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全球唯一!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在暨南揭幕!

暨南大学 暨南大学 2023-12-18



2023年5月25日上午

暨南大学联合国教科文组织

“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

教席揭牌仪式暨首届学术论坛

在暨南大学石牌校区隆重举行





来自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中国工艺美术学会、广东省公共外交协会等单位的领导与嘉宾以及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等高校专家、高等智库专家以及传统工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大国工匠等出席了揭牌仪式。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施黛芬尼亚·贾妮妮女士给暨南大学校长宋献中发来了贺信,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主任夏泽翰(Shahbaz Khan)、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发来视频贺词。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


暨南大学党委书记林如鹏在开幕致辞中指出,暨南大学牢记习近平总书记在2018年视察学校时提出的“将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播到五洲四海”的殷切嘱托,将以教席建设为契机,推进交叉学科的培育和发展,不断丰富新文科建设和人才培养方式,并将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大力推动教席的建设,使该教席完成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约中承诺的目标与任务,并实现中国高等教育的国际化转型,同时用教席的影响力和内在实力服务于国家战略,担负起讲好中国故事、传播中华文化、展示中国智慧的重要使命。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

施黛芬妮亚·贾妮妮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助理总干事施黛芬妮亚·贾妮妮在贺信里指出,今年正值2003年《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颁布20周年,暨南大学设立“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恰逢其时,也是教科文组织在中国设立的第30个教席。该教席聚焦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必将为推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保护非物质文化遗产公约》(2003年)的顺利实施作出贡献,并成为由110个国家超过950个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缔结的全球网络的成员之一。推进可持续发展是保护活态遗产关键的一环,对于活态遗产传承者的赋权至关重要。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预祝教席一切顺利,并希望教席能与各地政府以及全球的教席和姊妹大学密切合作,依托教育课程和专业培训提高传统手工艺的价值。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东亚)总代表

夏泽翰(Shahbaz Khan)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驻华代表处(东亚)总代表夏泽翰(Shahbaz Khan)在致辞中指出,教席在专业培训计划、国际交流与合作方面有巨大潜力,他希望教席能够创造一个美好的合作环境,以加强手艺人的创业技能。“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也将有助于建立一个全面的传统手工艺数据库,并能够通过教育活动提升与这些手工艺相关的价值。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

崔莹


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副秘书长崔莹代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向教席的启动表示热烈祝贺。她希望教席以此为契机,利用好这一平台和网络,在以下三个方面取得新的进展:一是加强与教科文组织的合作。充分发挥我国传统手工艺领域的学科优势,依托教科文组织、教席和姊妹大学网络,积极开展高水平的国际交流合作,助力世界文化多样性和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二是加强与教科文组织会员国的合作。发挥思想实验室和人才孵化器的作用,积极面向发展中国家,特别是非洲国家和小岛屿发展中国家开展合作,针对其需求开展能力建设,为各国文化官员、社区成员、手工艺行业从业人员等提供培训。三是加强自身能力建设,重视团队建设与合作伙伴队伍建设,不断的提高科研水平,不断汇集全球优秀人才,支持和推动优秀人才通过教习平台深入参与教科组织相关活动,建立一支专业水平强、熟悉教科文组织规则,拥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工作团队。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

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任启亮


国务院侨办原副主任、中国华文教育基金会第三届理事会理事长任启亮对教席报以厚望。他希望教席实现高质量高品位发展,成为暨南大学的品牌,未来要对传统的工艺价值、艺术价值以及文化内涵深入挖掘和系统研究,同时也要结合暨南大学自身优势,发挥华侨华人在推广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中的作用,为中外文化交流做出贡献。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与法治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顾伯平


第十二届全国政协委员、社会与法治委员会驻会副主任、太和智库首席文化学者顾伯平指出,传统手工艺是非物质文化遗产的重要门类,是人们智慧与创造力的结晶,是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期待教席能够依托暨南大学的独特优质资源,在未来与太和智库等社会力量一道运用“文化力”,为中外文明交流互鉴贡献更多智慧。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会长傅朗


广东公共外交协会常务副会长傅朗指出,希望未来广东公共外交协会与暨南大学及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能开展更多的合作,发挥协同效应,向世界展示可信、可爱、可敬的中国和广东形象,用文化遗产讲好中国和广东的故事,为我国建设争取良好的国际环境贡献力量。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驻会副理事长任建新


中国工艺美术学会驻会副理事长任建新指出,中国工艺美术学会期望与暨南大学在学术研究、人才打造、创新转化和行业发展等方面展开广泛合作,充分利用教席的工作机制,弘扬优秀中华传统文化,探索工艺美术教育发展新思路,培育新生代创意设计力量,为扩大工艺美术行业的国际影响力及高质量发展贡献力量。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

首席教席陈平教授


暨南大学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院长、首席教席陈平教授指出,历史长河中,中国发明的陶瓷、制茶、玉器、丝绸染织、木雕砖雕、造纸技术等传统手工艺技艺,凝结了中华工匠薪火相传的劳动智慧与审美意识,还为当时的世界带来经济效益,是艺术、科技、商业有机结合的人类共享财富。文化遗产作为物质遗存,虽然不能直接创新,但保护与推广的方式可以与时俱进;传统手工艺需要与创意设计、创意产业、高科技手段、消费新途径等结合起来,相互借力、相互赋能。只有“活”在当下,才能“火”起来。


联合教席、原中央美术学院

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教授


联合教席、原中央美术学院城市设计学院院长王中教授表示,文化是人类最大的不动产,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就是储存文化、流传文化、创造文化的重要表征,是人类文明进步的基石。教席会积极响应有关要求,促进全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传承与创新。



揭牌仪式上,教席还聘请了国内外著名学者与手工艺大师作为专家委员会顾问、专家,体现了教席的多元化合作能力与包容性。来自中国艺术研究院、北京大学、复旦大学、中山大学、香港中文大学的多位专家也获聘为教席专家委员会委员,四位传统手工艺类国家级非物质文化遗产代表性传承人获聘为教席大师工作室导师。


揭牌仪式现场

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

为陈平教授、王中教授颁发教席证书

校党委书记林如鹏、校长宋献中、

陈平教授、王中教授

为教席校内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校党委副书记孙彧向校外首届专家委员会委员颁发聘书


当天下午,以教席揭牌仪式为契机,同步召开了题为“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的首届学术论坛。论坛在国际视野下立足本国的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经验,聚焦中国传统手工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的政策解读、理论探讨与实践路径、与现代设计紧密结合及国际化创新表达方式以及未来的发展与挑战。



2017年,暨南大学成立了“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五年来,研究院努力耕耘,立足“用好文化遗产、讲好中国故事”的建院宗旨,通过学术课题的研究、教育培训的实施、社会协同创新实践项目,在推进暨南大学新学科建设、加强文化遗产的创造性转化与创新性发展、加强国际交流方面做出了积极的贡献。


本教席是目前全世界唯一一个以研究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机制的教席,在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球教席网络中占有独特地位。教席将整合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和暨南大学的优势资源,开展国际手工艺研究与实践人才的教育培训工作,建立文化遗产创造性转换、创新性发展的交叉学科体系,参与并制定本领域教育规则与标准体系,从而让世界看到中国智慧,促进文明互鉴。




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教席项目于1992年设立,其目的是促进教育和研究机构的发展,调动高等教育和研究机构的专业知识,以应对当今世界所面临的日益复杂的挑战;通过构建大学间的合作网络,推动不同领域的研究、培训和活动综合体系的建立,鼓励大学之间开展国际学术交流。截至2023年2月,教席在全球设立了945个,分布在120多个国家和地区,中国有31个,已成为全球范围内重要的国际学术交流网络。暨南大学于2022年获得了“世界传统手工艺:传承与创新”教席地位,是全球唯一一个以研究世界传统手工艺的保护、传承与创新机制的教席。自申办以来,该教席始终在中国联合国教科文组织全国委员会的指导下,严格遵循与联合国教科文组织的合约,完成承诺的目标与任务,同时努力服务于国家发展的大战略。






-暨南大学融媒体中心-


- THE END -


来源 | 文化遗产创意产业研究院

编辑 | 戴琳 罗钰涵

(审核 | 陈平)

视频拍摄剪辑 | 陈宇龙

指导老师 | 杜明灿

部分视频来自广东国际频道

校对 | 李梅

初审 | 陈国琼

复审 | 李梅

终审发布 | 苏运生



投稿邮箱 | 151876960@qq.com



推荐阅读


点击图片,回顾往期精彩

三度 “摘星”、保研交大!看暨南女孩的中医进击之路

全国第七!连续十年登上领奖台!暨南再获佳绩!


点亮“赞”“在看”

↘↘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