西安往事
昨天看到朋友圈里两个同学不约而同发照片,都是回民街美食,包同学说“总有一款适合你,百吃不厌回民街”,和同学说“又来回民街”。和同学还在群里发了几张钟楼的照片。
他们大学毕业后也都离开了西安,这是回来怀旧了。我也想起了在西安的日子,有几件难忘的事。
第一件事是买切糕。
有一个周末和刘丹丹同学逛街。丹丹是内地移民到新疆的二代汉族人。
在街上,我们看到了卖切糕的推车。
丹丹估计在新疆会吃到这种民族食品,虽然不能百分百肯定,但我觉得她以前并没有亲自在街头买过。
她问卖切糕的维族人:“多少钱一斤?”那人说:“十块钱一斤。”她说:“我买一小点吧。”用手比划了一下,正常人看了都会认为那就是一两二两左右。
说时迟那时快,那位买买提大叔一刀下去,切糕就被切开了一块儿,看起来确实不大,大叔用秤一称,说“二斤”。尼玛!整数!二斤!
二十块钱啊!丹丹的预算最多五块。我们当然不干了,就很英勇地跟买买提大叔吵了起来,大叔非常严格非常有原则,坚决不跟顾客讨价还价,他汉语说得生硬,还有刀锋般凶狠的眼神。
双方都非常气愤。胆小如鼠的我们没有继续争执,买买提大叔手中明晃晃的刀,以及周围买买提大叔都蜂涌上来了,胆怯扩展了我们的想象力……丹丹把钱付了,拎着那块切糕气呼呼地走了。
自此以后,买切糕,三个字在我心目中几乎等同于“无知者无畏”。
好几年后,切糕王子的故事到处流传,比如湖南等地出现了价值16万的切糕等,我已经等闲视之,惯看秋月春风了。
第二件事是买裤子。
又有一个周末,闲来无事的我们寝室室友去康复路逛街。
熟悉西安的朋友们可能知道,这在以前是一条类似于武汉汉正街的街道,以售卖廉价服装、小饰品等著称。
逛到这里,赤贫阶层的我想买一条牛仔裤。裤子大都是三十元左右一条。
买裤子都要试穿啊,对不对?我就试穿了一条,有点不太合身,其他的看起来更没什么感觉,就说不要了,想去下一家看看。
摊主是一位五十来岁的中年女士,外貌上除了满脸横肉外,没别的特征,很大可能性是汉族。她见我不买,就发飙了,大声嚷嚷:“嫌我的裤子不好?是你自己的腿长得不好!”和卖切糕的腔调如出一辙,只是买买提大叔汉语不太流利,主要是用目光传递心中怒火。
这位女士的暴怒,让我们瑟瑟发抖,我觉得自己腿没有长得适合他们家裤子,十分理亏。此时此刻,我明白,自己能做的只有一件事,掏出三十块钱,拿走那条裤子。
从那以后,再也没有去过康复路。
第三件事是丢钱包。
有一天,闲来无事(怎么这么多的闲来无事呢?我也不知道)的我和杨乐在学校西门溜达。
门口有个水果摊,围了一群人,我们也在那儿,杨乐打算买一些。
突然杨乐大喊一声:“小偷!”就看到一个瘦小的身影窜了出去。
这是一名男青年,看起来不到30岁,一闪而过,没太看清相貌,只看到他手里拿着杨乐的钱包。
他很快跑到了过街天桥上,我和杨乐在后面追。奇怪的是,他虽然在跑,但好像根本不怕我们。
一些过路群众可能也没太反应过来,任由他消失在对面马路上。
我第一次知道,在街道正常的表象下,暗流涌动,可能有人正窥视你的钱包,趁你不注意时下手。
在西安,只和上述三位狭路相逢一次,但他们都给我留下了深刻印象。为什么这些人看起来很无敌?吓到我们?因为他们像是不害怕失去任何东西。温柔娴雅、公平正义、善良美好等等,我们所珍视的这些东西。
这些事情后来在北京也遇到过,参见:惊悚回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