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和老同事共进午餐

绿茵陈 绿茵陈 2022-04-26
昨天哲在微信上说“下周聚聚,百万回来了。”我一开始还以为他说自己从外地出差回来了,原来他说的是另外一个百万——汤百万。
汤百万刚视察完日本,大呼太晒太累,比上班都累。
我跟哲说百万已经回来了。他立马约了今天中午午餐。约午餐真是足够善解人意了。
地点在北四环的粤福宫——名字中有粤,但却是一家鲁菜馆。
老汤、肖琼、林姐这都是每天见的,哲和路是有一阵没见了,他们俩也都是两个孩子的爸爸了,但是看上去身形都和以往一样,甚至还更瘦了。而我们几个,除了肖琼,都有点横向生长的迹象。
健康的瘦真的是一种值得赞美的事物,也是不那么容易获取的事物。路是一直健身、跑步,哲也坚持每天做俯卧撑,所以,他们瘦不仅仅是因为比我们几个年轻,那是一种选择。
还好,我7月8日开始坚持每天锻炼20-30分钟,同时每日中午坚持吃沙拉,晚餐主食也只吃自己拳头那么多。再坚持一个月看看会不会有好的效果。
路说不知道在谁的朋友圈看到过我的照片,觉得我现在比照片里瘦了,我还是很开心的。
哲和路现在去了不同的环保公司,一个上市公司,一个国企,虽然不一起工作了,共同话题还很多。我们沿着不同的道路前进,但那些过往的印迹,没有被时光消磨。
哲堪称效率王者,他上午还和路一起去了参观了路他们公司的水泥窑协同处置危废项目。
他现在专注于环保设备、产品研发,同时,仍不失为一个兴趣广泛的业界人士,对企业战略,如何做事、如何成事,也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在市场一线的摸爬滚打,了解客户、选择客户,让一个年轻人有了理论指导实践的机会。
“思利及人”,这是午餐时从他这听到的一句话,说是李锦记的核心价值观,也是他推崇的。这个思想毫不新鲜,从古至今,能成大事的人和机构大都如此吧,起码在表象上如此,或者能让别人相信如此。这个简约、凝练的表达倒是值得学习。
一开始减肥,对吃的兴趣就没那么大了,尤其是外面餐馆的饭,尤其是这种北方菜系,所以对吃的我没太上心,漫不经心的吃了一点。感觉这家餐馆上菜速度一般,还收服务费,当然最终应该是没收。
我感觉其他几位同事也是,随便吃点东西,重点还在于这么久不见面了,大家一起聊聊天。虽不是促膝长谈,也是老友之间难得的价值观交换。
几年时间,弹指一挥间,那些一起上班的日子已经有些遥远,我们中最年轻的也35岁了,可再见面依然还有聊不完的话题。嘻嘻哈哈,东拉西扯,偶尔说点深刻的,大家也知道“你是这个意思,不是那个意思”。像哲说的:跟你们一起吃饭特别轻松,一点都不累,跟别的人吃饭,还要顾忌很多事情——该点什么菜,该说什么话。
有点感慨,有点伤感,又有点欣慰,起码我们都越来越好,起码我们还没有变得很世故,起码我们还有真诚。
一个小时的时间太短,短到我们迫不及待,想要把这几年的经历分享给彼此。一个小时的时间又太长,长到我们足以了解彼此经历的那些过往,还有那些不用言说也能看到的成长。
我们都在跋山涉水地体验生活,努力追寻并成为自己最棒的样子,爱自己的家人、朋友,卯足了劲去创造和探索未知,完成人生的最大化。我们都不再被不值得的事情伤害,我们赦免了自己。
生命时间内存有限,只见想见的人,应酬越少越好。如果说愿意在一起度过一段时间,算是恭维的话。那么愿意一起消磨时间,简直就是拍马屁了。那么,这就是一个互相吹捧的中午啦。这些老友,不管多久再见,总还是那么可喜可亲。
还有其他一些话题,比如老汤和哲聊的那些商业问题,哲谈到的一些环境企业案例,肖琼对客户问题的见解与争议,无法在这里写出来。走的时候哲发我一篇文章,《中国企业互撕简史》,未来也许我们可以说说环保企业?不光是互撕,还有互相砥砺。同一个事件,采访的人越多,视野越宽阔,感慨越不同。希望能有这样的机会。

往期链接:

分享一部比《黑镜》还要牛的英剧

当你老了……

十一岁小学生的暑期书单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