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华严经淺释218: 宣说大菩薩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法门及果位境界

宣化上人 青袍笔记 2022-11-03

凡有言谈皆无实义,用嘴巴或文字说法,实际上说不到真实之处,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宣化上人主讲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华严会上佛菩萨(三称)

卷三十九   十地品第二十六之六第九善慧地

說此菩薩八地時          如來現大神通力

震动十方諸國土          无量億数難思議

當金剛藏菩薩演說第八地的法門時,释迦牟尼佛和十方諸佛一齊現出最大的威力神通,令十方諸佛的國土同時发生六种震动。无量億数的國土,和十方諸佛,对大地忽然震动的現象,都发生不可思議的感觉。

一切知見无上尊          其身普放大光明

照耀彼諸无量土          悉使众生獲安乐

諸佛的一切知見,不可思議的无上知見,只有无上尊的佛,才能相互了然。諸佛的身体,普徧放出无量无边的大光明,照耀无量諸佛的國土,使令无量諸佛的國土和众生們,都得到平安快乐。

菩薩无量百千億          俱時踊在虛空住

以过諸天上妙供          供养說中最胜者

无量百千万億的菩薩,同時都踊躍到虛空中,顯現出大神通。以超过諸天的上妙飲食,供养於十方諸佛,供养說法最妙的十方諸佛和释迦牟尼佛。

大自在王自在天          悉共同心喜无量

各以种种众供具          供养甚深功德海

大自在天的天王和天众們,大家都同样的欢喜,希望再能聽到这种无量微妙的佛法。天王和天众們,每個人都以种种不同的上好供养品,供养十方諸佛。因为供养佛的功德之大,大到无有边際,其深有如大海不見底。

復有天女千万億          身心欢喜悉充徧

各奏乐音无量种          供养人中大导師

又有千万億的天女們,欢喜的細胞充滿了全身,內心的愉悅,自然浮於眉目。各自演奏不同的乐器,散发出美妙的音声。这种熱烈而欢欣的盛大音乐会,是为了供养人天的大导師——佛。

是時众乐同時奏          百千万億无量別

悉以善逝威神力          演出妙音而讚歎

这時天女們齊心合意演奏出幽雅聖潔的天乐,有百千万億不同种类的乐器,齊发出悅耳的歌頌声。眞所謂「此乐只应天上有,人間哪得几囘聞」。这种空前的偉大盛況,都是藉著諸佛的大威德神力,才有如是美妙的大演奏。其演出的目的,是为了讚歎佛、法、僧三宝。

寂靜調柔无垢害          隨所入地善修習

心如虛空詣十方          广說佛道悟群生

这种音乐的境界,令人悠然神往於寂靜的氣氛之中。身心協調柔和,而令人发菩提心。这种天乐无絲毫染汚尘垢,无害於人的情意。遠非靡靡之音,令人生起邪思妄念。每個天上的人,或者人間的人,只要一聽到这种聖潔的音乐,都会自然发大心修行佛道。八地的菩薩,他的心境已猶如虛空一样,能不动本座到十方世界。到十方諸佛的國土,广为宣說佛法,教化众生,令一切众生聽了佛法,都能立時開悟。

天上人間一切处          悉現无等妙庄严

以從如來功德生          令其見者乐佛智

不管是天上,或者是人間,所有的地方,到处都現出了无能等比的庄严境界。这种无上微妙的境界,是從諸佛无边的功德所顯出的。演奏天乐,顯現无上微妙庄严境界,能使聽到的、看見的众生們,生起欢喜学習佛法的心,趣向求如佛的大智慧。

不離一剎詣众土          如月普現照世間

音声心念悉皆滅          譬猶穀響无不应

八地菩薩他能不離本座而徧詣十方佛的國土,去教化諸佛國土的众生。这种道理,就好像空中的月亮。月亮只有一個,但是每個人都觉得月亮只照著自己。菩薩不动而能徧遊十方、教化众生,和月亮隨各人移动是同样的道理。八地菩薩已是音声也沒了,言語道断。心念也滅了,心行处滅。雖然如是,但他教化众生,仍然是广宣法要,不遺餘力。譬如人在山谷曠野发出喊声,於是四周山谷立刻反应出同样的声音。菩薩的音声心念,雖說皆「滅」,但这种「滅」是不「著」於「音声心念」的意思。

若有众生心下劣          为彼演說声聞行

若心明利乐辟支          則为彼說中乘道

假若有一种众生,他发不起大心,也沒有大愿,自然沒有大力。他修行、聞法,常以得少为足,往往半途而止或懈怠。唯求自了,这就是小乘人的心志,所以說「心下劣」。遇著这一类的众生,对他就用修声聞乘的法門——苦、集、滅、道四諦法來教化他。如果遇著心智聰明,根性較利的众生,他喜欢修辟支佛的境界,就对他說中乘的十二因緣法,令他修学。

若有慈悲乐饒益          为說菩薩所行事

若有最胜智慧心          則示如來无上法

假若遇有发大慈悲心的众生,他喜欢做利益众生的事,这就是菩薩乘的根性,就对他說修菩薩行,行菩薩道的道理。設若遇著根性猛利,有胜人一等的智慧,又肯发大心,愿求佛道的众生,就对他說最殊胜的成佛的佛乘道理。

譬如幻師作众事          种种形相皆非实

菩薩智幻亦如是          雖現一切離有无

这好比幻術師變戲法,雖然變出千奇百怪的事物,以眩惑人的耳目。其实都是假的、虛幻的,沒一样是眞实的。菩薩用方便善巧的方法教化众生,也是用一种幻化的智慧,不必去執著其事。雖然顯現出來許多相狀,但他並未著於有相无相,只視之为水月佛事,虛幻佛法而已。菩薩行所无事,他的境界是「即一切相,離一切法」。離有为法,也離无为法,一切无著。凡夫为什么不易成为菩薩呢?就是太著相。受人讚歎,則欢喜雀躍。一经人毀謗,就煩惱痛苦。終年歲月,就在好壞、是非、成敗、有无中著眼。菩薩則是超出一切有形之外,掃一切法,離一切相,无我相、人相。人我均如虛空,虛空是取之不可得、捨之不可得,不可得中无一得。人生在世,把自己視为第一,把一切身外之物均希望據为己有,勞碌終身,費尽心力。到頭來,既非你有,也非我得,兩手空空,帶著如影隨形的「业」去見閻君。謹此奉勸諸位信士們!不要再沉迷在糊涂顛倒的夢想中打轉了!

如是美音千万种           歌讚佛已默然住

解脫月言今众淨           愿說九地所行道

像前面所說的天女們演奏的天乐,有千万种美妙的音声在虛空中洋溢。他們歌頌讚歎十方諸佛、法、賢聖僧三宝。演奏会結束后,天王、天子、天女們,並沒有散去,仍然靜悄悄的,安然恭敬的在那兒等候。於是解脫月菩薩就对金剛藏菩薩說:現在法会中,諸位清淨的大众都希望請求大德您,繼续演說第九地的法門,修行德相狀和修学的方法。

爾時金剛藏菩薩告解脫月菩薩言:佛子!菩薩摩訶薩以如是无量智,思量观察。欲更求轉胜寂滅解脫,復修習如來智慧。入如來秘密法。观察不思議大智性。淨諸陀罗尼三昧門。具广大神通。入差別世界。修力无畏不共法。隨諸佛轉法輪。不捨大悲本愿力。得入菩薩第九善慧地。

當解脫月菩薩代表法会中众菩薩和天众等,向金剛藏菩薩請求繼续演說第九地修行的法門和相狀之后,隨即金剛藏菩薩很欣悅的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修行菩薩道,積聚种种善根的大菩薩,以他在第八地修得的智慧,精心思惟,仔細观察,希望求得更殊胜的、更寂滅的,更解脫的境界。因之他知道必須繼续勤加修習佛的智慧,才能深入到諸佛不可以言語相傅的秘密之門。观察这种不可以思議、不可以言傅的、極广大、尽精微的大智慧的性能。清淨一切,總持正定正受的法門,具足无量数的广大神通。到各种不同的世界中去,修学佛的十力、四无所畏,以及佛的十八不共法。能经常隨從十方諸佛轉大法輪,恒常不捨大悲心,從不会忘記往昔所发的大愿力。如像这样勤勉修学,就可以进入菩薩第九地——善慧地。

佛子!菩薩摩訶薩住此善慧地,如实知善不善无記法行。有漏无漏法行。世間出世間法行。思議不思議法行。定不定法行。声聞獨觉法行。菩薩行法行。如來地法行。有为法行。无为法行。

金剛藏菩薩又称一声諸位佛的弟子!进入到第九善慧地的大菩薩,这時他是眞正明白了甚么是善的法行,甚么是不善的法行,甚么是无記的法行。无記的意思,是介於不善不惡之間。他也確实知道甚么是有漏法行。有漏就譬如一個破瓶,盛水盛油都要漏掉。凡夫做惡事得惡报,就漏到地獄畜生道。无漏行,就是向上行善,做利益大众的事,沒有一點惡習氣壞毛病。六根清淨,能理解空无相的道理。他又懂得世間法行,也懂得出世間的法行。世間法行是有漏,不清淨,恒常在貪瞋痴中顛倒來去,生生世世在煩惱无明的覆蓋下流轉著。出世間法行是无漏的,因为已能見道了,一切恰與有漏的世間法相反,而是永遠在清淨的境界中生活。他又知道思議與不思議法行的差別。思議世出世的異同不思議,則是以无分別智,「即世出世」,所謂「在尘出尘」之意。又能知修定的法行,如果不循著正法修行,就不能得到正定,不能得到寂靜的輕安,容易为緣境所动而散漫。他还知道声聞法行和獨觉法行。

声聞法行是小乘聖者,遵佛所說的四諦法——「苦集滅道」而修证的果位,就是罗漢果位。罗漢果位分四個階段:初果名須陀洹,断除三界八十八品見惑。見惑就是「見境起貪愛」。不为境所轉,对境不起貪愛了,就是断了見惑,已达到「見道」的地位了。第二個階段名斯陀含,已断欲界思惑前六品。第三個階段名阿那含,已断欲界思惑后三品,这時已达到修道位。再断除了三界八十一品的思惑。思惑是「迷理起分別」,对於眞理不明白,对於一切事物不明白,都发生疑惑,想知道就去探討研究思惟,还有无明邪思等等。对一切的迷惑疑慮,到无学位这個階段時,都可断滅了。而证得四果,名为阿罗漢,叫无学位。前面三個果位叫有学位,因为还有所学。到四果已是无学了,所以叫无学位。这時行者大声喝道:「我生已尽,梵行已立,所作已辦,不受后有」。这是小乘聖者修道的最高果位,是遵照著四聖諦——苦、集、滅、道而修的。因为知道人生有各种因苦果,所以发愿修行。发四宏誓愿:「众生无边誓愿度」,这就是「苦」諦。「煩惱无尽誓愿断」,这是度「集」諦。「集」是「苦」因,「苦」是「集」果,要除「苦」必須断「集」。这还是在世間法上說。「法門无量誓愿学」,这是度「道」諦。「佛道无上誓愿成」,是度「滅」諦。要成道业必先「滅」除一切染汚的世間法,「滅」是出世間法的因,「道」是出世間法的果。声聞乘是修四諦法证果的。

獨觉乘又叫辟支佛乘,又称中乘。獨觉是以十二因緣法为所修的依據,为主旨。他獨处深山,與世隔絕,「春观百花開,秋覩黃叶落」,因之觉悟到人生一切无常、苦、空、无我的眞理。有佛出世,就能見佛聞法,证悟后称为緣觉。无佛出世而自悟的,称为獨觉或辟支佛。这位九地菩薩,也知道菩薩行的法行,菩薩是修六度或名十度的万行,广大无边,以救拔众生離苦得乐为主要业行,以大悲心为首,只求耕耘,不問收穫,大行大力大愿的行者。他也明白佛所修行的法行,是福慧双修,所以称之为「兩足尊」。佛是福足慧足,为人天共尊敬者。佛利益一切众生,等无差別。佛自觉圓滿,普徧觉他,这就是如來地的法行。有为法行:是有形有相的、无常的、有漏的、染汚的。金剛经上說:「一切有为法,如夢幻泡影,如露亦如電,应作如是观」。又云:「凡所有相,皆是虛妄。」无为法行:是出世間的、无形无相、清淨无染的。这种种法行,第九地的菩薩他都了然无餘。

此菩薩以如是智慧,如实知众生心稠林。煩惱稠林。业稠林。根稠林。解稠林。性稠林。乐欲稠林。隨眠稠林。受生稠林。習氣相续稠林。三聚差別稠林。

这位第九善慧地的菩薩,以他修证得的殊胜智慧,確实知道众生的心多得像密密的树林,而又令人難以捉摸的那么複雜。俗云:「人心不同各如其面」。煩惱稠林:人們的煩惱,多得无以名之,所以称为稠林。以佛的智慧概分为八万四千种类,故佛說八万四千法門,教众生用以克制其煩惱。业稠林:众生所作所为,都叫业。业有善业惡业,也是多如稠林。种善因結善果,种惡因結惡果。因果不明,顛倒輪轉,生生死死,都是业之使然。根稠林:根是指众生各個的根性不同,也像稠林一样。解稠林:众生所明白的事理,也各自不同,亦如稠林。性稠林:意思是說众生心性不同,也如稠林。也可說是性能和种类差別之多。乐欲稠林:众生因根性不同,所以好惡自然不同,所以說乐欲好像稠林。隨眠稠林:隨眠是煩惱中的一种,众生的隨眠煩惱也像稠林一样多。受生稠林:受生是指众生再世投生。众生受生是隨业力,作了何业,业就帶到何处受生。众生的品类像稠林,受生的地方當然也像稠林那样多。習氣相续稠林:欲知前世因,今生受者是。欲知來世果,今生作者是。前生的壞習氣多,今生的脾氣就大。習染而成为慣性,顛顛倒倒是非正邪不明。正经事、正经話許多人聽不进、学不会。邪門歪道的很快就学会了,这都是往世的習氣使然。習氣这种种子,很難断尽,而必然是相续的,所以說習氣相续不絕亦如稠林。三聚差別稠林:这是指一切众生而言,可分三种:一种众生,可得正定,必定证悟的。一种众生,生性邪惡,不能得到修证開悟。一种众生在兩者之間,可善可惡。有緣遇善知識也能得定開悟,无緣見善知識就不能得到正定開悟。像这种众生也是如稠林一样多。

此菩薩如实知众生心种种相。所謂雜起相。速轉相。壞不壞相。无形質相。无边際相。清淨相。垢无垢相。縛不縛相。幻所作相。隨諸趣生相。如是百千万億乃至无量,皆如实知。

第九善慧地的菩薩,他是眞实知道众生的心,由於各個思想不同的緣故,表示出來相狀就有种种不同。如一般所說的雜起相:就是指八識緣境相,同時生起很多的念頭,一時就顯出不定的表現來。內心七顛八倒,雜乱无章,妄想紛飞,一點規矩都沒有的雜乱相。速轉相:由这种妄想很快又轉到另外一种妄想,滿腦子裡都是妄想,快速的轉來轉去,无一刻暫停。壞不壞相:壞就是滅,不壞是生,就是生滅相。无形質相:是沒有形体的样子。是第一義相,所謂心身不可得,心体離念的意思。无边際相:就是自相,順著无边无際的境界,取境不同,即为心用。以上四种心相,並通染淨。清淨相:就是滅除了一切煩惱染汚,恢復清淨的自性。垢无垢相:垢是隨緣,有煩惱、有染汚、不清淨。无垢是本性清淨,離一切雜染、妄念、煩惱,自觉聖智、眞妄。縛不縛相:縛是束縛不自由、就是为煩惱所困擾。不縛是得到了解脫,捨離了煩惱不清淨的困擾。幻所作相:幻是由神通變化所現,是一种幻智,是一种作意所現出的相狀。隨諸趣受生相:隨著所造的业,业就是因,业有业力,它帶著第八識到应得的果报处去受生。凡夫是隨业受生,菩薩是隨愿力受生,为了救度众生,六趣都去受生,隨应度的众生而現各种类的形相。像以上說的种种相狀,雖然有百千万億乃至无数无量的多,但菩薩还是確確实实的知道。

又知諸煩惱种种相。所謂久遠隨行相。无边引起相。俱生不捨相。眠起一義相。與心相应不相应相。隨趣受生而住相。三界差別相。愛見痴慢如箭深入过患相。三业因緣不絕相。略說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第九善慧地的菩薩,他又知道众生种种的煩惱相:一切众生因为被煩惱所束縛,就表現出各种不同的相狀,如所說的久遠隨行相:煩惱这种业障是由无量劫以來,生生世世跟著人六道諸趣中,不管你受生到哪裡,到哪一种类,它總是緊跟著不離開的。就人类來說,很多人不但不捨離煩惱,还非常喜欢煩惱,拿煩惱當飯吃,常常发脾氣,連飯都不要吃了。无边引起相:煩惱是无边、无際、无量的,又多又广,隨時隨地,因一點小事引起了煩惱,於是就引出許多不如意的事。俱生不捨相:这种煩惱是與生俱來的,就是與业惑俱生而同來。譬如嬰兒一出娘腹,就哇哇大哭,这就是煩惱的表現。眠起一義相:「眠」是隨眠煩惱。「起」是現行。現行被貪瞋痴所縛。現行、种子惑业是同样能生起煩惱的根本因緣。與心相应不相应相:就是所生的煩惱,能與心相呼应的形相。有時莫名其妙的发脾氣,而心裡並未生煩惱,这就是外表與心的不相应相。隨趣受生而住相:就是隨著所造的业,善惡不同,受生的趣处就不同,而受应得的果报的相狀。三界差別相:欲界、色界、无色界三界各有不同的煩惱,在粗重的相狀上有區別。愛見痴慢如箭入遇患相:「愛」束縛著凡夫,因「愛」就有憎有恨。「愛」在表面上是愉快,但「愛」又有愛別離苦,有苦就有煩惱。娑婆世界是乐为苦因。「見」就是苦,因「見」就起了貪愛,而常見又起紛爭不和,所以「愛、見」各有煩惱。由此又變成「痴」,有了邪見,有時由邪見生「慢,貢高」。这四种心意,就如利箭一般,深刺入人的心田裡,造出种种过惡和憂患的相狀。三业因緣不絕相:三业是指身口意而言。「身」业不清淨,「口」业「意」业一定不清淨。「口」业不清淨,同样「身业意业」不会清淨。「意」业不清淨,「身业口业」定然不清淨。如果意識不起貪瞋痴的业,「身」絕不会去做殺盜淫的事,「口」也絕不会去妄語、兩舌、惡口、綺語的邪說。三业的造因,互有連帶關係,如三個輪子永遠轉不停息,造出多种不同的相狀。以上只是大略說說各种相狀,如果要詳細說,恐怕有八万四千种的业相。雖然这样多,九地菩薩他还是知道得很清楚的。

又知諸业种种相。所謂善不善无記相。有表示无表示相。與心同生不離相。因自性剎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有报无报相。受黑黑等众报相。如田无量相。凡聖差別相。現受生受后受相。乘非乘定不定相。略說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九地菩薩他又知道一切諸业的种种相狀,就如所說的善不善无記相:善的形相,不善的形相,就是邪惡的形相。无記相就是二者之間,說不上善,也說不上惡的相。有表示的是有形体的相,无表示的是无形体的相。與心同生不離相:业是由无明造成的,起惑受报都是因业而有。无明是與心同生,與生俱來,很不容易把它捨離,因之有同生不離的善惡相。因自性刹那壞而次第集果不失相:自性所造的业,刹那之間好像壞了,而业种猶存,它仍然隨著「緣」,有條不紊,一層一層依著次第,集聚成一种果报,不会失去受报的相。有报无报相:有的重业要受果报。如做了善事,又可消除一些惡业,所以又有不受果报的相。受黑黑等众报相:黑黑是指在地獄,或在惡趣,或在畜生餓鬼的趣中。受种种黑道中的罪报,因为所造的业太多,这种相一定是非常醜惡黑暗的。如田无量相:众生所造的业,好像田網一样多,所成的相,也是各個不同。凡聖差別相:凡夫與聖人的业报不同,所現的相就不同。現受、生受、后受相:菩薩知道众生是現在生受果报,或者來生受果报,或者再再生受果报的种种相。「乘」是大乘小乘的相。「非乘」是地獄畜生餓鬼阿修罗的相。「定」是一切修行人的相。「不定」是那些不修行人的相。以上种种相无量无边,現在只是大略說一說,如果詳細說有八万四千那样多的相。九地菩薩他都能知道这些相的根源。

又知諸根軟中胜相。先際后際差別无差別相。上中下相。煩惱俱生不相離相。乘非乘定不定相。淳熟調柔相。隨根網輕轉壞相。增上无能壞相。退不退差別相。遠隨共生不同相。略說乃至八万四千,皆如实知。

九地菩薩又能知道众生的諸根,有俱生的差別,有的根性聰明,有的下劣——軟就是下劣。有的中等平常,不好不壞。都是隨根性而現相的。先際相是过去世的相。后際相是未來世的相。有不同的相,也沒有不同的相。「上」是上等的,如所謂「俊」就是千中選一的上等相。「中」是中等的,不好也不壞,这种相在众生中要佔百分之七十五,是最多最平常普通的相。「下」是下劣的,常常有許多五根不具的,这种众生多类智慧也很低。煩惱俱生不相離相:无明煩惱從先天帶來,动輒发脾氣,这种众生一定生性暴戾殘忍,煩惱就掛在面上,令人不敢親近。「乘」是大乘,就是定相。「非乘」是不熟的,也就是不定的相。「世間」是非乘、不定的,但可以教化使入佛道。淳熱調柔相:就是和睦慈愛,令人可親的定相。隨根網輕轉壞相:根網就是說「六入」輾轉相縛,不得解脫,因之隨著这种束縛沉淪變異,生住不久,所以說「经轉壞相」。增上无能壞相:这是指凡夫或二乘人,他能除滅障,求上进修行就謂之增上,能增上就不会向壞的方向去,这是好相。退不退差別相:这是指菩薩的淨业而言。退是退轉,不进步就是退心了。不退就是不退菩提心。有三种是㈠位不退:不退於二乘。㈡行不退:所修的行法不退。㈢念不退:於正念不退轉。兩者不同的相。遠隨共生不同相:遠隨是說從无始以來隨业共生不同的相。因为深入,所以叫遠隨。以上这些相,只粗略概說。細說无尽,有八万四千之多。雖然无尽,但菩薩他仍然確实知道每個众生的根相。

又知諸解軟輭中上。諸性軟中上。乐欲軟中上。皆略說。乃至八万四千。

菩薩又知道根、解、欲三种的劣(輭)、中等、上好的不同的相狀。这三种的相,是順著发展的。依根就生解,依解就成性,依性就起欲,皆悉相似叫做相順。義理相參,名为順入。这些都只是大概說一點,如果詳細說,也是有八万四千那样的多。根是根性,解是理解。欲是乐欲。

又知諸隨眠种种相。所謂與深心共生相。與心共生相。心相应不相应差別相。久遠隨行相。无始不拔相。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鉢底神通相违相。三界相续受生繫縛相。令无边心相续現起相。開諸处門相。堅实難治相。地处成就不成就相。唯以聖道拔出相。

菩薩又知道隨眠煩惱的种种相,就如與「深心」共生的相——深心是說无始以來就跟隨著的,非常微細難以观察的煩惱,到十地还不能断尽这种的隨眠相。與心共生相:这是指六識分別事物的心意,是因現前事物而生起的。心相应不相应差別相:这是依三界來說,相应是同界內相应,不相应是不同其他一界相应。不过有時在同界內隨著現前的境界,也不相应的。久遠隨行相:是說久遠劫以來,都是隨行的,甚至上至有頂,或說緊隨到九地的相。无始不拔相:这是說无始以來的业,因沒有聞思修,就沒有智慧生起,隨眠怨賊就猖狂,而众生无能拔出,脫離这种煩惱。與一切禪定解脫三昧、三摩缽底相連相:众生因为不知修行,不明眞理,不能滅除愛見等心,得不到禪定和解脫的正定正受,也不明白止观的修学方法,一切都與正法相违背,而順著煩惱的濁流漩澓。三界相续受生繫縛相:在三界中不断受生,在在处处被无明煩惱所繫縛的可怜相。令无边心相续現起相:无边无際的妄相,不停的在心意中此起彼落,令其顯出恍惚難安的相。開諸处門相:是開十二处,根識兩种同生作用,所以說諸門。堅实難治相:堅实是指貪瞋痴三种的毒害,深入不易除滅,所以說它堅实難治,这种頑劣的相。地处成就不成就相:就是說在諸地時能否成就該地的果位,或者不能成就該地的果位的相。唯獨只有依佛所說的聖道修行,才能拔出一切苦根的相。

又知受生种种相。所謂隨业受生相。六趣差別相。有色无色差別相。有想无想差別相。业为田,愛水潤,无明暗覆,識为种子,生后有芽相。名色俱生不相離相。痴愛希求续有相。欲受欲生无始乐著相。妄謂出三界貪求相。

九地菩薩又知道众生受生的种种相:如所說的因众生起惑、造业,各自不同,受报也就不同,隨著他所造的业受生受报而得的相不同。六趣差別相:六趣是六种的法界——人有人的法界,天人有天人的法界,地獄有地獄的法界,餓鬼有餓鬼的法界,畜生包括飞禽走獸蟲,也有牠們的法界;阿修罗有阿修罗的法界,但阿修罗的根性是凶殘好鬥,在各界中都有这种根性的众生,所以凡是如此根性的人畜等,都称为阿修罗。这六趣中的众生,他們各自的相狀是大大不同。有色界和无色界的众生相狀也有很大差別。有想的众生和无想的众生的相中也有差別,和非有想非无想的众生也有种种不同的相。像以上种种不同的生相,都是根據他們各自的业因,所以說业就像一塊田地,痴愛就像水一样滋潤著这塊田。受无始以來的俱生无明掩藏遮蓋著,阿賴耶識所含藏的一切就是种子,在这种因緣和合下,就生起了「后有」的萌芽。有了名色就和无明俱生而不相捨離,成为一個具体的相狀。又有种愚痴无明生出的「愛」,希望求得永遠相续成「后有」的相。想再有來生,受生不已,这种无始以來就執著的貪愛相。妄相已出三界,而仍然貪求欲界的相。

又知習氣种种相。所謂行不行差別相。隨趣熏習相。隨众生行熏習相。隨业煩惱熏習相。善不善无記熏習相。隨入后有熏習相。次第熏習相。不断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实非实熏習相。見聞親近声聞獨觉菩薩如來熏習相。

九地菩薩他又知道众生的种种習氣所表現的形相。習是薰習,氣是氣質。習氣本來是无形无相的,可是形之於事相上,就表現出來种种相狀。熏習的意思,就好像拿一塊白布,放在烟上熏熏,一会兒白布就變成了黃的顏色,而且有一股烟氣。黃色就是受了熏習,留下的味道,就是習氣。所以說習氣是受熏染而來的,習氣深就是受熏的時間悠久。人的自性本來是光明的、清淨的;因为生生世世,由无明不觉生出三种細相——业相、現相、轉相,这三种相現出來,就成了習氣的相狀。因是受无明所現,就是染汚的、不清淨的習氣。拿現生來說,如小兒学習走路、說話、穿衣等,既長学習禮節、讀書、技藝等,都需要经过一點一點学習,才能进步純熟。有的由與生俱來,如食、色。有的由后天学習。菩薩知道众生的習氣是由熏習而來,譬如,修行人有修行的習氣表現,不修行的人有不修行的習氣表現,这都是由过去生中所熏習的緣故,所以表現的相狀就不同。六趣中的众生,也是隨著他受生的趣中生活習慣,積年累月所熏習的,而表現出各趣中不同的習氣相。

「隨众生」是包括九法界的众生。除六趣众生熏習相上面已讲过,現在只說三法界的菩薩界的熏習相。菩薩是欢喜自度度他、自利利他的。声聞界、緣觉界,他們就愿作自了漢,这都是各自的習性不同。隨业煩惱熏習相:隨著所造的业,得著应受的报,惡业惡报,煩惱一定緊隨,終生就在苦惱中所現的相。善是好的習氣,不善是壞的習氣,无記是不好也不壞的習氣——这种种的相。隨入后有熏習相:隨著所种的因,結应得的果,有今生就有來生;今生熏習的習氣重,來生的習氣一定重。次第熏習相:依著次第,有條不紊的熏習相。不断煩惱遠行不捨熏習相:煩惱是很不容易断除的。遠行是說即使你修无漏行,煩惱还是跟著你,不肯離開你的这种熏習相。实非实熏習相:实是眞实的,修菩薩道,求无上正觉的眞实智慧。非实是不眞实的这种熏習所現的相。見聞親近声聞獨觉菩薩如來熏習相:見聞是說要有正見,聽聞正法,不近二乘和外道,以免熏習成种子。隨著所熏習的种性愿意親近声聞乘、獨觉乘、菩薩乘,或者佛乘,各隨熏習的相狀。

又知众生正定邪定不定相。所謂正見正定相。邪見邪定相。二俱不定相。五逆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二俱不定相。八邪邪定相。正性正定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深著邪法邪定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二俱捨不定相。

九地菩薩又知道众生是否得了正定正受,是否入了邪定邪受,还是也未得正定正受,也为入邪定邪受的相。众生有正見的正定相。入邪見的邪定相。二俱是既无正慧抉擇,又不撥无因果,可好可壞的意思,兩者都不是的相。五逆邪定相:五逆是①弑父、②弑母、③弑阿罗漢、④破和合僧、⑤出佛身血。这种邪定的相。如提婆达多就是邪定相。五根正定相:五根是信、进、念、定、慧。有这种五根才能得到正定的相。二俱不定相:正邪二者不能分別清楚的相。八邪邪定相:八邪就是八正道的反面。邪見、邪思惟、邪語、邪业、邪命、邪精进、邪念、邪定。这种十惡八邪的定相。正性正定的相:就是有正當的性情和正確的定的相。更不作二俱離不定相:二者均不離的不定相。深著邪法定相:深深執著外道的邪教邪法邪定的相。習行聖道正定相:修習聖人所修的正道正定的相。二俱捨不定相:二俱是指邪法邪定與聖道的正法正定。二者雖都能捨,但仍是不定的相。以上所略举种种相,都是众生歷劫熏習所成的習氣,而顯現的相。(未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