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案边点滴】不是在画画,就是在为画画做准备——方正谈工笔人物创作

阴澍雨 美术观察 2022-04-25


  当代工笔人物画创作非常活跃,也不乏有创造力的艺术家。从题材来看,人物形象随着生活的改变自然地呈现当代人的精神风貌,随着创作观念的更新,艺术家又不断创造出新的现代图像;从技法语言来看,传统绘画方法被继承下来,用以表现今天的题材,随着媒介材料的升级,新的技法层出不穷。如何将多变的形态统一在和谐的氛围中,需要总体的把握,也需要长期的实践。青年艺术家方正是一位高产画家,其作品精彩纷呈。他勤奋、执着、坚定地走着探索之路。本期[案边点滴]特别约请湖北美术学院的艺术家方正,请他分享工笔人物画创作的新思路、新方法。

——阴澍雨



阴澍雨(中国艺术研究院副研究员):方正你好!近几年你的作品倍受关注,我也是在展览上看过你的几张大幅创作,整体很震撼,细节又非常精致。细读发现里面有很多独到的处理,所以今天想请你谈谈工笔人物画创作的具体方法。你是如何选择工笔画为主攻方向的?

方正(湖北美术学院副教授):这个问题还要往前追溯一级:我是如何选择报考国画系的。1993年的湖北美术学院附中应届生很多人考油画系,我那时候是一个小县城的城管,一个爱听摇滚乐的城管青年。考试前我只来过一次武汉,听说湖美附中那个班几乎都要考油画系,我没有信心和他们竞争,我觉得我的白描很不错,考国画系比考油画系的录取几率大一些,就这样选择了国画专业。

那时候的教学没有分方向,也就是本科四年所有同学都一样的学习写意、工笔。我考前绘画训练的模式是苏式的,你知道,就是素描、色彩、构成等等,物体要画扎实,调子要有层次,色彩要丰富……我甚至买了一个海盗的石膏像,放在家里以各种角度、各种光线去画,甚至画海盗的后脑勺,最后是我能默写海盗石膏素描了!经过这种西方造型体系的考前魔鬼训练,我真的很长时间接受不了中国写意画,但是工笔画就不同了,20世纪90年代的中国工笔画已经开始真正崛起。尤其是传统的勾勒、渲染,再融合西方素描意识深入刻画形象,进行写实与理想化处理的风格非常契合我的天性。


方正  言语的寓言  纸本设色  200×200厘米  2004


阴澍雨:你的画路很宽,一类是现实题材,强调对人物形象的精神风貌表现;另一类是带有当代图式的绘画作品,图像本身是你创造的,有特定的内涵与立意。从题材来看,它们的来源分别是什么? 

方正:90年代初期尹吉男在看到刘小东、喻红、王华祥、王玉平、申玲这些艺术家的作品后,发现他们画日常生活、身边的人。发现他们是和“85美术新潮”不同的艺术家,由此尹吉男提出了“新生代”“近距离”的概念,我1997年毕业创作《我们》直接受其影响,画的就是湖北美术学院和我同级的国、油、版、雕的同学。1998年我又画了《死脸》和《耳语》,这两幅画的造型已经不写实了。《死脸》用的是犯人进监狱必须拍的两张标准照的形式,一正一侧,脸上有一个巴掌印,我那时候知道我们所有人都生活在一个无形的“监狱”里,脸上都会有一个看不见的叫“社会”的人打的一巴掌。这个隐喻我是早就看到了,到现在这个叫“社会”的人还时不时地“啪啪”给我来两巴掌!但是我的这个创作被打断了,2000年,我去了北京电影学院进修电影,在电影学院我做了一个导演,2001年我回到武汉大学开始教本科生“视听语言”“电影大师作品研究”两门课,我彻底沉到了电影的世界里。三池崇史、冢本晋也、北野武、库斯图里卡、基耶斯洛夫斯基……太多大师的作品影响了我,所以一直到2007年,我一直是在研究电影。2007年我还是放不下绘画,但不在圈里好多年了,怎么最快地进入呢?我决定参加2008年的全国青年美展,就画了《收获》这幅画,获了最高奖——优秀奖,现在我也还觉得这是我的现实主义题材最好的一幅。然后又获得第十一届湖北省美展金奖,这样马上就有藏家找我了,就有了后来的一批唯美女青年作品。几年之后我就发现这不是我所要表达的,当时看各种展览,听各种言论,我开始想当代艺术的问题。对我来讲,当代艺术和古代艺术都是一样的对象,只是他们所隶属的时间段不同而已,方法是一样的,我开始关注中国文献古籍,尤其是里面的版画插图,再加上日本电影、漫画作品的影响,就有了我的《啊!崩坏了》《成品》《生长》《恋恋风尘》《裘毛上的维纳斯》《传说》《神话》等作品。这些作品中出现的与其说是被蕾丝紧紧包裹的肉,毋宁说是肉被有机体荷尔蒙支配下被束缚的原始绽放:有被挤压变形而呈现出来的既熟悉又不确定的女体感官经验,有莫名荒凉星球上被饲育的蕾丝肉体,有作为藏品存在的物化女体。呈现出一种“非现实、非日常、非正常、非人类。现实中不可能发生的、无法看到的、不正常的、人变得不像人的状态”。疏离的人际,可以饲育的女体。在表现手法上,这几年的新作全部是绢本,越来越追求绝对的平面趣味,很奇怪的是,我的画面都是中国传统符号,但很多人说我的画非常浮世绘。你看我作品中燃烧的蝙蝠的火,他们竟然说这个火很浮世绘,我那可是正宗国产元素啊,地道的中国火呢!


方正  归来  纸本设色  187×200厘米  2014


阴澍雨:钩染是工笔画的基础方法,你的作品中有很多自己创造的技法,你工笔画创作最初的技法渊源是传统人物画吗?

方正:肯定是,早期对中国经典的临摹学习是绕不过去的,我可能对技法有种天生的敏感吧,有很多效果是想一想,然后做,就达到了。比如你看我画的蕾丝,最早那是2006年吧,在商店看到一件有蕾丝装饰的女装,就想着怎么画蕾丝,直接画法显得很笨,我稍稍琢磨,就有了方法,效果非常好!

阴澍雨:你当前的创作对传统艺术资源有哪些关注与借鉴?

方正:老祖宗留下来的东西很多,它是一座宝库,它在那里,谁都可以进去拿,但以前这座宝库是封闭的,或者说是半封闭的,一般人进不去。现在互联网技术越来越好,这座宝库在“云”上。世界各大博物馆、艺术研究机构都相继开放、提供各种文献资料的高清图下载。我们“70后”虽然不像“80后、90后”从小就接触电脑,但我们还好赶上了,我们大学时代正好是电脑、互联网普及的信息化时代,你去百度“90年代”,它都成一个特有名词了,特指20世纪90年代。我们“70后”算是赶上了。


作品线描稿


用墨、熟褐、一点土红平罩肌肤部,干燥后用合适大小白云毛笔洗涤肌肤部,会形成一种对比并不强烈的温和粗糙底子。


用合适颜色分染、平罩肌肤。


有之前的水洗底子做基础,会增加厚重感。


我想和流行趣味拉开距离,我有一个观点,就是流行趣味是一个时代大的审美趋势,你不可能完全置身其外,所以我一直是控制在流行趣味只能占20%,那剩下的80%怎么做到个人语言最大化呢?大家熟识的名画名作我会有意识回避,因为太多人用了,解构的、拼贴的、挪用的……都有。你生活中有没有这种感觉,有时候偶然的一张图片会给你一个灵感启发,你会马上有一个好的创作想法,如果这种能刺激到你思路的图片很多,那不就是脑洞大开!图片哪里来,它们在“云”上,后来我发现很多文献古籍的插图非常好,比如《山海经释义十八卷》(郭璞注,王崇庆释义,明万历时期大业堂刻本)、《毛诗名物图说》(乾隆39年古本)、《新撰醋葫芦小说》(明,伏雌教主编,明崇祯时期笔耕山房刊本)等等。这些插图有高古范儿,那些神话人物、动物的造型对于我们这种想象力一直被扼杀、被封存,而且又经过这么多年的现实主义造型训练的人来说冲击是很大的。

阴澍雨:我注意到你在纸和绢上运用的技法不同,你是如何选用合适的纸张材料的?这些媒材有哪些特性为你所用?

方正:很多人因缘际会地创造出了自己独特的技法语言。对我而言,用绢还是用纸,这是个问题。既喜欢熟绢经纬线的质感和能够在反面画的特性,又放不下熟宣纸经得起“蹂躏”的品质。在熟宣纸上的很多效果是熟绢无法达成的,例如在熟宣纸上用水洗、用砂纸打磨后,远看只是一个平面色块,而近观则在这灰色之中又能分辨出多种深浅层次,斑驳而厚重。在画黑色绒布时,又能同样用砂纸以不同的手法打磨而形成颗粒状肌理来表现绒布的质感。撞水、撞色、揉搓熟宣纸等等为人所熟识的技法于我是回避的。


把砂纸折叠撕成合适大小,然后把四边裁切整齐。


打磨,注意控制力量,就像罩色时每一遍都很淡的颜色,罩很多遍达到薄中见厚的效果一样。打磨也是注意力量的轻柔,多打几遍。这是打磨纯平效果的背景。


用砂纸的边缘部位打磨平绒布特有的边缘线状受光面。力度比打磨纯平背景时的力度要小,只打磨掉了宣纸最表面的一点纤维。这样最接近平绒布的质感。


不管你怎么控制砂纸的力度、角度、方向,由于纸的纤维是无序的,很多有效颜色纤维会被无差别地打磨掉。所以在粗磨之后,用合适墨色回填损失颜色。


阴澍雨:去年你在〖美术家〗栏目发表过一篇论文,详细谈了《农民》的创作过程。其中提到了具体技法,比如水洗、砂纸打磨等。能不能结合具体的图例详解一下水洗的技法过程?

方正:很多年以前,我在处理作为背景存在的大面积的单色区,平罩颜色干燥后用水洗。洗过之后,纸的表面的一层纤维会洗掉,呈现一种粗糙的效果,然后或染或平罩颜色。后来,用砂纸打磨取代了这种水洗,和砂纸打磨相比,这种水洗效果柔和,与砂纸打磨效果作为一种效果层次存在。

阴澍雨:打磨方法是与水洗相辅相成吗?这两种方法同时用吗?

方正:我现在忘了是怎么一个契机让我选择用砂纸取代了水洗。和水洗相比,水洗掉了表面纤维的同时,也多少会洗掉纸面凹下去地方的颜色,所以效果偏柔和,这种水洗而粗糙的效果可以用来表现农民、工人的皮肤质感。粗糙颗粒的对比没有砂纸打磨的强烈。这两种方法可以同时使用。

砂纸在打磨宣纸的时候,只会打磨掉最外层的纸的表面突起纤维,连带这层纤维上的颜色也一并被打磨掉了。


方正  莉莉的秘密  纸本设色  90×62厘米  2013


阴澍雨:打磨对于宣纸的要求很高吧?

方正:没有特别的要求,只要不漏矾就可以,不管你用的熟宣纸有几层,表面接触颜色的那一层都有肉眼不很容易看到的起伏。这种起伏和宣纸的好坏无关,它是宣纸的基本结构。

宣纸制作的最后几个步骤之一是把制成的皮浆和草浆调匀,叫调浆或拌浆,捞取不同品种的纸,皮浆和草浆的搭配比例不同。将调匀的纸浆倾入纸槽,纸工将纸帘斜向插入,浆料均匀附着在纸帘上,迅速将纸帘提出水面,滤水、烘干,即为成品纸。然后经过烘贴、浇贴、拼贴,最后剪纸成品。

调匀的纸浆是一种或大或小的团块,将宣纸对着光看,会很清楚地看到这种团块的纸浆料。这种团块的纸浆是否均匀也是决定宣纸品质的一个因素。根据宣纸的品种不同,这种团块纸浆起伏的幅度是不同的,纸张越大,纸张相对就越厚,纸浆团块的起伏就越大。巧的是我画的农民题材都是2米乘2米的大画,用的纸都是大纸,这种纸浆团块起伏很大的纸非常适合表现农民厚重感的肌理。

在蝉翼熟宣背面罩的颜色能在正面看到更多,薄薄的蝉翼显得娇嫩脆弱,还记得第一次用砂纸打磨蝉翼熟宣的战战兢兢。不得不佩服宣纸制作工艺,只要小心打磨,蝉翼熟宣也能用砂纸打磨。由于蝉翼熟宣的纸浆团块相对小一些,打磨出来的效果会更细腻。


方正  暴雨将至  绢本设色  43×60厘米  2016


阴澍雨:人物画中,衣服的种类很多,质感也不同。牛仔服是当代人很常见的穿着服饰,请谈谈牛仔裤的具体画法。

方正:牛仔裤的布料纹理有一些人会选择直接用牛仔布料刷上颜色直接拓印,这也是一种方法,但有一个缺点,它不能表现衣服的起伏结构,因为拓上去的纹理是平的。我用砂纸的边缘像用铅笔排线一样打磨,顺着结构打磨,通过纹理的起伏表现衣纹的起伏。纹理若隐若现,不会喧宾夺主。

阴澍雨:蕾丝是你作品中反复出现的符号,承载了怎样的观念?

方正:蕾丝本身没有观念表达,但它和被它包裹的肉一起出现就有了观念。我把女性物化了,女性特征被抽离出来并用蕾丝包裹,堆砌在一起,是我对科技发展的未来再造(饲育)人体的恐惧的恶趣味表达。


方正  蕾丝  绢本设色  70×140厘米  2015


阴澍雨:我的理解是蕾丝在你的画面上是一种线的组合关系,更多出于构成形式的需要来组合。谈谈你对于线的理解,传统绘画的线与现代工笔的线有哪些异同? 

方正:当然,蕾丝构成了我的画面形式,当代工笔的线和古人的线没有区别,前辈们总结的十八描基本涵盖了所有线的形式,我的蕾丝的线条属于“状物”,为了表现蕾丝的质感用现在这样的线条是最合适的了,线条粗细不能有变化,而且要细!

阴澍雨:你的创作题材多变化,又相应地创造了很多技法,这看起来有点麻烦,但通览你的创作体现出的效果还是很和谐,你是如何做到整体、统一的?

方正:我没有特意去统一各个题材的语言,因为那说明我是用心对待各个题材的创作,包括官方的主旋律创作。就像关于导演有一个说法是,很多导演一生只拍了一部电影,就是说导演关于世界、关于人的思考贯穿他所有的作品之中。你看我画少女、画农民,全部“零度”表情,就是无表情,而且绝对不能笑。


方正  裘毛上的维纳斯  绢本设色  80×100厘米  2020


阴澍雨:谈谈你对以后的创作道路有哪些预期与规划?

方正:今年我48岁,本命年。还有12年就60岁,12年4380天,我要尽最大努力画我自己内心认可的画!为什么说60岁?我一直觉得60岁好大了,我有时候观察周围60岁左右的人,看他们的工作状态,想象自己60岁的样子。画自己内心认可和想画的画,这听上去正确、没毛病的一句话,其实是有问题的,你的资质决定了你的内心!所以,最后决定你作品力度的因素是什么?是一种你不可控的因素,也就是说资质是天生的,哪个行业走到最巅峰的几个人不是自然之子?不是天赋使然?好了,回归你的问题,以后的创作?谁知道呢?我不知道!有太多不确定因素了,但是有一点:我是工作狂!真的,我不是在画画,就是走在为画画做准备的路上。(本文由笔谈与录音整理,经方正审阅)

(本文原载《美术观察》2021年第4期)

本文内容版权归本刊所有,请勿转载,侵权必究。



《美术观察》杂志

由文化和旅游部主管

中国艺术研究院主办

国家级艺术类核心期刊

RCCSE中国权威学术期刊 (A+)





如需转载合作请联系微信号QQ号:526891471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