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梁豪 2018-05-31



精准扶贫,精准讲述

——读彭学明《人间正是艳阳天》

梁 豪


来源:文艺报 2017.9.29




彭学明的报告文学《人间正是艳阳天——湖南湘西十八洞的故事》作为头条文章,发表于《人民文学》2017年第10期。湘西十八洞是习近平总书记首次提出精准扶贫重要思想的地方,文章讲述了各级领导干部与十八洞村民一道,积极响应习总书记的号召,将大山深处积贫落后的边远村寨,逐步建设成为因地制宜、精准扶贫、合理规划、精准脱贫的模范之村的故事。作为此篇文章的责任编辑,我得以参与并见证一篇颇具分量的报告文学从初稿到修改到最终发表的全过程。这同样也是我的荣幸。

精准扶贫不论从任何层面来说,都是一面鲜明的大旗。旗风猎猎时,人的声音容易听不真切。这或许是一个蹩脚的譬喻,但无疑是许多作者在书写宏大命题时常常碰到难题的一种象征。怎么以小见大,如何贴紧地面的同时抱持飞翔的雄心,如何避免文字成为口号传送的高音喇叭,这都是站在旗子底下的书写者需要思考和应对的问题。

我觉得彭学明找到了他心中那个理想的解决方案。这位写出过《娘》这样催人泪下的长篇纪实散文的抒情高人,在面对一个更为庞大的命题的时候,依然做到了处变不惊。闲庭信步的节奏韵调和草蛇灰线的结构排布让人称叹,同时他又能稳稳驾驭报告文学无法舍离的新闻性,从而使得固态化的客观数据、事实例证和液态、气态化的抒情笔调、想象色彩,有机地融汇在了一起。

文字明面上的生动光鲜,离不开作者三年三度的实地走访。正是有了三年三次奔赴湘西十八洞村的走访,让这篇报告文学变得更加立体饱满、更加真实可感、更具精气神。它不是扁平的陈词滥调,不是臆想的空中楼阁,在线性发展的书写脉络中,作者常常穿插进不同时空发生的紧密关涉的事件。比如将十八洞相亲会上的欢快场面,与近些年十八洞扶贫工作的具体成效相嫁接,继而引申出习近平总书记对十八洞大龄青年婚配问题的关心,这就让文章在维持整体协调统一的情况下,拥有了多重向度的纵深感和密实感。

彭学明笔下的文字,似乎始终保有一股撞出纸面的冲动和张力,这是这篇文章的可爱之处,也是它的动人之处。它既保持住了纪实文字在事理面前的直线感和硬度,挥发出扎根地方的憨实的泥味,也守护住了文学在审美上的圆润性和弧度,文章不时飘荡出理想与梦想被点燃时的激越和浪漫。

一侧是精准扶贫的宏大命题,一侧是擅长抒情咏叹的散文家,湘西小寨十八洞成了融合两者的天平,也是故事发生展开的芯子。在这个习总书记提出精准扶贫重大方略的地方,新兴事物与千年苗寨土家寨,政策战略与人情世故,浪漫笔触与写实手法,都得到了最大程度的糅合浇铸。从一个个鲜活的普通百姓入手,透过他们的神态、语言、动作,传达出他们心灵的密码。感人心者,莫先乎情,这是彭学明的拿手好戏,从行文中我们不难看到那个熟悉的散文家彭学明。而面对精准扶贫这一国家战略,讲述一系列政策措施在乡间村里具体的施行、老百姓生活点滴的切实改变,又会让我们见识到不一样的报告文学作者彭学明。在更高远、更开阔、更强劲的主题面前,他必须甚至更应当学会节制,学会取舍,找准七寸,懂得点面结合。

十八洞村民在习总书记走访视察之后,在党中央提出精准扶贫战略以后,如何实现了自身命运的转变,这看起来容易,真正落笔很不好把握。他们的变化不是一蹴而就的,自然不允许人为加以裁弯取直。那么,究竟以何种书写的速度,去讲述这种变化的速度;以何种书写的角度,去统摄这种变化的不同角度;又以何种书写的语调,去契合这种变化中人物的语调和故事的腔调,这都是一个个艰巨的难题。

其间,作者必须像一名工程兵一样,跳脱出既有的创作舒适圈,一路排查、勘探、建设,保障创作的顺利展开;也必须像一位匠人一样,不断试错,不断雕琢,精益求精。惟有如此,文章才能有血有肉,避免沦为荒腔走板的流水账,同时还有骨头、有灵魂,具备直面问题的胆识和能力,最终实现“人”与“文”的珠联璧合,“时”和“事”的交相辉映,“情”和“理”的相得益彰。这对一篇报告文学而言是极高的综合要求。

作为一名读者和责任编辑,我很开心看到有作者在面对如此宏阔的题材的时候,他的声音是有力的,音量是适度的,语速是自然的,语言是活泛的,不弱拍,不跑调,不含混。在确保严肃庄重的同时,不失活泼轻快的色调,就好像湖南人爱吃的辣椒一样,热辣辣,红火火,这才是生活本身的气象,是老百姓过日子的气象,是扶贫工作取得切实进展的气象。精准扶贫,彻底实现脱贫,全面建成小康社会,这是国家的战略目标,彭学明为我们提供了一个很好的关于精准扶贫的范本,也给国家扶贫工作带去了我们文学界的声音和力量。

精准扶贫,让全民共享发展成果;精准讲述,记录行进中的中国故事。


杂志美编:郭雪艳

专题编辑:梁 豪



这里进入人民文学官方店


精彩回顾

【评论】李朝全:描绘乡村改革发展的新样本

【赏读】黄国辉:高原笔录

【赏读】何建明:那山,那水[报告文学]

【典藏·扫描】《人民文学》历史上的第九期

◆【赏读】莫言最新力作:锦衣 [戏曲文学剧本]

【评说】《文学报》&李壮:换种方式讲故事的莫言

【写作观】姜念光:我是个专业工兵

【写作观】董玉方:保留闪电,取消了雷

【典藏·阅读】何士光:乡场上

【写作观】徐贵祥:向沉睡的英雄问声好

徐怀中 莫言 朱向前:不忘初心,期许可待

【赏读】任晓雯:别亦难
【写作观】须一瓜:你怎么知道石头里有一匹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