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突破!祝贺!
近期,暨南师生
在科研领域持续攀登
喜报频传
叶文才教授、张冬梅研究员
和陈敏锋副教授课题组
在肿瘤周细胞领域取得
系列原创性研究成果
近日,药学院叶文才教授、张冬梅研究员和陈敏锋副教授课题组连续在本领域国际权威学术期刊Gut(IF=31.8)和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9.5)在线全文发表了题为“Novel TCF21highpericyte subpopulation promotes colorectal cancer metastasis by remodelling perivascular matrix”和“Targeting FAPα-expressing hepatic stellate cells overcomes resistance to anti-angiogenics in colorectal cancer liver metastasis models”的研究论文。
这是该团队继2017年在Journal of Clinical Investigation(IF=19.5)和2021年在Journal of Extracellular Vesicles(IF=17.3)发表肿瘤周细胞相关研究后取得的新的原创性研究成果。
摘自Gut, 2022: 10.1136/gutjnl-2022-327913
摘自J Clin Invest, 2022 Oct 3;132(19):e157399
长期以来,血管靶向药物耐药是临床肿瘤治疗的一大难题。研究表明,肿瘤细胞浸润癌旁组织 “劫持”正常肝窦血管,发生“血管劫持”(vesselco-option),是介导贝伐单抗耐药的重要原因,但其作用机制未被完全阐明且缺乏治疗策略。该团队首次从“被劫持血管”的新颖角度揭示了vesselco-option的发生机制,并发现靶向FAPα+肝窦血管周细胞是克服vesselco-option介导的贝伐单抗耐药的重要策略(J Clin Invest, 2022; 132(19): e157399)。
在临床治疗中,另一类重要的抗血管新生疗法-酪氨酸激酶抑制剂停药后会残留包含周细胞的“袖套”结构,是介导该疗法耐药的重要原因。该团队首次揭示了肿瘤周细胞通过外泌体招募内皮祖细胞促进血管再生的作用机制,并发现靶向周细胞外泌体Gas6/AXL信号通路是克服血管新生抑制剂耐药的有效策略(J Extracell Vesicles, 2021;10:e12096; Cancer Lett, 2022; 524:131-143)。
为了发展周细胞靶向抗肿瘤策略,该团队基于肿瘤周细胞特异性高表达FAPα的特性,对长春碱类化合物进行结构修饰和改造,合成了全新的FAPα酶激活式前药Z-GP-DAVLBH。令人惊喜的是,Z-GP-DAVLBH具有广谱抗肿瘤活性,抑瘤率超过98%,且可有效克服血管靶向药物耐药(J Clin Invest, 2017; 127:3689-3701)。此外,Z-GP-DAVLBH具有显著的抗肿瘤转移作用(Cancer Lett, 2021; 503:32-42; Acta Pharm Sin B, 2022; 12:1288-1304),也可克服肿瘤多药耐药(Cancer Lett, 2018; 418:239-249)。目前,Z-GP-DAVLBH作为周细胞靶向抗肿瘤候选新药已申请多项国内外专利并获得授权,正在开展临床前研究工作。
该团队的系列研究成果丰富了对肿瘤周细胞异质性和生物学功能的认识,揭示了周细胞在肿瘤转移和血管靶向药物耐药中的调控机制,发现了多个肿瘤周细胞靶向药物的新靶标,并在此基础上研发了周细胞靶向抗肿瘤新药候选物,具有重要的科学意义和临床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
https://gut.bmj.com/content/early/2022/09/06/gutjnl-2022-327913
https://www.jci.org/articles/view/157399
麦耀华教授团队
高效率无镉硒硫化锑太阳电池
及组件成果在AFM发表
近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在领域内知名期刊Advanced Functional Materials (影响因子: 19.924)上发表了高效率无镉硒硫化锑太阳电池及组件的研究进展,暨南大学博士生刘聪为第一作者,沈凯、麦耀华为共同通讯作者。
在各种无机薄膜太阳电池中,采用V形梯度带隙吸收层(前、后表面带隙大,中间层带隙窄)是提高器件性能的有效手段。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团队通过近空间升华法,以硒化锑(Sb2Se3)和硫化锑(Sb2S3)的混合物作为蒸发源,制备无镉的Sb2(S,Se)3太阳电池及组件。Sb2Se3和Sb2S3的分解温度不同,存在顺序沉积的情况,形成了V形梯度带隙吸收层。前表面梯度较大的带隙有利于产生较高的VOC,中间层较窄的带隙有利于产生较大的JSC。最优化的Sb2(S,Se)3太阳电池取得了9.02%的PCE,为无镉的锑基硫属化合物太阳电池的最高效率;结合激光划线工艺,制备了Sb2(S,Se)3光伏组件,取得了7.15%的PCE。
本工作得到了科技部重点研发计划项目(2019YFB1503400)、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62174070)、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022A1515010004)以及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21622407)的支持。
论文链接:https://doi.org/10.1002/adfm.202209601
李宝军教授团队
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
发表论文
近日,纳米光子学研究院李宝军教授、辛洪宝教授等在光控微机器集群领域中取得重要进展,他们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诱导冷马兰戈尼流的无损伤光热隔离微机器集群驱动策略,实现了对细菌、载药颗粒等的光热隔离局部聚集和微机器集群控制,利用微机器集群的协同作用,实现了高效率的药物/基因靶向递送和细胞功能调控。相关研究成果以“Light-Induced Cold Marangoni Flow for Microswarm Actuation: From Intelligent Behaviors to Collective Drug Delivery”为题发表在Laser & Photonics Reviews期刊上。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史阳助理教授。
自然界中存在很多智能生物集群,例如鸟群、鱼群、蚁群等,它们通过集结的形式通过个体协同作用高效地完成个体无法单独完成的任务。受这一自然现象的启发,李宝军教授、辛洪宝教授等提出了一种基于光诱导冷马兰戈尼流的无损伤光热隔离微机器集群驱动策略,该方法可以实现对载药微粒、细菌等的光热隔离局部聚集和集群控制,具有很强的通用性和高度可控性。重要的是,由于流场与集群之间的协同作用,这种微机器集群表现出多种智能仿生行为,例如集体迁移、自组织和群体排斥。此外,该策略独特的光热隔离能力还能确保微集群执行无光热损伤的高效率生物医学任务,例如靶向基因递送、靶向单细胞药物治疗、细胞功能调控等。该工作有望为微纳机器人集群在高效药物递送、精准治疗等方面提供新的光学思想。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lpor.202200533
王子奇、李宏岩与北京大学潘锋团队
合作发表ACS Energy Letters:
基于阴离子框架MOF构筑人工SEI
提升金属锌负极性能
近日,化学与材料学院王子奇、李宏岩与北京大学潘锋团队合作,以暨南大学为第一通讯单位在能源领域国际期刊ACS Energy Letters(IF=23.991)发表最新研究成果。
水系锌离子电池因其价格低廉、环境友好、安全性高等众多优点,特别适合于大规模储能和可穿戴设备领域,可与锂离子电池应用场景互补。但是,金属锌负极较差的可逆性严重制约着水系锌离子电池的实际应用。与金属锂负极不同,金属锌负极在水系电解液中无法形成致密、稳定的固态电解质界面(SEI)膜。因此,引入人工SEI膜是提高金属锌负极可逆性的有效手段。
ZSB ASEI的制备路径和设计思路
本工作中,利用湿化学方法,在金属锌负极表面原位构筑一层阴离子框架ZSB MOF作为人工SEI膜。ZSB以Zn(II)为配位金属,以磺酸基对苯二甲酸和联吡啶为配体。ZSB晶体中的阴离子型一维孔道有助于引导Zn2+的均匀沉积、抑制枝晶生长。同时,孔内平衡Zn2+离子增加了锌负极表面的Zn2+浓度,促进负极氧化还原反应。此外,DFT计算和XRD实验表明,ZSB SEI通过联吡啶配体与锌负极表面的配位作用紧密相连,能在电池反复充放电中保持结构完整、发挥稳定作用。电化学测试中,ZSB SEI改性的锌负极沉积剥离循环寿命可达5700小时,库伦效率、离子迁移数和电极反应动力学性能显著提升。最后,将该负极与钒氧化物正极组装成全电池并进行了充放电循环测试。在10 A g-1的大电流密度下,电池的可逆容量可维持在200 mAh g-1以上;2000个循环内,容量衰减率仅为0.11‰每圈。MOFs材料的孔道结构与化学功能丰富、调控上限高,在电化学储能领域具备较高的研究价值与应用潜力。
金属锌负极修饰SEI膜前后的电化学性能对比
本工作受到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以及广东省功能配位超分子材料及应用重点实验室开放基金的资助。
原文链接:
https://pubs.acs.org/doi/10.1021/acsenergylett.2c01958
麦耀华教授团队
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转换效率超过36%
近日,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团队获得了独立第三方认证效率超过36%的大面积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为当前已报道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世界最高转换效率,相关结果发表在Advanced Sciences上(影响因子:17.521),题为“Br Vacancy Defects Healed Perovskite Indoor Photovoltaic Modules with Certified Power Conversion Efficiency Exceeding 36%”。新能源技术研究院麦耀华教授和吴绍航副教授为共同通讯作者,张翠苓博士、刘冲副研究员和高彦艳博士研究生为共同一作,暨南大学为唯一通讯单位。
近几年,钙钛矿光伏技术受到前所未有的关注,其工业化潜力正在被挖掘。钙钛矿光活性层的带隙可调性使其具有室内光伏电池理想的宽带隙(1.7-1.9 eV)。然而,相比窄带隙钙钛矿室内光伏电池,宽带隙电池并未表现出更优的室内光伏性能,这归因于较高的Br含量容易造成VOC亏损。
鉴于此,麦耀华教授团队研究了钙钛矿电池的带隙与室内光伏性能之间的关系,发现除卤化物分离外,钙钛矿吸收层中的Br空位缺陷是限制高VOC的主要因素之一。使用富I碱金属小分子材料处理后,可有效解决Br空位问题。加之弱光对器件的并联电阻Rsh提出了更高的要求,Br空位的补偿对于室内光器件效率的提升具有更加非凡的意义。在1000 lux的TL84光下,有效面积为12.30 cm2的钙钛矿室内光伏组件获得了独立第三方认证的36.36%的世界效率记录。该组件够在507 lux室内照明下为室内光能收集系统供电,通过传感器监测温度和湿度,并通过蓝牙在智能手机上显示结果。此外,团队指出标准化测试对室内光伏电池健康发展的意义,建议在进行J-V测量之前,预先考虑将S-Q极限与EQE相结合,以评估光伏性能(尤其是容易被高估的JSC)。该工作为钙钛矿技术在室内的商业应用提供了重要的理论和技术支持。
该研究工作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62005099,62104082,62105124)、广东省基础与应用基础研究基金(2021B1515120003(粤佛联合重点项目)、2022A1515010746,2022A1515011228)和中央高校基础研究基金(21621024)的支持。
文章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10.1002/advs.202204138
李晓江团队在《Autophagy》
发表综述: 线粒体自噬在体内
和体外模型中的差异
10月26日,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李晓江教授团队受邀在国际著名期刊Autophagy杂志(一区,IF= 13.391)上,在线发表了题为PINK1-PRKN mediated mitophagy: differences between in vitro and in vivo models的综述。
在本篇综述中,作者着重比较了PINK1-PRKN介导的线粒体自噬在体外和体内模型之间存在的主要差异,并讨论了这些差异产生的原因,旨在了解 PINK1 在不同环境下是如何发挥其功能的,进而为研究PINK1、PRKN在灵长类大脑中的重要功能,探究两者突变造成PD发病的机制以及寻找可能的治疗策略提供了新的研究思路。同时,基于PINK1只在灵长类脑中表达的特征,作者指出非人灵长类猴是研究PINK1-PRKN的体内功能和作用机制的不可替代的重要动物模型。
粤港澳中枢神经再生研究院博士生韩瑞、刘燕婷以及李世华和李晓江教授为本综述的共同作者,杨伟莉研究员为本综述的通讯作者。
原文链接:
https://www.tandfonline.com/doi/full/10.1080/15548627.2022.2139080
郑先创教授、刘晓帅副教授等
在Advanced Materials发表论文
近日,纳米光子学研究院郑先创教授、刘晓帅副教授等在基于光操控的生物传感研究领域取得重要进展。他们通过结合光学操控技术和分子影像方法,利用聚焦高斯光束作为虚拟操控手柄,以合成的纳米荧光探针作为微纳传感探头,构建了一种可用于活体血管内多种生物标志物扫描探测和定量分析的光控虚拟式微传感器(OCViM)。相关研究成果以“Optically Controlled Virtual Microsensor for Biomarker Detection In Vivo”为题发表在《Advanced Materials》期刊上,并入选封面论文。论文的第一作者为纳米光子学研究院在读博士生张天歌。
活体内生物标志物的实时检测对于表征生物体内的生理机制和病理过程至关重要。目前,针尖式微电极和分子影像方法等主流策略分别需要将几十到几百微米的针尖插入到活体内部或者被动依赖成像探针的随机分布,分别存在着高侵入性和空间分辨率不足、以及缺乏主动操控的问题。针对以上挑战,郑先创教授、刘晓帅副教授等人将分时复用的扫描光镊技术和受激响应的上转换荧光探测技术相结合,提出并开发了一种可用于活体血管内多种生物标志物实时探测的光控虚拟式微传感器。利用构建的虚拟式微传感器,作者在斑马鱼血栓模型上成功实现了对生物标志物的表达水平和异质性分布的实时检测,并且综合评估了抗血栓药物的治疗效果,为研究血栓的发生发展机制和抗血栓药物的疗效评估提供了有力工具。这种基于光学操控和荧光激发构建的虚拟式微传感器,如同一盏在血管内可以照亮病灶的“纳米灯笼”,借助于光学操控这只无形的手,可以实现不同病灶处特定生物标志物的非侵入性、高时空精度、可编程、多功能的定量检测,有望为活体内生物标志物的实时探测提供一种新方法,在多种疾病的机制研究和药物研发等领域具有潜在的应用前景。
论文链接:
https://onlinelibrary.wiley.com/doi/full/10.1002/adma.202205760
刘明贤教授课题组在
“绿色”碳纳米管墨水
用于热电发电机方面取得研究进展
近日,化学与材料学院刘明贤教授课题组在国际权威学术期刊Advanced Science (IF = 17.521)发表题为“Carbon Nanotube Ink Dispersed by Chitin Nanocrystals for Thermoelectric Converter for Self-Powering Multifunctional Wearable Electronics”的研究论文。
总之,该研究采用天然来源的ChNCs作为分散剂和粘合剂,通过超声辅助成功地制备了均匀、稳定的MWCNT基墨水。该墨水具有良好的印刷性和对各种基材(纸、玻璃和PET)的适应性。通过简单的丝网印刷技术,将CCNT墨水涂布在纤维素纸的表面,制备了具有良好热电性能的涂布纸。该热电纸具有精确的温度检测和识别能力,可将热电压信号转换为音符,可以直接安装在志愿者的手臂上或口罩中,以监测人体的运动情况或呼吸变化。此外,由于纸基具有良好的柔韧性,组装的自供电应变传感器可以灵敏地监测人体关节运动。总之,ChNCs分散的MWCNT基导电墨水在自供电多功能可穿戴电子产品中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论文第一作者为化学与材料学院博士生何韵晴,唯一通讯作者是刘明贤教授。该论文得到了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广东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广东省科技计划项目、广州市科技计划项目和中央高校基本科研业务费专项的资助。
论文链接:
https://doi.org/10.1002/advs.202204675
知识的海洋浩瀚无比
而探索永无止境
暨南科学家们始终
胸怀祖国 勇攀高峰
求真务实 集智攻关
去探索更多的未知与可能性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来源 | 暨南大学新闻网
编辑 | 陈宇龙
责编 | 李梅 杜明灿
审核 | 苏运生
推荐阅读
2. 最新通知!平安暨南,你我共守护!
点亮“赞”和“在看”
见证科研进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