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学术月刊》2021年第1期目录及摘要

学术月刊 学术月刊 2021-09-20

上海市社会科学界联合会主管主办





2020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

编者按:2020 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评选活动,由《学术月刊》杂志社、光明日报理论部与中国人民大学书报资料中心联合主办。经过学界推荐、文献调研、学者研讨、专家评议、投票确定等程序,评选出“习近平生态文明思想研究”等十大学术热点,现予公布。




王阳明的良知学系统建构

摘要:阳明心学在某种意义上可称为阳明良知学。这一理论自成一套严密的系统,其中有层层良知概念环环相扣、彼此印证,如良知独知、良知自知、良知自觉、良知一念、良知无知等有关良知问题的论述构成有机的联系。对这些概念的丰富而又独特的内涵进行思想分析,可以发现,阳明良知学的理论建构凸显了良知自知理论在良知本体现实展现过程中的重要性;而良知自知等观念论述表明,良知不止是一种道德规范、判断标准,其本身作为道德反省意识更具有自反性、内在性、根源性等特质,从而使得阳明良知学极大地丰富了儒家心学传统及其修身传统的思想内涵。


关键词:阳明良知学;儒家修身传统;良知自知;良知自觉;良知一念


作者:吴震,复旦大学哲学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

重建日常生活经验世界

——新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管窥

摘要:现象学关注生活世界。德国当代现象学家施密茨以其独特的视角和方法,阐述了一系列被赋予特殊含义的概念,提出了新现象学的生活世界理论,重建了一个日常生活经验的世界。这个世界的基础和源泉是未经意识加工的原初生活经验,它是在批判传统哲学的思维范式中揭示和开显出来的。日常生活经验世界的内容无限丰富,最主要的构成要素和结构是主观事实及由其奠基的具体主体性、事态、情境和作为氛围的情感等。现象学的身体则是关联各个要素和结构的纽带,身体理论主要涉及的身体性、身体动力学和身体交流,是这一纽带的集中体现,由此而使新现象学日常生活经验世界的重构得以实现。在某种意义上,新现象学也是一种身体现象学。


关键词:新现象学;施密茨;日常生活经验世界;研究与重构


作者:庞学铨,浙江大学哲学系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人工智能体有自由意志吗

摘要: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高速发展,人工智能体变得越来越自主,以至于人们会很自然地对它们是否拥有自由意志产生疑问。然而,传统哲学中的主流观点以及大多数人的直觉都会否认机器拥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在经典的“反应态度”理论的基础上,可发展出一种“实践自由”的概念,人工智能体可以满足这一概念所要求的两个重要条件,即行为的不可预测性和潜在冲突的目标,但在对期待和要求的共同认可这一关键条件上会面临十分严重的困难。通过对人工智能体拥有自由意志的可能性条件进行分析,我们能够更深入地理解(人类)自由意志的本性和基础。


关键词:自由意志;人工智能;司倬森;反应态度


作者:南星,北京大学哲学系/外国哲学研究所助理教授(北京 100871)。




中国奇迹的政治经济逻辑

摘要:长期经济绩效的差异并不主要取决于高增长,更取决于经济衰退的幅度和频率,后者由朝向权利开放的制度变迁中的政治与经济互动和秩序稳定性决定。实现长期经济绩效的关键是:(1)通过国家的有效治理能力、对暴力资源的控制和对外责任制等政治制度变革,保证有序的租金再分配秩序;(2)通过市场准入规则和权利再配置、产权保护以及人际规则的非人格化等经济制度变革,保证新权利规则有利于经济进步和租金绩效改善;(3)通过持续的政治经济互动防止租金分配失衡和制度结构失衡带来的制度衰退。正是改革开放后政治制度和经济制度的阶段性互动调适,保障了中国经济从“体制转轨”到“高速增长”的跃迁。中国的“高速增长体制”不仅面临绩效困境,也面临秩序风险,要在新发展阶段保持持续的经济绩效,必须构建朝向权利开放社会的政治经济体制。


关键词:经济衰退;政治经济互动;体制转轨;高速增长体制


作者:刘守英,中国人民大学经济学院教授(北京 100872);汪广龙,中国海洋大学国际事务与公共管理学院副教授、中国海洋大学海洋发展研究院研究员(山东青岛 266100)。

“走出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

——来自“一带一路”倡议准自然实验的证据

摘要:通过使用2010—2018年中国上市企业数据,基于“一带一路”倡议准自然实验,运用单时点和多时点双重差分法,考察了“走出去”对企业产能利用率的影响。基准估计和稳健性检验的结果表明,“一带一路”倡议作为中国新时期“走出去”的重要战略,显著地提升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对外直接投资和海外工程建设都是有效的途径。异质性分析显示,“一带一路”倡议提升产能利用率的效应,在国有企业、高生产率企业、资本密集度低的企业和非出口企业中表现得更为突出。为了揭示传导机制,通过进一步理论建模分析,结果显示,“一带一路”通过降低调整成本、缓解信息不对称,以及削弱政府的规模偏好,提升了企业的产能利用率。


关键词:“一带一路”倡议;产能利用率;双重差分


作者:罗长远,复旦大学经济学院教授(上海 200433);陈智韬,复旦大学经济学院硕士研究生(上海 200433)。




全球治理困境与国家“再现”

的最终逻辑

摘要:在全球治理危机频现和大国战略竞争加剧的背景下,“国家中心主义”回归引发了人们对经济全球化走势的担忧。本轮国家中心主义回归的逻辑是:此前自由主义全球化的过度发展导致国家功能隐退;而当全球治理状况恶化时,国家的重要性再度凸现,成为各国社会谋求自我体系安全的唯一“阀门”,民族主义、保护主义思潮亦大行其道。从中期看,未来的全球体系重建过程将充满国家中心主义与自由主义两种理性的持续角力,国家与市场的作用都将在“拉锯战”相互影响与重塑。从远期看,新型全球化将是国家与市场关系再平衡的产物,国家仍是兼具服务本民族发展及其外部性的主要工具。国家处理内外发展与治理多重挑战的“灵活度”即为评判其核心竞争力的最终标准。


关键词:国家中心主义;经济全球化;全球治理;国家作用


作者:吴白乙,中国社会科学院欧洲研究所研究员(北京 100732);张一飞,中国社会科学院美国研究所助理研究员(北京 100720)。

重思美国政治中的冲突与“极化”

摘要:美国当代政治的一个标志性特点被很多论者认为是“极化”(polarization),这并没有错,但一个被很多人忽略的前提是,极化中的冲突本身并不被美国或西方主流政治理念认为是需要被克服的要素。恰恰相反,冲突经常被认为可以是正面的、有益的,这一点无论从美国政治的制度结构和政治实践,还是从其背后的思想传统中,都可以找到印证。但同时,我们还需要知道的是,冲突的正面效应一般被认为需要有一定条件,无论是以民族认同为基础的“联合公共舆论”,还是某种公民宗教,抑或某种对共同体的爱。缺乏这些条件,冲突确实有极大的可能演化为派系恶斗或者政治极化。


关键词:美国政治;极化;冲突;公民宗教


作者:段德敏,北京大学政府管理学院副教授(北京 100871),北京大学国家治理研究院研究人员,北京大学欧洲研究中心研究人员。




国际软法在全球治理中的效力探究

摘要:软法亦为法,不具有约束力是国际软法的应然特性,却非为全然否定软法存在意义的正当理由。在全球化进程中出现“逆全球化”或全球化规则重塑插曲之际,全球性条约等硬法创制困难重重,诸如难民领域,从《纽约宣言》至《全球契约》的发展等国际软法参与全球治理的实证案例,彰显着其实然效果和能力。国家自由意志等因素致使软法之力凸显不确定性和可塑性,“零”约束力不等同于实然上软法不具有力量,“赋予”更是起到加成效果,而且作为软法主要标签的约束力特性,恰常成为国际关系行为体青睐软法的根源。时代环境影响着甚至是为国际软法的演进发展提供机遇,同时软法也在参与塑造着社会、法治等抽象“环境”,国际软法自身及其对硬法形成和成熟的奠基和助力,蕴含着对多边主义秩序的表达和坚持,这也正是国际软法之影响力和感召力的现实外显。


关键词:国际软法;约束力;环境;多边主义;难民


作者:何志鹏,吉林大学理论法学研究中心、法学院教授(吉林长春 130012);申天娇,吉林大学法学院博士研究生(吉林长春 130012)。

返回拟制探寻法思维的逻辑起点

摘要:法思维逻辑起点的模糊,已成为推进法治建设的观念障碍。遵循逻辑规则是法律思维的显著特征。为法治服务的法思维,其逻辑起点是拟制的法律。法律规范的内容虽源自社会,但体系性的法律架构是立法者拟制的产物。被拟制的法律原则、规范、概念、主体等作为制度性事实是“效果历史”的组成部分。作为意向思维的结果,法律对所欲调整的社会已有所定义。法治是由法律定义的秩序。法律既是思维的指引,也是推理的前提、解释的对象、论证的依据。法律思维的基本特征是“据法思考”,拟制的法律是据法思考的逻辑起点。


关键词:法律思维;据法思考;法治逻辑;法律拟制;法律方法


作者:陈金钊,华东政法大学法律方法研究院教授(上海 200042)。




目光与面容的相遇

——与法国人类学家阿兰·乐比雄教授的对话

编者按:阿兰·乐比雄(Alain Le Pichon,又译“李比雄” ),法国学者,互惠人类学的倡导者,1942年出生于越南,青年时期从哲学转向人类学,1980年代与著名哲学家、符号学家、文学家埃科(Umberto Eco)一道,创办了欧洲跨文化研究院(Transcultura),并一直担任院长。数十年来,乐比雄凭一己之力,支撑了研究院的活动。他强烈主张颠倒人类学的主客关系(变非西方人为西方的研究者)。他的主张有相当广泛的影响,但学界对于其事业的源流与内涵,却未加公允的评介。2019年12月起,王铭铭教授通过电子邮件对乐比雄进行了一系列访谈。其间,乐比雄叙述了他如何从殖民者的孩子成长为爱好“遥远的目光”的人类学家,界定了“互惠理解” “共同的尺度” “变形”等概念,其所讲的“故事”,有着重要的学术史和理论价值。我们对访谈录原稿进行了必要的调整、删节和修订,形成本期对话,以飨读者。

探寻社会学理论发展的非经验主义道路

摘要:默顿倡导以中层理论为中介来联结社会学的经验研究和一般理论研究,推动社会学理论的合理发展,这一倡导具有合理性。但是默顿试图通过以经验研究为基础优先发展中层理论,然后再通过对中层理论进行归纳来形成一般理论这种经验主义策略进而实现这一目标的想法却可能是错误的。正如中层理论并非从经验事实中归纳得来一样,一般理论也难以从中层理论中归纳而来。我们需要探索一条非经验主义的社会学理论发展道路。


关键词:社会学理论;中层理论;经验主义;非经验主义


作者:谢立中,北京大学社会学系教授(北京 100871)。




文学:概念建构与娱乐主题的沉浮

摘要:现代文学概念并非与生俱来,而是现代性理论运作的产物。现代文学概念的定型至少要完成四个方面的理论建构:不同知识体系对接带来的理论扩展,经世致用思想传统的承传,文学语言问题的再认识,叙事文类进入文学视野的中心。相对于现代文学概念的标准涵义,娱乐是一个倍受压抑的主题。尽管遭到了启蒙与革命两种文学观念的强大抵制,但是,作为审美愉悦的一个组成部分,娱乐主题顽强地存留于大众之中。20世纪80年代之后,娱乐主题在“文化产业”的名义下声势浩大地回归,并且获得经济效益参与的评价体系大力支持。对于现代文学概念说来,娱乐主题的重现意味了多方面的理论挑战:娱乐主题的位置,经典与“雅/俗”,大众的构成,商业、市场、传媒体系与文学。这些问题相互联系,持续发酵。现代文学概念应当开启多维的对话与争论,以主动的姿态回应现代社会制造的种种历史境遇。


关键词:文学概念;审美愉悦;娱乐主题;大众 雅/俗


作者:南帆,福建社会科学院研究员(福建福州 350001)。

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

需要正视的八个问题

摘要:随着语境的变化和整体学术的推进,人们对当代文学“历史化”的思考愈来愈深入,原先隐含的深层的文学观、历史观和价值观及其对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等问题也开始显现出来。本文选择与之相关的八个问题,通过主观与客观、历史与现实、事实与思想等多维解读,就当代文学“如何历史化”或曰“如何历史重构”进行探讨,希望在深入反思和盘点的基础上,对处于胶结状态的“历史化”研究及整体当代文学认识和评价有所促进。


关键词:当代文学研究“历史化”;语境变化;深层观念;历史评价


作者:吴秀明,浙江大学中文系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

——五四以来“人学”文论观念的双重维度

及其辩证发展

摘要:现代“人学”文论观念是五四以来中国文论的自觉建构,其内部存在着“人的文学”与“人民文学”两个基本维度。“人的文学”重视表现个人生活情感,追求个体自由解放和个性发展;“人民文学”则重视反映人民生活,服务人民大众的自由解放和全面发展,二者构成辩证统一关系。考察百年来我国“人学”文论观念的历史嬗变,涉及几个主要理论命题:“人的文学”是追求个性解放的启蒙话语,旨在唤起人的觉醒,走向追求个性和情感解放;“人民文学”体现了为人民大众的文学方向,旨在让文学在人民革命事业中充分发挥作用;“文学是人学”旨在张扬主体精神及其文学自觉,把人的主体意识觉醒和强化推进到一个新阶段。从历史实践来看,“人学”观念始终存在着双重维度之间的张力互动关系,因时代条件变化其双重维度不断进行调整,从而达到某种新的平衡状态。新时代“人学”文论观念的总体发展趋向,必然要求走向两个维度之间的双重变奏和辩证发展。


关键词:“人学”文论观念;人的文学;人民文学;双重维度;辩证发展


作者:赖大仁,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当代形态文艺学研究中心教授(江西南昌 330022);张园园,江西师范大学文学院文艺学专业博士生(江西南昌 330022)。




神圣与世俗:

北魏平城明堂礼仪发覆

摘要:汉魏以后,明堂为彰显政权正统性的重要标志。在正朔相争背景下,孝文帝所建平城明堂,主要糅合汉魏故事、《月令》明堂九室说等,在具体形制上明显有别于南朝明堂,显示出孝文帝塑造华夏正统的政治心态。太和十年以后,孝文帝通过全面行华夏礼仪来彰显北魏的正统性,平城明堂的告竣,标志着北魏平城礼仪空间格局的基本建立。在孝文帝所行华夏礼仪中,平城明堂礼仪具有其独特性,太和十六年孝文帝所行宗祀明堂礼与养老礼,凸显出孝文帝为秉承天命的神圣皇帝与屈尊敬老的世俗皇帝两种形象,展现出明堂礼仪的神圣性与世俗性两个显著特征,折射出孝文帝以孝治天下、以礼化民的政治理念,充分体现了华夏礼仪移风易俗的政治职能。


关键词:北魏;《月令》;明堂礼仪;神圣空间;世俗性


作者:赵永磊,中国人民大学历史学院讲师(北京 100872)。

抗日战争的持久战要多久

——国共高层的抗战时长预判

摘要:全面抗战期间,国共两党在持久战的认同下,对于抗战持续时间的预判相去甚远。毛泽东认为时间的长短取决于敌我友三方面条件,一般不作具体预测。中共只是在1942年配合欧洲战场局势的可能变化有过一次误判,并及时更正。除敌我力量对比外,中共同样重视国共力量的对比,以期实现“由‘壮气军’地位到实力领导地位”的转变,决定抗战胜利乃至战后中国的走向。而国民党的所谓持久,由于缺少相持阶段的划分,其实是速胜论的变相。随着年复一年的胜利预测无法兑现,加上政治军事毫无起色,陷入极大被动。国共摩擦影响了中日之间的强弱转换,却使得国共的力量对比开始发生质变。


关键词:持久战;国共高层;持续时间;预判


作者:桑兵,浙江大学历史系教授(浙江杭州 310058)。


【相关链接】

  2020年度中国十大学术热点正式发布

 《学术月刊》2020年分类总目录


为适应微信排版,已删除注释,请见谅。

关注我们

关注本刊微信公众号,请点击上方蓝色的“学术月刊”,或扫描左侧二维码。

: . Video Mini Program Like ,轻点两下取消赞 Wow ,轻点两下取消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