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学术月刊》2020年第3期目录及摘要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特稿
中国经济制度创新的
政治经济学分析
摘要:制度创新是改革开放后中国经济高速发展的内在动力。中国经济制度创新有很强的内生性和路径依赖,与国情、历史、发展阶段密切相关,通常是从内部、自上而下的改革,逐渐从量变到质变。经济制度创新既受生产力的约束,又受历史文化传统的深刻影响。1978年以来,中国走的是符合中国实际的渐进式道路,是从计划经济最薄弱环节和最边缘地区,从规避或突破已有规章制度开始,以点带面,逐步展开。综观中国经济制度的创新历程,未来中国经济制度创新要把握正确方向,坚持渐进式道路,不断全面深化改革。
关键词:经济制度;制度创新;政治经济学
作者:张道根,上海社会科学院研究员(上海 200020)。
人类认识:
广义的理解与具体的形态
摘要:从广义认识论的角度看,以事物自身规定为指向的认知、以确认事物对人的意义为内容的评价、以引导人的观念活动和实践活动为旨趣的规范,构成了人类认识的相关方面,认识的具体形态,体现于认知、评价、规范的统一。认知固然离不开感性材料与概念形式,但二者本身又有其现实之源;以所知和能知的互动为背景,认知过程同时涉及本体论或形而上的前提。评价过程所关涉的认识一方面以如其所是地把握事物自身的规定为前提,另一方面又以确立合理的价值观念、认同合理的价值原则为条件。认识的规范性之维则以实然、必然与当然的把握为所以可能的条件。广义认识论视域中认知、评价和规范的相互关联,同时为说明世界与改变世界的彼此沟通提供了前提。
关键词:认知;评价;规范
作者:杨国荣,华东师范大学中国现代思想文化研究所暨哲学系教授(上海 200241)。
自由主义的自由观:
分析与重构
摘要:自由观是自由主义思想的核心。通过对各种自由理论的分析,我们把自由主义的自由观分为三种,即古典自由主义、极端自由主义和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古典自由主义持有一种消极自由的观念,它所说的自由意味着没有来自外部的干涉,因此我们把这种自由观的原则概括为“自由无干涉”。极端自由主义秉承了古典自由主义的思想,但是针对当代福利国家的政治现实,它又提出了“义务无强加”的原则,从而发展出一种新自由主义。但是,这种由“无干涉”和“无强加”体现出来的自由观具有重大的缺陷,需要加以修正。平等主义的自由主义承担了修正的任务,它用平等主义来补充自由主义。但是,无论当代自由主义如何修正和发展,它都避免不了其消极自由的性质,也避免不了这种自由观的局限性。
关键词:自由;平等;义务;自由主义
作者:姚大志,浙江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浙江金华 321004)。
作为一种城市研究范式的
“都市马克思主义”
摘要:非马克思主义者由于不能以实践的观点和辩证的观点理解城市而无法发展出一种总体性的城市理论。马克思和恩格斯虽然提供了以历史唯物主义分析城市问题和都市形式的线索,但也引发了“城市中的社会”研究还是“城市社会”研究的争论。随着人类城市化进程的不断深化,理论和实践两方面的诉求使澄清作为一种城市研究范式的“都市马克思主义”成为当前之需。马克思主义探究的社会现实是人类生产自己生活方式的具体的总体,而城市是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一定方式,因此研究城市必须将其放置于人类生产活动构成的社会总体之中。当今时代,都市已成为人类生产自己生活的自觉方式和社会历史发展的主导性构成。作为城市研究的马克思主义范式和马克思主义的当代哲学范式,都市马克思主义以包含着丰富矛盾性的“都市”为理论总问题,以实践的观点辩证地理解和揭示现代世界的都市现实,是一种微观视域和宏观视域相结合,真正探究现实的人的生存状况、生存矛盾、生活方式和生活意义的社会历史理论。具体来说,它致力于建构都市的社会历史解释模式,展开都市政治经济学批判和都市文化批判,提供与人类解放实践相连的都市革命理论。
关键词:城市;城市研究;都市;都市马克思主义;研究范式
作者:张笑夷,哈尔滨工程大学人文社会科学学院教授,南京大学哲学系博士后(黑龙江哈尔滨 150001);刘怀玉,南京大学哲学系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经济思想、道路自信与历史演化(笔 谈)
摘要: 马涛、施华提出封闭性的地理环境决定了中央集权的政治体制和国家为本位的中国传统经济思想的特点,也就决定了混合所有制的经济结构和以儒家伦理为主干的历史文化根基。钟祥财提出随着封建国家的建立,中国传统经济思想方法论中既有个人主义的方法论,也有整体主义的方法论,在社会经济快速发展的历史条件下如何实现经济思想方法论整体主义和个人主义的科学兼容,是中华文明真正步入现代潮流的关键所在。宋丙涛、张庭从两希合流与殷周之变探讨了东西方文明分流的历史基因,认为东西方文明演化路径差异可以从公共经济体制构建成败的差异上得到说明,批判了西方中心论者的错误观念,探讨了中国文明的现代化转型。周建波提出由于地理环境、土质结构的差异形成了东西方不同的文化风格和发展道路,中国文化的最大特点是由于超血缘农村公社瓦解较早而形成了重视血缘、重视国家的文化传统,同时通过中古时期佛教的传入对中国社会的影响论证了中国发展道路的特殊文化基因。
关键词:经济思想;道路自信;历史演化
中国传统经济思想与发展道路
的历史文化根基
作者:马涛,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施华,复旦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上海 200433)。
中西传统经济思想的比较研究
——基于经济学方法论个人主义和整体主义的分析
作者:钟祥财,上海社会科学院经济研究所研究员(上海 200020)。
两希合流与殷周之变:东西方分流的历史基因探源
作者:宋丙涛,河南大学经济学院教授(河南开封 475004);张庭,河南大学经济学院博士生(河南开封 475004)。
中国道路的历史基因
作者:周建波, 北京大学经济学院教授( 北京 100871)。
“治理”替代“代表”?
——对中国人大制度功能不均衡的一种解释
摘要: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是当代中国的根本政治制度,是代议制在中国的实现形式。代表功能是人大合法性的首要来源,但是在现有治理框架下,执政党要求人大承担更为具体的治理责任,这就为各级人大选择性运用其法定功能提供了机会。执政党与人大间这种“调控—适应”互动的结果就是人大制度功能发挥的不均衡,治理功能某种程度上优先于代表功能。由此造成的一个结果就是,各级人大均面临着代表性不足的挑战。另一方面,人大通过参与执政党主导的国家治理过程,有助于提高国家治理的整体效能,一定程度上缓解了代表性不足可能引发的潜在政治参与问题。然而,随着社会利益的多样化、分散化和个体化,如何通过人大制度的完善来回应社会结构的变化,提升社会利益的整合水平,将是中国国家治理现代化必须回应的重要挑战之一。
关键词:人大;代表功能;治理功能;选择性运用
作者:杨雪冬,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研究员(北京 100032);闫健,中央党史和文献研究院副研究员(北京 100032)。
让社会运转起来:
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公共生活建构
摘要:当下社区治理存在社区冲突持续不断和小区早衰等各种困境,充满挑战。为更清晰地理解利益冲突所导致的困境,基于国家与社会关系的视角,通过探讨“国家—社会”关系的制度、哲学及话语三种传统建构以及个人与国家间的联系机制,可呈现出国家与社会间互相建构的关系,进而构建出国家与社会关系的公共生活转向,并发现社区、小区中存在的关系性、政治性及利益性三种公共生活。从国家与社会互构关系的角度看,多发的利益冲突理应引发相应的转型:社会冲突之所以持续是因为社区和小区中利益性公共生活的缺失,同样也是因为国家和社会制度的不健全、矛盾无法转移使得利益冲突各方持续对抗。为解决这样的困境,在建立能使利益性公共生活正常运行机制的同时,亦应随之构建出契合的配套制度,以实现社会良好运转和国家繁荣昌盛。
关键词:国家与社会间关系;利益性公共生活机制;公共生活政治
作者:牛长璐,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博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刘建军,复旦大学国际关系与公共事务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历史中国的分配正义:实践与思想
摘要:在农耕大国的背景下,历史中国产生了以“均平”为代表的有关分配正义的实践与思想。农耕中国的特征,决定了分配正义必须同时考虑“家”(村落)和“国”两种共同体的需求。在实践层面,中国古代有关土地和赋役的分配,其目标在于既要促成大政治共同体的发生,又要维系村落共同体的稳定和互助。在思想层面,儒家的“不患贫而患不均”注意到分配正义只可能存在于“家”和“国”(而非“天下”)的共同体中,并充分考虑了村落共同体中的分配难题。分析中国传统的分配正义,可以打通中西学术对此话题的交流,也对当代中国与世界的分配正义实践同样具有理论意义。
关键词:分配正义;均平;家/国共同体;贤能与需求
作者:苏力,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 100871) 。
帝国—封建和主权国家的知识转型:
以欧洲法学史为中心的考察
摘要:欧洲从帝国体系向主权国家体系的近代转型,是一场深远影响欧洲和世界政治的大事件,但这场转型在法学领域是如何表现出来的,学术界并没有深入研究。罗马法研究主要集中在私法领域,历史学研究基本不触及法学问题,从而形成了一个理论空白点。本文通过挖掘欧洲罗马法解释传统,呈现出欧洲中世纪帝国—封建和近代主权国家两种政治模式的法学逻辑,肯定了注释、评注和人文主义法学家在欧洲政治转型中的关键作用,展现了罗马法在欧洲公法研究传统中的重要地位。
关键词:所有权;管辖权;治权;帝国;封建;主权;人文主义法学
作者:孔元,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32)。
魏晋南北朝别集序的文学批评意识
与文集编辑理念
摘要:魏晋南北朝别集序作为研究这一时期作家作品最早的文献,蕴含着丰富的文学批评与文集编纂信息。序作者对文集作者所作的传状式或颂赞式书写,乃是秉承以人传文的传统,自觉运用知人论世的方法,为读者了解其人其文提供重要的支持,究其性质已经属于文学研究中作家论的范畴。序作者对于文集作者诗文风格与文学造诣的品评,往往是其文学批评思想和见解的高度浓缩,具有相当的经典性与深刻性,对后来的作家作品研究,亦常常起着风向标的作用。在汉魏六朝旧集散佚殆尽的情况下,别集序所体现出来的编纂原则和编纂体例,是我们考察当时别集编撰情况和编辑理念的最为珍贵的材料。
关键词:魏晋南北朝别集序;作家论;文学批评;文集编辑理念
作者:石雅梅,中山大学中文系博士研究生(广东广州 510275);许云和,中山大学中文系教授(广东广州 510275)。
中国近代“维新”概念的建构
摘要:戊戌变法在效仿日俄变政的同时,也引进大量新名词、新思想。接续“旧邦新命”的价值传统,吸收明治维新的思想资源,兼及作为“reform”的中译名,晚清的“维新”概念集中了多重意涵。依据近代报章的阐述、域外学说的引入、辞书条目的变化等材料,借助概念史、文化史的研究方法,剖析“维新”作为“新名词”与“关键词”的意义,考察知识的流转互动和语词背后的思想变迁,有助于探求近代知识空间的形塑历程。
关键词:维新;概念史;近代中国
作者:宋雪,北京大学中文系博雅博士后(北京 100871)。
中国二次元文化的缘起、形塑与进路
摘要:中国二次元文化作为一种当代青少年亚文化,以“趣缘”为纽带,在特定语境中经历了逃避式抗争、仪式性狂欢和“族群忠诚”的文化建构过程,并历经主流文化的意识形态规训和文化资本的商业化改造,逐渐从失范走向规范、从亚文化走向泛文化、从个性表达走向价值建构,终而迈向主流文化对二次元文化的形塑之旅。在未来的历史进路中,二次元文化需要把脉问题导向,培育刚健有为的文化生态;植根民族传统的文化自信,实现对二次元文化的“精神赋魂”;打造本土文化产业链,开启二次元产业的进阶之路。
关键词:二次元文化;缘起;形塑;进路
作者:欧阳友权,安徽大学文学院大师讲席教授(安徽合肥 230601);邓祯,中南大学文化产业学博士生(湖南长沙 410083)。
人类学视野里的生存性智慧与生态文明
摘要:生态文明建设是当下国内各界的重要议题之一。本文通过阐释生存性智慧和生态文明这两个我国学者所创的概念,结合人类学的理论思考,提出生态文明建设成为当下的重要议题与对“发展”的反思有关。“发展”所带来消极影响已经引起了国际社会的广泛关注,而推动生态文明建设是人类文明积极发展日益完善所必不可少的,是文明过程的重要组成部分。非理性的生存性智慧对于我们理解文化多样性有所助益。生存性智慧是一个文化长年累月的生活实践经验的累积,不能因其非理性而忽视。狩猎采集社会千百年来的经验累积提供给社会成员许多有关所处环境的知识,他们对于其他物种的看法近些年来引起了所谓“本体论转向”的人类学家的高度关注。人类学者相信,许多狩猎采集社会和游耕社会对待各种动植物的态度是这些社会之所以能在整个生态系统里实现动态平衡的奥妙所在。他们对于其他物种的看法与态度是一种“美德”,值得珍视。
关键词:生存性智慧;生态文明;人类学;狩猎采集;“本体论转向”;“美德”
作者:范可,厦门大学社会与人类学院讲座教授、南京大学社会学院教授(江苏南京 210023)。
宋元海洋知识中的“海”与“洋”
摘要:宋元时期随着航海实践的空前发展,海洋地理空间认知中“九州—四海”的“天下”格局的知识框架逐步被航海实践突破和“遗忘”,在海洋地理认知上抽象的“海”向具象的“洋”的转变,海洋被以多种方式划分和命名为不同的“洋”。宋元对“洋”的划分和命名仍表现为区域性知识,但其基于航海实践的知识生成路径奠定了不同朝代、不同国家形成共同海洋知识和海洋观念的逻辑基础。在中国接受和融入世界共同海洋知识和海洋观念的过程中,宋元海洋实践的空前发展开启了具有重要转折意义的新阶段。
关键词:宋元;洋;海洋知识;转折
作者:黄纯艳,华东师范大学历史系教授(上海 200241)。
以“未来”否定“现代”:
一战与五四新文化运动多歧性的形成
摘要:以往有关新文化运动的研究,多注意其在五四学生运动影响下的转变,而忽视了欧战的深远影响。自清末至民初,中国人以西为新,视彼时西方现代文明为中国之未来,前期新文化运动即以此为目标。第一次世界大战的爆发部分改变了这一思想态势,时人认为原本被模仿的现代文明即将被淘汰,取而代之的是一个崭新的未来文明,并视之为新的“过渡时代”。“未来”总体混沌而未知,但又被认为超越甚至否定现代文明,思想界也随之出现“现代”负面整体化的倾向。正因此,时人以“未来”之名,部分消解了现代文明的正当性,同时一定程度上解救了被认为与现代文明对立的中国传统文明及其他被压抑的思想资源。西方现代文明、中国传统文明、预想中的未来文明,多元互歧、互渗互竞,角逐于五四思想界,形成了新文化运动的多歧性。
关键词:第一次世界大战;未来;现代文明;五四新文化运动
作者:周月峰,华中师范大学中国近代史研究所副教授(湖北武汉 430079)。
访谈
基于中国经验的学术创造
——苏力教授访谈
苏力,祖籍江苏,1955年出生于安徽合肥。少年从军,当过工人,1978年恢复高考后进入北京大学,获学士学位;1985年读研期间赴美留学,先后获硕士、博士学位。1992年起任教于北京大学法学院。现任北京大学博雅讲席教授,北京大学法学院天元讲席教授、教育部长江学者特聘教授。主要从事法理学、法律社会学、司法制度研究。著有《法治及其本土资源》《送法下乡——中国基层司法制度研究》《法律与文学——以中国传统戏剧为材料》《大国宪制——历史中国的制度构成》《是非与曲直——个案中的法理》等专著。
于明,华东政法大学法律学院教授。
【往期目录】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