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依托五项制度改革 助推人事工作“落地”——访副校长王果胜

实施“落地”的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2020-08-18

编者按


从2019年初,我校“落地行动计划”酝酿提出,到第十一次党代会确立“坚持立德树人 实施落地行动 开启地球科学领域世界一流大学建设新征程”,再到2020年初,落地行动实施意见出台,十大行动,120项具体任务,一锤定音,“落地行动计划”为学校发展指明了详细路径,成为学校未来发展的行动指南。在“落地行动”实施过程中,校领导的理念、思路、构想乃至方式方法都将发挥重要作用,成为“落地”的关键环节。为此,新闻网、校报、官方微信平台推出校领导访谈专栏,邀请校领导针对主要分管工作,谈谋划,说思路,提纲挈领,为全体地大人奋斗2020、开辟未来之路指引方向。


谋划描绘蓝图,思路决定路径,实干振兴事业,“落地行动”的大布局已经铺开,作为学校重点之一的人事工作,如何写好学校发展蓝图上属于自己的一笔?一个凉风习习的夏日午后,在中国共产党喜迎99岁生日的日子,副校长王果胜接受了记者的采访,畅谈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他胸前佩戴党徽,话语温和,神情笃定。

“落地行动是坚持立德树人,为党育人、为国育才,建设地球科学世界一流大学的助推器、发动机、新引擎”,王果胜说,“四个落地既包含办学方向、发展目标、发展思路的宏观谋划,又有工作举措、目标、任务的具体指导,是下一步学校工作的行动指南、任务书、施工图;更是‘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后,学校转作风、求实效,真抓实干的宣言书、动员令。实施落地行动需要各单位加强统筹协调,细化责任分工,守好一段渠,种好责任田。一分部署,九分落实,实施落地行动需要全体教职工都参与进来,学校各项工作都应以落地行动为指导落地、落细、落实”。


以服务学校发展目标为导向


推动人事工作改革“落地”落实


实施落地行动离不开每一个地大人的行动。人,是学校发展的最重要资源,实现学校发展目标的关键在人。作为人事工作的主管校领导,王果胜认为,人事工作具有全局性、综合性、关键性。他说,人事工作一要定位在服务学校发展目标,即服务于学校人才培养、科学研究、服务社会、文化传承的需要;二要落实在学校和人的更好发展的维度上,即充分调动人的积极性,最大限度地满足学校发展的人才需要,为学校发展提供人力资源保障。

从外部大环境来说,当前我国高等教育进入内涵式发展阶段,改革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十八大以来,教育部、中央编办、发展改革委、财政部、人力资源社会保障部于2017年联合发布《关于深化高等教育领域简政放权放管结合优化服务改革的若干意见》,在编制及岗位管理、进人环境及用人管理、职称评审机制、薪酬分配制度等方面都对高校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明确要求。《意见》的出台,不仅破除了束缚高等教育改革发展的体制机制障碍,进一步向地方和高校放权,给高校松绑减负、简除烦苛,让学校拥有更大办学自主权,激发广大教学科研人员教书育人、干事创业的积极性和主动性,也为改革现行制度与管理方式提供了政策依据和改革通道。

从学校内部自身发展来说,学校高层次人才和团队建设、师资学缘结构和国际化水平、队伍的总体活力及机制驱动力等方面都存在不足;人事管理制度还有待完善,基础比较薄弱,需要补短板,这些都是学校人事制度改革的内生需求。

因此,适应新时代国家对高校发展的战略需求,推进学校治理能力、治理体系现代化,人事改革是大势所趋,势在必行。


以五项制度改革为抓手


确保人事工作“落地”落细


分管人事工作的半年以来,王果胜自言“边学习、边实践”,逐渐理清脉络,形成了一套既有阶段性主攻方向,又有整体突进目标的改革体系。他认为,人事改革的目标要与学校发展目标相吻合,与“双一流”建设的目标相适应。贯彻实施落地行动,人事改革的核心是优化人力资源配置,建立分类管理和分类评价制度,完善岗位评聘和考核制度,建立以人为本的激励制度体系,充分激发教职员工的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建设一流的教职员工队伍,形成人尽其才、人尽其责、人人奋进的局面,推动学校长远发展目标的实现。

王果胜说,目前学校人事制度改革主要包括五个方面:编制制度改革、招聘制度改革、评聘制度改革、考核制度改革、分配制度改革。

编制制度改革:以学校事业发展为导向,解决人力资源配置问题,完成从编制管理向人员总量管理转变、从身份管理向岗位管理转变、从封闭管理向开放式管理转变。学院的布局、学科结构的调整,是编制改革的重要依据。

招聘制度改革:以用人标准为导向,解决学校需要什么样的人的问题。提高师资引进标准,严格准入条件和程序,是招聘制度改革的重要内容。实现优化队伍结构、提高师资水平的目标。

评聘制度改革:以能力、水平为导向,解决的是什么人能够晋级上岗的问题。将师德师风作为评聘的首要条件,提高教学业绩在评聘中的比重,破五唯。完善分类评价体系和评价标准,是评聘制度改革的主要任务。多角度改进职称评审办法,实现激发教职工内生动力、发展潜力和创新活力的目标。

考核制度改革:以业绩为导向,解决在岗位上干什么的问题。明确岗位基本职责、考核共性标准,放权学院制定考核细则,发挥学院的主体责任和教师的主动性,建立学校、学院与教师个体考核评价相结合的联动机制是改革的重点。实现在岗有责、人人尽责、人岗相适的目标。

分配制度改革:以激励为导向,解决多干事、能干事、干成事的待遇问题。完善薪酬体系,建立正向激励机制是健全分配制度改革的关键。实现多劳多得、优劳优得的目标。

王果胜介绍,学校人事制度改革意义重大,工作紧任务重,今年围绕五项制度改革会陆续出台系列文件。上半年完成并刚刚发布了《教师职称评审条例(试行)》《教师以外专业技术职称评审条例(试行)》《辅导员职称评审条例(试行)》《教师岗位聘任实施办法(修订)》《教师岗位考核管理办法(试行)》《教师以外专业技术岗位聘任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工勤技能岗位聘任和考核管理办法(试行)》等七个文件,涉及到职称评审、岗位聘任、岗位考核等制度的制定、修订和完善;下半年会在定编定岗制度以及绩效激励分配制度方面继续深化改革并不断完善。

新时代高等教育内涵式发展的要求和学校“双一流”的建设目标,都对人事制度改革提出了更高要求,需要解决更加深刻的问题,满足更加长远的发展需求。王果胜强调,改革要抓到关键点、选准突破口,全面谋划未来发展路径,人事制度改革永远在路上,需要长期不断推进。



推荐阅读


聚影地大 照靓生活 | 看地大教职工镜头里的多彩世界

小暑 | 倏忽温风至,因循小暑来

建党99周年之际,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受到表彰(二)

建党99周年之际,这些党组织和党员受到表彰(一)

七月地大专属月历壁纸已上新!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自然文化研究院成立


点击题目即可跳转观看


主办 / 党委宣传部(新闻中心)
美编 / 吕松卓

责编 / 王泽 吕松卓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