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篇顶刊!从暨南到复旦,这位学姐很有料!
在《新闻与传播研究》《现代传播》
《新闻大学》等期刊发表论文数篇
手捧SJTU-ICA新媒体国际论坛
优秀论文奖(学生组)
中国新媒体传播学年会最佳论文奖
获得郁文奖学金一等奖
本科生、硕士生国家奖学金
......
这位学姐是谁?
为何这么牛?
她就是本硕就读于新闻与传播学院
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
陈秋怡
从“野蛮生长”到坚定道路
“谢谢暨南,让我找对了方向!”
陈秋怡刚来到暨南园的时候,和许多新生一样充满了迷茫。“我们是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第一届学生,没有师兄师姐指点迷津,确实有不少疑惑。”虽然新,但是自由空间大,“用谷虹老师的话说,我们需要‘野蛮生长’。”
初入暨南园,陈秋怡就接触了陈致中老师的《社会科学研究方法》。这是她第一次建立起关于社会科学研究的系统性思维,并且通过小组合作,由零到一地完成一个个小研究,并获得老师的认可。由此为契机,她开始对社会调研萌发了兴趣。
在之后的学习中,她策划组织了各种社会调研或数据新闻的制作项目,不断精进自己的调研能力。后来,她参与的一个关于广州城中村的调研项目,成功申请成国家级大学生创新创业计划。陈秋怡说,她的学术志趣就是在稚嫩的、一点一滴的尝试中建立起来的。
幸运的是,在参与各种社会调研项目的过程中,她认识了一群志同道合的朋友。每隔一周,他们会自发地组织一个小型的读书会,分享最近阅读的书和正在做的事情,在交流的过程中,互相鼓励、互相打气。
“现在,这些同学的大部分人在国内外的高校读博深造。虽然大家都已经各奔东西并且有了自己不同的研究方向,但是现在回想起来,依然觉得那是一段难能可贵的、值得怀念的时光。”
谈起走向科研道路,陈秋怡不得不提的自己的引路人——汤景泰老师、高敬文老师和星辰师兄。当时借助学院提供的实训平台,陈秋怡通过工作坊和校内实习的方式,接触到了汤景泰的团队,得到了在项目实践中接受训练的机会。团队的务实精神,以及对于现实问题的敏锐观察,让当时还处于大二的她,产生了很大的触动。
“正是这个经历,让我对计算传播方法有了最初的兴趣。”后来,她很幸运地得到了刘倩老师、黄雅兰老师的帮助,进行了数据新闻制作的实训。无论是在科研上,还是在新闻实务上,学院都提供了宝贵的实践机会。
继续活跃在科研活动中的她,参加了学院和香港城市大学联合举办的一次数据挖掘暑期训练营。她提到,祝建华老师及其团队learning by doing的教学方式也让她受益匪浅。“小组的结营项目也获得了老师的肯定,非常地难忘和充实。”
在本科期间,网络与新媒体系提供了不同方向的丰富课程与实践机会。正是在这一次次比赛活动中,和老师的不断学习中,和团队的不断碰撞中,她渐渐完成了“野蛮生长”的过程,也让她坚定了自己的科研之路。
“给自己更多沉淀的时间”
将科研应用于实务 在实务中反哺科研
在网络与新媒体专业的第一届的毕业设计中,陈秋怡所在的小组选择运营一个数据新闻的微博号。当时他们只运营了短短的两个月,累计获得了7000多位关注者,2.5万的转发量,其中两个话题的阅读量都超过了400万。其中一篇发布在澎湃·湃客号"暨者"上的数据新闻获得了当年5月数据驱动内容排行榜的第九名。这无疑是一次成功的毕业设计和实践。
(左一为陈秋怡)
基于毕业设计项目的启发,她还和老师一起发表了一篇关于数据如何赋能女性新闻报道的小论文。“虽然这是一次很青涩的尝试,但从读者们反馈中我们收获了许多的触动,也成为我将所学应用于实务的动力之一。”
在这个过程中,让陈秋怡印象最深刻的,是从不同的老师身上学习科研如何应用于实务,而实务如何反哺科研。“一方面,对于现实问题的观察与关切,才会让自己的研究有源源不断的活水。另一方面,这也可以让自己的研究接受现实的检验,看到自己的不足。”她这样说。
除了完成忙碌的课业之外,她还有丰富的实习经历。她曾经在互联网公司和咨询公司做过实习,主要工作是写研究报告,制作数据内容产品。但在实习的过程中,她发现企业的工作效率虽然很高,但这也导致有时候不得不悬置一些小问题,留给之后解决。陈秋怡也因此产生了一些困惑,“可能我更想去探究问题、解决问题”,这也印证了她想继续做科研,然后应用于实务的决心。
“做科研可以给自己更多沉淀的时间,对于特定问题能够进行更持续的观察与多视角、多维度的思考,有利于解决问题。”她说,科研工作的节奏能和自己更好地适配,并且满足自己的好奇心。
在生活中不断尝试
继续灌溉科研梦想
陈秋怡觉得,自己没有别人敏捷聪明,更倾向于认定某个方向,然后做持续的长期努力,并且在此过程中,不断提高自己的知识储备、心理抗压等各方面能力。“这可能是个很漫长的过程。科研更像一场马拉松,它无法一蹴而就,需要你持之以恒。”
陈秋怡认为,广泛地阅读与积累对科研非常重要,写作的灵感有时来自于不用学科视角的碰撞。“很多时候我感到自己下笔困难,其实原因之一就是输入太少了。老师强调,广阔理论视野的重要性,因此需要针对不同的理论板块做原典阅读,关注目标学者在学术会议与讲座的发言,从他们身上了解前沿的研究与见解。这样得出的研究便不会是零散的经验总结,而是学会在知识地图中寻找到自己的坐标,进行理论对话。”
对于如何挖掘好的科研选题,陈秋怡认为,不同的范式与研究取向对于好选题的判断标准并不相同,很难一概而论。所谓的“好选题”,应该是能关切现实、有人文关怀以及可以进行理论对话的题目。“所做的研究对他人有价值,并且可以在理论脉络、知识地图中找到自己的坐标。而这个题目又是你真正感兴趣的,这样才能长期地做下去。”
“在大部分时间里,做科研是个孤独的过程,很多困难都需自己去克服。觉得很难坚持的时候,更要勇于找寻学术和情感上的支持。”她这样说。
于是,她在假期里做了两件事情。一个是与不同学科与行业的人连麦聊天。“我发现跨学科的对话是能够提供许多研究灵感的。”让她印象深刻的是,有一次连麦到一位在美国研究GIS的博士,她发现他们对于时空数据的分析,也可以在新传学科做很多有意思的探索。二是给自己做“马杀鸡”。在假期某段时间里,她每天都会和朋友散步,聊聊生活近况,或者在周边探索“打卡”,发现点新鲜事,给紧绷的大脑做做“马杀鸡”。
在暨南园生活过七年的陈秋怡,希望刚进入大学生活的学弟学妹们,遇到困难不要气馁,尽可能地挖掘机会去探索自己的可能性。“利用好学校的平台,尽早地进入一个协作体系,在不断地与人合作中,找到自己的定位和道路。”
“暨南园聚集了很多有理想、有才华的学生,在这里学习,就是不断结识比自己优秀的人,然后大家共同进步。”她说,她非常感谢暨南园,这里给学生提供了极大的自由探索空间,让她在不断的试错中找到自己的道路。
如今,在复旦大学攻读博士学位的陈秋怡希望自己在科研道路上继续精进各方面能力,多做尝试,激发自我潜能,继续产出优质的新闻产品,让自己的实务能力与科研水平,可以互相促进,相互哺育。
立志欲坚不欲锐,
成功在久不在速。
希望暨南人陈秋怡
继续在科研的道路上
持之以恒 精益求精
尽情的“野蛮生长”吧!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文案 | 张芯瑜
图片 | 受访者提供
编辑 | 蔡茵茵 田卓颖
执行编委 | 田卓颖
责编 | 李梅 杜明灿
审核 | 苏运生
推荐阅读
为暨南人陈秋怡,留下赞和在看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