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设计重回中国,美学复归东方

2017-06-14 上海滩网



斯是“陋”室

惟吾德馨

……



见惯了西方的时尚,也用惯了欧洲的奢侈,却一直感觉缺少点什么。


身为炎黄子孙的我们,重新面对“中式之美”,骤然就明白了传承的真谛。



重回东方禅学的时代,感受那一番熟悉的陌生感,陌生的亲切感。


今天的中国,对于“中式”这一概念,已提及太多,繁博的审美形态与独特的风韵格调,彬蔚大备



水满则溢,全屋如果都是重点,容易让空间显得很沉重,相反,只是将中式家具和字画作为点缀,反而更能让重点突出。



黄墙黛瓦本真的色彩,不假雕饰



明窗开阔,收纳自然变幻的光影。




线条干净,所以就算一屋子的木制家具,也不显得古板僵硬,反而通透得很。



一盏灯散发出来的暖意便将屋子填满生活的气息。



桃花隐逸、菊花傲然,树枝素简,红果野趣,各有闲逸湛远的意境,而花影月痕,近水远山,自然也就虚实由心了。



中式禅意西洋玩物的碰撞,逸趣横生,相得益彰;



绢布若隐若现与茶桌上挑出的罗汉松,是对比,又是和谐



年轻人看着觉得是北欧风,上一辈的人看了又觉得是中国风。


中国崇尚低调、简单的美学,和这几年流行起来的极简北欧风的确有相通之处



其实,东方原本的家具有着北欧家具的线条感,也有着中式淡淡的禅意


线条看似简单,却发扬了中式传统榫卯的结构和设计上的科学性和美感。



用不拘一格的西方审美营造静谧的东方美学。正如在喧嚣处寻觅逸趣风雅,怡然自得。



在这样的家居环境下,揣一颗平常心,从容淡然地闲庭信步,时而看世间风轻雨淡,时而三五知己高谈理想。



现代人快节奏的生活步调,缺乏一种停下来的姿态。


只需要一间茶室,没有绚烂只有素雅



这种简单素雅的深处,却蕴藏着枯淡清寂之美



茶室空间追求脱俗淡雅,一抹淡淡的留白赋予整个空间悠然质朴之境,这正是东方含蓄之美的浓缩。




粗糙的青石板与天然纹理的木地板厚实而流畅为整个空间带来大气磅礴的气势。



干练的硬装彰显豪迈的气韵,白净优雅的软装体现极简的东方禅意。




好似一幅浓墨重彩的山水画,荡气回肠峰回路转肠之余隐藏着丝丝玄静之意。



厚重的色调结合中式古典元素尽显稳重大气。




融入禅的理念和浓厚的慢生活氛围,这正是当今时代下所反射出的,最具东方气质的茶艺精神



除了一间素心幽幽的茶室,中式书房同样具备东方沉淀古韵风情


往往使人身在其中,空间宁静却不失优雅。



书房空间以简朴、随意的特点给人很强的吸引力。书房给整体空间营造一个宁静、安逸、平和的氛围。



业余时间就在书情画意中沉淀心灵,感受安静。





斯是陋室,惟吾德馨。



中式风讲究原汁原味,即使是书桌也做的古朴讲究


中式圆台与书桌组合放在书房里,恰巧成了一道风景。



书房里放一款躺椅,累了可以就地歇息。




室外,山坡上的茶苗,时光悄无声息地生长。


室内,阳光下的山花,三五知己于书房,一处安放身心的世外桃源



相比西方奢华美的张扬和炫耀,中式的雅致之美更深沉隽永耐人寻味


雅致是从留白中来的,不论是古朴典雅的物件还是风格强烈的西式摆设,适当留白,更显清雅



东方美学让我们与文化之间找到了彼此,让我们与基因之间寻找到共鸣



或许从“身处中国,却远离中国”的文化逃离,到感知西方时尚的文化的隔离。


再到油然而生的亲切感,就是看山是山,看山不是山。



还山还是山的轮迴和发现,做回自己,才发现是如此的欣喜。


因为我们又重新发现了自己文化的高级。


-END-


其他人还在看 

2017卫生间流行这样了
原来窗户还可以这样设计
最奢侈的不是房子,而是匠心
极简客厅,最美的设计就是无设计
工业风loft,如何玩出“软妹感”?
全球创意办公室大赏:别拉我,我还要加班!
新房装修,到底要装多少个开关插座才够用?
与自然融合的极致境界,就是这样一栋简单的木屋!

电视背景墙已经不流行了,看看别人怎么玩儿
点击文字可直接跳转阅读↑↑


点击【阅读原文】,更有料!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