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暨南有喜(0526)| 全国首个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花落”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1-02-23

暨南大学

公众号ID:jinandaxue1906

关注


快来看看这两周的暨南园

又有哪些好消息


全国首个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

“花落”暨南大学

5月25日下午,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在暨南大学举行揭牌仪式,中国首个报告文学研究学术机构“花落”暨南园。


揭牌仪式现场


该研究院由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广东省作家协会与暨南大学共建,目的是依托各方资源,培养新一代有文学素养的新闻写作人才、报告文学创作作家,以及报告文学理论研究专家,为更好地“讲好中国故事”服务。


据介绍,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将以报告文学这种时代文体、以“讲好中国故事”为核心,在广东打造世界一流的报告文学创作高地和人才基地;其次,将汇聚一批中国报告文学研究专家,整合国内报告文学研究资源。


揭牌仪式上,还举行了中国报告文学研究院兼职教授敦聘仪式,聘任中国作协副主席、中国报告文学学会会长、中国作家协会报告文学委员会主任何建明为院长,聘任中国报告文学学会常务副会长李炳银为常务副院长,聘任省作协原党组成员、专职副主席廖琪及暨南大学文学院院长程国赋为副院长。



我校10门在线开放课程入选

首批教育部国际教学平台

近日,首批中国高校在线教学国际平台“爱课程”国际平台、“学堂在线”国际版相继发布,旨在汇聚中国最好的大学、最好的教师、最好的课程,为世界各国大学生提供优质在线课程资源、教与学服务。本次两个平台首批上线302门高校课程,我校有10门精品在线开放课程入选,其中“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7门课程,“学堂在线”国际版上线7门课程,这些课程通过云端为全球学习者提供高质量教学资源。


(首批在爱课程国际平台上线的慕课名单)

(首批在学堂在线平台上线的慕课名单)


据了解,第一批推荐上线的课程主要以医学和疫情防控、自然科学、工程与技术、农业与生态、经济与发展、艺术与设计、智能与虚拟仿真实验、面向未来与创新创业8个类别为主,“爱课程”国际平台首批上线来自60所高校的193门课程,“学堂在线”国际版首批上线109门课程。



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公布

我校学位授权点全部合格

近日,国务院学位委员会、教育部发布《关于下达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关于下达2019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及处理意见的通知》,公布了2014-2019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结果及2019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结果,我校学位授权点评估结果均为合格。


在本轮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中,我校共35个学位授权点参评,其中9个学位授权点被教育行政管理部门进行抽评,评估结果全部合格,抽评合格率达100%。其中,被国务院学位办抽评4个一级学科博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应用经济学、新闻传播学、生物医学工程、工商管理;被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抽评2个一级学科硕士学位授权点,分别为材料科学与工程、信息与通信工程;被广东省学位委员会办公室抽评3个硕士专业学位,分别是法律硕士、汉语国际教育硕士、会计硕士。其它参评学位授权点均按照学校自我评估结果为“合格”进行认定。同时,药学硕士和公共卫生2个硕士专业学位授权点,参加国家2019年学位授权点专项评估,评估结果均为合格。


为迎接教育部2019年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抽评工作,我校经过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动员培训、学位授权点自评、学校多种形式复审、学位授权点根据反馈意见持续整改建设四个过程,最后完成学位授权点自我总结报告,接受教育行政管理部门抽评,完成验收评估。


本轮学位授权点评估的结果,标志着我校学位授权点在管理制度、教师队伍、教学科研条件、学风建设,人才培养质量等方面均达到了博士硕士学位授权点建设要求,我校研究生教育和学位授权点建设持续健康发展。本轮我校学位授权点合格评估的佳绩是全校师生共同努力、各培养单位与职能部门密切协作的重要成果。



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等媒体多语种报道

我校外国留学生和外教的抗疫故事

近日,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中新社、广东电视台国际频道等中央、省市主流媒体高度聚焦我校外籍留学生和外籍教师与中国人民同心共抗疫的故事,相关报道在欧洲、北美、非洲、中东等区域落地。节目以中文、英文、阿拉伯文等多种语言播出,在新华社、中国国际电视台、广东电视台等的官方平台及微博、微信、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社交媒体平台广泛传播,在海外舆论场传播了中国抗疫的正面声音。


(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事迹

在国内国际广泛传播)


5月6日,中国国际电视台CGTN通过电视频道、CGTN客户端、官方微博等,推出了《Our Story: Yemeni volunteer contributes to fighting COVID-19 in China》的视频报道。该报道讲述了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疫情期间在广州的学习、生活和做志愿者的故事。节目同时在欧洲、北美、非洲等地的电视端落地播出,Twitter、Facebook、YouTube等平台也做了推送。5月8日,新华社以《也门留学生逐梦中国医学路》为题,再次报道了我校也门留学生Sana来中国学医、在暨南求学的事迹,讲述了她在疫情期间的所见、所想和共同抗击疫情的故事。



我校多位团员、团干部和多个团组织

受到团省委表彰

今年五四青年节前夕,我校多位团员、团干部和多个团组织获共青团广东省委员会表彰。


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委标兵”称号,这是我校团组织首次获此殊荣,全省仅有10个团组织被授予该称号。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7级团支部被授予“广东省五四红旗团支部”称号。


(新闻与传播学院团委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管理学院会计学专业2017级团支部

开展主题团日活动)


经济学院曾献静、深圳旅游学院周亚男、理工学院陈银瑶、化学与材料学院高跃腾、中医学院朱文俊、公共管理学院/应急管理学院王文巧等6位同志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称号;新闻与传播学院蔡心仪同志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称号。


理工学院张子龙、国际商学院许树炯等2位同志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防疫重点领域)”称号;附属第一医院张雁飞、何蝶、古雪平、徐青青、孙妮、邓敏、洪子翔、张智瑞等8位同志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员(战疫一线医务人员专项)”称号;附属第一医院揭秋喻、李婷、刘淑如等3位同志被授予“广东省优秀共青团干部(战疫一线医务人员专项)”称号。



文创院发起“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 

面向全球传播抗疫正能量

近日,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策划发起了“我思·我在2020疫情百人语”大型网络公益活动,邀请了近百位来自学术界、艺术界、设计界、媒体界以及国际友人等知名人士,通过文字、诗词、歌曲、书法、绘画等多种形式,表达他们对疫情的认识与思考,在国内外产生了积极反响,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活动相关内容还被列入了国家图书馆的中国战“疫”记忆库建设项目。



据了解,本次公益活动得到了中国新闻周刊、中国文化交流网、腾讯新闻、今日头条、智库界等平台转载,以社会各界知名人物的号召力凝聚起爱国力量,唱响中国民间好声音,传递出抗击疫情的正能量。



跨洋连线打破围墙

基础医学院开展“云端教学比武 ”

5月14日下午,基础医学院举办了线上微课教学竞赛活动。本次竞赛在腾讯会议平台进行直播,邀请了中医学院教授孙立等多名在国家、省、校级教学大赛中获奖的老师担任评委,学院9个系选拔推荐的10名教师参赛,更有多位教师在美国、加拿大等地克服时差困难参赛。活动由学院党委书记陈剑主持,院长王华东致开幕词。


经过激烈角逐,最终朱丽红、张凡、郑雪峰、林嵩4位教师获一等奖,王辉等6位教师获二等奖,张凡、林嵩、郑雪峰3位老师获评“最佳人气网络教师”。


此次竞赛中,病原生物学系教师杨光和微生物与免疫学系教师王辉分别在美国和加拿大进行现场连线参赛。公共卫生与预防医学系教师明伟杰、张凡在香港连线授课。学院教师与本科学生代表共计200余人汇聚云端课堂,全程参与线上观摩学习并进行互动。


本次线上微课教学竞赛是基础医学院教师线上教学基本功和教学能力的一次展示,有利于激发教师线上教学热情,提高教学信息化素养。学院将把握线上教学契机,推广优秀教学经验,凝练、总结教学成果,进一步开展“以学生为中心”的线上线下混合式教学改革,加强一流课程建设,提高教学质量,积极融入到教育信息化的新浪潮中。



新闻与传播学院学生多部纪录片作品

受邀参加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影节

今年5月,暨南大学“我是记者”团队十余部视频作品应邀参加美国华盛顿大学电影节“Resilient&Visions”。该电影节主题为“弹性与坚韧”(resilience)和“未来或想象”(vision),通过视频作品来展示全球社会当下年青人的韧性和创造力。“我是记者”是目前唯一一支受邀请参赛的中国团队,比赛将在6月中旬结束。


作为暨南大学新闻与传播学院的一个新闻实践团队,“我是记者”团队切实做好教学实践活动,仅2019年,在校的团队成员就获得了8个国家(国际)级的视频大赛奖项,例如:在人民网主办的“时代新人说”微视频大赛中荣获最佳人气奖;在中国外文局、人民网、中国传媒大学主办的首届“第三只眼看中国”国际短视频大赛中荣获优秀作品奖,这是从全球投稿的30万个短视频中评选出的;在腾讯新闻、病痛挑战基金会主办的“生而不凡,公益新力量”影像大赛中荣获纪实长片特等奖和短纪录片一等奖,以及有作品荣获央视网《青春中国》视频大赛入围奖、北京大学生电影节纪录片入围奖、第三届新西部全国大学生影像节纪录片二等奖、上海2019 One Show中华创意大赛铜奖等。


团队新闻采访及拍摄纪录片的足迹遍及美国墨西哥与南美,在墨西哥拍摄的四集华人华侨纪录片曾在CCTV-4《华人世界》播出,并深受好评。成立8年来,参与“我是记者”团队新闻实践的成员有90多名研究生、本科生,目前大多数人都在各大新闻媒体与网络媒体工作,是单位的中坚力量。



基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李志杰团队

发现交感神经调控眼表炎症反应的新机制

近日,国际医学杂志American Journal of Pathology和《自然通讯》子刊Communications Biology分别发表了题为“Sympathetic nerves positively regulate eosinophil-driven allergic conjunctivitis via α1-adrenergic receptor signaling“和”Acute tobacco smoke exposure exacerbates the inflammatory response to corneal wounds in mice via the sympathetic nervous system“的原创研究论文。两项研究工作分别以眼表过敏和角膜创伤模型揭示了交感神经如何通过表达于炎症细胞表面相应的神经递质受体调节眼表炎症反应过程的分子机制。论文第一作者分别为眼科研究所刘俊副研究员和再生医学硕士研究生肖程聚,通讯作者为我院李志杰教授。


本研究以暨南大学基础医学院眼科研究所和再生医学教育部重点实验室为主要研究平台,并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中国博士后基金和广东省博士启动基金等项目的资助。在项目实施过程中还得到我院组胚教研室杨雪松教授、王广副教授和河南省人民医院顾建钦教授的大力支持与合作。


论文链接:

https://ajp.amjpathol.org/article/S0002-9440(20)30120-6/fulltext;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2003-018-0270-9



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唐群委团队

在摩擦纳米发电机领域取得系列进展

摩擦电纳米发电机(TENG)因其结构多样、成本低、材料选择范围广、能量转换效率高等优点,在低频机械能采集、自供电传感器等方面具有广泛的应用价值。近期,信息科学技术学院新能源技术研究院唐群委团队在提高钙钛矿摩擦纳米发电机表面电荷密度、人体动能和雨能采集领域取得系列重要进展。


肖特基结增强电荷密度

相关成果以题为“Interfacial Electric FieldEnhanced Charge Density for Robust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 by TailoringMetal/Perovskite Schottky Junction”发表在能源领域顶级刊物Nano Energy(影响因子:15.548)上,论文第一作者为王猛博士后,段加龙副研究员和唐群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0303049


菱形钙钛矿阵列调控摩擦电荷产生

与储存机制

相关成果以题为“Charge Boosting and Storage by Tailoring Rhombus All-inorganic Perovskite Nanoarrays for Robust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s”发表在最新一期的Nano Energy杂志(影响因子:15.548)上,论文第一作者为杜健博士后,段加龙副研究员、杨希娅副研究员和唐群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pii/S221128552030402X


人体动能采集

相关成果以 “Nanowrinkle-Patterned Flexible Woven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oward Self-Powered Wearable Electronics”为题发表在能源领域顶级刊物Nano Energy(影响因子:15.548)上,论文第一作者为刘利强硕士生,杨希娅副教授、山东科技大学杨前明教授和唐群委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文章链接:https://www.sciencedirect.com/science/article/abs/pii/S2211285520303542


雨能采集

相关成果以 “Cumulative charging behavior of water droplets driven freestanding triboelectric nanogenerator toward hydrodynamic energy harvesting”为题发表在材料和化学领域重要刊物Journal of Materials Chemistry A(影响因子:10.733)上,论文第一作者为赵磊磊硕士生,通讯作者为杨希娅副教授、山东科技大学王建伟副教授和唐群委教授。

文章链接:https://pubs.rsc.org/en/content/articlelanding/2020/ta/d0ta01698e#!divAbstract



基础医学院兰雨课题组造血干细胞研究成果

荣登Cell Research封面论文

5月,我校基础医学院兰雨研究员与解放军总医院第五医学中心刘兵研究员(暨南大学讲座教授)以及北京大学生命科学学院汤富酬研究员在造血干细胞发育领域的合作研究成果“Embryonic endothelial evolution towards first hematopoietic stem cells revealed by single-cell transcriptomic and functional analyses”荣登Cell Research(生物1区,IF=17.8)当期封面论文。兰雨、汤富酬和刘兵研究员为论文的共同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nature.com/articles/s41422-020-0300-2

https://doi.org/10.1038/s41422-020-0300-2



理工学院孟辉教授课题组在能源领域

顶级期刊ACS Energy Letters发表研究论文

近日,理工学院孟辉教授课题组本科生曾鸿彬在能源领域顶级期刊ACS Energy Letters(中科院JCR 1区,影响因子16.33)发表题为“Electron density modulation of metallic MoO2 by Ni doping for excellent hydrogen evolution and oxidation activities in acid”的学术论文,2016级材料物理专业本科生曾鸿彬和2017级硕士生陈诗琪为共同第一作者。该工作主要由金彦烁博士负责指导并作为通讯作者,陈晓波副研究员,孟辉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



论文链接:http://dx.doi.org/10.1021/acsenergylett.0c00642



文学院哲学所张德伟副教授英语专著

在美国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

我校文学院哲学所张德伟副教授的英文专著Thriving in Crisis: Chinese Buddhism and Political Disruption, 1522-1620 (兴盛于危机:中国佛教与政治动荡,1522-1620年),已于近日由美国Columbia University Press(哥伦比亚大学出版社)出版发行。



《兴盛于危机》是一项跨学科的突破性研究,为理解中国佛教历史的发展模式提供了新的理论框架。该书出版获罕见殊荣,受到国际上5位中国研究一流学者的隆重推荐。享誉世界汉学界的史学大家、六卷本《哈佛中国史》(History of Imperial China)的主编卜正民(Timothy Brook)教授,称赞该书是“明代佛教近十年来仅见的直入肯綮又充满原创性的研究”。英国伦敦大学中国佛教研究著名学者巴瑞特(T. H. Barrett)教授说“读罢掩卷,罕有读者不会对中国历史的这个重要时代获得远为深入、更加平衡的了解”。美国亚利桑那大学东亚系系主任魏雅博(Albert Welter)教授则就本书的长久影响力指出:“《兴盛于危机》是开创性著作,将为未来的明代研究提供范式。” 此外,哥伦比亚大学以研究明清佛教知名的于君方教授以及加拿大McMaster大学宗教系系主任贝剑铭(James Benn)教授,也都对本书做出了很高评价(http://cup.columbia.edu/book/thriving-in-crisis/9780231197007)。


祝贺暨南!



- THE END -

来源 | 暨南大学新闻网

部分图片来自网络

微信编辑 | 李梅

责编 | 李梅 杜明灿

推荐阅读

1.又见暨南真实力!2020软科中国大学排名发布

2.住宿费怎么退?暨南大学明确了!

3.刚刚!暨南人走上全国两会首场“代表通道”

4.《自然》杂志发文!暨大团队在人类巨噬细胞发育领域取得重要进展

5.新华网专访 | 听林如鹏书记“数”说暨南

6. 520!“暨南大学”学习强国号今日上线



点亮“在看”,让更多人看到↘↘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