张远山《老庄之道》书摘4:庄学四境·道术九阶
点击上方一键关注↑↑↑↑
庄学四境·道术九阶
——《老庄之道》书摘4
张远山
庄子《大宗师》认为,求道或学道,分为四大阶段:
闻道,悟道,行道,成道。简称“闻悟行成”。
比如说,没听说过庄学三义,是没有闻道。听说以后,执迷不悟,是没有悟道。闻道而且悟道以后,就要行道,成道。
如何闻、悟、行、成?这就要讲到庄学四境。
庄子提出个体生命的四种境界,既承老,又异老、超老。刚才已经提过《老子》君人南面之术的四种境界,我们再看一下。
1、《老子》君术四境
《老子》君术四境——
太上,不知有之。(圣君)
其次,亲而誉之。(贤君)
其次,畏之。(暴君)
其下,侮之。(昏君)
民众“不知有之”的,是圣君。
民众“亲而誉之”的,是贤君。
民众“畏之”的,是暴君。
民众“侮之”的,是昏君。
暴君、昏君,总是比圣君、贤君有为,比如秦始皇造了万里长城,隋炀帝修了大运河。从小年人道的政治角度来看,这些暴君很有功德。但从大年天道的自然角度来看,这些暴君、昏君都违背了天道。连贤君也违背了天道,因为强迫鱼呆在陆地上,不许它们逍遥江湖。
除了老子的君术四境,道家另有一种四境说,就是杨朱的弟子子华子提出的养生四境。可能就是杨朱的思想。
2、《子华子》养生四境
《子华子》养生四境——
全生为上,(自适其适者)
亏生次之,(适人之适者)
死次之,
迫生为下。(役人之役者)
最高的第一境界是“全生”,次高的第二境界是“亏生”,最低的第四境界是“迫生”,比死还不如。死是第三境界,高于“迫生”。所以宁死不愿“迫生”,就是后世所谓“不自由,毋宁死”。这一认识已经达于极致,后世无法超越。杨朱和子华子是庄子的道家前辈,庄子的思想先驱。
老子生活在春秋末年,提出君主的四种境界,希望君主达到第一境界。但是到了杨朱和他的弟子子华子的战国初期,他们已经认识到,不能再像老子那样奢望君主遵循泰道,人必须超越庙堂的黑暗政治,实现自己的生命价值。
杨朱、子华子提出了老子没有想到、没有回答的时代性命题:既然君王都达不到第一境界,民众应该怎么办呢?杨朱、子华子认为,即使君王违背泰道而不柔,但是民众不能违背泰道而不刚。君王有四种境界,民众也有四种境界,无论君王能否达到他的第一境界,民众仍然应该达到自己的第一境界。所以杨朱主张“为我”,子华子主张“全生”,只有“为我”而“全生”,才能抵达人 37 40145 37 15232 0 0 2568 0 0:00:15 0:00:05 0:00:10 2996最高境界。这是老子以后,庄子以前,道家思想的一个根本性转向。
可以从庄学角度,理解子华子的养生四境。
“全生”,庄子称为“尽其所受乎天”的“自适其适”。
“亏生”,庄子称为“适人之适”,就像跪在庙堂里面的祝宗人,虽然取得了荣华富贵,其实属于亏生,亏损的不是物质,而是精神,就是亏德,亏心,帮助君王强化否术,奴役民众。
“迫生”,庄子称为“役人之役”,普通民众在庙堂的屋檐之下,不能取得荣华富贵,只能充当牺牲品和炮灰,物质也损失,精神也损失,近乎奴隶,所以是迫生,比死还不如。当然,亏生的祝宗人,不知道自己是亏生,他没有这样的自我反省,反而洋洋得意,自居成功人士。迫生的广大民众,也不知道自己是迫生,他们没有这样的生命觉醒,反而认为好死不如赖活着。他们也未必承认自己是赖活,更不愿承认自己的状态比死还不如。但是道家认为,亏生只比死好一点点,迫生比死还不如。所以,道家宁愿为“不臣天子,不友诸侯”付出死亡的代价,比如嵇康。
《庄子·养生主》,提到了“全生”,所以杨朱和子华子,是从老子到庄子的一个过渡。庄子继承并超越了老子,也继承并超越了关尹、列子、杨朱、子华子等等道家前辈,所以是道家集大成者。
杨朱、子华子完成了老子以后、庄子以前的道家思想转向,从老子思考君术四境,转向思考养生四境。杨朱、子华子提出的“为我”而“全生”,确实是最高的人生目标,问题在于,怎样做到呢?杨朱、子华子没有具体的方案,没有实现的路径。这个莫大难题,留给了庄子,所以庄子提出了个体生命的四种境界。
3、《庄子》生命四境
《庄子》生命四境——
至知(无知),大知,小知,无知。
庄子认为,一个人对于“道”,有四种认知境界。最低境界,是无知。不是对一般性知识的无知,而是对“道”的无知,包括对天道、人道的无知。小知对天道、人道的认知,稍微高一点,一知半解。大知对天道、人道的认知,又稍微高一点,但还没有达到至知。
老子所说的君主四境,只有最高的“太上不知有之”符合天道,“亲而誉之”以下三境,都是违背天道的人道。杨朱、子华子所说的养生四境,只有最高的“为我”而“全生”,才是符合天道的最高境界,亏生、迫生都是违背天道的低境界。同样,庄子所说的生命四境,最高境界是对天道、人道的至知,就是“知天之所为,知人之所为”(《内篇·应帝王》),顺应天道,批判人道,超越庙堂的小年政治。大知以下三境,都是违背天道,盲从人道,把庙堂人道、小年政治,奉为绝对是非,都倚待庙堂而生活,都在庙堂的屋檐之下。只有至知不倚待庙堂而生活,走出了庙堂的低矮屋檐,逍遥于江湖的广阔天地。
至知是怎样的状态呢?在《逍遥游》里,庄子对至知下了三个定义。
第一定义,是“至人无己”,《齐物论》称为“吾丧我”,就是不把自己的相对之“是”拔高为绝对之“是”,不强加于人,不奴役他人。
第二第三定义,是“神人无功,圣人无名”,“功、名”是倚待庙堂、在屋檐下生活的那些所谓成功人士追求的两大目标,庄子都予以否定。刚才说了秦始皇造长城,隋炀帝挖大运河,又有功,又有名,但是他们既没有达到老子的“太上不知有之”政治境界,也没有达到杨朱、子华子的“为我全生”养生境界,更没有达到庄子的“至知至人”生命境界。
《庄子·外篇·山木》里面,提出了一句话:“去名与功,还与众人同。”因为道家主张“天柔地刚,君柔臣刚”的泰道,所以有齐物观,认为万物平等,众生平等,人人都是天道之子。自己虽然“独与天地精神往来”,境界很高,但是仍然“不傲睨于万物”。
庙堂人道的错误价值观,主张“天尊地卑,君尊臣卑”的否术,鼓吹“吃得苦中苦,方为人上人”,没有齐物观,不肯与众人同,所以总是要比高低,你官大还是我官大,你功大还是我功大,你名大还是我名大,你钱多还是我钱多。
庙堂人道的比高低,不是天赋真德的高低,而是人为等级的高低。两个人本来一样高,比如都是一米八,但是一个人跪的台阶高,一个人跪的台阶低,就有了前者高于后者的假象。甚至一米六、一米七的人,因为跪的台阶高,也会产生高于一米八、一米九的人的假象,于是高低就颠倒了。武大郎一旦成为武松的上司,就比武松高了。所以庙堂人道的等级制度,经常颠倒高低,颠倒是非,逆淘汰。
只有至人,不在庙堂屋檐之下,不与别人比世俗高低,独与天地精神往来,逍遥于天地之间而自适其适。达到了至人的境界,就超越了世俗的功名,“还与众人同”,愿意与普通人一样。既然他不希望君王、天子奴役自己,不认为天子高于自己,当然也不认为自己高于别人,不会奴役其他人。这是价值观决定的。
一个人愿意跪在比自己强势的天子面前,必然就会欺负比自己弱势的其他人,强迫比自己弱势的人跪在自己面前。
所谓强势、弱势,不是天赋真德的大小,只是社会等级的高低,政治权力的强弱。在等级决定一切的君主制度下,不受制约的政治权力颠倒了一切。
4、《达生》斗鸡四境
《庄子》书中,很多地方讲到庄学四境。下面我们看一个比较简单的例子——
纪渻子为王养斗鸡。
十日而问:“鸡可斗已乎?
曰:“未也。方虚骄而恃气。”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应响影。”
十日又问。
曰:“未也。犹疾视而盛气。”
十日又问。
曰:“几矣。鸡虽有鸣者,已无变矣,望之似木鸡矣,其德全矣。异鸡无敢应,见者返走矣。”(《外篇·达生》)
这一寓言,借用斗鸡的四种境界,讲人生的四种境界。
首先是无知。无知的斗鸡,既对天道无知,也还没有被人道彻底洗脑,只是凭着一股血气之勇,所以“虚骄而恃气”,处于无知状态。
然后是小知。斗鸡进入小知状态,就会求功,对周围环境的响声和影子都有反应,而且是迎合性的反应。这是隐喻普通民众盲从外境,迎合庙堂伪道。
然后是大知。斗鸡进入大知状态,就会求名。在庙堂屋檐下的等级里面,大知已经功成名就,武大郎成了武松的上司,成了成功人士,所以“疾视而盛气”。这是隐喻祝宗人这样的大官,付出跪下的代价,爬上了高位,得到了荣华富贵,从“天之小人”,变成了“人之君子”,于是得意洋洋,不可一世,专横拔扈,气焰嚣张。
以上三种境界,初境是无知状态,对道无知,只有天然的血气之勇。小境是求功状态,总是要与各种各样的外境应酬,应酬过程有相当的迎合性,因为还没有爬到很高的社会等级。大境是求名状态,已经爬到了很高的社会等级,快要碰到屋檐屋顶了,“一人之下,万人之上”。天子的头顶上,没有更高的东西了,所以戴着平天冠,只是往下看,以为所有人都在自己之下。不知道在他之下的人,都是跪在庙堂屋檐下的武大郎。逍遥江湖的武松,不仅远比武大郎高得多,而且也比天子高得多,就是抵达至境的至知。
最高境界是至知。抵达至境的斗鸡,对外境已经没有应酬性、迎合性的反应,有响声,有影子,也不受影响,更不害怕,内德很全,达到了全生,看上去像一只木鸡。
成语“呆若木鸡”,也像成语“沉鱼落雁”一样,违背了庄学原意。
讲完三义、四境,再讲道术九阶。
五、道术九阶
领悟了庄学三义和庄学四境,已是“至知”,但还不是“至人”。因为知了以后,还要行。知行合一,才是至人。知而不行,知行分离,人格分裂,天人交战,就不是至人,仍是大知小知。从至知之知,到至人之行,还有九个阶梯。
1、闻道九阶
在《大宗师》里,庄子讲了闻道九阶,这是成为至知的九个阶梯——
1副墨之子→2络诵之孙→3瞻明→4聂许→5需役→6於讴→7玄冥→8参寥→9拟始(《内篇·大宗师》)
“副墨之子”,就是读书。古人用墨写在竹简上,这是创作者。你抄这本书,就是“副墨”。
抄完以后,就要去读,这就是“络诵之孙”。这些都是拟人化的说法。
除了读书而闻道,听老师传授而闻道,你还要亲眼去看天地万物,“瞻明”就是用眼睛看。
你还要亲耳去听天地万籁,“聂许”就是用耳朵听。
看完听完以后,你还要在亲身实践中感受天道,“需役”就是必需的服役,不是服人道之役,而是服天道之役,“尽其所受乎天”。
“於讴”是古代民谣,你还要从中了解古人对天道的领悟,继承古道。
“玄冥”、“参寥”、“拟始”,是先于古人的天地之始,因为天道遍在永在,在人类存在之前就已存在。
庄子用一个拟人化的寓言,说明了闻道九阶,但是单单闻道是不够的。《老子》说,“上士闻道,勤而行之;中士闻道,若存若亡;下士闻道,大笑之。”上士、中士、下士闻道以后的反应不一样,只有上士悟道了,中士半悟半不悟,半信半疑,下士执迷不悟,所以大笑。因此闻道是达到至境的第一步,不闻道肯定达不到至境,但是仅仅闻道也达不到至境,后面还有三个阶段:悟道、行道、成道。
所以庄子不仅讲了闻道九阶,又讲了成道九阶。
2、成道九阶
成道九阶,是从至知变成至人的九个阶梯——
1外天下→2外物→3外生→4朝彻→5见独→6无古今→7入于不死不生→8撄宁→9撄而后成(《内篇·大宗师》)
成道九阶,展开的是闻道之后的悟道、行道、成道。
成道九阶的前七阶,讲的都是“悟道”以后的精神变化,精神升华,精神超越。
第一阶是“外天下”,就是认为天下都是身外之物。听上去好像没什么意思,其实有非常强的针对性,就是不做世俗的君王。《庄子》书里专门有一篇叫做《外王》,就是说你做了世俗的君王,也不过是在屋檐下面最高的地方,最接近天花板的地方,但是天花板不是天,天花板限定了你的高度,天不会限定你的高度。只有外天下,走出屋檐下,才能“尽其所受乎天”。不仅臣民应该走出屋檐下,连君王也应该走出屋檐下,当然这对君王有点勉为其难。世俗出身越高,世俗地位越高,受到的精神限制越大。
第二阶是“外物”,认为物质财富也是身外之物。超出基本需要的身外之物越多,越容易为物所累。
第三阶是“外生”,认为生命也是天道所赐,也是身外之物。所以子华子的养生四境认为:“全生为上,亏生次之,死次之,迫生为下。”当你明白,死也比迫生好,你就“外生”了。你就知道怎样才是高于生存的存在,“自适其适”的全生,就是高于生存的存在,是自由独立的存在。“适人之适”的亏生,是不自由不独立的依附性生存。“役人之适”的迫生,是比死还不如的行尸走肉。
上来接连三个“外”,就是把世俗权力、功名、外物,甚至自己的肉体生命,全都看作阻碍你达到最高精神境界的障碍。现在也有一句类似的俗话,叫做“身外之物,生不带来,死不带去”。不过很多人嘴上这么说,实际做不到,顶多能舍物质财富,舍不了权力功名。
做到三个“外”的领悟,就会一朝通彻,领悟真道,这是第四阶“朝彻”。
第五阶“见独”,就是窥见《老子》所言“独立而不改,周行而不殆”的天道。
第六阶“无古今”,是说,天道是大年之道,人道是小年之术。小年之术,古有今无,今有古无,中有外无,外有中无,不是遍在永在。超越古今中外,遍在永在的,才是真道。
一旦你窥见遍在永在、古今永存的天道,就会明白天道也在你自己身上,你就与天道同一了。所以第七阶是“入于不死不生”,只有天道是不死不生的,万物都有死生,包括天地。
从“外天下”到“入于不死不生”,前七阶都是闻道之后的精神升华,就是悟道。最后两阶,则是行道、成道。
第八阶“撄宁”,是行道。当你闻道、悟道以后,外境没有闻道、悟道的大知、小知、无知,那些跪在庙堂里的人,或者还没资格进入庙堂但是追求富贵功名的人,就会不断来干扰你,影响你,这就是“撄”。外境要来“撄”你,你的内德要“宁”。这个“宁”,庄学叫“泰定”,佛学叫“禅定”,俗话叫“淡定”。
碰到外境撄扰,大多数人不能淡定,极少数人能淡定。有些自诩淡定的人,小撄能够小宁,中撄能够中宁,大撄却不能大宁,露出了马脚。叫你做知县,很淡定,不做。叫你做知府,还是淡定,不做。叫你做宰相,你未必还能淡定,未必能像庄子那样不做。
美国人做过一项社会调查:给你十万美元,出卖朋友、亲人,做不做?不做。五十万呢?还是不做。一百万呢?犹豫一下,低低问一声:我出卖他们,你会把他们害到什么程度?
所以,你可能小撄能宁,中撄能宁,都很淡定,大撄可能就不再淡定。闻道、悟道以后,行道极难,比闻道、悟道难得多。你也许可以在一定程度上“行道”,但是未必能够“成道”。“五十九岁现象”,就是一辈子不敢胡作非为,离休之前,利用最后的权力大贪一把,末日狂欢,于是功败垂成。所以《老子》说:“民之从事也,常于几成而败之。故慎终若始,则无败事矣。”
第九阶“撄而后成”,才是成道。闻道、悟道以后,一生行道,不死不休,一以贯之,终生不变,不被任何外撄打扰,永远宁定,才是“撄而后成”。善始善终,才能功德圆满。
这就是成道九阶,从至知成长为至人。
3、学道九阶
上面讲了《庄子》内篇的闻道九阶、成道九阶。我们再看一看外杂篇的通俗说法。这是《庄子·外篇·寓言》的学道九阶——
外篇虽然是内篇的通俗版,现在的人还是不太容易理解,我翻译了一下。学道九阶,也是从三义、四境的角度来解释的。
第一年“由文返野”。“文”是指庙堂伪道,用小年政治的错误价值观,对你洗脑。一般来说,我们上中小学的时候,都会接受这种洗脑。但是当你进入社会以后,就会发现这些价值观非常虚伪,很不真实。一个人成熟,就是认识到你受到的教育,很大一部分是错误的教条,于是反过来认识自己的内心,认识真实的世界,就可以由文返野,返朴归真,也就是前面讲过的“息黥补劓”。这是最为重要的因应外境。
一个人不可能生下来就进入求道,一定会接受文化教育,被伪道洗脑。但是有些人成熟以后,会对自己所受的教育有所批判,有所过滤。有人是三十岁,有人是四十岁,闻道、悟道的年龄不一样。也有人一辈子都没有闻道悟道,或者闻道以后大笑之。所以要进入至境,第一年,学道第一阶,就是由文返野,返朴归真,息黥补劓。
第二年“顺从内德”,就是因循内德,自适其适。
第三年“与道相通”,与“见独”相似,窥见天道,与道相通,但还没有与道合一。
第四年“与物齐同”,既然与道相通了,你就明白了万物均为天道所生,就能达到齐物观。就是《齐物论》所言“天地与我并生,万物与我为一”。
第五年“众人来亲”,有了齐物观,当然就“不傲睨于万物”,“还与众人同”,众人就会与你相亲。
第六年“鬼神来舍”,是寓言化表述。人类只是万物中的一部分,与人相亲以后,还要与万物相亲,与天神地祇相亲。
第七年“天然有成”,就是与天地万物相亲以后,“尽其所受乎天”,自我实现,成就你的人生最高境界。
第八年“超越死生”,就是当你“天然有成”以后,同时也会明白自己与万物一样,并非无所不能,而是有其极限。万物的极限之一是有生有死,只有天道没有极限,没有生死。超越死生,就是不执着于生死,不怕死,只怕亏生、迫生。
不过大家注意,道家的说法与普通的说法有一个重大区别,就是从来不说“生死”,永远都说“死生”——与此相关,也从来不说“始终”,永远都说“终始”。因为“死生”与“生死”有认知上的本质差别。当你说“生死”的时候,你没有意识到自己和万物的相通之处。宗教认为人死了以后有灵魂,道家不是宗教,而是哲学,不认为人死了以后有灵魂,而是认为万物都是一气所化,人死了以后并不是彻底消失了,“气聚则生,气散则死”。“气”永远存在,按照现代科学的说法,就是物质不灭。道家的很多思想,都非常符合现代科学。
超越死生,就是明白人死了以后继续进入万物的循环,通过另一种形态复生。前物虽然没了,但是后物还会生,生生不息。超越死生,就是超越个体,超越自我的小年、百年。因此至人不生活在小年之中,不仅不生活在小年的政治外境之中,也不生活在小年的自我生命之中,而是生活在大年天道之中,生活在大年的群体生命之中,生活在天地之中,与道同一,天人合一。因此,最后一阶就是第九年“达道大妙”。九是最大的阳数,九年隐喻一生的闻悟行成。
4、闻悟行成
了解了道术九阶以后,现在再看庄子在《逍遥游》第一章讲的“鲲化为鹏”寓言,就能明白讲的其实是如何闻悟行成,完成九阶——
北溟有鱼,其名为鲲。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也。化而为鸟,其名为鹏。鹏之背,不知其几千里也。怒而飞,其翼若垂天之云。
鹏之徙于南溟也,水击三千里,搏扶摇而上者九万里,去以六月息者也。
且夫水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舟也无力。覆杯水于坳堂之上,则芥为之舟;置杯焉则胶,水浅而舟大也。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故九万里则风斯在下矣,而后乃今培风,背负青天而莫之夭阏者,而后乃今将图南。(《内篇·逍遥游》)
这一寓言非常著名,人人知道鲲鹏。深圳的简称也是鹏城。前两天我与深圳的朋友开玩笑说,北溟在北方,是鲲化为鹏以后起飞的地方;南溟在南方,是鲲化为鹏以后抵达的地方,就是深圳。
这一寓言,讲鲲化为鹏的成长过程,也就是从无知成长为至知至人的过程。
鲲的本义是鱼卵、鱼子,隐喻无知。
鲲的另一义是小鱼,隐喻小知。
“鲲之大,不知其几千里”,就是从无知成长为小知,再成长为大知。
鹏就是凤,大鹏就是凤凰。大鲲化为大鹏,就是大知化为至知。大鹏从北溟起飞,经过九万里,就是经历九阶,从至知变成了至人。大鹏飞到南溟,就是闻悟行成、顺道循德、逍遥自适、尽其所受乎天的庄学至人。
下面用一个示意图(图6),说明一下三义、四境、九阶的结构关系——
首先,庄子之道是“内圣外王之道”,从中引出庄学三义。
“之道”,引出“顺应天道”。
“内圣”,引出“因循内德”。
“外王”,引出“因应外境”。
庄学三义,构成一个“王”字,就是“王德之人”,精神境界比天子更高的天道之子。因为天子被庙堂的屋顶限定了精神高度,而王德之人走出了庙堂的屋檐,是人类探索天道的精神巨人。
无数君王和帝王将相,都是违背天道的精神侏儒。
庄子和庄学至人,却是顺应天道的精神巨人。
运用庄学三义来看,人生有四种境界——
最低的是初境,无功无名,但是渴望功名。
从初境向小境,是求功。
从小境向大境,是求名。
达到大境,已经很不容易了,从世俗角度来看,已是功成名就的成功人士。
但是道家不满足于大境,进一步向至境发展,就是从“为学”阶段,转入“为道”阶段。
《老子》说:“为学者日益,为道者日损。”为学阶段,就是受教育的阶段,这一阶段都是增益知识,可能被伪道洗脑,也可能闻道、悟道,但是还不能行道、成道。如何行道、成道呢?就要“为道日损”。
《老子》说:“损之又损,以至于无为,无为而无不为。”所以到达第九阶以后,必须具有齐物观,“去名与功,还与众人同”。境界最高的人,不会盛气凌人。刚才我们已经在斗鸡四境里面看到了,无知、小知、大知,都有不同程度的盛气凌人。只有至知,不再盛气凌人,“呆若木鸡”,“还与众人同”。
为道日损,完成九阶,庄学鲲鹏就可以起飞了,就可以逍遥自适,尽其所受乎天,自我实现,抵达人生最高境界。
(摘自《老庄之道》中编《老子之道》)
伏羲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68元
老庄之道,张远山著,岳麓书社2015年8月版,定价39元
作者签名本:伏羲之道,90元。老庄之道,60元。
邮购地址:
大客户赠送《伏羲之道》纪念瓷器
《伏羲之道》纪念瓷盘(限量版):伏羲初始卦序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A面,分卦值日图
《伏羲之道》纪念屏风(限量版):B面,十二辟卦图
— END —
回复“庄子江湖”可查阅往期目录
回复数字可收看往期精华文章
【124】远山论道008 ︱ 闻道九阶
【122】远山论道007 ︱ 道家四境
【121】张远山《伏羲之道》书摘4:伏羲象数的文献钩沉
【120】远山论道006 ︱ 学道宗旨,顺道全生
【119】真实的芈月:缔造大秦帝业的女人(1)
【117】远山论道005 ︱ 学道七义
【116】远山论道004 ︱ 东岳为何名泰山
【114】远山论道003 ︱ 常枞舌教:柔弱胜刚强
【113】远山论道002 ︱ 非常道:非常不敢说
【112】道场精华 | 刘朝飞:夸父神话流变论
长按识别二维码订阅“庄子江湖”
编辑:贺马儒
感谢分享朋友圈,转载请注明来源
纸质发表和出版,联系公众号后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