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此宗是修无生法忍,不和人争执。你若执著争论的法门,就不能出生死轮回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智慧转发,分享法喜!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六祖法宝坛经》浅释31

宣化上人主讲

师於太极元年壬子。延和七月命门人往新州国恩寺建塔。仍令促工。次年夏末落成。七月一日集徒众曰。吾至八月欲离世间。汝等有疑早须相问。为汝破疑。令汝迷尽。吾若去後无人教汝。法海等闻。悉皆涕泣。惟有神会神情不动。亦无涕泣。

六祖大师在唐睿宗元年年号正极,在延和七月时(因在五月间将其年号改为延和,等到八月又改为先天元年,在一年期间换了三次年号),吩咐门下弟子到新州国恩寺。新州即六祖大师的家乡,国恩寺即他以前的住宅。到此地预备造一座塔,且催促工程早日完成。到第二年夏终七月时落成。

在七月一日鸣钟击鼓,召集所有徒弟至法堂来就说:「你们大家注意!在今年八月我就要离开这个世间了,你们若还有什麽疑问,趁早来问我,我为你们破除疑惑,使你们心中疑惑除尽。若我往生圆寂後,就没有人教诲你们,你们知道吗?所以有问题要赶快问。」

第一个弟子又是法海,他率领所有弟子,听此番话後都放声哭起来,有的偷著哭,有的不怕羞就哇哇地哭起来,大概也有装著哭的。他看到旁人哭,他不哭不好意思。里头有真亦有假,就像作戏一样。

唯有最小的小孩子神会他不哭,为何他不哭呢?大概他不懂事,或没有知觉吧!不是的,神会年纪虽小,定力可不小,他明白一切境界来了,都要无动於衷,如此才真学到不动心如何才叫「不动心」?就是有人说你好,也不欢喜,有人说你坏,也不生气有人说你用功办道,也不欢喜。有人说你最懒惰,你也不起烦恼。可是,若你真懒惰而有人说你,你不动心,却自辩说此是定力,那又错了。好像神会这小孩子,神情不动,没有欢喜也没有哭。

师云。神会小师。却得善不善等毁誉不动哀乐不生。余者不得。数年山中竟修何道。汝今悲泣为忧阿谁。若忧吾不知去处。吾自知去处。吾若不知去处。终不预报於汝。汝等悲泣盖为不知吾去处。若知吾去处。即不合悲泣。法性本无生灭去来。汝等尽坐。吾与汝说一偈。名曰真假动静偈。汝等诵取此偈。与吾意同。依此修行。不失宗旨。众僧作礼。请师说偈。偈曰。

受戒一年到十年叫小师、下座。受戒十年到二十年叫中座,受戒二十年到三十年叫上座。六祖大师说:「神会小师,他现在不是小沙弥,因他已受具足戒。你们这些人看看,他虽年纪小,却都比你们进步,为什麽呢?因他对善不善,好不好都能平等对待,而没有分别心,他真是转识成智,有大智慧。」你看六祖大师如此地赞叹小师。

「他对毁谤、赞叹均不动於心,亦不贪也不舍,爱憎无动於衷。这位小师年纪虽小,你说他好他也不欢喜,你说他不好,他也不发脾气。他也不生悲哀心,也不生快乐心,这真是中道了义,真是难得。你们这些年纪老的也有,年纪中的也有,考试完全没有合格,火候都还不够呢!这麽多年在山里,修的什麽道?一点都没有定力,一听我说往生圆寂,都哭起来!嗄!这些人真没有出息!」各各都被六祖大师骂了一顿。「你们修的是什麽道?就是吃饭、睡觉。你们现忧愁悲泣,忧愁那一个?你们为谁哭啊?哭谁啊?假若你们担心我,不知到什麽地方去的话,我现在告诉你们:切记不要担心,放心好了。我自己知道我要到什麽地方,我的事情我自有安排,也就像『无大无小无内外,自修自了自安排』一样。假设我不知我到何处去的话,那我也不会预先告诉你们说我在八月间就要走了。你们这一班人如此悲哀流涕,大概是不知我的去处,你们若知我的去处,就不应该悲泣。法的自性,本无生灭,它是不生不灭,没有来也没有去。大家不要著急,不要悲哀。大家一起坐下,我现在为你们说一偈颂,名叫『真假动静偈』。此偈有讲真的道理,也有讲假的道理,动的道理、静的道理。你们念诵此偈後,好好保存著,就和我意思相同。你们照此偈修,就不失顿教的宗旨。」

众僧被六祖大师如此呵斥後,就叩头顶礼,恭请六祖大师说偈。
  一切无有真 不以见於真
  若见於真者 是见尽非真
  若能自有真 离假即心真
  自心不离假 无真何处真
  有情即解动 无情即不动
  若修不动行 同无情不动
  若觅真不动 动上有不动
  不动是不动 无情无佛种
  能善分别相 第一义不动
  但作如此见 即是真如用
  报诸学道人 努力须用意
  莫於大乘门 却执生死智
  若言下相应 即共论佛义
  若实不相应 合掌令欢喜
  此宗本无诤 诤即失道意
  执逆诤法门 自性入生死

所有一切都不是真的,你不要将不真的当真来看,若在不真之中而认它为真,则你所见也不是真的。如果你能自己回光返照,反求诸己,在自性里就知道它是真的。若你能离开世间所有一切的假形假相,那就是你的真心。你自己心里不离开假,心里没有真,何处能找到真呢?所以真是不离自性,离开自性也找不到真的。

在你有情知觉性上就能明白这个「动」,你若没有知觉性就是「不动」。你若想修行此不动的行门,就要像无情那样不动。若你再想找真正的不动,就不要离开动而找不动,因动上就有不动。不动就是不动,而动是在有情才有动。若是有情而你再能不动,这是真正不动。你若没有知觉性,则你连佛种都没有了。在你有情知觉性上,不用识心来分别,而用成所作智来分别诸法相,证得自性的理体,得到第一义的境界,那才是真正「不动」。你但作这种见解,就是真如的妙用。

我现在告知你们诸位学道的人啊!你要努力诚心去修行。不要在大乘佛法法门下,却执著你那生死的智慧,著相的智慧。我现为你们讲此偈颂,听後若能明心见性,那我就可和你们讨论佛理,若你听後不能言下相应,明心见性,也应合掌令一切众生欢喜。我此宗是修无生法忍,无所争论,不和人争执。你若和人一争就失去道义,失去道的本体,故说「诤是胜负心,与道相违背,便生四相心,由何得三昧。」你若执著争论的法门,就不能出生死轮回。

时徒众闻说偈已。普皆作礼。并体师意各各摄心。依法修行更不敢诤。乃知大师不久住世。法海上座再拜问曰。和尚入灭之後。衣法当付何人。

当时南华寺六祖大师的徒弟,听说此偈後,都虔诚叩头顶礼,且都体谅大师的心意,所有的人现在都不哭不吵亦不闹了,也不互相辩论。从此依法修行,不互相争辩。大家都知六祖大师在世大概只有一个多月,故法海上座(他时时都忘不了他自己,什麽时候都想争第一),再拜问大师说:「和尚您圆寂之後,衣法当交付给谁呢?」他现也想接这衣钵。

师曰。吾於大梵寺说法。以至於今抄录流行。目曰法宝坛经。汝等守护。递相传授。度诸群生但依此说。是名正法。今为汝等说法。不付其衣。盖为汝等信根淳熟决定无疑堪任大事。然据先祖达摩大师付授偈意。衣不合传。偈曰。
  吾本来兹土 传法救迷情
  一华开五叶 结果自然成

六祖大师说:「我在韶关大梵寺说法,一直到现在所抄录流通,此部经叫做『法宝坛经』,你们要守护此法宝,要辗转流通互相抄录传授,来广度一切的众生。你若依照这个方法去修行,这就是正法。你们现都明白我所给你们说的法,所以不须传这衣了。因为衣是表信的,而你们这些人都是信根淳熟,对我决定没有怀疑,所以都能担当如来的家业来教化众生。可是话又说回来,根据先代祖师菩提达摩大师,他传授偈颂的意思,说这衣从我开始就不该传了。达摩祖师的偈云:「我本来到中国,是为传佛的正法,而救度一切众生的迷情。我这一花将来会开五叶——即二祖,三祖、四祖、五祖、六祖,五位祖师,到时候就不须传此衣,只要传法即可。」故五祖对六祖亦说:「衣为争端,止汝勿传。」

你们看「结果自然成」,这结果的「果」就是你们这一些人,要自然成熟。六祖大师亦说:「菩提果自成」,你们的菩提果要快点成,最要紧的就是不要懒惰,你看菩提达摩祖师早就给你们授记。

师复曰。诸善知识。汝等各各净心听吾说法。若欲成就种智。须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若於一切处而不住相。於彼相中不生憎爱。亦无取舍。不念利益成坏等事。安闲恬静虚融澹泊。此名一相三昧。若於一切处行住坐卧。纯一直心不动道场。真成净土。此名一行三昧。若人具二三昧。如地有种含藏长养成熟其实。一相一行亦复如是。

六祖大师说:「诸位善知识,你们每个人都自净其心,不要存贪瞋痴,来听我说法。你们若想成就一切种智,就应该明白通达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一相而无诸相这种三昧,一行而无诸行的这种三昧。若你在一切处,任何地方——即不论地方好坏,或动或静,也不著住到相上。遇到境界不生憎恨讨厌的心,或喜爱欢喜的心,所谓憎爱无动於衷,心里如如不动。对著你所爱的境界亦不想取为己有,有爱心就有取,如十二因缘上「爱缘取,取缘有」,为什麽要取?就想占为自己所有。舍就因憎,当你一憎就想不要,将其舍弃。你也不想利益成坏等事。对我有什麽利益我才去做,那就是贪心、攀缘心、不乾净的心。也不计较对我是否有成功或害处,都不存这种心。安闲恬静,什麽事也没有烦恼,就像水没有波浪,没有爱憎的烦恼,没宥取舍的烦恼,没有利益成坏的烦恼。你不计成功,也就不知什麽叫失败。虚融澹泊,如万物从虚空生出,但虚空也无所事事,它没有个办事处,说你在这地方出生,或到他那地方去死。因所有万物,生生灭灭、生生化化,都是一种天然的现象,而不加造作。很淡泊就是平常是什麽样子就是什麽样子,故淡泊以明志。没有一点贪心、瞋心、痴心,也就是少欲知足,没有攀缘心。故说:「知足常乐,能忍自安」。在虚融澹泊中,就能在相离相,在尘出尘,所以叫一相三昧。

一行三昧即是你能够在一切处,无论好处、坏处、善处、恶处、是处、非处,行住坐卧四大威仪里,时时用直心。直心是道场,我们学佛的人切记不要用弯曲心,你对任何人都应直心、直言、直行,心里不要有委屈婉转。直言不是心想东口说西,心口不一。做事也直,说话也直,若因不直,将来果也不会直,所以行住坐卧要纯一直心,纯一即是精纯到极点,只有一个,没有两个。一个就是直心,我们修道人无论对人、对己、对事,都要用直心,心里不要计算人,例如那人有钱我去向他借些用用。即使穷到极点,也不做这种没有廉耻的行为。若借後有还亦不失为君子,若只借不还这种行为是很卑鄙的。不动道汤,就是你心直,当你能直言、直行、不动道场,这就是净土,这个名字就叫一行三昧。

假设这个人具足一相三昧、一行三昧,你能依此道理去修行,就像地种上种子一样,在地中埋藏,时间久就自然会长出菩提芽,成熟菩提的果实。这一相三昧和一行三昧就和这道理一样。

我今说法。犹如时雨。普润大地。汝等佛性譬诸种子。遇兹沾洽悉得发生。承吾旨者决获菩提。依吾行者定证妙果。
  听吾偈曰。
  心地含诸种 普雨悉皆萌
  顿悟华情已 菩提果自成
  师说偈已曰。其法无二。其心亦然。其道清净亦无诸相。汝等慎勿观静及空其心。此心本净无可取舍。各自努力。随缘好去。尔时徒众作礼而退。

我今说法,就像及时雨一样普润大地——当农作物需要雨时,雨就来了。若不需要雨,而多下两,农作物就会被水淹。若需要雨而没有雨,农作物就会枯槁而死。

你们各位本有佛性,就譬如这些种子遇到及时雨就有长养滋润、成熟菩提果的希望。你们明白我所说宗旨的人,一定会得到菩提。你若依我所说的法去修行,一定得到菩提妙果。你们听听我所说的偈颂,要注意呀!我已对你们说这麽多法,你们听得都散漫无章,故我用偈颂再表达清楚。各位都要自净其心,用心听我这首偈颂:

心地即自性,它含藏一切的种子。现遇及时雨,普遍滋润一切的种子,故都生出菩提芽。有情众生顿悟,及时明白,结果就要开花,开花就要结果。花开後,菩提妙果自然成就。你看!「菩提果自成」。

达摩祖师说:「结果自然成」,这都是说你们现在这一班「果」。说到我们这个果,能普遍到整个世界去,结果自然成,自然果到世界每一角落去,每一地方都会结你们这种菩提果。各人要自己成就自己的果,我不能帮忙你们,若不自己成,就是自暴自弃。你看!就这麽巧,你们的法字刚巧是排「果」字,我们这个宗派对「果」说得很妙——思修常安果,亲传无为教。

六祖大师说完前边这首偈颂後,对大家说:「我所说顿教法门没有两个,只是一个,就是这顿教,心也要变成一个。所修的道本来清净,且没有一切的相。虽说无有诸相,但你们也不要误会说只观这个静。你若只观静,这也是执著,同时也不要枯守顽空,为什麽呢?因一切众生的心本来是清净,没有染污,没有可取亦无可舍,你们各位要努力向前,不要懒惰,随你们各人的因缘到各处去,建立道场,好好地去修行用功。」这时六祖大师座下徒众有几千人,都叩头顶礼退到一边去。

(未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