肖睿:青年作家,一九八四年生,内蒙古鄂尔多斯人。代表作《生生不息》《打雪仗》《一路嚎叫》,曾获夏衍杯电影文学奖首奖、“索龙嘎”文学奖、内蒙古自治区“五个一工程”奖等奖项。
光电里的蒙古马
蒙古马,世界上最古老的马种之一,足迹遍布欧亚大陆,堪称坚韧与不屈的传奇。内蒙古草原挖掘出的马化石,可将蒙古马驰骋的踪迹推到一千万年以前。蒙古先祖们将蒙古马视为来自苍天的使者,是长生天派遣下凡的英雄伙伴。习近平总书记曾用蒙古马的形象比喻、勉励内蒙古各族干部群众:蒙古马虽然没有国外名马那样的高大个头,但生命力强、耐力强、体魄健壮。我们干事创业就要像蒙古马那样,有一种吃苦耐劳、一往无前的精神。正如习近平总书记的嘱托,蒙古族与马为伴。每个牧民自有记忆起,无论是在雄浑壮美的神话传说中,还是在朦胧模糊的生命诞生之初,蒙古马一直都是他们的精神图腾,象征着蒙古人对英雄主义的追求和赞美。蒙古民族的历史就是一部马背上的灵魂史,人类的生命和死亡、忠诚和背叛、欣喜和泪水在其中交织合唱。蒙古马驮着它的主人,加速了蒙古族踏入文明社会的步履。而蒙古马勇往直前吃苦耐劳的精神,经过漫长的岁月已经融入了这个伟大民族的血液之中。它根植于草原人民的灵魂深处,激发人类奋发向上的力量。在内蒙古鄂尔多斯达拉特旗境内的库布齐沙漠腹地光能环沙漠乐园旅游景区内,有一匹巨大的“蒙古马”在库布齐沙漠中的沙海中驰骋。“巨大”是一个概念,它究竟有多大?我是该浪漫地描述它的面积?它的身躯绵延不绝如同群山,一直勾连到天边,似乎能够吞食云彩。还是用数据去充实它?这匹骏马由十九万六千三百二十块光伏板组成,占地一百三十九万八千余平方米。二〇一九年七月九日,这幅由光伏板组成的骏马图申报吉尼斯世界纪录成功,这也是鄂尔多斯市首个工业类别吉尼斯世界纪录。同时,这幅浩瀚的骏马图也已收录在吉尼斯出版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七十周年特别版图书《中国骄傲70年》中,它将永远留存于历史之中。我更愿意去讲述这匹马为土地带来的收获,那是人类智慧带给生命的不朽律动。这将近二十万块光伏板是达拉特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的一个重要组成部分。项目规划建设容量两百万千瓦,占地十万亩,总投资约一百五十亿元,项目建成后,年发电量可达四十亿度。更令我惊奇的是,这片浩瀚的光能之海未利用库布齐沙漠的一粒沙子一颗石头,待项目建成后会实现产值超十五亿元,为库布齐有效防沙治沙二十万亩。光伏板发电,还能治沙?还能带来效益?这事引起了我强烈的兴趣。在光伏基地,我发现密密麻麻的光伏板不但像向日葵般自动旋转,追寻着太阳光发电,在光伏板之间的地面上,还种植红枣、黄芩、黄芪等各种药材植物,像铺着一层厚厚的绿色毯子,它的作用不仅是防沙治沙,还为人类带来了丰厚的收益。库布齐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是库布齐沙漠经济先导区的重要组成部分。二〇一八年以来,达拉特旗政府依靠这个基地,在“光伏+”概念上做足文章,大力发展,积极推动光伏平价上网和光热、生物质、风力发电等新能源项目落地,还在基地中配套沙漠有机农林、光能环沙漠乐园旅游等产业发展。这是标准的库布齐模式,我心中想,这是英雄的库布齐人孕育的又一个人间奇迹。所谓库布齐模式,是库布齐儿女在数十年的防沙治沙过程中总结出的宝贵经验。这一模式在全国乃至全球得到了积极推广,并将一片片不毛之地染绿,让无望的沙地人类从“恨沙”变为“爱沙”。库布齐模式是指坚持政府主导,强化政策支持,推行激励约束机制,引导资金、技术、劳动力等生产要素向沙漠治理开发集聚,构建多元投入、多方参与的生态恢复建设的模式。以达拉特库布齐光伏发电应用领跑基地为例,它的诞生和建设就紧紧抓住了库布齐模式中的三个关键:一是坚持把生态优先、绿色发展作为根本遵循。经过多年的探索实践,库布齐人深知沙漠治理要坚持与科学利用有机结合起来,以项目建设带动生态建设,形成沙漠治理、生态修复、生态经济、沙漠产业多位一体治用并行、平衡发展的综合体系。第二,是在生态建设中,坚持把一二三产业融合发展作为核心关键。把发展沙漠清洁能源和发展沙漠有机农业、沙漠风情旅游、推动乡村振兴有机结合起来,努力在基地形成“工、农、林、游、学”多产业融合发展格局。光伏基地实行的“板上发电、板间修复、板下种草(药)”方式,利用光伏板生产绿色能源,通过光伏板间草林种植防风治沙、光伏板下养殖家禽,形成一条天然无污染的生态产业链。在此基础上深度开发沙漠风情旅游项目,发展沙漠科普教育,吸引周边农牧民参与旅游接待和物业保洁,构建农企利益紧密联结的发展新机制。那占地近一百四十万平方米的骏马电站就是这一区域旅游的新亮点,它获得了吉尼斯世界纪录,就是产业结合的最好证明。三是坚持将现代能源经济作为未来发展主方向。还是以达拉特旗库布齐光伏基地为例,当地在全面审视地区资源禀赋和区域发展形势的前提下,提出建设库布齐沙漠经济先导区的战略构想,将新能源开发建设作为产业转型升级和经济高质量发展的主抓手,把绿色清洁能源开发与传统石化能源使用有机结合起来,依托光伏基地至达拉特经济开发区输电路径短和达拉特电厂煤电资源充足的优势,推动形成光伏、火电相互配套补充,就地消纳与向外输送相互结合的多能互补模式,降电价、引投资,同时以沙漠光伏产业为基础,大力推进光伏中下游产业链延伸和产业跨部门延伸,谋划打造上中下游全产业链发展的新型发展格局。近两年,达拉特经济开发区新引进落地项目二十二项、签约项目二十三个,预计总投资一千三百六十六亿四千万元。到二〇二〇年,开发区产值将在二〇一七年的基础上翻一番。“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库布齐儿女忠诚感受着、践行着习近平总书记的谆谆教导,在库布齐大地上创造着一个个这样的现代工业与生态产业的完美结合,在家园创造了一道道亮丽风景线。二〇一九年七月二十七日,主题为“绿色‘一带一路’,共建生态文明”的第七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在内蒙古库布齐开幕。习近平总书记发来贺电,在贺电中,总书记指出,人类只有一个地球家园。荒漠化防治是关系人类永续发展的伟大事业。国际社会应该携手努力,加强防沙治沙国际合作,推动全球环境治理,全面落实二〇三〇年可持续发展议程,还自然以和谐美丽,为人民谋幸福安康。习近平总书记强调,中国高度重视生态文明建设,荒漠化防治取得显著成效,库布齐沙漠治理为国际社会治理环境生态、落实二〇三〇年议程提供了中国经验。中国积极推动“一带一路”国际合作与落实二〇三〇年议程深度对接。面向未来,中国愿同各方一道,坚持走绿色发展之路,共筑生态文明之基,携手推进全球环境治理保护,为建设美丽清洁的世界做出积极贡献。“绿色‘一带一路’”,是第七届库布齐国际沙漠论坛的主题,这是一个多么美好而伟大的规划!用近乎一生的漫长时光将沙漠变为绿地的库布齐农牧民登上了该届论坛,向全世界讲述他们的人生从“恨沙”到“爱沙”的转变。过去因沙致贫,现在凭沙致富。库布齐人防沙治沙的生动实践引起了全场的掌声雷动。鼓掌的人群里包含了来自全球三十多个国家和地区的四百多位相关政要、国际组织代表、商界领袖、专家学者。这掌声是他们对库布齐人民的伟大智慧与卓绝奋斗的致敬。他们激动地表示,荒漠化防治关系全人类的福祉,防沙治沙事业艰巨而光荣。中国为全球生态环境治理做出了巨大贡献,库布齐治沙是非常伟大的模式,各国代表回到祖国后,将沿着绿色“一带一路”,积极开展防沙治沙国际合作,将库布齐模式推广到更多面临荒漠化挑战的地区,造福更多的沙地人类。这更充分体现出,库布齐模式和库布齐精神所蕴含的宝贵经验就是美丽的内蒙古献给这条生命之路上所有沙漠地区及沙地人类最美好的礼物。如今,这匹最洁净的光电蒙古马奔腾于库布齐大地之上,它不仅是库布齐模式的具体实现,更是库布齐人民的精神象征。那些把热血挥洒在土地中的人、用生命孕育种子的人、用骨头和脊梁种树的人,一代代前仆后继。库布齐是英雄地,他们是当之无愧的当代英雄。二〇一八年十二月十五日,生态环境部将亿利库布齐生态示范区设为“绿水青山就是金山银山”实践创新基地。可谁又能想到,这被世界赞誉的光荣大地,曾是全域面积约一万四千平方公里的大漠,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是死亡、无望和贫穷的海洋。当我们站在时间长河边放眼望去,库布齐在千万年前,也是生命和梦想的乐园。沙漠,是人类的“儿子”。今日的库布齐已经很难见到沙丘,更别提成片的沙漠。不仅是翠绿的森林和庄丽的草地,不仅是带有植物清香的微风和婉转的鸟鸣,最为重要的是,库布齐已变为人与自然和谐相处的乐园:在河流边,在森林里,时不时就会看到一串串深浅不一、形态各异的野生动物脚印。来自世界不同国家的越野爱好者驾驶着装载高科技设备的越野车队,在旷野中疾驰穿越。大自然的深处,徒步者在穿行中寻找着生命的意义。七星湖酒店如同一颗洁白华贵的珍珠,在库布齐大地上闪烁着璀璨的光芒。一座座厂房、移民新村和生态小镇在这片自然中和谐地矗立着,这些建筑物证明着人类作为地球沙地生命链条一环的神圣存在。它像个神圣的婴儿,它的未来还有着无限的可能,库布齐随着生态的不断好转,在“绿色‘一带一路’”的意义将会进一步凸显,它是世界目光聚焦之地,是新时代传播中国声音的生态“网红”。库布齐的每一株草都是人类通过艰苦奋斗而来。象征生命、希望和智慧的“骏马图”不会凭空在沙海中诞生。人们看不到的时间深处,库布齐一代又一代的生态工作者将青春化作血汗抛洒在了沙漠中,才有了现在我们看到的绿洲。在库布齐大地上,我追寻那匹骏马诞生的隐秘,追寻人间奇迹的源头。在采访中我结识了一批驻守在库布齐的国家林业科技人员,他们是绿色精神的传承者和守望者,通过他们,我隐约地触摸到了库布齐英雄史诗的源头……早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国家就在库布齐的沙漠中成立了治理沙漠的专业机构,那就是沙区农牧民都知道的林业治沙站。茫茫黄沙中,数千个昼夜,几十个治沙站散落在大漠里,除了林业的工作人员,沙漠没有生命的迹象。每个治沙站都管理着数十万亩以上的荒沙。其中建立在二十世纪五十年代初期的更改召治沙站,属性为生态公益性治沙站,站点设于库布齐沙漠的北端和黄河的南岸,主要是建设沙漠的锁边林工程,封挡住库布齐沙漠的南移,控制住流沙的移动。“远看是讨吃要饭的,近看是治沙站的。”这是鄂尔多斯当时流传的俚语。可想而知当时治沙站条件的艰苦。沙漠是守护者的皮肤,风暴是守护者的呼吸,到处是沙砾,连骨髓里都是。“你们是如何撑下来的?”看着一张张当时沙漠的照片,我脑海里只有这一个念头。当我行进在森林中,踏在松软的草地上,或者是仰望星空时,心中首先浮现的是这雄壮歌声:这是《共青团之歌》,是第一代库布齐的国家林业人金琦的心声,也是千万林业治沙人的心声。我经常想象他们孤独地走进无垠沙漠,在天地间孤独地种下一棵棵树苗的身影。金琦那个时代,沙地中还有狼。据说,他们防身的武器就是一根打狗棍。到了深夜,他们只能在沙漠中的篝火边大声歌唱这首《共青团之歌》,为自己壮胆。这是信仰。探索库布齐沙漠的绿色变迁,人们必须了解这种信仰能够带给人的力量。我们应该永远记住金琦,这个沙漠守夜人。他在深夜中一遍一遍唱这首信仰之歌,他是英雄中的先行者,库布齐第一代治沙人中的代表人物。一九五〇年,金琦还是一个年轻的大学生,已经在库布齐沙漠建设了一个国有苗圃——树林召张铁营子苗圃。他凭借自己的双手双腿,几乎徒步丈量了库布齐沙漠的每一寸土地和地上的绿植,艰难险阻文字难以言说,却有天地和歌声证明他的豪情和信仰。库布齐沙漠也给了金琦在大学中永远学不到的东西——坚毅和韧性。一九五一年,金琦为了给库布齐沙漠的绿色建设提供优质的苗木,决定筹建库布齐沙漠上的第一个专业苗圃。当时在这里的荒漠中,乔木林种非常单调,只有零星的柳树、榆树等,金琦知道只有保证区域内树种的多样化,才能保证森林的生命长久。为此他先后在苗圃里引种了在沙漠里易成活的各派杨树树种,像青杨派、白杨派、胡杨派等,这些树种主要有加拿大杨、新疆杨、小叶杨……还从北方林木发达省市引进了多种速生的杂交杨树种。甚至还培育了各类经济性植物,像木瓜、胡桃、板栗、花椒等。这一百多亩的小苗圃被金琦变成了展示北方树种的植物园。六十九年过去,由金琦创建的张铁营子苗圃,已由一百二十亩发展到现在的两千余亩。并且从土壤到微风,从肥料到建材,处处蕴含着极高的科技成分。现在它已是库布齐沙漠林区天保工程和种苗工程的试验基地,苗圃树种也随着年代不断更新,从提供粗放型的固沙品种到发展精耕型的优质苗木品种。苗圃中有现代化的组培室、贮苗窖、钢架苗木温室,在育苗基地全部安装了喷灌。金琦的苗圃已经成为库布齐沙漠绿化苗木的主要供给基地。金琦等老一辈林业治沙科技人员的梦想终于变成现实。他们的一生是坚守的一生、忠诚的一生,他们用一生的时光在库布齐只做了一件事,踏踏实实,无怨无悔地将沙漠变绿。最终,他们的生命和汗水变成了现在的无垠苍翠。以更改召治沙站为例,据二十世纪八十年代中期统计,就已经奉献了五百万株苗木给库布齐沙漠。可谁又能想象,五十年代刚组建时,更改召治沙站只有光秃秃的五万余亩荒沙,不要说一棵树了,连一棵草、一粒发芽的种子都没有。到现在,这个治沙站的活立木蓄量已为三千六百五十立方米,森林覆盖率由当年的零,已扩大到经营面积的百分之三十三。当年的治沙站现在变成了一片大森林。从零到百分之三十三,林业治沙人奉献的不仅是时间和汗水、智慧和科技,还有信仰所支撑的生命。一代代的林业工作者被先辈感召,兢兢业业,在库布齐挥洒热血,激扬生命。进入新世纪后,国家林业工作者们的专业技术特长更好地发挥出来。他们为进入沙漠造林植绿的企业提供有偿技术服务,逐渐进入市场化的绿色造林服务中来。现在他们为库布齐沙漠提供着优质的苗木和先进的科学技术服务,而自己的优质苗木基地已扩大至三万余亩,成为改造库布齐沙漠的重要苗木基地。我曾经采访过机械化造林总场的一位分场场长,是一位五十多岁的阿姨。据说,她是那个年代的林业学院大学生,货真价实的知识分子。可在我的观察里,她的皮肤异常干燥粗糙,双手到处都是口子,像一个经常干活的农民的双手。她声音沙哑,像沙子般粗粝。但性格极为豪爽,如阳光般率真。阿姨对我说,库布齐林业上的人简历都极其简单,就像我吧,三十三年就一行字:中共党员,一九八四年大学毕业进入鄂尔多斯机械化造林总场至今,在库布齐沙漠防沙造林。我被她的话语震撼了,想约她做更细致的采访,可她急着回去工作。阿姨笑着对我说,孩子,我的名字不会出现在你的文章里,但我做过的一切,库布齐的每一棵树都会记着。因为它们是我的儿女,我是它们的母亲!库布齐林业治沙者中的绝大多数人是无名英雄,默默奉献青春和热血。他们是一批最优秀的科学技术工作者,为了实现对国家、民族的誓言,他们无声无息地为鄂尔多斯沙漠付出知识、技术。干的是最枯燥的基础工程,不为人知,不为人见,就如同他们终身与之战斗的沙漠一样。但林业人是最早一批把理性和科学带到库布齐沙漠的人。无论是为上级决策部门提供各类科学数据,还是直接进行生产,到沙区一线植树造绿。数十年来,他们始终担负着针对治沙的科普工作,深度参与和指导农牧民的沙漠治理建设。他们比所有人都提前一步认知沙漠,感受沙漠,和它作战,并学会尊重它,从而也为人类赢得了沙漠的尊重。他们是绿色种子,放眼如今的库布齐,已经是无尽的绿色。已有六十六年历史的治沙站,现在仍然在为库布齐奉献科学之光。老的传奇消逝,但信仰伴随绿水青山被库布齐大地镌刻入人类的灵魂,科学更新迭代,库布齐属于年轻人,新的传奇在继续。从有沙漠的那天起,人类就开始了和它的斗争。可它就像人类文明的镜像,两者相辅相成。人类无法清醒地认识自己,就无法清醒地认识沙漠。它始终站在人类文明的对面狞笑,像一个枯黄的幽灵。在人类治沙的漫长历史中,曾经出现过三次因为治沙意识和方法错误,导致荒漠化进一步严重的重大事件。一是美国西部大开发时,出现的人工沙漠;二是西方国家在非洲撒哈拉沙漠打深井引起的土地脓肿化致使荒漠加剧;三是苏联时期大规模非科学植树引起的荒漠化事件。无论是美国还是苏联,手中都掌握着当时最先进最强大的科学技术,但却惨遭失败,并被大自然残酷报复。究其原因,就是缺少了对沙漠的敬畏心。当年绝望的库布齐沙漠是如何变成现在世界瞩目的“未来和理想之地”?究其原因,不能不提到一个伟大的大脑和一个伟大的展望——钱学森老人和他的“沙草产业”理论。“中国航天之父”的贡献将会被每一个炎黄子孙铭记。而钱老还有另外一个身份永远被烙印在库布齐大地上,那就是中国沙草产业之父。二十世纪六十年代,钱学森为了祖国航天事业的发展曾在内蒙古和新疆的沙漠戈壁上工作生活过。每次当他看到中国人自己制造的火箭进入点点繁星时都会欣喜异常,可当他的视线投向大漠戈壁之时,他就无法再开心起来,当地牧民焦渴的嘴唇、暗淡的目光令他无法转过身去。“国家和民族的强大,依靠航天航空的高精尖科学。但要让人民富裕地生活,就必须脚踏实地,必须依靠每一棵草、每一粒沙子。”这是钱学森在沙漠中感受到的真理,也是“沙草产业”的雏形。一九八四年,世界范围内掀起了新技术革命浪潮,中国也受到了这一浪潮的冲击。科学和科学思维让国人感到兴奋。在边疆的内蒙古,《内蒙古日报》科学副刊责任编辑们认为这是挑战,同样也是机遇。他们给钱学森这位传奇的爱国科学家写了一封约稿信,希望老人写一篇一千五百字左右的科普短文。钱学森这样一位国家级功勋科学家会答应这个请求吗?所有人惴惴不安。半个月后,钱学森的回信来到了报社。仅读了几行,编辑们便相拥庆祝。他们意识到这不仅仅是一篇“科普读物”那么简单的文章,这是一篇会改写荒漠历史的专论,这就是钱学森所著的《草原、草业和新技术革命》。在专论中,钱学森的观点平和而深刻:内蒙古十三亿亩草场的产值平均只有零点二零元,这太低了。原因是转化得不够,新技术用得不够,没有系统工程的思想。他说:“与其在月球上找空间,不如在沙漠搞发展,要用新的思维来看对待沙漠,在广阔的沙漠中可建立起上千亿元产值的大事业。”从回那封信的一九八三年开始,至一九九九年,十六年间,钱学森在同包括国家领导人、知名专家、部门领导、科研人员、基层同志和编辑记者等社会各阶层人士的通信中,涉及沙草产业内容的就有四十七封。钱学森将自己关于沙草产业的规划运用系统工程总结成十二字方针:多用光、少用水、新技术、高效益。就是这简简单单的十二个字,蕴涵的智慧和科技点亮了库布齐人的心火,为库布齐沙漠带来了巨大的转机和利益。在钱老的指导下,人们发现库布齐沙漠虽然是中国第七大沙漠,扬尘、沙尘暴都源于沙漠,但事物总有两面,有害未必无利,沙漠在破坏人类生存环境的同时,也给人类带来了可供开发利用的许多宝贵资源。且不说库布齐沙漠底下的石油、天然气和其他矿藏等这些真宝贝,单说沙漠里取之不尽、用之不竭并且害得人类好惨的大风,它也是宝。而库布齐沙漠里日日曝晒的强光,是宝,是无价之宝。中国荒漠地区多数地方全年日照时数都长达三千小时以上,每天平均超过八小时,我国西北部的荒漠地区全年平均每平方米的太阳辐射能可达一千五百至一千八百千瓦时。如利用一平方米的太阳能,全年所获得的热能就相当于烧掉约一百八十至两百公斤标准煤。钱学森特别指出,中国沙漠未来能源发展目标之一,就是通过太阳能的成功开发来解决荒漠开发,特别是荒漠高技术的农业生产对能源的巨大需求。通过对荒漠地区太阳能充足这一优势的发挥,进一步推进荒漠开发的深度和广度。钱学森给《内蒙古日报》的回信在一九八四年六月二十九日刊登后,被《人民日报》《技术经济导报》全文转载。内蒙古自治区党委高度重视,希望钱学森能够将回信内的观点全面展开论述。一九八四年七月二十七日,内蒙古自治区党委决策内参《调研信息》第二十四期刊登了钱学森的论述文章《创建农业型的知识密集产业——农业、林业、草业、海业和沙业》,内蒙古自治区党委政研室特意为这篇文章加了按语。当时内蒙古正在进行牧区体制改革“草畜双承包”,这篇文章的发表为改革提供了坚实的理论基础。而钱学森的“沙草产业”理论之所以能够在库布齐沙漠变为现实,根本在于人民的召唤,因为这事业的命运和民族、国家的命运息息相关。从“三北防护林”的建设,到“西部大开发”,再到“退牧还草”,祖国边疆的建设史也是一部可歌可泣的国家环保史、林业奋斗史。正是因为有了党和国家政策的推动和内蒙古各级党委、政府的支持和扶持,钱学森的“沙产业”和“草产业”才能够在库布齐成为现实。库布齐人在工业时代才能够有空间、有条件实施“生态产业化,产业生态化”,善用“资本”和“科技”这两大工业文明的最高成就给库布齐注入强大的生机和活力。库布齐大地上才能出现资产数以百亿计的大型治沙企业,出现在库布齐大漠中艰苦创业奋斗的企业家,出现富裕和希望。现在的第三代年轻治沙工作者才有空间施展自己的才华。(本文为节选,完整作品请阅读《人民文学》2020年11期)
[责任编辑 李兰玉]
50元任选5期(含快递费)
点击这里进入选购页面
·长篇小说|王松:暖夏(人民文学 2020-11)
·新时代纪事|卢一萍:父子的大地艺术 [报告文学](人民文学 2020-11)
·致敬|抗美援朝文学:民族精神的时代表征(常彬)
·短篇小说|普玄:生命卡点(人民文学 2020-10)
·中篇小说|窦红宇:牛美丽的手脚(人民文学 2020-10)
·散文|江子:回乡记(人民文学 2020-10)
·新时代纪事|张庆国:犀鸟启示录[报告文学](人民文学 2020-10)
·短篇小说|董夏青青:礼堂(人民文学 2020-10)
·中篇小说|李天岑:三山凹(人民文学 2020-10)
·诗歌|邵燕祥:人间烟火(人民文学 2020-10)
·诗歌|广子:新年的雪(人民文学 2020-10)
·诗歌|胡兴尚:源(人民文学 202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