单项第一,世界第五!这群交大人用三年时间在德州建了一座太阳能住宅!
30个月,900天,21600小时
如果给你,能转化出什么样的成果?
—— 北京交通大学-中来赛队的答案是:
一座太阳能住宅!
凤凰卫视是这样报道的:
(点击图片看视频)
所以!这可不是一座普通的太阳能住宅!
它自己会进行学习,
通过智能手环、手机、声控、光感等感应终端
记录居住者生活习惯,
从而根据主人的生活作息去调整自己。
除此之外,这所房子里的流线全部都是环形,
无论怎么走都可以从一个空间绕到另一个空间,
在室内,即使坐着轮椅,
也可无需转向,走遍房间的各个角落!
双面光伏发电还可为房屋提供可持续的绿色能源!
▲"i-Yard 2.0" 宅院内景
点击图片体验 VR版 太阳能住宅!
3 年的精心筹备 900 多个日日夜夜
100 多天的预搭建 23 天的紧张正式搭建
15 天的现场测试与评审
在2018中国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中
由北京交通大学-中来赛队设计建造的
“i-Yard2.0” 获得:
两个单项成绩满分 第一名
(能源绩效唯一满分赛队、电动通勤并列第一)
一个单项 第三名 (家用电器)
综合成绩 第五名
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SDC竞赛)是由中国国家能源局和美国能源部主办,中国产业海外发展协会承办,以全球高校为参赛单位的绿色能源建筑科技竞赛。参赛团队借助世界顶尖研发、设计团队的技术与创意,将清洁能源、节能环保与建筑设计以一体化的新方式紧密结合,创造一个功能完善、舒适宜居、具有可持续性的居住空间。赛队由全球9个国家和地区37所高校的22支赛队构成。
—————————————
既然选择了远方,便只顾风雨兼程。
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夏海山教授说:“马拉松式的SD比赛结束了,坚持到最后的都是胜利者!我们有一万个理由要为自己庆祝,900多个日夜,我们收获了自信,让我们能够昂首迈向下一个台阶;我们收获了坚毅,让我们能够挑战更高的山峰;我们收获了协作,让我们能够在未来的路途上赢得更多的支持;我们收获了达观,让我们能够以更宽广的胸怀承载更精彩的世界。”
项目指导老师李珺杰说:“在这个过程中,我在乎的更多是关于成长的话题,看到自己与他人的进步,看到团队的力量,看到成员们专注于一件事的执着与不顾一切的奉献。过程艰难,虽有遗憾,但我们满意。我相信这次比赛给予我们的不仅仅是经验和名次,更重要的是求学与做人的信心和信念。我们虽然走的很慢,但我们从不后退。”
这建造的900天,对于团队来说,不仅仅是一个和教育相关的实践,一个同高手过招的机会,更是一种成长,一种精神的建造。这是一种“不计后果,不计个人得失”的无悔付出,一种“一件事做900来天”的坚韧,一种“我不做谁做”的集体荣誉感,一种“互帮互助,砥砺前行”的团队精神……
心之所向,素履可往
在谈到与北京交通大学-中来赛队的“初次邂逅”时,一百个人可能有一百个不同的加入故事。建筑组组长陈鑫星是看到团队的招新海报后,果断报名;项目经理林春翔是受导师之约,加入其中;系统组组长金怡淳是看室友报名,才下定决心加入;宣传组组长刘晓彤却是因为受到团队美食的“诱惑”,“心向往之”……
加入时可能有坚定、有好奇、有犹豫,但就是这些涵盖7个学院10个不同专业的同学们在一起产生了奇妙的“化学反应”,诞生了一支有着超强信念的团队。
▲团队在小院内开Dinner Party
“团队成立之初,我们就确立了一个信念:我们能做,并且能够做好。如果答应加入,就得踏踏实实做事,承担自己的责任,做一个靠谱的人。” 项目指导老师李珺杰说道,“我们在一起彼此相依、互相成就。”
知行合一,玉汝于成
操千曲而后晓声,观千剑而后识器。
“脑过千遍不如手过一遍。”李珺杰老师说,“从一开始,同学们全副武装,也不敢走进工地;到后来,就算工人已经下班了,同学们也想多干一会儿,哪怕只是多拧上一个螺丝钉。”实践的欲望最终压过了对工具和工地的恐惧,这是一个从“知”到“行”的飞跃。
▲同学们热情高涨地参与施工
这一点同学们特别有感触。就领域知识而言,团队里的每个人都是专业的,但对于要做的整体工程,他们又是稚嫩的。“不动手你永远不知道会出现什么问题。”
系统组组长金怡淳感叹到:“当时我们组主要是负责水、暖、电三方面的工作,做方案的时候,水的设计在图纸上是没有任何难点的,就是取两点之间的最短路径,这也是我们在设计中完成速度最快的一个。”然而在实际操作过程中,他们却发现“设想很‘简单’,现实很‘骨感’”。由于缺少经验,团队一开始并没有正确评估建筑底下打固定件和走水管的难度,实际操作起来,困难超乎预期。“这一块,从最开始我们规定的工期也就三天,但到现场之后,这个走水过程从项目开始到结束没有一天停下来。”不过金怡淳坦言,“在那种高强度的环境下,尽管好多东西一开始都不会,但没关系。知识会不断地往你脑子里钻,两遍三遍甚至更多次,自然就学会了。”
▲"i-Yard 2.0" 施工进展图
负责宣传的刘晓彤也有同样的感觉。当时,团队的宣传组面临着只有2个人驻场的困境,结束一天的外场工作往往到了晚上八九点,回到宾馆后宣传组组长刘晓彤和组员要继续整理素材,消化着那些专业知识,以引人入胜的形式把宣传做好。推送中的视频审核往往耗时较久,此时宾馆网速不好最为致命,无奈之下宣传组的组员们只能买一个又一个的流量包。“不过收获确实很大啦。”
比赛的工作量比较繁重,但幸运的是,每个成员都有极强的责任感。正如建筑设计组的陈鑫星同学所说,“你永远可以做下去,永远可以思考的更深入,永远可以想的更加详细,每件工作都是看你的自控和自觉。”
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增加了团队思维的多元化,彼此的合作也是一个不断磨合提高的过程。就安装灯泡而言,建筑学讲究美观,而电气的同学则会更多考虑实用性。队员们反复讨论协商,确定最终方案。项目经理林春翔自豪地道,“遇到问题时我们虽都互相调侃,但是一定会一起讨论,积极应对。” 后来遇上组委会临时通知评分标准调整,为了更优异的成绩,各组团队成员果断更换全部方案,通力合作采取创新模式。团队进行长时间的讨论后,赶工设计了4套建造方案,画了近1000张工图。最终,在能源平衡方面,北京交通大学-中来团队做到了仅有的一个满分。
▲团队正在召开晨会
“看着他们自己琢磨如何构造连接、如何组合、如何使外观美观,并乐在其中的样子,我很高兴。”李老师欣慰地说,“实践出真知,他们也会在这个过程中慢慢领会到匠人精神的含义。”
同时,在老师们的带领下,团队里的大家都很有“安全感”。“老师并不会要求我们做到什么,我们作品的上限完全取决于我们自己能想到或者做到什么程度。但是他们会帮我们兜住下限,当我们实在完成不了,老师们会动用自己的能力和资源把这个事情完成,不会让我们出现明显的短板,所以我们特别敢去做一些尝试”。
▲同学们齐心协力参与搭建
▲"i-Yard 2.0" 内电梯的装饰过程
不忘初心,方得始终
SDC就是一场盛宴,而北京交通大学-中来赛队则是去赴那一场华丽的约。
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夏海山说,“实践是我们的第二课堂,SDC项目也跟我们一直推行的教学方式很契合。它要求我们的老师和学生有组织、有计划地朝着同一个方向和目标努力。我们在赛场上和别人比,更和我们自己比,意识到自己的进步与不足,并不断改进,目的就达到了。”夏院长非常认同通过实践形成的一种精神、文化传承。“以SDC竞赛为例,在这个比赛中,不同学科背景的同学在一起合作,建造过程就是一个很好的学习过程,老师和同学们都会遇到各种挑战、历练,从中形成的精神和韧劲,也会激励之后实践的老师、同学们挑战自我,不断向前。”
▲北京交通大学-中来赛队主题日:SDC马拉松
回忆起i-Yard竣工时的心情,李珺杰老师说自己并没有想象中的那么激动,更多是的是一种平静。“建造就是一个孕育生命的过程,就像生孩子一样,但当孩子出生的那一刻,也许不会哭,但确有一种它和自己息息相关的奇妙感。”她说这话时,脸上流露出难以抑制的幸福。
当被问及最想同学生们说的话时,李老师脱口而出,“我想你们了!”
▲"i-Yard 2.0" 竣工纪念
从最初的方案,到各阶段的图纸、实地搭建、具体比赛时的空调、新风、灯光、智能控制等各设备的调试……同学们也感触颇深。
系统组组长石磊参与了全部900天的工作。2017年初,SDC比赛发布了比赛延期的消息,对于当时即将毕业的他来说,继续参加这个比赛的确需要一些勇气与决心。他调侃到:“后来大家心态都调整的非常好,我们将SDC大赛视为一件不必急于求成的事情,它是一个必然会降临的节日。不久前,一个SDC的前辈问我,如果还有机会,会再参加吗?我说可能会,也可能不会,因为有遗憾,所以想再来一次,但又担心再难遇到这么好的老师和团队。所以像李老师脱口而出的一样,‘我也想大家了~’”
设计组组长王婉琳坦言,自己有时候也会思考SDC竞赛的意义。它看上去繁琐复杂又耗材耗力,一个小房子近百人忙来忙去,倾尽全力最后还有可能石沉大海一无所得。它一个人完不成,一群人也不一定能完成,比赛规则刁钻难懂,困难重重,听起来让人望而却步。“但无论如何,参加SDC比赛是绝对不会让你后悔的决定,之后可能再也不会有这种机会,让我们这样收获无穷、受益颇丰。”
“想一想,这条路可能确实很难,但不会一直很难的”,同是设计组组长的黄杰有相同的感受:“通过这次合作,我一点一点地发现了团队的特别之处,万分感谢团队的包容,只希望能和大家一起完成一件满意的作品,让团队、让自己都没有遗憾。能够一起成长,万分荣幸。”
聚是一团火,散是满天星。SDC虽然已经落下帷幕,但是团队却永远不会散场。
北京交通大学-中来团队的成员们像战友,更像家人。凭着挑战极限的勇气、超越自我的信心、坚韧不拔的意志和永不放弃的坚定,他们跑完了900余天的马拉松,成就了自己并超越了自己。
团队介绍
教师团队 是由北京交通大学建筑与艺术学院院长夏海山教授及教师李珺杰博士作为项目领队,和来自不同专业的20余名指导教师组成。分为教师团队,顾问团队,跨学科教师团队,教师支持团队四个团队。
学生团队 是由60余名本硕博在读学生组成,涵盖7个学院10个不同专业、分为设计组、宣传组、系统组、工程组、施工组、PMO六个组别。
小微推荐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出品 ——
文案 | 罗弋翔 龚雨缪 杨婧淑
图片来源 | 北京交通大学-中来团队
制图 | 晏振东
本期编辑 | 杨婧淑
责任编辑 | 龚家琦 谢瑶
太棒了!优秀的实践者们!
跟通通一起为队员们
再点520个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