零能耗建筑亮相,交大获2金3银!
1、负责AI相关业务场景、机器学习云平台的搭建,赋能平台并完成模型构建;
2、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解决实际运维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3、跟踪最新的AI前沿技术,探索如何将最新的算法与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实现AI应用创新
工作要求1、计算机、软件、数学、信息科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熟悉计算机基础技术,掌握数据库和
3、对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图谱等相关领域有研究。
1、负责AI相关业务场景、机器学习云平台的搭建,赋能平台并完成模型构建;
2、应用机器学习、数据挖掘等技术,解决实际运维问题,提出优化建议;
3、跟踪最新的AI前沿技术,探索如何将最新的算法与技术应用于实际业务,实现AI应用创新
工作要求1、计算机、软件、数学、信息科学、统计学等相关专业,硕士研究生及以上学历;
2、熟悉计算机基础技术,掌握数据库和大数据相关技术;
3、对人脸识别、图像识别、计算机视觉、自然语言处理与理解、知识图谱等相关领域有研究。
喜报近日
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
圆满落幕
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荣获
能源自给单项第1名
家居生活单项第1名
宣传推广单项第2名
互动体验单项第2名
最受媒体欢迎奖第2名
总分仅次于
天津大学、东南大学和清华大学
位列第4名
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是面向全球高校的建筑与可再生能源科技竞赛,旨在探索新能源在建筑中的利用,推动建筑节能与新技术的结合,被称为太阳能届的“世博会”,绿色建筑的“奥运会”。
第三届中国国际太阳能十项全能竞赛于2022年8月在河北省张家口张北县德胜村圆满落幕,10个国家29所知名高校携手180余家企业设计建造了15座零能耗智慧住宅。
本届是北京交通大学第三次参加竞赛,经过3年的悉心筹备,20天的快速搭建,7天的竞赛日程,10余项测试评审,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再创历史最好成绩!
从2013年第一届比赛的1项单项冠军到2018年第二届比赛的2项单项冠军,再到本届比赛的2金3银,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一路成长,屡创佳绩。
本届比赛,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英国拉夫堡大学、陳張敏聰夫人慈善基金和BRE基金,以“可持续灾后应急建筑”为主题,在四川省红十字会支持下,依据国际量化灾后评价工具QSAND,完成了本届作品“BBBC-可持续灾后应急社区中心”的设计和搭建,为受灾群众提供庇护与温暖。
灾后社区中心将为受灾群众提供生活空间、能源供给、医疗服务、儿童空间和公共活动空间,以优异的人居环境舒适度、集约高效的空间和专业的设备系统,全方位保障灾民的身心健康。
灾后是能源孤岛,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聚焦能源韧性,从能源生产、能源利用和能源管理三个维度保障灾后供能。赛队完整实现了“光储直柔”即太阳能光伏、储能、直流配电和柔性交互技术,用电安全性显著提高,能耗浪费大幅减少。
搭建灾后应急建筑时,快速搭建和简单易操作至关重要,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是第一个完成建筑建造的团队,也是搭建过程学生参与度最高的团队。
市场潜力方面,在可持续快速搭建理念下,北京交通大学联合赛队设计的BBBC2.0升级版应急建筑也已入库于国家级备灾仓库。相信在未来,无论是哪个地方发生灾害、疫情,都可以用赛队设计的模块根据需求进行快速搭建和转移,帮助到更多的人群和家庭。
宣传推广方面,赛队事迹受到CCTV、新华网、中国新闻网、人民网、中国教育电视台、北京电视台等多家主流媒体广泛关注和报道,赛队直播浏览量达20万,在呼吁人们关注灾后人居环境和宣传可持续理念方面发出了交大声音,形成了良好的社会影响力。
实践育人方面,赛队在指导老师李珺杰和张文的带领下,由建筑与艺术学院统筹,来自八个学院的百余名师生参与到竞赛的策划、调研、设计、预搭建、搭建及比赛阶段。同学们在竞赛中真刀真枪设计并建造零能耗建筑,扎扎实实学专业,在实践中提升了研究、工程、组织、协调、表达等全方位能力。竞赛体现了学校德智体美劳全面培养的育人理念和“四通”人才培养模式,取得了优秀的育人成果。
践行“知行”校训
牢记责任与使命
施展才华与力量
交大人在路上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责任编辑 | 何菲 郝子越
为交大点亮520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