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传承交大精神,走好大学之路!校长王稼琼寄语2022级新生


交融四海,通达古今

巍巍学府,喜迎新生

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圆满举



校长王稼琼在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上发表了题为《传承交大精神 走好大学之路》的讲话,深情寄语2022级新生。




2022级全体同学们,各位老师、各位家长:


大家上午好!


今天,各位同学正式开启在北京交通大学的新生活,成为这所古老学府的新主人,成为海内外万千交大人中的一份子。在此,我代表交大的师生员工,热烈地欢迎你们!也特别感谢各位家长的信任,把优秀的孩子送到交大,我们会用爱心去工作,不辜负大家的期望。




北京交大是中国近代管理、电信教育的发祥地,也是首批“双一流”建设高校。这里有海量的知识,47个国家级一流专业,1500余万册图书资料,由院士、国家科技领军人才、国家级教学名师领衔的师资队伍,将带领你们领略知识的魅力。这里是创新的重镇,一系列重大原创技术成果在这里诞生,你们将有机会在国家重点实验室、前沿科学中心、国家工程研究中心、国家高端智库等国家级科研平台中收获属于你们的学术成就。这里还有多元的文化,交融天下,通达古今,民主开放,包容个性,来自全球的文化元素将会丰富你们的生活。更重要的是,这里有你们,你们在这里度过的时光将成为一生难忘的回忆,你们一定也会为这所古老大学的未来创造无限的可能。




同学们,在人生漫长的旅途中,大学是一座桥梁,承载着你们由依赖走向独立,从懵懂的过去奔向广阔的未来。在北京交大的历史上,“桥”是一份独特的文化符号。在开学的第一天,我想与大家分享三个关于“桥”的故事。



第一座桥叫钱塘江桥,它是老校长茅以升的“爱国之桥”。



1937年,茅以升先生面对“没有工艺、没有设备、没有经验,天上还有日本人的轰炸机”的艰难时局,攻克一连串重大技术难题,建成了中国人的第一座现代化大型桥梁——钱塘江大桥。然而,大桥竣工不到3个月,日本侵略者直逼城下,为了国家民族的利益考虑,茅以升不得不含恨将自己倾注心力修建的大桥亲手炸毁,并许下了“不复原桥不丈夫”的爱国誓言。抗战胜利后,茅以升终于受命修复大桥,钱塘江大桥于1953年再次通车,至今仍屹立在江面,成为承载茅以升先生爱国精神的一座丰碑。




茅以升“建桥、炸桥、复桥”的故事,是在民族危亡关头老一辈知识分子爱国精神的生动写照。同样,在新中国铁路干线建设中,交大人手挑肩扛,把“到铁路建设一线去建功立业”作为人生追求;从建国初专家学者纷纷归国返校、献计出力,到青藏铁路、重载运输、高铁建设等国家重大工程屡建功勋,交大人始终与国家民族同呼吸共命运,活跃在各领域国家重大战略的实施现场。还有,今天在场的研究生同学中,有不少人在本科阶段还参加了国庆70周年、建党百年和北京冬奥的志愿服务工作,对交大“饮水思源,爱国荣校”的精神传统有着更深切的体会。希望同学们在今后的校园生活中不忘爱国奉献的初心和本分,不断培育家国情怀,把自己的理想和社会责任紧紧联系在一起。




第二座桥叫青龙桥,是中国铁路之父詹天佑的“自主创新之桥”。



青龙桥是京张铁路的一个车站,也是当时京张铁路的工程难点所在。清朝末年,詹天佑主持修建了这条中国人自行设计的第一条铁路。他大胆创新,在青龙桥附近巧妙设计“人”字形铁路,不仅完美解决了传统修建方案无法适应复杂地形的难题,更大幅缩短了工期、节约了资金,打破了外国人的狂妄论断,实现了中国铁路建造史上的创举。到今天,京张高铁与京张铁路在青龙桥车站交汇,见证了中国铁路从自主设计建造零的突破到世界最先进水平的历史腾飞。




詹天佑先生的塑像矗立在交大校园的中央,我们的礼堂也以先生的名字命名,它激励着一代代交大人在自主创新的路上奋勇前行。交大研发的中国第一根“保偏单模光纤”,为我国飞机、导弹装上了导航的“神经”;中国第一台IPv6路由器,为未来网络传输拓宽了新的“高速通道”;中国第一套完全自主知识产权的CBTC系统,为地铁装上了“中国大脑”。这一系列重大创新成果为推动行业科技进步做出了重要的贡献。当前我国科技事业已经取得了许多成就,但还有不少领域的关键核心技术受制于人。希望你们把创新成果作为不懈追求的目标,努力夯实理论基础、积累前沿知识、强化研究能力,在科技创新的道路上不断积蓄力量。




第三座桥叫富宁桥,是我们交大师生的“实干之桥”。



这座桥位于云南省偏远的富宁县,那里的小学附近有一条河,在学生上学的必经之路上,每逢下雨涨水就无法通过,只能由老师背着学生过河,或者绕山路远行。人民日报曾评价它是“最危险的上学路”。为了解决当地师生涉水上学的实际困难,交大土建学院桥梁系杨丽辉老师带领“公益桥——小桥工程团队”,冒着道路塌方、山坡落石、路况险峻等危险,多次深入现场进行实地勘察,经过筹资、设计、施工,终于建成了富宁桥,将四公里的山路缩短成为一座桥的距离,连通了孩子们的上学路。现在,杨老师和她的团队已在祖国西南各地奔波7年,建成了5座公益桥,将交大人的实干精神展现在了祖国大地上。



交大的校训是“知行”。我们校园里还有一大批师德高尚、学术精湛的教师执着坚守在教学科研一线,践行着知行合一的精神追求。数学与统计学院冯国臣老师多年如一日,坚持在微信群、QQ群解答学生数学问题常常到深夜,于细微处完美体现教育者的初心;土建学院李波老师带领团队研发了我国第一套冰雪项目风洞辅助训练系统,帮助冬奥会冰雪健儿科学备战;经管学院旅游管理专业的教师团队发挥学科优势,为内蒙古科左后旗地区制定旅游规划,助力当地实现旅游业快速发展。希望同学们秉承交大“严谨治学、知行合一”的实干精神,知则力求明晰透彻,行则务必踏实深入,从小事做起、从眼前做起,努力成为对社会多做贡献的人。




同学们,交大是你们实现梦想的一座桥梁,这三座桥的故事传承着交大的精神,寄托着对你们的期待。此时此刻,丰富多彩的校园生活已经开启,祝愿大家在美丽的红果园走好大学这段路,走向属于你们的美好未来!


谢谢大家!










今日,7个平台同步进行直播



北京交通大学

2022级新生开学典礼回放通道开启

点击进入北京交通大学公众号后

👇按照下面提示查看直播回放👇





承载着秋意浓浓

红果园的新主人们背上行囊

来到了这所心中向往的大学

愿你们在这个新的开始

不负最好年华

收获累累硕果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出品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来源 | 学校办摄影 | 张先睿 汪意 吴芳玲 秦怀禹 陈东泽 高吕方昭 彭欣玥 任君临 曹惺海本期编辑 | 张钰琪 魏紫怡 何菲 郝子越
责任编辑 | 何菲 郝子越

为交大点亮520“在看”!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