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把心量扩大与诸佛接近的方法

南怀瑾开示 青袍笔记 2022-11-03

智慧转发,分享法喜!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注:南怀瑾开示摘录。

全部的佛法,两个字可以包括,就是二字,谈空莫过于《般若经》,谈有莫过于《华严经》。妄想虽然不好,但你如能做到坚固一念,(如楞严十种仙)位于天人菩萨之间,也可以达到长生不老的目的。真有定力也可以一念专精,净土宗的一心不乱,密宗专一瑜珈的修法,不使思想念念迁流,何尝不是由此入手。

真的智慧透了,色身生理的困扰也克服了。佛法重在慧解脱。见地透了,真的修持也到家了。现在让我们先看看《般若波罗蜜多心经》。

观自在菩萨,能观的就是自在。坐在这里,灵灵明明。能观内观外,应付一切,以能观的观所观,就是初观自在。向上他就升华,向下他就下堕。成凡夫的,成菩萨的,就是它。向外驰求,好像离开你了。达摩说:一念回机,便同本得。待人接物时,稍稍管带他一下,他就在这里,这就是。久而久之,就是行深轻松一些了。忙中做事要从容”――摆下来,静个两三分钟,这就是。闭关是要你在静中体会出它来,出关以后还要在动乱之中历炼。一片慈和安祥。字,心境朗然,佛法不在枝末上去下功夫,下乘的方术,便等而下之了,所谓做人容易炼心难,气脉归元以后,此身与天地合一,法身无量,如月在中天。《华严经》云:法身清净,遍一切处。无所在,无所不在。不要起心动念,另外造一个的境界。

色不异空(凡夫境界),万事纷纭。这就是空,何以故?你把握不住啊!

空不异色(声闻境界)不要守空,或抓住清净。

色即是空(缘觉境界)。

空即是色(菩萨境界)。

般若之体,相空,是诸法空相,空一切外相,把空也要空掉。一切相空了以后,般若之体自然现前。这个空相,是不生不灭,不垢不净,不增不减的啊。相空了,就是不染污,不执着,六根还是六根,六尘还是六尘。一般人误以为见空相就是究竟,见了空相以后,还要入世,随缘度人,得体以后还要起用,所谓出世入世毫无挂碍,生死,涅槃,成佛与否都无挂碍,无修无证,不被生死所缚。自然无挂碍,无挂碍即无恐怖。

空并不是没有东西,明心见性,确有其事,所以经说真实不虚

把般若明白了以后,才能开释《华严》。《华严》为唯识要典,本经讲十方法界只有一位毗卢遮那佛,一切诸佛均系此佛之化身,乃法身本体佛也。一切菩萨罗汉众生都是他的化身,一切众生本来是佛。释迦佛初成道时所说,乃向诸天所说,一音说法,众生随类得解。一切众生的语言都是此佛的语言,一切声音都是佛说法故。本经与其他各经不同。他经从身心(小我)修起,而后与法界合一。本经从宇宙说起,从法界起修而与身心合一。本经包括印度数千年学术思想。不读《华严经》,不知佛家之富贵。场面之伟大,文字之美妙,太壮观了。但是众生心量狭隘,接受不下来,其实众生真的心量确是那么大。一般人以为表法而已,确实真是那样,因心量太窄故不知。杜顺和尚、李长者,均是弘扬本经大德,成立华严宗。学禅的人到达一念清净时,即与毗卢佛法性之光明相触,整个虚空都是你的身体,你的身体不过只是此一大身的一小部分。打破空间的错觉,一切声音,都是你的声音,一切色相都是你的色相,不过一切众生从无始以来被习气妄想所障,不敢认此广大无边的法身为我身乎!上下五千年,只是一弹指耳,纵横十万里,又有什么隔碍呢?

妙焰海天王颂佛偈曰:佛身普遍诸大会(虚空即我,我即虚空),充满法界无穷尽(一切众生法身皆如此),寂灭无性不可取(一念清净)(不执著),为救世间而出现(一切圣贤),如来法王出世间,能然照世妙法灯(说法如云如雨),境界无边亦无尽,此自在名之所证(观自在)。佛不思议离分别(坦然而住),了相十方无所有(空间观念破掉),为世广开清净道,如是净眼能观见(非肉眼乃清净眼也)。如来智慧无边际,一切世间莫能测,永灭众生痴暗心,大慧入此深安住。

心量要尽量扩大,一念清净,就是华严观

现在我给你们显一下华严境界看一下,但并不是耍把戏。修行人一般都在身上搞,很难超脱。现在我告诉你们一个超出身体的方法,把心念从顶轮抛出虚空,上升到无边际的高空,同时下降到无边际的下方,旁边前后左右也是无边无际,把身体的观念空掉。就是这样坐下去,身体的痛苦,知是知道,可是不去管他,痛苦自然减轻,久之可以得定。这时虚空即是我身,我身与虚空无二。我们这个身体不过无尽虚空中一个微尘。要离开这个身体去修,可是也要借着这个身体来证这样修久了,心量自然逐渐扩大,慢慢就可以与诸佛相接了

南师怀瑾禅七讲录一九六三年

提示:本文来源于“佛学百家_科学佛学-直指佛学核心的悟道之路”http://www.kexuefoxue.com/foxuebaijia/3755.html

南无南方去此得勇力界度十亿佛刹云厚无垢光世界净光如来,其有得闻净光如来名号者,欢喜信乐持讽诵念,弹指之顷发大慈心,其人至心慕乐斯佛已,自作是言:‘今我得闻斯佛名号,弹指之顷发大慈心。持此功德,愿使十方一切众生得解如来微妙之慧。’当知,舍利弗,斯等众生发弘誓愿,于中所得功德之福,如恒边沙诸佛国土,满中七宝持用布施,其所得福不如有人诵持净光如来名者,欢喜踊跃,弹指之顷发大慈心,兴弘誓愿所得功德,比于布施过上百倍。诸正士等欲布施时当作法施,斯之功德疾得成就正觉之道,却八十劫生死之罪。--《称扬诸佛功德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