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多维视角与多重价值中的中国遗产保护 |《丛华集》新书推介

光明城 光明城Luminocity
2024-09-07

《丛华集:多维视角与多重价值中的中国遗产保护》是作者沈旸继《丛问集》《丛衣集》之后的第三册研究文集,以“多维视角与多重价值中的中国遗产保护”为主题,结合三百多幅照片、分析图,通过具体的案例,揭示建筑遗产保护不仅仅是实物的保护,更重要的是价值的认知、评估和传承,需要通过对历史的持续研究,厘清遗产保护的对象、途径、方法,如基于建造信息、军事运作、事件完整性的遗产保护,城市中的遗产保护问题,文化景观资源整合和保护等。最后在利用操作的层面,以建筑师介入的视角,探讨了遗产保护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

时至今日,有意义、值得保护的对象在逐渐扩充,遗产与社会、文化的关系也更加密切,建筑遗产构成了一个地方独特的风景,是其独具魅力的源泉。守护好我们的建筑遗产,传承好建筑遗产的价值,也成为做好中国建筑设计的根本。




《丛华集:多维视角与多重价值中的中国遗产保护》

沈旸  等著


出版社:同济大学出版社·光明城

ISBN:978-7-5765-0202-2

页数:288

开本:16开

单价: ¥ 88.00



内容简介


本书是关于遗产保护的研究文集,全书分为七个专题,专题内案例以研究为基础,提出相应的策略,构成遗产保护的类型思考:“方法与视野”部分介绍了国际建筑遗产保护思想的演进及其本土化、国内建筑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等;“建造信息”部分介绍了基于建造信息的明长城、九门口长城保护相关问题;“军事运作”部分介绍了基于军事运作的遗产保护案例;“事件途径”部分以事件性特征和完整性等探讨了相关遗产的保护对象和保护模式;“城市问题”部分探讨了城市中的遗产保护面临的问题和对策;“文化景观”部分探讨了文化景观资源的挖掘、整合、重塑;“利用操作”部分以建筑师介入的视角,探讨了遗产保护中的“前策划”与“后评估”。呈现了遗产保护的多重视角和多重价值,对当代的中国遗产保护提出新的思路和方法。


作者简介


沈旸,东南大学建筑学院副教授,东南大学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所副所长,传统木构建筑营造技艺研究国家文物局重点科研基地副主任,中国紫禁城学会理事。主要从事建筑历史与理论研究、文化遗产研究及保护工作,重点探索从跨学科、跨领域的角度开展中国建筑史研究的新途径。


目录预览




内页预览








文章试读

本文节选自《丛华集》中文章

《“军事工程”类遗址的价值建构与多样选择:

以晚清海防体系中的西炮台为例》


作为第六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之一的辽宁营口西炮台遗址(以下简称“西炮台”),是晚清修筑的海防工程,亦为“军事工程”类遗址。本文即以之为例,从军事运作的角度解读其文物价值,并探讨具体的保护规划策略。西炮台是晚清海防体系不可分割的组成部分,因此,本文首先将其置于历史大背景中予以考察,厘清其在整个海防体系运作中的军事地位及相关的设置措施(如选址的军事考虑、与其他海防设施之间的联动等),这也是认清西炮台军事意义的关键所在;再通过西炮台自身的军事运作解读,理解其设计原理、构成内容的功能性特征及彼此之间的互动关系,旨在帮助完善基于真实性与完整性要求的西炮台文物价值建构,确定保护对象构成,划分相应的等级和层次,并制定恰当的保护措施。





01


晚清海防体系运作中的西炮台





清政府着手海防体系建设始于1840 年的第一次鸦片战争。囿于重陆轻海、以陆守为主的指导思想,该体系的运作以陆基为主,“水陆相依、舰台结合、海口水雷相辅”。中国海岸线如此绵长,不可能在所有的位置都修筑炮台等防御工事,清政府选择了在沿海要隘修筑炮台的海口重点防御方式 图1,并形成了三道防线:第一道防线以水师舰队作为机动的海防力量,协助各炮台进行防守,负责近海纵深方向的防御;以沿海要隘的炮台为主的海岸防御为第二道防线;同时,在炮台周围设置配合炮台防御的步兵和水师营,组成第三道防线。


图1 晚清海防体系中的炮台分布

图中地名均为晚清时期称谓。据杨金森、范中义《中国海防史》

(北京:海洋出版社,2005,第187 页)图7 重绘


直隶乃京畿之地,故北洋防区一直是晚清海防体系的重中之重。清政府先后斥巨资修建了旅顺(当时有“亚洲第一军港”之称)、威海卫两大海军基地,并在渤海湾沿岸要隘修筑了大量炮台,配置德国克虏伯海岸炮,牢牢扼守住直奉的渤海门卫,拒敌于外洋,构成了北洋防区最为坚固的一道海上防线;同时,加强大沽口一带的防御力量,增筑炮台和防御工事,为捍卫京师的最后一道关键防线。最终,在北洋防区构筑成了一个以京师为核心,以天津为锁钥,北塘、大沽为第一道栅栏,山海关、登州相连形成第二道关门,再次则营口—旅顺—烟台这一连线,最外为上至奉天,经凤凰城、大孤山等,中联大连,南结威海卫、胶州澳的严密的防守体系;横向来看,则以天津为辐射点,外接山海关、营口、金州、大连、旅顺、登州、烟台、威海卫等辽东半岛和山东半岛的联结点形成一个坚实的大扇面 图2。经纬交织的防御布置,正如李鸿章所说,可谓“使渤海有重门叠户之势,津沽隐然在堂奥之中”。

图2 晚清北洋防区防御形势示意

图中地名均为晚清时期称谓


西炮台是北洋防区的左臂——辽东半岛防御链上的重要一环,位于渤海北岸的辽东半岛中西部,其在晚清海防体系运作中的军事作用可概括如下:

(1)旅顺的后路:旅顺地处辽东半岛最南端,三面环海,与山东半岛隔海相望,军事运作是连接两个半岛的最近点,为“登津之咽喉,南卫之门户”,李鸿章对其军事地位给予高度评价:“东接太平洋,西扼渤海咽喉,为奉直两省第一重门户,即为北洋最要关键。”因此,旅顺一直都是北洋防务的重点,是御敌的前沿,乃兵家必争之地。营口位于旅顺北部的渤海湾西岸,距旅顺200 多千米,是其颇为紧要的后路,既可防止敌人从后方登陆包抄旅顺,又可在旅顺遭敌时予以支援。

(2)山海关前沿:山海关是京师北部最重要也是最后的一道防线,一旦被破,外敌将长驱直入,直取京师。营口乃山海关前沿阵地,失守就意味着山海关大门洞开。李鸿章曾言:“山海关、营口至旅顺口,乃北洋沿海紧要之区。”可见,营口是北洋防区中外接旅顺口,内应山海关的关键一环。

(3)辽河的门户:辽河是东北地区南部最大的河流,也是担负物资运输和商业贸易的内河航道。晚清辽河航运业的发达促进了辽南地区经济的繁荣,并使辽河沿岸兴起了大量近代城市。营口作为代表之一,成为西方列强在东北地区的重要通商口岸,与天津、烟台同为北方三大港口。西炮台就扼守在辽河入海口左岸,是船只由渤海进入辽河的必经之地,具有确保营口和辽河沿岸的牛庄、鞍山等港口城市安全,保护奉天和整个东北地区稳定的重要军事作用。


02


科西炮台的军事运作与工程营造




攻击体系
据《南北洋炮台图说》记载:“(营口)南面海口有铁板沙,凡轮船入口,必由东之北。”即若有敌船来犯,必从东北方向驶入辽河口;又若敌船的进犯路径是经旅顺口、威海卫进入渤海湾,并试图进攻营口,则必是由南而来。统而观之,辽河入海口的左岸是迎敌的前沿地带,而西炮台正是面向敌船来犯的方向修筑,呈迎头之势。西炮台的选址和布置方式确保了炮台拥有面向海面的开阔视域,使炮台火力能够以最大范围覆盖敌船的行进区域,争取到尽可能开阔的作战空间和充裕的攻击时间 图3、图4


图3 西炮台对辽河口的火力控制

图中火力覆盖半径据所置火炮的有效射程确定



图4 自西炮台南望海滩

西炮台地处平原地区,地形平坦,无法利用山势地形构筑不同高程的多层次火炮工事,形成较大范围的立体交叉火力网,就必须通过构筑大炮台来居高临下地观察和射击远、中、近目标,其他如大沽口炮台 图5、北塘炮台等皆如此。西炮台共建有炮台5 座,主炮台居中,两侧各有1 座小炮台辅之,在东南和西北两隅又各建圆炮台1 座。主炮台是整个西炮台的构成主体,配置了两门口径最大、射程最远的210 毫米德国克虏伯海岸炮;其他小炮台作为主炮台的辅助攻击力量,配置的海岸炮口径为150 毫米和120 毫米。主炮台上的火炮射程远,但若敌船临近则不易攻击,就需要小炮台上射程较近的火炮加入战斗,且左右对称的布局可以形成火力交叉,提高攻击的命中率和打击强度;此外,主炮台围墙下还置有暗炮眼8 处,以隐蔽消灭敌人。火炮皆可360°环射,不仅能纵射辽河下游河身,也可向东、南、北三面陆上射击,这样就构成一个多层次的交叉火力网。同时,各炮台之间还通过围墙的马道相互联系,既能集中火力独立作战,又可相互支援掩护,机动地多方打击敌人,有效扼守辽河入海口。



图5 大沽口炮台

费利斯· 比托(Felice Beato)摄于1860 年英法联军攻陷大沽口后


防御体系
来敌进攻炮台时,常采取船炮和步兵登陆作战配合的方式,船炮负责在远处集中攻击炮台,同时派小艇运送步兵登陆,绕至炮台背部或侧翼发动攻击,鸦片战争初期的很多炮台就因抵挡不住陆上攻击而被攻陷。西炮台作为晚清海防体系中建造较晚的军事工程,充分吸取了以往的经验教训,除配备强大的攻击武器外,还具备完善的陆上防御系统,就工程营造而言,表现在修筑围墙、护台濠及吊桥等。

围墙是西炮台的主要屏障,全长850 米,环抱炮台,西面随辽河转弯之势呈扇形。围墙上炮位多集中在南北两侧及东侧面海处,显然是为了防止敌人从侧面包抄和从正面登陆。墙上设平坦马道,低于挡墙1 米多,为战时回兵之用。西炮台南北两侧又各筑有土墙一道,既可用于战时增兵防守,又起到防止海水涌浸的作用。整个围墙为三合土版筑,亦为军事防御所需:早期炮台多为砖石所砌,看似坚固,然遇炮弹攻击,砖石崩裂易伤士兵,而三合土则不易崩裂,可有效避免不必要减员;且三合土的颜色与西炮台周围的海滩芦苇相近,利于隐蔽和伪装。护台濠筑于围墙外侧,濠中设置水雷(周边滩涂亦埋有地雷),濠沟之上又设吊桥,平时放下以供通行,战时收起。护台濠、水雷、吊桥共同构成了围墙外的防御系统,可在战时拦阻、延迟敌人的攻击,为守军组织防御和攻击争取更多时间。通过这些防御措施的设置,西炮台形成了有前沿、有纵深、互为犄角的防御体系,为持久的守备作战提供了坚实的物质条件。

保障体系
后勤保障是维持炮台正常运行不可或缺的部分。据《南北洋炮台图说》记载,西炮台共有营房208间,皆为青砖砌筑而成。其中,兵房多建于围墙内侧临近处,既有利于驻守官兵快速地登上围墙进行战斗抵御,围墙的遮挡还能降低兵房被炮弹击中的几率。弹药库则建于炮台两侧,有效保证弹药的及时运达。

西炮台内南北两侧还各有水塘一处,约700 平方米,内蓄淡水,一般认为是炮台驻兵的生活水源。两个水塘皆临近小炮台的马道末端,这种布局特点可能与小炮台上设有旧式火炮有关:晚清自己生产的旧式火炮在连续发射时会由于炮膛内温度过高而导致炸膛,需要大量的储备用水对火炮进行降温,水塘设于小炮台附近,恐也有此用途;反观大炮台,其上设置的德国克虏伯海岸炮无须降温,旁边亦未设水塘,可为佐证。



图6 西炮台布局结构推测

据萨承钰《南北洋炮台图说》第49 页,杨同桂《沈故》,孙福海《营口西炮台》第16—17、162—167 页推测


西炮台正门外还设有影壁一座。影壁是中国传统建筑的重要组成部分,不仅可以实现建筑内外空间的过渡、丰富空间序列,也是传统社会风俗和文化的重要体现。西炮台虽为军事工程,但在一定程度上也遵循了传统的营造理念 图6




丛华集:多维视角与多重价值中的中国遗产保护
已由同济大学出版社 · 光明城出版发行



扫描二维码或点击“阅读原文”

进入购买链接 ↓





相关阅读推荐



礼仪秩序与社会生活中的中国古代建筑 | 《丛问集》



历史空间与空间历史中的中国古代城市 | 《丛衣集》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光明城Luminocity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