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50年前的今天,地表最强的桑巴军团世界杯夺冠

帕特里克 足球周刊 2022-05-31

本文字数|3609字

建议阅读时间|11分钟





1970年6月21日,墨西哥世界杯决赛,巴西4比1战胜意大利,夺得冠军!这是球王贝利第三次捧起雷米特杯,巴西队也因此也获准永久保留雷米特杯。


那届世界杯上的巴西队,是一座进攻足球的丰碑。这是一支经过了精心准备、组织良好而又高效的球队,融合了天赋、智慧、反应力、直觉和勇气。冠军,是对这支“桑巴军团”最好的奖赏。






史上最美妙的球队?最具创造力和观赏性?首先,1970年世界杯上的巴西队能同时让这么多聪明的球员出现在球场上,让4位美妙绝伦的10号球员一起踢球——贝利、托斯唐、热尔松、里维利诺,如果加上同样在俱乐部踢10号位的雅伊尔津霍,那就是5位。同样,这也是最擅长控球,通过变换节奏和速度来统治比赛的球队,长短传运用自如,跑位灵活默契,传球精确度高,充满美感和效率,进攻中充满了纯粹的直觉,对细节的把握堪称巅峰,将团队天赋与个人技艺融为一体。


热尔松曾自豪地说:“那些没有看过这支球队的人,再也看不到这样的球队。”




最好的准备




1970年的巴西队不仅于此,他们有着最为理想的战术蓝图,正如“桑巴军团”的小组赛头个对手罗马尼亚的队长卢塞斯库所说,从进攻灵感、创造力和精湛的个人技巧来说,这支球队是纯粹的杰作。梦幻般的首发11人,但不仅于此。

1970墨西哥世界杯决赛巴西队首发阵容


想要了解这支球队的秘密,不能只把眼光放在墨西哥,因为他们首先进行了良好的体能储备,来迎接挑战,球队组织良好,能够如其所愿地挥洒自如。简而言之,他们很好地适应了这次世界杯的非典型要求:比赛时间安排在正午或下午四点,高温,高湿,高海拔,每场比赛之间最多只有3到4天恢复时间。


巴西队在世界杯前进行的准备工作绝非偶然:长达3个半月的集训和集体生活,随后在墨西哥城市瓜达拉哈拉和瓜纳华托等高原地区训练了1个月,共计10场热身赛,将近200次训练课。这是非常科学的准备工作,也细致到了极点,为球员们确定工作负荷,打磨彼此之间的默契。此外,还有在当时非常讲究和细致的组织工作,比如多达12人的技术团队,以及非常尖端的分析团队,任何对手在他们面前都没有秘密可言。


尽管如此,在1970年春天,围绕着巴西队的疑问仍旧层出不穷,首先是临阵换帅,扎加洛在开赛前2个半月取代了若昂·萨尔达尼亚。贝利也没能幸免,他能与托斯唐共存吗?谁来踢中锋,是安排纯粹的射手,比如达里奥或罗伯托·米兰达,还是一个伪9号?是安排保罗·萨塞尔,这个扎加洛口中“平生所见最棒的左边锋”,还是里维利诺作为第3名中场?谁担任首发门将?费利克斯、阿多和莱昂都没能得到外界的一致首肯。作为球队领袖之一的皮亚扎扮演怎样的角色?中场还是后卫?左后卫应该上对抗和防守效率更高的埃韦拉尔多,还是助攻能力超群的马尔科·安东尼奥?谁来担任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皮亚扎还是热尔松?此外,进攻组织如何安排?争论无休无止,4月29日同奥地利的友谊赛前夜,球队骨干在贝利的房间里召开了一次会议,与会者还有托斯唐、里维利诺、热尔松和克洛多瓦尔多等人。有一点可以肯定:6月3日首场对阵捷克斯洛伐克,以及在半决赛和决赛中排出的那套首发阵容,此前从未使用过。




使用说明书




1970年世界杯上巴西队的战术蓝图,概括起来可以很简单。有球时,创造局部人数优势,来获取时间和空间,通过传球、盘带和跑位来确定技术优势。但请注意,这支球队的传球多样性难以置信!正如里维利诺所说:“在球场的每一个角落都安排10号球员,扎加洛知道我们能聪明地占据球场的空间,皮球的流动性会很棒。”热尔松也表示:“我们的想法就是不停地移动,在进攻状态下,占领每一个区域。”


无球状态下,首先寻求立刻夯实防线,丢球后立刻在中线或防线处延缓对方推进,压缩各条线之间的距离,通过人数优势统治中场,继续控制比赛。扎加洛自己给出了使用说明书:“为了不给对手反击的机会,尤其是不要通过高位逼抢来耗费体能,我们的原则是立刻退守,通过区域防守来覆盖空间。”

有球时,创造局部人数优势,来获取时间和空间,通过传球、盘带和跑位来确定技术优势;无球状态下,稳固防线,丢球后立刻在中线或防线处延缓对方推进,压缩各条线之间的距离,通过人数优势统治中场,继续控制比赛——1970年世界杯决赛,巴西队延续了这样的战术,最终凭借贝利、热尔松、雅伊尔津霍、阿尔贝托的进球,4比1大胜意大利夺冠。


这支巴西队可以通过迅猛的快攻来瓦解对手,他们在最后30米的传球成功率高达77%。此外,他们也懂得耐心,非常谨慎而讲究纪律,球队的场均控球率达到55%,场均成功传球次数为383次,远高于当届赛事的所有参赛球队。扎加洛后来说,小组赛1比0战胜英格兰,是“当届赛事的最佳比赛”,“就像一次高水平的象棋对局”。整体来说,他们的战术目的首先是消耗对手,首场小组赛前,捷克斯洛伐克主帅马尔科似乎有点看不上这支巴西队,“巴西踢的不是现代足球。他们的比赛节奏很慢,缺乏侵略性,从后场推进到前场的传球次数多到可笑。”


与这种错误的评价相比,我们更愿意说说埃韦拉尔多讲的一则趣事:“每场比赛结束后一刻钟,我们感觉马上可以再踢一场。有些队友不止一次地要求在比赛中喝一杯。相反,在半决赛经历了加时赛后,意大利在决赛的下半场已经精疲力竭。”有一些数据可以证明巴西采取了成功的策略:在墨西哥,巴西队一半的进球都出现在比赛的最后30分钟,他们多数时候是在这个阶段锁定胜局,比如对阵捷克斯洛伐克、英格兰、乌拉圭和意大利。还有一点必须强调:“桑巴军团”在墨西哥合计只落后过38分钟,对阵捷克斯洛伐克的13分钟,和对阵乌拉圭的25分钟。而一旦领先后,对手基本无力反击,只有决赛中1比0领先意大利时是例外。

颁奖典礼上,巴西队长卡洛斯·阿尔贝托高举冠军金杯,这是“桑巴军团”第三次夺得世界杯冠军,他们得以永久保留雷米特金杯。




世纪发现




理论上来说,扎加洛的球队在防守时采用442,两条4人组成的防线,在对抗和空中球争夺中有优势,雅伊尔津霍、克洛多瓦尔多、热尔松和里维利诺组成的中场,在防守抢断中的能力和效率也远比世人想象的更强。球队不设置自由人,更多采用区域防守而不是联邦德国和意大利采用的人盯人,他们更多靠彼此之间的默契来相互补位。进攻时,阵型更像433,雅伊尔津霍、贝利和托斯唐都接近中路,彼此之间距离很近。一旦皮球到了脚下,球员们就拥有完全的进攻自由。比如,卡洛斯·阿尔贝托助攻上去后可以打通右路走廊,热尔松经常插到对方禁区,里维利诺跑位飘忽,时而内切,时而回撤,时而出现在左边路,球队的整体结构随时都在变。


实战当中,变化要更加复杂,因为这些球员在战术敏感度、空间概念和团队意识上都处在同一个级别,这能让他们灵活地去应对每一种局面。尤其是这些中场和锋线球员,与贝利有着同样的足球哲学、进攻直觉和分析速度,能帮助他减轻工作量,更加轻松地摆脱对方的盯防(比如英格兰中场马勒里,对阵乌拉圭时的蒙特罗,对阵意大利时的贝尔蒂尼和布尔尼奇)。


扎加洛的世纪发现?让贝利和托斯唐联手,后者顶在最前面,尽管身为克鲁塞罗10号的托斯唐更习惯面对进攻方向。夺冠后接受巴西媒体采访时,贝利曾强调:“除了技术掌控、智慧和反应速度,托斯唐在无球时也非常出色,能灵活地摆脱盯防。我们之间只需要一个眼神就能彼此理解。”

1个进球,2个助攻,贝利在1970年世界杯决赛中大放异彩,“球王”还在门前展现了惊人的弹跳和头球能力。贝利统治了整届赛事,贡献4球6助攻,直接参与了巴西队一半的进球,而这主要得益于他与托斯唐在锋线上的联手。


这样的战术安排,完全释放了贝利的天赋,他直接参与了巴西队当届赛事一半的进球(4球6助攻)。第二个天才的想法,是从萨尔达尼亚那里继承的:让克洛多瓦尔多成为战术体系的中心。这名21岁的中场无所不能,平衡球队,保护防线,成为进攻第一发起点,一对一中盘带过人,迅速前插参与进攻。而球队真正的大脑是热尔松,扎加洛说他是自己最信任的球员。热尔松掌控着比赛节奏,进攻方向,并承担着多重任务。

球员时代的扎加洛曾在1958年和1962年两次帮助巴西队拿到世界杯冠军,1970年世界杯前,只有39岁的前巴西队长临危受命,带队出征墨西哥。他极好地捏合了球队,寻找到最适合的人员配置和战术,最终成为以队员和主教练身份都赢得世界杯冠军第一人。




定位球致胜




这支球队的过人之处在于,危险无处不在,不论阵地进攻还是快速反击(决赛第4个进球经过了34秒钟内的9次传球),他们敢于冒险(场均24次射门,9次命中目标),展现出令人惊叹的多样性。


他们能随心所欲地利用球场的长度和宽度,热尔松、克洛多瓦尔多和卡洛斯·阿尔贝托的长传球十分精准。能通过雅伊尔津霍在狭小空间内的爆发力打乱对方的平衡(6场比赛完成47次成功的盘带过人),能利用里维利诺或热尔松的远射取得出人意料的效果,也能通过贝利和托斯唐的脚下技术或假动作创造机会。卡洛斯·阿尔贝托的边路助攻让对手防不胜防,皮亚扎和埃韦拉尔多防守稳固(两人合计共完成41次断球)。


此外,他们还善于通过定位球来解决问题,这在当时还没有引起那么高的重视。数字不会撒谎:巴西队近1/3的进球来源于定位球,比如对阵捷克斯洛伐克和罗马尼亚时,里维利诺和贝利的直接任意球,卡洛斯·阿尔贝托和托斯唐分别通过角球帮助雅伊尔津霍(对阵罗马尼亚)和里维利诺(对阵秘鲁)得分,还有热尔松在决赛中的间接任意球。


当然,如果你愿意,总能找出这支球队的瑕疵,比如几次愚蠢的丢球和个人失误,这是造成巴西队在墨西哥9个失球的主要原因。例如后卫布里托对阵捷克斯洛伐克和乌拉圭时的犯错,守门员费利克斯对阵秘鲁,以及克洛多瓦尔多对阵意大利时的过失。但这些都无法对天平最终倒向巴西一方产生决定性影响,也无法抹去人们对这支出类拔萃的球队的记忆。


事实上,任何其他一支世界杯冠军球队,包括巴西在内,都无法像1970年这支一样全方位地掌控一届赛事,展现出这样的足球乐趣,和疯狂的进攻火力。


本文作者:帕特里克·于尔比尼

编译:向波

本文原载自第791期《足球周刊》

发行日期:2020.6.18

部分内容有删改

图片源自网络


我知道你

在看

如果你真的喜欢我们

就送颗🌟吧!

👇


往期回顾


双核美如画,但“爸爸”去哪儿了?

意甲重启看什么?读这篇文章你就懂了

双核美如画,但“爸爸”去哪儿了?





点击“阅读原文”,通过足球周刊微店购买杂志。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