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兰州新区专场
主持人
省政府新闻办新闻发布处副处长、新闻发言人 周海龙
发布人
兰州新区管委会副主任 罗耀宗
兰州新区城乡建设和交通管理局副局长 牛源
兰州新区财政局(国有资产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何明明
兰州新区市场监督管理局副局长 罗明善
罗耀宗:
大家上午好!今天是“全省优化营商环境提质增效年”行动系列专题新闻发布会——兰州新区专场,首先,我代表兰州新区党工委、管委会对长期以来关心支持兰州新区经济社会发展的各位领导和各界朋友表示衷心感谢!下面我就兰州新区优化营商环境推动高质量发展有关情况作一简要介绍。
近年来,兰州新区深入学习贯彻党的二十大精神和习近平总书记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重要论述,全面落实省委、省政府关于优化营商环境的决策部署,始终把营商环境建设作为提升区域承载力、竞争力、影响力的“一号工程”,聚焦国家赋予的战略使命,坚持对标标杆创一流、先行先试作示范、聚力攻坚求突破,探索实施了一批首创性、引领性、特色性改革举措,2019、2020、2023年先后三次获评“中国最具投资营商价值新区”,2021—2024年连续四年蝉联“中国最具投资吸引力新区”。今年以来,在全省率先推出95条改革创新举措,打出“十张改革特色牌”,聚力打造“新事心办”服务品牌,构建企业和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审批事项最少、办事效率最高、营商成本最低、服务水平最优的营商品牌加速形成,有力助推了经济社会高质量快速发展。下面,我主要从五个方面来进行介绍。
一是着力在提升政务服务效能上求突破,惠企便民水平显著提升。聚焦企业和群众所需,依托数字政府建设,着力在推进办事流程“极简化”、审批“极速化”、服务“极致化”上下功夫,全面提升政务服务效能。全省率先出台31项改革举措推动“高效办成一件事”,率先实现“新生儿出生一件事”“水电气暖网一件事”落地实施。全省率先推行“交地即交证”“竣工即交证”“抵押即交证”“交房即交证”“带押过户”“登银协作”举措,项目交地到拿证时限从10天压缩至1天,企业土地融资贷款时限压缩超过60%,企业财产转移“零收费”“1小时办结”。全省率先创建“枫桥式”税务所,推行“主动巡诊找苗头、首席协调解难题、多元共治办实事”办税解纷新模式。全省率先开展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改革国家试点,全面推行“蓝图管控+区域评估+标准地+代办服务”全周期、全要素、全方位项目审批模式,创新实施环评与排污许可“两证合一”“不退件审批+拎包过审”“分阶段办理施工许可”“一枚印章管挖占”“一枚印章管验收”“验登合一”等举措,工业项目规划许可实现“即来即办”,工程建设项目全流程审批时限压缩至不到国家要求的三分之一。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案例获评“第二批全省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二是着力在促进市场规范运营上求突破,经营主体活力全面激发。坚持“依法监管、包容监管、无事不扰”,全面优化市场准入环境,强化事中事后监管,经营主体发展动力活力全面激发。深入实施注册登记便利化改革,企业开办实现“一网办、一窗办、一环节、30分钟、零费用”,个体工商户登记实现秒批。全省率先在便利店、超市、药店、饭店等8个行业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审批时间压缩50%以上,实现“一套材料、一窗受理、一章审批、一证准营”。创新推行“包容审慎+信用监管”模式,公布“两轻一免”事项657项,对经营主体83种首次轻微违法经营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建立常态化跨区域执法联动响应机制、“双随机”抽查机制,实现“一次检查、全面覆盖、集中执法、一步到位”。全省率先上线运行公共资源交易掌上服务大厅、电子合同签约管理系统、评标专家网络自助抽取系统,招标计划发布由30天压缩至10天,用时全省最短。纵深推进“数字政采”改革,构建“全区一张网”全流程电子化政府采购模式,实现政府采购开标“不见面”、投标“不出门”、合同“线上签”、办事“零跑路”、全程“一网办”。今年1—7月,兰州新区经营主体增速为35.3%,远高于全国、全省增速。
三是着力在强化法治环境建设上求突破,法治保障作用明显增强。紧扣企业合法权益保护、商业纠纷化解、企业破产案件办理、劳动力市场监管等重点领域,充分发挥法治的规范、引领、保障作用。全省率先探索危困企业预重整拯救机制,推动预重整、庭前重整及破产重整有机衔接,最大限度帮助“带病企业”实现“司法自救”,新区首例破产案件圆满审结。全面开展涉企案件诉讼保全必要性审查,建立保全程序“熔断机制”,探索采用“活查封”“活冻结”等灵活措施,支持企业合理置换保全财产,最大程度保障企业正常生产经营。创新建立劳动监察领域“监察+法援+仲裁”联合调处和“监察+仲裁+司法”联动服务机制,实行劳动争议案件“一站式”办理。创新建立农民工工资和工伤争议“双速裁”工作机制,组建速裁快审团队,将农民工工资及工伤待遇案件平均耗时缩短至23天,助力劳动者维权“提速”。打造全省首个知识产权服务专区,搭建“1+3”标准化知识产权服务体系,实施知识产权公共服务普惠工程,实现申请、缴费、政策资助、纠纷解决等业务互联互通、“一站式”办理。
四是着力在优化创新创业生态上求突破,创新服务体系加速完善。大力实施创新驱动发展战略,聚焦创新平台搭建、科技人才支撑、项目跟进服务、成果转化应用等关键领域协同发力,创新支撑能力不断提升。全社会研发经费支出增长40%,研发投入强度达到3.8%,财政科技支出占一般公共预算支出的比重达到3.5%,科技进步贡献率达61.8%、全省排名第一。全国首台拥有自主知识产权的医用重离子加速器投入临床应用,打破离子治癌领域国外技术壁垒。大科学装置科技创新创业园一期建成投用,同位素实验室填补基础研究空白。兰石12000米海洋钻机、海亮3.5微米铜箔、兰泵超高温钍基熔盐泵等一批产品和技术达到世界一流。与天津大学、兰州大学、复旦规划院等知名高校和科研院所深入开展产学研用合作,与中科院兰州化物所共建中试研究和成果转化基地,新区产业孵化大厦获评国家小微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专精特新化工科技产业园获批省级科技企业孵化器和小型微型企业创业创新示范基地。上线全省首个人才政策线上申报受理数字化平台及人才综合服务平台,实施以产引才、全域爱才、拴心留才“三大工程”,柔性引进“两院”院士、国家杰出青年、享受国务院政府特殊津贴、省领军人才等高端人才100余人、博士300余人,引培各类技能人才1.29万人,形成了近悦远来的人才“强磁场”。科技创新成果不断涌现,今年1—7月专利授权量增长21%、有效发明专利量增长22.7%、有效商标注册总量增长19.1%。
五是着力在保障关键要素供给上求突破,企业运营成本大幅降低。坚持要素跟着项目走,着力优化配置融资、土地、水电气等关键要素,企业生产经营要素成本下降20%以上。深入推进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建设,深化“财政+金融”协同改革,创新推出“丝路碳票碳汇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融资模式,成功实施全国首个“零碳会议+碳汇保险”碳普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服务方案,获评“2024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持续提升“绿金通”综合服务平台功能,推动银企高效对接、绿色贷款“秒速识别”,累计上架金融产品224款、实现融资1300多亿元。全省率先推行“用地清单制”,深入实施工业用地“标准地”出让和“弹性出让、先租后让”,累计出让工业“标准地”48宗7527亩、出让数量全省最多。推行“双格共建、双网融合”“供电+社区”“供电+村委会”融合服务模式,建立健全业扩报装绿色通道,推动项目业扩工程快速报装实施、快速验收供电。全面推行市政报装“闭环极简审批”,实现获得用电用水用气用暖“三零”“三省”服务全覆盖。打造以“服务、交易、数据、生态”为新型特征的区域示范性工业互联网和工业数字化新经济云服务平台,为新区生产制造业提供“低成本、普惠、高赋能”的数字化云服务,推动新区生产制造业企业服务上云,全面提升企业数字化水平和产业链核心竞争力。
女士们、先生们、朋友们,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吹响了以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开辟中国式现代化广阔前景的时代号角,下一步我们将坚持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坚决贯彻落实党中央和省委、省政府部署要求,坚持对标一流树标杆、先行先试创新路,加快创建国家营商环境创新试点城市,努力在全省营商环境建设中彰显新区特色、作出新区示范,以更高品质营商环境保障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
记者:近年来,兰州新区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成效显著,请问兰州新区深化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工作中,采取了哪些措施?取得了哪些成效?
牛源:
谢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近年来,兰州新区充分发挥国家级新区“先行先试”政策优势,强化服务意识,努力实现项目审批“零障碍”、项目建设“零阻力”、项目服务“零距离”。
一、着眼关键环节,系统重塑审批流程。精简优化审批流程。对房建市政、交通、水利、能源、通讯5大类16小类项目分别制定了审批流程图,审批时间优化至25个工作日以内,不动产权首次登记事项纳入竣工验收阶段,实现“验登合一”。规范事项办理。在审批事项标准化的基础上,着眼技术性审查、中介服务等非审批事项监管,全面压减项目“隐性审批时间”。整合统一数据平台。项目审批“一表受理、一窗通办”,全流程数字化报建,推动系统互联、数据共享,全面应用电子证照、推行电子签章,实现审批办件线上自动流转生成、档案资料实时智能归集。试点推进工程建设项目“赋码”“落图”工作,探索推行房屋建筑工程全生命周期“一码全链”的管理新模式。“发挥政策优势,力推工程建设项目审批制度改革”荣获全省第二批法治政府建设示范项目。
二、突出重点要素,高效保障项目建设。“一张蓝图+区域评估”加速项目生成。将压覆矿产资源、文物影响评价等14项区域评估结果归集于“一张蓝图”系统,实现由企业“自费”组织评审向区域评估提前开展、新区全域整体评估、政府承担评估费用的三大转变。“标准地”+“用地清单制”改革提升用地效率。全省首推工业用地“标准地”改革,实现土地“按标出让”,企业“按标建设”,以“标准地”模式成交的工业用地48宗7527亩。在“标准地”的基础上推行“用地清单制”,将地块周边交通组织设计、水电气热接口位置、配套情况等与项目建设密切相关的各要素纳入清单,一并交付土地使用权人。推行施工图审查承诺制和“二审终审制”,部分小型项目豁免施工图审查,其余项目实行联合图审,并要求审图意见一次性告知,图纸修改一次性完成。
三、紧盯企业需求,全面提升服务效能。推行水电气热网“高效办成一件事”。以“取消报装、靠前服务、联合验收、协同接入”的服务模式,实现用户报装接入满意“100”服务(一个环节、零材料、零跑动),外线接入并联审批,全省首推“一枚印章管挖占”,2.5个工作日办结。转变审批服务理念。推行“拎包过审”+“不退件”审批,建立企业“电子卡包”,凡是企业上传过的资料、填写过的信息和获批的电子证照,后续一律免于提交、系统自动获取。推行智能审批。开发AI辅助审查功能和AI智能小助手,实现预审结果“立等可取”、申报咨询24小时“不打烊”。推行全流程智能化代办模式。设立专职代办窗口,配备专职“代办管家”,开发智能帮办代办功能,针对重大项目设立“服务群”,着力构建帮办流程规范、人员责任清晰、制度运转高效、系统智能提醒的全流程智能化帮办代办模式。
下一步,我们将以工程建设项目全生命周期数字化管理改革试点工作为契机,持续推进工程建设项目审批标准化、规范化、便利化,构建项目全生命周期服务体系,为项目审批、落地、建设创造良好营商环境。
记者:兰州新区在获批绿色金融改革创新实验区以来,在为企业、金融机构搭建融资平台、提供融资服务等方面做了哪些创新和特色亮点?
何明明:
感谢这位记者朋友的提问。兰州新区自2019年11月获批建设国家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以来,紧扣试验区功能定位和产业发展方向,坚持把金融服务实体经济作为根本宗旨,引导金融资源向绿色企业、绿色项目集聚,形成了一批可复制可推广的绿色金融发展模式。
一是强化政策引领,加快绿色金融产品创新。累计出台30余项支持绿色发展的政策措施,引导金融机构创新绿色金融产品70余项,设立总规模30亿元的兰州新区绿色金融改革创新试验区发展基金,以及总规模19.2亿元的5支绿色子基金。投向兰州新区的绿色贷款余额达256.6亿元,是试验区批复时的3倍以上。
二是搭建服务平台,着力改善企业融资环境。搭建全省首家绿色金融综合服务平台“绿金通”,与工商、税务、司法、环保、信用等平台互联互通,实现不同渠道数据整合和信息共享,切实解决银企之间信息不对称难题,大幅提升融资撮合效率。平台运用自动化、数字化、开放式的金融科技手段,建立智能识别引擎,对企业的绿色化水平进行智能贴标,为企业提供“一站式”线上金融服务,打造“永不下线”的绿色金融超市,着力破解企业“融资难、融资慢、融资贵”问题。截至目前,“绿金通”平台注册用户超万户,助力3894家企业实现融资1334.6亿元,为高质量发展提供了绿色金融保障。
三是提升创新能力,拓宽绿色产业融资渠道。我们创新推出“丝路碳票交易+碳资产抵质押+绿色保险”组合产品,开发林业碳汇、湿地碳汇以及畜牧养殖业碳汇等金融工具,通过碳资产质押帮助多家企业获得绿色贷款,实现生态资源资本化转型。开展生猪“保险+期货”试点,落地全国首笔城市公交“净零排放”运营贷款、生态修复及高标准农田挂钩贷款、国家地质公园碳普惠积分挂钩贷款等绿色贷款,以及全国首个“零碳会议+碳汇保险”碳普惠生态产品价值实现服务方案,创新成果“多点开花”。
四是深化合作交流,打造“一带一路”对外交流窗口。我们同北京绿金院等专业机构建立长期战略合作关系,与德国博特罗普市建立友好交流关系,建成绿色智能一体化的绿色金融大厦。兰州新区获评“2023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优秀城市”,连续两年纳入全国碳达峰碳中和绿色发展优秀案例,“丝路碳票”创新案例被中国人民银行选编,“绿金通”平台案例代表甘肃省被国办收录并在全国范围推广,试验区影响力、辐射力不断扩大,成为西部地区绿色转型发展的典范。
下一步,兰州新区将全面贯彻中央金融工作会议精神,坚定不移走生态优先、节约集约、绿色低碳的高质量发展道路,以科技金融、绿色金融、普惠金融、养老金融、数字金融“五篇大文章”为主线,在更深层次、更高水平、更广维度深化区域金融改革创新,着力打造现代化金融新区,为国家级新区经济社会高质量发展提供强有力的金融支撑。
记者:今年以来,面对复杂多变的国内外经济形势,兰州新区经营主体仍保持30%以上的增长速度。请问兰州新区在优化市场准入环境、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方面有哪些举措?
罗明善:
感谢您对新区促进经营主体发展工作的关注!今年以来,兰州新区围绕企业全生命周期服务事项,创新做好“拓增量、提质量、稳存量”文章,持续激发市场活力,服务经营主体高质量发展。截至7月31日,新区经营主体总量达到51125户,同比增长35.29%。
一是深化改革拓增量。深入推进“高效办成一件事”。推行企业开办“智能办”、企业变更“一次办”、企业注销“套餐办”,“一窗办、一网办、一次办、30分钟办结、零费用”成为常态,经营主体办事体验持续优化。率先推行“一业一证”改革。在便利店、药店等8个行业,试点将涉及的2个及以上许可证整合为一张行业综合许可证,通过优化审批流程、审批条件、审批方式,推动行政许可“减环节、减材料、减时限、减费用”。深化住所登记改革。全省率先出台《市场主体集群注册登记监督管理办法》,支持众创空间、产业园等开展住所托管服务,鼓励集群注册、工位注册,促进大众创业、万众创新,2024年1-7月新登记经营主体13256户。
二是创新服务提质量。“一窗通办”提效率。不断完善企业开办专区功能,将企业注册登记与印章刻制合并为一个环节,实行“一窗受理、并联审批、同一窗口领取企业开办大礼包”,企业只需一套材料、只到一个窗口即可完成企业开办全部事项,全程只需30分钟。政府买单降成本。全省率先推行新设立企业和个体工商户印章刻制政府买单,推行免费印章“免申即享”,实体印章和电子印章同步发放,累计为发放实体印章1万余套,电子印章1.64万个,为经营主体节省费用1000多万元。拓展链条解难题。深入开展“包抓联”“六必访”等活动,持续深化政金企对接合作,在企业开办专区设立创业金融服务窗口,通过免予反担保,实行财政贴息,有效解决中小微企业贷款难题。累计办理贷款207户,放款3680.9万元。
三是柔性执法稳存量。“首违不罚”增信心。全省率先在9个领域推行不予实施行政强制措施清单,对83种首次违法经营行为免予行政处罚,免罚案例连续3年入选全省“法治为民办实事”典型案例。“双随机”抽查减干扰。全省率先推行“综合一次查”联合执法机制,全面推行“双随机、一公开”及信用分级分类监管,创新监管方式,提升监管效能,不断减轻对企业日常经营活动的干扰。信用修复助“重生”。出台“包容审慎+信用监管”10项机制,推行“信易+审批”服务,拓展“信易+”应用场景,建立失信惩戒“缓冲”、警示提醒等机制,设立信用修复专窗,压缩信用修复办理时限,多举措助力经营主体守护信用、重塑信用。
即将全线通车!
职称评审监管新规:严重失信行为将纳入黑名单
【微视频】“数字敦煌”为世界石窟寺保护提供“中国方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