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文学会消失吗?

绿茵陈 绿茵陈 2023-11-25

看完了川端康成的《湖》,这本书是未知书社刘韧老师推荐的,本来是属于那种我今生可能会看也可能不会看的书。

未知书社的名字来自苏格拉底说的名言,“我唯一知道的就是我一无所知。”

一个有意思的小巧合,苏格拉底这句话也被薛总用到了他的新书里,正可谓英雄所见略同。

《湖》这本书里包括三篇小说:湖、睡美人、一只手臂,后两篇还有川岛由纪夫的简短评论。译者陈德文,是一位八十年代去了日本的华裔教授,译文水平是很好的。

三篇小说都属于意识流类别,不过和西方的不同,文字风格还是充满了日本味道。

老实说,我没读懂。文字都能看明白,也能感觉到作者、译者极高的水平,但是我不知道作者为啥写这个,我需要搜一些网上的评论看完才会说:哦,他原来是这个意思吗?但还是不能确定,毕竟这是评论者的说法,未必是作者本人想表达的。

睡美人和一只手臂,有三岛由纪夫的解读,他形容睡美人是一篇芬芳烂熟之作。我猜大约就是枝头水果熟透了掉到地上一段时间后的那种感觉。

书里的文字或者说文笔是极好的,所以即便看不懂也能让人一直看下去。表面上的故事情节也很简单。

《湖》里写一个脚长得很丑的男人,跟踪几个美人的事,画面各种闪回、跳跃,跟传统小说的线性叙事很不一样。后面两篇写的事情更是匪夷所思,感觉在现实世界里都是不可能发生的。

搜了网上评论,都说是体现出川端康成对于佛教中无常思想的理解。用西方意识流手法表现东方的哲学思想,这是东方小说家的创造。

川端康成是日本第一个获得诺贝尔文学奖的文学家,这本书显然是“纯文学”。现在回到本文题目上来,文学会消失吗?

文学的创作者还有,不是有一些大学还开了创意写作专业的研究生班吗,这个专业我觉得主要就是写小说的吧。

而我作为一个读者,单纯从自己的角度来说,也仍然需要文学。

以前读到,书籍跟电影、电视相比,具有不完美的缺陷。电影和电视所传递的图像几乎是完美的,看起来和它们要表现的东西没什么两样,现在的各种长短视频也一样。

印刷文字则不然。它们只是纸上的黑色标记,必须经过熟练读者的破译才能具有相应的意义。

虽然熟练读者瞬间就能完成破译工作,但是把印刷文字翻译成脑海中的意象是一套令人惊讶的复杂程序。这一过程所需要的想象能力跟其他脑力活动所要求的任何能力都不同。如果阅读消亡的话,这种能力就会消失——其后果将不堪设想。

因为阅读和文明是共同发展的,谁也不知道二者是否能够离开彼此独立存活下去。

从这个角度看,只要人类文明还存在,阅读就是必须的,而故事更是和人类的语言共存,所以,文学不会消失——我是这么想的。但如此看来,其实这与其说是一种坚信,不如说是一种希望。

我现在觉得,阅读文学作品,跟阅读其他文字有点不大一样,需要一定的心灵敏感性。

我们不读文学作品,是因为读不懂,读不出书中人物的命运与自己的关联,感觉与自己不相干,因而不爱读。

我们喜欢读一些观点明确的东西,想得到一点“干货”。但文学,尤其水平越高的文学,反而越难给出明确的答案,所以“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哈姆雷特”“一千个人眼里有一千个林黛玉”。

或者可以说,阅读文学作品是一种“看见”。“看见”是什么,是你“看”并且和心里面的某一个“象应合之后,你产生了某一种“感”。

如果你内在没有,你看什么都看不见,这叫做无缘对面不相逢。

我读川端康成的作品就是“无缘对面不相逢”。但也不是说,这本书白读了,浪费时间了。

比如,我在《湖》里读到了痛苦,书里所有的人,年轻的、年老的,美的、丑的,穷的、富的,都不幸福。

也许这反映了战败后的日本的某个缩影,书里没有提到战争,但说过一句主人公参加过二战,朋友死在了战场上,又提到一个富家小姐原来的家,变成了瓦砾堆。

再比如,我还读到了这样的句子,“不过,比阿辰的嗓音和话语更使人不寒而栗的,是岁月如梭,宫子肉体的青春不断流淌消泯,就像她日日夜夜攒下的钱一样,一朝散尽。”

多么让人震撼。

虽然这样的句子对整本书来说只是丛林中一株细草,而我只喜欢这样的句子,显然也是“买椟还珠”。

但文学的好处不就是各取所需吗。

电影《星际穿越》里展示了四维以及更高维度的情形,能对三维的自己看得更清楚。维度的提高,会带来更好的观察力,阅读也是如此。

我们通过生活的经验、阅读的体验,提高自己的维度,之后也许就心明眼亮,能更好地阅读文学作品。

人生苦短,阅读文学可以让我们猫有九命,孙悟空有七十二变,得以体验穿越时空的千万种可能,得以在一本书里看到悲喜和生死 

文学不会消失吧。

但愿。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