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无力感,自我救赎之路

子夜abby 京京读书会 2022-08-13

   

文/ 子夜abby  实话集之《无力感,自我救赎之路》


     今天说说无力感吧。


        不说外部的无力感,比如亲人生病了,危在旦夕,需要100万,但你拿不出;只说内部的无力感,就是对自己无力掌握,很多事,明明具备成事的能力和条件,但就是提不起劲头,理不出头绪,不知从哪里下手,脑子里想过一万种方案,心里冒出过一万种可能性,就迈不开第一步。或者好不容易开始了,稍遇挫折,就放大了负面感受,断了手脚一般无法前行,直至把好不容易攒起来的一点信心,压得稀薄稀薄直至消散无形。


有个朋友,我们都认为他很有才华,很有思想,朋友圈发的生活感悟,言辞犀利角度独到,很有看头。他以前是某外企的企划部经理,当年企业的一些知名的广告创意,就是在他手里产生。后来公司辞职后,曾想创业做个广告公司,但也各种原因做了半年就草草收场,后来一直没有找到合适的工作岗位,这一放,差不多8年过去了,就把自己放馊了,传说中的鸡肋人生,别人和自己都食之无味无法下咽。结果,每次见他,人越来越没神采,夫妻关系也一路向下。

 

 我相信但凡成年人你我身边都有这么一两个让你观之叹息又欲罢不能的朋友。但你会发现,你认为他能力不错,无力感来自内部,但他不会认为,他会认为是外部的无力和无情导致他这样。要不是条件不具备,要不是谁谁对他不够好,哎呀,要是自己是谁谁就好了,看那谁谁,家里父母有钱,或碰上个贵人。


明眼人都知,都是借口。


这是好事,证明还是轻度无力感,深度无力感患者,连找借口的力量,都失去了。

 

这里学习一个心理学名词:习得性无力感。


是指当有机体(主要指人或动物)连接不断地受到挫折和失败而产生的无能为力、放弃努力的心态。


简而言之,这种无力感,是在长期多次的失败经验中,练习生成的一种应对策略和习惯。


    再看一个一个非常有名的试验。

将一条刺鲅放入水槽中,不放鱼食饿它一段时间。在刺鲅空腹的状态下,在水槽中放入一片玻璃板人为地做出一个隔断,然后在玻璃板的另一侧放入很多可以成为刺鲅鱼食的游来游去的小鱼。
    已经饿到极限的刺鲅,为了充饥而向浮现在眼前的小鱼发起进攻。然而,进攻,被撞,再进攻,再被撞……在不断重复的过程中,刺鲅筋疲力尽,最后沉在水槽底部一动不动了。即使努力游也吃不到鱼食,所以变得没有力气了。
    接下来将玻璃板取出,刺鲅可以随时吃到鱼食。但是,已经变得无力的刺鲅,不再试图捕捉鱼食了。刺鲅正是陷入了习得性无力感。


    仿佛听到无数次心脏触地而碎的声音。

在这个遭罪的人世,一个人要死多少次,才能得到最终的救赎。

 

 

对了,希望就在于,还是有救赎之道。


并不是每个人在遭遇了无数的打击后,会把无力感作为一个逃离的居所,像一个抽去了脊梁的软体动物,住进自己的无力感里,对世界投去绝望而哀怨的目光,不再伸出自己的爪子。


此处必须提到我心中NO.1的大片《肖申克的救赎》。文艺青年们看到这里是不是会心一笑,是的,“hope”,这个全片的灵魂,正是无力感的灵丹妙药。在经历过无数致命打击和挫折后,银行家安迪的灵魂依然没有习得无力感,在暗不见天日的监狱里,他周密部署、在零机会中制造机会,用20年时间凿开了监狱的墙壁,在绝境里完成了自由的希望。

 

 

不仅是文艺作品,现实中也很多在逆境中不断奋进,获得成功的例子,信手拈来的就是马云爸爸,微信上曾流传过他早期求职不断吃闭门羹的段子,投资界也流传很多他早年找投资不断被拒的传说,但最后,他成为了富可敌国的首富,成为全中国女人背后的男人。


但为何,有人心目中希望的小火苗就那么容易熄灭,别说向死而生,他还没看见死神的背影,就自己直挺挺躺了下去。


发生作用的,有天生性格特质,有后天的童年阴影,有成长过程中正面和反面经验。哎呀呀,说起来,每个个体的成长,不亚于一部帝国兴衰史呀。

 

 

心理学家和精神科医生有很多治疗和缓解无力感的尝试,大体上,这是个非常私人化个人化的过程。每个人无力感的程度不同,而且,无力感的姐妹常常是各种程度的抑郁症或狂躁症,就让治疗更趋复杂。


我们这里集中讨论生活中常见的轻度无力感。


就我观察,生活中大多数被无力感锁住的人,虽然行动力很差,但大多脑子里想的都是快速成功,专注点放在结果上,他内心不能承受结果的不确定。所以每要行动,想到不确定性,就不能承受失败带过来的挫败感,具体在外在就表现出,眼高手低,大事做不来,小事不愿意做。

 

我对无力感患者的第一建议是:首先找到一个安全陪练。

关于刺鲅重新进食,还有一个实验。那就是在水槽中放入另一条活蹦乱跳的刺鲅。活蹦乱跳的刺鲅因为没有撞到玻璃板上的经历,吃水槽中的鱼食也是理所当然的了。已经变得奄奄一息的刺鲅看到这个情景,就会想“兴许我吃也没关系的吧?”,于是尝试着吃一条在眼前游过的小鱼。这样,它终于发现“原来真的没关系呀”,之后便会吃掉更多的小鱼了。


瞧瞧,健康有力量,并能及时鼓励你,就是最好的陪练。

   

    第二:从确立小目标开始。

绝不是首富说的一个亿的小目标,是真正的小目标,就手的,立马可以实现,比如洗碗整理厨房、做一餐饭、打扫卫生、陪孩子做手工等。

无力感患者,最忌无聊发呆瞎睡,把思维和身体都锁在一个无用的状态,让自己动起来,是“hope”的入口。

带着积极的心态,专注的去做这个小事,而不是应付式的,当做的好,陪练马上要发挥作用,就是积极赞赏和鼓励做的好的部分,这和对孩子的赏识教育差不多。无力的大人,就是个需要人关注的孩子。

有的人说,你这状况,只要找到个人谈一场恋爱就治愈了,当然,好的关系是最好的心理治疗,但老大,恋爱是双人舞,不是想谈就马上有合适对手出现的,而且,低能量时,特别容易找到一个更低能量的人,到时,不知谁把谁带沟里。

所以必须是真正的,可完成的小目标,从一个个小目标的实现过程,习惯于成功带来的喜悦,逐步让代习得性无力感的地盘越来越小。

我一直认为,能专注做好小事的人,力量才是真正强大的。

 

第三:享受简单思维,不拖延,做了再说。

想得多,做得少,是无力感患者的通病。还没开始,九曲十八弯的想法,自己在自己内部就已经落花流水了。

所有最有效的方法,都是简单的方法,所有最有力量的思维,都是简单的思维,所有最漂亮的思想,都是简单的思想。

想到就做,事情总有解决的办法,开始做,就已经成功了一半

 

第四:别那么强调结果,接受无常,接受努力不一定都指向成功。但不努力就没有“hope”。

 

         但是,有些事情上,承认自己的无力感,也是走出无力感的特效药药。比如,爱人不再爱你了。


《半生缘》最后一章
     曼桢道:"世钧。"她的声音也在颤抖。世钧没作声,等着她说下去,自己根本哽住了没法开口。曼桢半晌方道:"世钧,我们回不去了。


能说出来,就已经战胜了无力感。

    安迪说:让你难过的事,有一天,你会笑着说出来。

 

 

最后,送上《肖生克的救赎》里的经典句子,希望能为你走出无力感助一臂之力。

 

□懦怯囚禁人的灵魂,希望可以令你感受自由。强者自救,圣者渡人。

 

         □每个人都是自己的上帝。如果你自己都放弃自己了,还有谁会救你?每个人都在忙,有的忙着生,有的忙着死。忙着追名逐利的你,忙着柴米油盐的你,停下来想一秒:你的大脑,是不是已经被体制化了?你的上帝在哪里?

 

     □心若是牢笼,处处为牢笼,自由不在外面,而在于内心。

 

     □不要忘了,这个世界穿透一切高墙的东西,它就在我们的内心深处,他们无法达到,也接触不到,那就是希望。

 

     □万物之中,希望最美;最美之物,永不凋零。

 

  □听我说,朋友,希望是件危险的事。希望能叫人发疯。

 

      □怀抱着最好的希望,但预做最坏的打算□在这世上,有些东西是石头无法刻成的。在我们心里,有一块地方是无法锁住的,那块地方叫做希望。

 

 

 


作者: 子夜abby

          中国微酸婚姻猎头顾问机构创始人,前媒体人

          一个现实的理想主义者

本文由作者授权发布,首发于公众号“实话集”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