担心孩子近视?那就让他多睡儿,可以预防保护!
近期,宁波市疾病预防控制中心一项研究发现,保证每日充足的睡眠时长是儿童青少年近视的一个保护因素。
研究者发现,相对于每日睡眠时长小于8小时的儿童青少年,每日睡眠时长介于8-9小时、介于9-10小时和大于10小时的近视风险均显著下降。
且每日睡眠时长越长,儿童青少年的近视风险越低。
为什么睡眠不足会导致近视呢?
同样,在一些眼部结构中也存在昼夜节律,如眼轴长度、脉络膜厚度、眼内压等,这些节律都可能与人眼屈光不正的发生与发展有关。
褪黑素-多巴胺平衡稳态
光线对调节睡眠/觉醒周期和昼夜节律非常重要,光/暗周期信号刺激光敏感视网膜神经节,接着,光通过视神经将信号传递到视交叉上核(母生物钟) ,接着将信号传入下丘脑的室旁核,然后通过多突触途径到达松果体并产生褪黑素,从而使体内褪黑素水平呈昼夜性节律变化,褪黑素通过激活受体来调节睡眠和昼夜节律。
对儿童青少年近视防控的动物实验和人群观察性研究认为,视网膜内源性昼夜节律是眼球屈光发育的基础,而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障碍可能会引发视网膜昼夜节律紊乱从而引起近视。
减少夜间环境照明可能会提高昼夜节律信号从而增强白天户外阳光照射对近视的保护作用,因此,父母在夜间应尽可能为儿童提供全黑暗的睡眠环境。
同时,学业压力过大也会引起入睡困难、失眠等睡眠障碍,睡眠时间不足和睡眠障碍共同造成了儿童青少年昼夜节律紊乱。二者形成恶性循环,加重儿童近视进展。
其他生物学机制
有学者提出,睡眠期间睫状肌静止放松状态可能预防或减轻近视的进展。夜间光线的刺激不利于睫状肌的放松,可能导致近视发展。
0~13岁是近视形成的高峰期。此年龄段的孩子若睡眠不足,交感与副交感神经功能失去平衡,造成眼睫状肌的调节功能紊乱,易导致近视。
有研究认为儿童的睡眠时间不足可引起视疲劳,动眼神经核起着很大的作用,睡眠分为快速眼动睡眠期和非快速眼动睡眠期,在快速眼动睡眠期,动眼神经核控制眼肌运动和瞳孔大小。
关于儿童青少年睡眠,应该怎么做?
《综合防控儿童青少年近视实施方案》中指出:要保障孩子睡眠时间,对于小学生的睡眠时间要求为每天10个小时,初中生的睡眠时间要求为每天9个小时,高中生的睡眠时间要求为每天8个小时。
营造良好的睡眠环境
在孩子入睡前应关闭或遮挡所有发光源。提供适应睡眠的最佳室温,大概在15.6至22.2℃。屏蔽噪音,也可以放一些助睡眠的音乐。
家长要督促孩子按时休息、按时起床,培养良好的行为习惯。学校要督促学生放学按时回家,并加强对住宿学生管理,落实作息时间表,积极改善住宿条件,为住宿学生创造良好的休息环境。
睡前不做激烈的运动
白天的时候可以适当进行跑步、踢球之类的户外运动,晚饭后要避免剧烈运动,也不适宜做兴奋的游戏,这可能会导致孩子大脑过度兴奋,从而不能早睡。
学健康科普 做防疫达人
关注了解更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