还活着,就继续去拍摄”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