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白夜·对谈 | “陈戏·巧茹”——川剧的女性角色

2017-09-02 白夜 白夜谭



1991年,成都市川剧院在北京为陈巧茹举办了《白蛇传》个人专场,在《白蛇传》这出本该由花旦、闺门旦与短打武旦前后衔接、三人分演的川剧大幕戏中,陈巧茹一人独挑大梁,前演多情善良的白娘子,后演勇敢无畏的白蛇,年仅23岁的她因此荣获了第9届中国戏剧“梅花奖”,成为了当时川剧界获得该奖项最年轻的演员。


2011年,陈巧茹凭借《欲海狂潮》再次夺得第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这部剧根据诺贝尔文学奖获得者尤金·奥尼尔的话剧《榆树下的欲望》改编而成。


https://v.qq.com/txp/iframe/player.html?vid=d0138rob0zr&width=500&height=375&auto=0

全剧围绕“欲望”这一主题,通过一个家庭中父子、夫妻、母子之间的畸形关系的缩影给人们以深刻启示,剧中完美的融入了川剧变脸等,剧情跌宕起伏,做到了将奥尼尔的作品通俗化,将美国故事中国化,将外国话剧川剧化。


“不是你看见有一个欲望么,它是个虚拟的,我情绪的高兴和痛苦,是我的内心用‘她’表现出来,就跟变脸一样,所以这部戏,是有非常非常深的寓意。”


——陈巧茹


本期戏曲人物:陈巧茹



文/图=网络、陈巧茹工作室



“陈戏·巧茹”——川剧的女性角色

白夜对谈


【TIME】

2017年9月9日20:00


【VENUE】

成都市青羊区窄巷子32号 白夜


【GUEST】

陈巧茹、翟永明


活动免费,茶水自理





陈巧茹,国家一级演员,工花旦、青衣、武旦,师承著名川剧表演艺术家张光茹。


荣获第9届、25届中国戏剧梅花奖,第14届上海白玉兰奖获得者,第12届、14届文华表演奖,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川剧代表性传承人。


代表剧目:《白蛇传》《目连之母》《卓文君》《贵妃醉酒》《欲海狂潮》等。曾多次到欧美各国及香港地区演出,为川剧赢得盛誉。



“我跟川剧有着前世今生的缘分,打我在娘胎里的时候就开始听戏,所以我离不开川剧艺术,我天生是川剧的女儿。”


  陈巧茹早年饰演林黛玉




“我开始真正明白,川剧的美是什么?是传统戏曲的唱腔、表演、舞美、化妆、道具、灯光精益求精的艺术之美,是人类对真善美崇高追求的精神之美,是深厚的历史人文价值。传统的,才是我们自己的。”




2010年,陈巧茹创建了以她名字命名的“剧目生产实验工作室”。推出了新编川剧《马前泼水》《卓文君》《欲海狂潮》,并出演里面的女性角色。这些尝试都堪称成功。与此同时,她推进小剧场模式,推动更多中西文化交流。



"川剧虽然是传统文化,但我们要跟上时代的步伐,要老酒装新瓶,用符合潮流的模式来重新包装,吸引更多的年轻观众,扩大受众面,赢得市场的青睐。"




著名剧作家徐棻的《目连之母》,是上世纪90年代经典川剧的代表作之一,也是陈巧茹与谢平安导演首次合作的剧目。10多年过去,谢平安导演已经不在了,复排《目连之母》时,陈巧茹担任执行导演,以示对谢导的缅怀和致敬,也算是给她自己的一个交代。




新的编排注入了新的思想,其创新也体现在灯光、舞美、场景和服饰等诸多方面。


该剧新意出自对目连之母刘氏这一女性形象的关注和挖掘,剧中刘氏为争取自己做人的权利而奋起抗争。她的内心柔情万丈而她的性格又无比刚烈。在欣赏并同情这种女性的同时,编剧徐棻老师借以表达自己对社会、对人生况味的种种感悟


剧作家徐棻以“故事新编”的方式,另写川剧《目连之母》。在子虚乌有的故事躯壳里,演绎人间的母子亲情与真挚爱情。


剧中的女主人公刘氏宁可在地狱受罪,也不以丧失人的尊严、人的权利作交换条件而偷生人间。刘氏的酸甜苦辣足以让世人品尝到许多人生况味,也使这出戏具有了浓厚的人文关怀和强烈的人道主义。


始于八百年前的传统戏《目连传》,因其充满迷信、恐怖、色情等糟粕,而于1949年后首批被政府禁演。








延伸阅读:


白夜·荐书 | 阿特伍德 VS 莎翁,一场完美“暴风雨”袭来


白夜·态度 | 这是沧海和灯笼的故事




微店:白夜艺廊

新浪微博:白夜_White·Night

豆瓣小站:白夜谭

联系邮箱:664847007@qq.com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