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每晚一首诗|如此幸福的一天,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京京读书会 京京读书会 2022-08-13


"

 Gift

礼  物

作者/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翻译/西川 
A day so happy.Fog lifted early, I worked in the garden.Hummingbirds were stopping over honeysuckle flowers.There was no thing on earth I wanted to possess.I knew no one worth my envying him.Whatever evil I had suffered, I forgot.To think that once I was the same man did not embarrass me.In my body I felt no pain.When straightening up, I saw the blue sea and sails.


如此幸福的一天。

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

蜂鸟停在忍冬花上。

这世上没有一样东西我想占有。

我知道没有一个人值得我羡慕。

任何我曾遭受的不幸,我都已忘记。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

在我身上没有痛苦。

直起腰来,我望见蓝色的大海和帆影。


"

「 诗歌赏析」

朗读 :屈则成、高原、SY、Sundy剪辑:Sundy



本期导赏嘉宾

甘挺 Teen

文学硕士,资深艺术策展人

Teen,一个学文学出身的严肃艺术工作者,文学硕士,独立艺术策展人。

“青米文化”创始人,曾任深圳至美术馆执行馆长,参与策划美国洛杉矶艺站美术馆及中洲艺术画廊数场画展,为深圳市至美术馆、IADC国际艺展中心等多所艺术机构及商业综合体策划艺术展览和学术活动。



文|甘挺 图|Elsa


《礼物》是我在图书馆的书架上偶然读到的,我当时不认识切斯瓦夫.米沃什。我看西川翻译了这本《米沃什词典》,便打开看他写的译者导言——《米沃什的另一个欧洲》。《礼物》这首诗在导言的结尾部分被引用,西川评述道:这不是一首孤立的诗,对它的阅读必须在米沃什的整个经验背景、精神背景下展开,否则无法达成有效的阅读。而在包围着这首诗的诸多声音中,有一个声音始终在说:“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去。”我把这首诗和这段话记录在我的手机上,在了解米沃什以后,再读这首诗,它的意味变得非常不同。今天把这首诗发在读诗群里时,明显感受到大家对这首诗的喜爱,跟我当初第一次看到它一样。它在形式上简单、圆融、统一,在内容上似乎塑造了一派田园牧歌式的生活图景,平静、安详,而且还有着心灵鸡汤式的做人法则,如何安放痛苦,如何在与世界和他人的关系中自处,生活也总是充满希望的,毕竟有远方,有大海与帆……

爱德华.萨义德写过一篇《关于流亡的省思》,其中有一句话用来描述流亡人士的精神状态:“在自己的家中不自在是道德的一部分。”米沃什1911年出生在波兰,他青壮年时期,波兰被二战初期苏德轮番践踏,用米沃什的话说就是,压路机粉碎了一切,粉碎了每个国家人民的希望,使他们产生了悲观的宿命情绪。后来亲历奥斯维辛大屠杀,斯大林极权统治,与祖国决裂,一直流亡,到60年代迁居美国,90年代才得以返回祖国波兰。
作为一个流亡者,作为一个战争幸存者,他一直是在回溯的,也带着道德的愧疚。在他的行为和他的创作中,都能明确的看到他关于人类遭受的苦难在文学上进行转化的痛苦,他人惨烈的死亡变成写作素材和戏剧场面让他感受到道德的背叛。他去往美国后,在加州伯克利大学教书。他和他的历史经验更加发生了离间。我想,他也许常处在一个梦魇和捕捉平静交替的状态里,在时间和宗教式的思索中自我净化和救赎的状态里。因此他说 :“想到故我今我同为一人并不使我难为情,在我身上没有痛苦。”理解到这里,这首诗的气质似乎就发生了变化。它不再是表面上那样从容轻盈,不是一马平川的抵达了某种心灵天堂,而是在黑暗历史的包裹中,冲开滞重,找到可以生存下去的、那不连贯的欢乐和平静。“没有影子的东西没有力量活下去。”

西川在上述的译者导言里大概说到,米沃什语言平实,但如果只有平实,他便流于一般。为使自己的诗歌对称于自己的历史记忆,他使自己的诗歌一反常态的具有观念性。哲学和宗教是灌注在其中的用来满足他的智力需求和历史经验的风格上的选择。很喜欢西川翻译的这个版本。有一些翻译版本,把“蜂鸟停在忍冬花上”这句翻译成“蜂鸟们流连于金银花丛中”。我很在意这个“停”字。一开始是在“干活”,“停”这个字突然静止了画面,由劳动进入了思考,最后“直起腰来,我望见……”回到身体动作。因为“停”,整首诗分成了“动-静-动”三个连续的韵律画面,非常美妙。




   慕昌补充:

米沃什是我青年时代非常喜欢的一位诗人,像所有多愁善感的文学青年一样,喜欢里面沉重的历史悲情 。现在,随着我从青年向中年过度,随着我自身阅历与“磨难”的增长,我终于逐渐获得比之前更丰富的理解。

我有时真不知道,是我之前对米沃什这类诗歌的阅读,促进了我对磨难(其实我还算不上遭受了什么真正的“磨难”)的承受力,还是不断来临的磨难,加速了我对米沃什的理解。

但很明确的是,米沃什加深了我作为一个人类,对于个体自身和他者的痛苦的省察和同理能力。使我避免了成为对“亲人未曾掩埋的尸骨”这类重大问题完全麻木不仁的那一类人。

我相信所有伟大的现代诗人,都不可能绕开“唤醒对人类苦难与命运的关切”这一重要命题。从这一点看,杜甫非常现代。他的“三吏三别”和米沃什的《在华沙》等诗篇有隔空呼应的意义。这种呼应,超越了地缘、宗教和历史,具有普遍的人性价值。

从这一点看,杜甫超越了李白、王维太多。正如王家卫《一代宗师》里说的三重境界,见自我、见天地,见众生。李白王维们的最高维是“见天地”,唯有杜甫做到了“见众生”。

王国维老先生说李后主,“俨有释迦基督担荷人类罪恶之意”,我觉得这说明王国维老先生的思维狭隘、不接地气。

李后主的词写得再好,也是“见天地”,他眼里哪来的众生?何况李后主写的最多的,依然是“见自我”的自怨自怜之词。把他和基督相比,十分可笑。



本篇摄影供图Elsa今晨在京京读书会群里看到这首诗,读来感觉好美。周末自己亲手在花园干活,劳动后喜悦的心情正吻合诗中之意。「如此幸福的一天。雾一早就散了,我在花园里干活」,与读者朋友们分享这些天拍的照片——我的花园和地中海的美丽风光,此情此景与诗歌意境很契合,分享给喜欢这首诗的朋友。
「  关于诗人 」
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切斯瓦夫•米沃什Czesław Miłosz(1911-2004 ) 波兰作家,翻译家,二十世纪最伟大的诗人之一。米沃什通晓波兰语、立陶宛语、俄语、英语和法语,一生忠于母语,坚持用波兰语写作。他的一生,见证了二十世纪欧洲大陆的剧烈动荡,他的诗歌创作深刻剖析了当代世界的精神危机,坚持知识分子的道德责任,并与波兰古老的文学传统进行对话。1980年,他因作品“以毫不妥协的敏锐洞察力,描述了人类在剧烈冲突世界中的赤裸状态”,获得诺贝尔文学奖。

「 手抄诗歌 」








每晚一首诗|祝您晚安


    

京京读书会2015年创办于广州,不定期举办线上线下文学艺术沙龙,倡导「一起读书,优雅生活」,将文学的诗意融入日常。2019、2020年”生活美学系列读书会”入选广州公益阅读创投项目。

「每晚一首诗」是由阅读推广人慕昌与京京读书会联合发起的一个以“方言朗读、手抄诗歌、导师赏析”为特色的“轻古典”阅读活动,初期以读杜甫的诗歌为主,也偶尔穿插具有古风的现代诗歌。

热切期待一切怀有古典诗意情怀的人们在此相逢。也欢迎您赐言、赐声、赐字。有意分享请加微信:JingJingReadingClub。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