其他
驻外记者校友,从5000公里外发回报道……
提及“南门”,交大人多数很自豪:“最高的校门”!中秋节前,我校2018届语言与传播学院的硕士毕业生,新华社驻印度尼西亚记者徐钦发来了他与南门的故事。
西侧的雌狮,环抱小狮子。
思源碑与南门。作为交大的标志性建筑,二者是众多学子的热门“打卡地”。
2022年,交大推出的“知行·知味”月饼上印有南门样式。
拱形校门看起来如同涵洞,象征着“交通”。
从校园内远远望去,高耸的南门正像火车的隧道一样,接纳学子来来往往。
校址迁于上园村3号后的历代交大校门。如今我们看到的交大南门于1995年重新修建而成,高16米,重48吨。
《庄子》里写道:至阴肃肃,至阳赫赫;肃肃出乎天,赫赫发乎地。两者交通成和而物生焉。
矗立在西直门外上园村的南门,也一直矗立在我的心里、我的脑海里,我想它也是让无数北京交大人魂牵梦萦的所在。
回顾历年来交大的校名变迁史。
在这座以“交通”为名的学府,从这座伟岸的校门下,走出了一批批莘莘学子,不仅致力于铁路的建设、桥梁的架设,也致力于人心的连通、信息的融通,在大千世界努力凝心聚力,与更多人类寻求命运与共。
没错,我就是曾经走进这座校门的学生之一,完成了在语言与传播学院新闻传播学专业的研究生深造;走出这座校门后,我成为了新华社的一名记者,现在在印度尼西亚驻外。新华社是中国的国家通讯社,也是国际知名通讯社之一。不论是在国内还是国外,我都在为信息沟通、人心传通贡献自己的小小力量。
我所在的印度尼西亚,雅万高铁正在紧张建设,这条高速铁路连接印尼首都雅加达和西爪哇省首府万隆,是东南亚首条高速铁路,也是中国高铁首次全系统、全要素、全产业链在海外落地的项目,更是共建“一带一路”倡议以及中国和印尼务实合作的标志性项目。
我虽人在异国他乡,想念亲人、思念家乡、怀念故园,但我并不孤单,因为在雅万高铁项目上,也有很多我们的校友。我正在用自己的镜头记录着雅万高铁的建设进展;雅万高铁开通时,我也将继续发回报道!
徐钦镜头下的雅万高铁建设进展。
小微推荐▼
(点击图片即可获取全文)
出品 | 北京交通大学官方微信
本期编辑 | 易虹宇 崔仕云 刘家豪 张昊 刘仔宇
责任编辑 | 何菲 郝子越
为交大点亮666个“在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