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楞嚴淺釋(71)对末法时代的诸修行人,一定要诵持楞严咒;对不能诵持的,要写于禅堂或戴在身上。

淨慧长老! 青袍笔记 2022-11-03

智慧转发,分享法喜!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南无本师释迦牟尼佛(三称)

南无楞嚴会上佛菩萨(三称)

顶礼淨慧长老!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若於融。根互用中已得隨順。便於化一切生。求火光明水清愛風周流觀塵成就。各各崇事以此群作本因立常住解。是人則墮羅門。勤心役身事火崇水。求出生死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五著崇事。迷心物立妄求因。求妄冀果違遠圓通。背涅城生。】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误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并把六根圆融的功能互用,和自己证得的大随顺融会贯通为一体,便圆融的化现出世间一切现象。以此圆融造化之理,对祈求得到光明的人,便可示现出大火炬,照亮十方;对喜乐得到清净的人,便可示现出一潭清水静而无声;对欣爱得到游动的人,便可示现出习习凉风,爽而不吹;对心愿观尘凝思的人,便化现晴空静室,空旷神怡。总之,可以化现出满足不同的人喜欢得到或崇尚的事物。把这些识蕴圆融化现出的六尘影事,误当作自性圆融的因缘,妄作常住殊胜理解。这样的人,会坠入邪见,以大龟氏和婆罗门的外道为伴侣,用这种化现出万事万物的识蕴圆融,对事物本身是无生,可随时随地随因缘而灭;而把化生执著为能量的自然生。由此迷失无上佛道和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五种邪见,执著受人崇拜,心迷恋于物理造化,以妄求妄,骑马找马,还妄图冀求得到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执著颠倒化现的外道种子。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若于明中。非群化以永依。依生解者。是人則墮歸無歸執相天中舜若多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六圓虛無心。成空亡果違遠圓通。背涅城生斷滅種。】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妄自计度推理,认为光明充满的虚空,才是常住而不生不灭处,又是宇宙中万事万物生成、变化、存在处。以形色身体的永远灭失,仅以识蕴常住为归宿和所依止处。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邪见,误把无依无归的以识蕴存在的无色界四空天当作有依有归的清净国土,以非想非非想天的虚空之神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六种邪见,执著四空天虚空为圆融心识常住的国土,成就了依空而住的心愿,却亡失了本可证得出离世间的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执著于断灭的外道种子。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若于常固身常住。同於精圓長逝生解者。是人則墮貪貪執阿斯陀求命者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七著命元立固妄因。趣長勞違遠圓通。背涅城生妄延。】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把识蕴未尽的境界,认为是圆融无碍的自性已证常住,便加强对色身的修炼,再留住固有色身的常住;把识蕴与色身结合为长生不老的有识之体,与宇宙同存,永不逝去。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贪求色有长存而又不能长存的偏执邪见中去,以无比长寿仙人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经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七种邪见,执著识蕴为立命的根本,贪求色身长生的固形长寿为圣果报;因而成就了与长寿仙人一样的有劳有酬天乐果报。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常住的不生不灭相背离,成为于执著寿命虚妄延长的外道种子。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命互通塵勞恐其銷盡。便於此蓮華宮化七珍多增媛。恣其心生解者。是人則墮。吒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八邪思因。立熾塵違遠圓通。背涅城生天魔。】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观察识蕴是一切众生生命的根本,可以相互轮回通用。就是认为一切众生都有识性,喜生惧死;又都内有欲望,外有满足贪求的条件。在这样的境界里,见法界有缝隙可以利用,抓住机遇便可留住身形识体,得到客尘环境条件的享乐与满足。如人没有生命,再好的环境条件也与己无关;还不如生命存在一天,就享乐一天。由此心里产生恐其身体销损,惧其命灭,对尘世享乐尽失;便于此时,利用证得的识蕴圆融神力,于虚空中变现出莲花宫殿,广化奇珍异宝,多增妖艳美女,恣情纵欲,放逸其心。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会坠入妄以识蕴真常而实相不是真实的偏知邪见中去,以结缚和我所作之类的天魔为伴侣。从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八种邪见,执著邪思,贪纵欲心,妄以识蕴的尘劳享乐为证得圣果。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执著颠倒欲乐的天魔种子。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於命明中分精粗。疏因果相酬。唯求感背清道。所謂見證滅修道居已休。更不前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聲聞諸無聞僧增上慢者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九心成趣寂果違遠圓通。背涅城生。】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对于一切众生生命轮回的根本因缘,已经观察明白,是由贪求造作的颠倒妄习所自我召感。在这样境界的观察中,可以辨识怎么修行是圣道,怎么造作是凡夫;在取舍的疏密中抉择,去伪存真;知因与果之间相互酬劳,因作果,果又为因,循环不止,报应不爽。这时,唯依精进,真修实干,以求证得圣果,于三界中不生不灭,常乐我净。由于只知自己修行证果,而没有发起清净的菩提心,上求出世间的唯一佛乘,下生愿心救度众生。只见世间诸苦相逼,为了断集中而来的生死烦恼,而又集中全部精力修行,以求达到灭掉诸苦,于生死烦恼中解脱出来,而证得道果。一旦达到了所求证的目标,就不再精进,开始休息,享乐天福,得少为足,自扫门前雪,不管他人瓦上霜,更不求继续修行,上报佛恩,下报众生恩。对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就坠入定性声闻,即钝根阿罗汉;如是不能听闻佛法,开启智慧,就停留在五净居天享受极其殊胜的妙乐,与无闻比丘或增上慢的天人为伴侣。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九种执著离苦得乐的知见,虽不是外道;但最终定力销失,天福享尽时,与无色界的外道仙人果报一样。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被空束缚的种子。 

【又善男子窮諸行空已。而於寂精妙未。若于融清淨覺明。研深妙即立涅。而不前解者。是人則墮定性辟支。諸緣獨倫不回心者。成其伴。迷佛菩提亡失知。是名第十圓覺[-心+目]心。成湛明果違遠圓通。背涅城生覺圓明不化圓種。】 

佛接着说,静坐禅行正定的人,在行蕴已尽的境界里,如三界内证得身心圆融,生死往来无碍,对清净诸法性觉悟明了;在寂灭的法界空性中,不去继续精进静坐禅行,求得出离三界;而是继续探求深空妙理。如不能将法界的深空妙理探求明白,就以此执著为常乐我净的国土;而不发清净无为的菩提心,上报佛恩,下报众生恩。 

讲到这里,奉劝诸位要读诵此经前几卷,要明了此法界是佛为度脱众生安立的道场,不是任何人享乐的终点,只是暂时停泊的港湾。必须发菩提心,成就自性佛的国土,才是了义究竟。 

佛接着说,对证得这样境界作殊胜理解的人,如值佛住世就坠入为缘觉,如不值佛住世就沦为独觉。以色究竟天的辟支佛为伴侣,享乐天福,探究法理;如发菩提心而出离三界,了见佛性后,法理自明;否则,不识庐山真面目,只缘身在此山中。因而迷失无上佛道的菩提路,失去已证得的正知正见。这是识蕴区宇第十种执著探求自心和法界的妙理,成就清净光明的世间极圣果位。虽不是外道,但天福享尽,定力销失时,还要坠入轮回之中。所以,违背并远离了本自圆通的佛法,与出世间的常乐我净相背离,成为三界内接受不到法化的圆满天福的种子。 

【阿如是十種禪那中途成狂因依。或未足中生滿。皆是識陰用心交互故生斯位。迷不自忖量。逢此前各以所。先迷心而自休息。將為畢竟所歸寧地。自言滿上菩提。大妄成外道邪魔。所感業終墮無間獄聲聞緣覺不成增。汝等存心秉如道。此法於我示末世。普令了斯魔自作沈[廿/(阿-可+辛)/女]。保哀救消息邪。令其身心入佛知始成就不遭岐路。如是法去世。恒沙劫中微。乘此心上道。識陰盡則根互用。互用中能入菩剛幹慧。明精心於中化。如琉璃月。如是乃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心。菩所行金十地。等覺圓明入於如莊嚴海。圓滿菩提歸無所得。此是去先佛世尊。奢摩他中毗婆舍那。明分析微魔事。魔境前汝能諳識。心垢洗除不落邪銷滅天魔摧碎。大力鬼神褫魄逃逝。魑魅魍魎無複出生。直至菩提無諸少乏下劣增。於大涅心不迷。若末世愚鈍眾生。未識禪那不知法。修三昧汝恐同邪。一心令持我佛尼咒。若未能誦寫堂或身上。一切魔所不能。汝十方如。究竟修最後垂。】

佛接着说,以上十种静坐禅行正定的人,都是修行至中途,因出现善境界不知弃舍空掉法理,而是妄自贪求执著,脱离正修,产生偏知邪见,并受其迷惑,得少为足,小富则安。究其根源,都是由于识蕴区宇虽然习气灭失,而习气之根未除;一旦机会成熟时,贪求习气又现,与识蕴相互作用,才产生各种不同天人的位次。众生习气顽固,心昧愚迷,又自不量德,遇到善境界现前,各有所爱,各取所爱,各执所爱,贪求的习气迷惑心智,在各自喜乐的不同天体上休息享乐;还妄自认为证得了究竟,回归到清净的国土;自言功德圆满,已证无上佛道,大妄语罪过成立。一切外道邪魔天福享尽时,受业习召感,堕无间地狱。声闻缘觉如停留在天福享乐上,不再继续增加功德,不再精进修行,当天福享尽失去定力时,又入轮回。法会中的众弟子,要存救世的慈悲心,秉承佛度众生的愿力,将此楞严修行方法和解脱之门在佛入涅槃后,特别是末法时代,要广泛流传此经,开示众生,觉知佛法义理,不让天魔毁坏静坐禅行的正定,也不让内魔自毁菩提。保护、安抚、哀告、救度诸修行人,让诸修行人及时自觉消息,销除邪见因缘,保持身心清净,入佛知见,依法持戒修行,从开始启步就发心有远大目标,不贪小利小善境界,避免于中途迷失方向,走向歧路。 

有人问,人生为什么会有很多失败?从有为法上讲,成功的同时,相伴生的就是失败。道家讲,无为而治,顺其自然;就是不人为的求得巨大成功,也就避免了人为的巨大失败。从无为法在世间上讲,一切无为蕴于有为之中,把有为的重心空掉,产生圆融的无为;根本就没有成功,哪里来的失败!如不倒翁,没有重心,又都是重心。 

有人问,您是成功者,还是失败者?我没有成功,自然也就没有失败;如为随顺世间,我做人是失败者,认识自我是成功者。在无量的失败中,唯一的成功是,坐在家里,认识自我。如谁再问我,怎样才能成功?我只会讲,成功在于当下,在于找到回家的路。 

佛接着说,破除上述五十种五蕴魔的修行法门,是过去无量劫中的无量诸佛,深心修行,开悟智慧,证得无上菩提道的修行法门。如修行人,破除识蕴区宇境界,自性的功能作用则会显现,在禅定三昧中,不受诸根的限制,自性出离三界,入菩萨乘,一路精进修行下去,直至证得等觉菩萨的金刚乾慧。在修行菩萨道的过程中,自性中圆明的智慧,精心的福德发挥作用;如透明清澈的琉璃宝器内含有的宝月,明了如故。就这样按照次第品位逐步超十信、十住、十行、十回向、四加行、十地菩萨,达到等觉菩萨品位,成就佛的无上妙宝庄严。 

佛有无上妙庄严三德,即报身智慧德,法身福报德,化身无碍解脱德。自此功德圆满,本觉合一,超然于宇宙中,常乐我净。 

佛接着说,破除五十种五蕴魔事的修行方法,是过去无量诸佛在因地修行止观时,妙觉观照,清析辨别的微细魔事。 用世俗的话讲,是无数过来人于无量长时间内总结出来的颠覆不破的真理。告知后来人,一旦有魔境现前时,能够熟悉的认识觉知到;再将贪求执著的心垢清洗除掉,恢复清净的身心,胜境不作圣解,就自然远离魔事,内魔不起;从而不能落入邪见。 

佛接着说,如身心中的五蕴魔事销失灭净,天魔自然被自性清净光摧毁身形,震碎宫殿;大力鬼神都魂飞魄散,失去神力;魑魅魍魉诸小鬼销声匿迹,不敢复出。在成就无上佛道的修行路上,再无得少为足、乏力休息、下劣贪求、执著善境、心迷身闷等事;而是勇猛精进,直奔大涅槃城。 

佛接着说,如在末法时代,由于众生业力转重,愚痴无智,根基钝劣,不修静坐禅行,当然不知也不能辨别禅定中的各种魔事。再有,不读诵佛经,不听闻法师讲法,更无法知道佛于法会中所说破除邪见与魔事的法门。虽然有部分人,喜乐修行禅定,求得解脱,难免遭遇邪见与魔事的干扰。还有,对末法时代的诸修行人,一定要诵持楞严咒;对不能诵持的,要写于禅堂或戴在身上。只有这样作,金刚藏王菩萨及其眷属,才能日夜护佑道场,保证不给一切诸魔干扰破坏的机会。法会中众弟子,要恭敬此经如十方诸佛一样,依法修行,用身体禅行正修,作好最后的垂教示范,让正法久住于世。 

【阿坐起佛示頂禮欽失。于大中重白佛。如佛所言五相中。五種虛本想心。我等平常未蒙如細開示。又此五陰為並銷次第。如是五重界。惟來發宣大慈。此大清明心目。以末世一切生作將來眼。】 

这时,阿难听闻佛开示后,顶礼赞叹!同时向佛请法说,一是五蕴相中有五种妄想,为根本想心;为什么众生都以此妄想心为根本?二是要灭除此妄想心,是一次灭除,还是逐渐灭除?三是五蕴有无边际?请佛慈悲,既开示法会大众增长智慧,又为未来世众生作修行成就的法眼。 

【佛告阿精真妙明本覺圓淨。非留死生及諸塵垢乃至空。皆因妄想之所生起。斯元本妙明真精。妄以器世。如演若多迷頭認影。妄元因。于妄想中立因性。迷因稱為自然。彼空性猶實幻生。因自然。皆是生妄心度。】 

佛说,众生自性,本自具足福慧,不受生死和尘世诸苦,乃至三界虚空也无法留住。可是,无始劫来,都是因一念无明妄动,造作诸业,受业习召感,才召感有情世间与诸器世间,不同因果,不同报应。众生于诸世间,忘失本性,流转生死,迷头认影,无法出离。于妄想颠倒中,不知、不见、不觉自性的存在,而去执著虚无实义的因缘;讲虚无实义的因缘,是针对因缘无常而言。在心里充满欲望和贪婪的状态下,为得到物质和精神二方面的满足而奔忙造作,费尽心机,巧弄手段;在世间相对的法则中埋下了因缘的种子,成为迷因恋缘的人;这时,还不承认因是自己创立的,缘是对因的回应,缘又是因的开始;还自认为因缘是自然随机产生的。就如众生所处的时间与空间,表面上无法选择,完全是自然因缘产生,而实际也是由众生造作的业习幻化而生,以妄心与颠倒知见算计度量所幻生。 

时空如何幻化;时间是人为算计设定的,有不同的计算单位。众生自己占有的时间是相对的;而静坐禅行入定真空的瞬间,不觉时日或无时间的概念;简言之,此世界时间是相对存在的,佛国土的时间是人为强加的;既是强加的,也是无限的、单一的、无为的。根据众生业习的不同,空间的存在也不同。此世界所处的空间也是相对的,是星球之间磁引力不同作用下的空间;在距离星球以远的外太空中,空间处在另外一种状态;在银河系内的太空中,都是处在什么状态,佛对不同天体上的众生和所处空间的法则性质说的很详细。那么,银河系以外的太空中,存在的外星系与空间又是处在什么状态,宇宙中又有无量的星系与空间,又都处在什么状态,以人类的智慧永远也无法回答;只有佛可了见、明见。可以讲的是,宇宙的星系不同,空间的法则与作用力也不同,生命现象的状态也不同。人类只有依佛法持戒修行,了见自性,才可以不受此世界虚空限制,自由超越并往来于相对虚空和无限虚空,以另外一种生命体而存在。 

【阿知妄所起妄因。若妄元妄因所有。何不知推自然者。是故如來與明五本因同是妄想。汝先因父母想生汝心非想。不能想中命。如我先言心想醋味口中涎生。心想登高足心酸起。崖不有醋物未。汝必非妄通。口水如何因醋出。是故知汝色身。名為堅固第一妄想。即此所說臨高想心。能令汝形真受酸。由因受生能。汝今違損現驅馳。名為虛明第二妄想。由汝念使汝色身。身非念汝身何因。念所使種種取像。心生形取念相。寤即想心寐為諸夢汝想念搖動妄情。名融通第三妄想。化理不住運運密移。甲長髮氣銷。日夜相代曾無覺悟。阿此若非汝體遷。如必是真汝何無覺行念念不停。名第四妄想。又汝精明湛不搖處名恒常者。於身不出見聞覺知。若精真不容妄。何因汝等曾於昔年睹一奇物。經歷歲憶忘俱。於後忽然覆睹前記憶宛然曾不失。此精了湛不中。念念受熏有何算。阿難當知此湛非真。如急流水望如恬。流急不非是流。若非想元甯受想。非汝六根。互用合此之妄想無時。故汝見聞覺知中串習幾湛了罔象虛無。第五微精想。】 

佛接着说,无始劫来,无法测知众生的妄想是从什么时间生起的,从产生根源上,只能说是妄想为因,颠倒为缘。如是根本不存在妄想颠倒的因缘,如何理解众生的存在?在无法知晓众生因何存在的状况下,怎么能推理为自然产生的呢!所以,佛今日在法会上,对众弟子说,众生轮回是因缘生,五蕴根本是妄想生。如人的身体,先由父母有欲望所想和欲望满足,因缘和合而生;如人的中阴身无有求生的欲望和欲望的满足,父母无有因缘,就不会有人的身体;或父母有因缘生人的身体,生命中投胎的中阴身也有区别,分出你我他等。如佛在前文说过,人心想美味,口水流涎;心想登高,腿脚打颤;如没有美味,也没有悬崖,心中无想,怎么会有身体的反应变化呢!由此,要知道人的色身,是第一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色蕴。还以此悬崖与登高作比喻,心中有想而身体有反应变化,是因为身体感受不同作用于记忆,由记忆而联想,才产生身体的反应变化。这种身体的反应是,顺益违损;如饿了想食,饱后感受很好;饿了想食,而食不到,身体感受就不舒服;再如有人恭敬礼拜,心生欢喜;有人诽谤,心生怨恨等。

人的身体为乐受与苦受所驱使而奔波劳碌。这种乐受与苦受却是暂时现象,人的身体是假躯壳;所以,感受也是虚假智慧的反映。这是第二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受蕴。由于人的意识有分析思考能力,从而产生主意支配身体活动;但身体是有形有色,而主观意识与无形无色,不是同一范畴。那人有形的身体为什么受无形的念头控制驱使呢?是人体六根对外部事物的色想与色受而产生反应,形成印像,对有形有色的物品选择,是与人感受的念头相适应。在人心里的色欲和物欲印像,使人醒时思考对比,连睡觉在梦里也会有联想的妄情妄贪。这样的色受印像已经刻骨铭心,融化到血液里。这是第三种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想蕴。人的身体变化,谁的主观意识也不能使其停止下来,指甲要长,头发要长,年少血气随年龄增长要日益销减,使容颜出现皱纹,日夜不停的变化,而这些生理变化还发生在人无觉知的情况下。如说身体是真我,为什么日夜的生理变化发生在不知不觉之中;如说思维心是真我,为什么念生念落想停都停不住。这是第四种坚固妄想;也由此产生行蕴。如人的身心是真我,就会充满智慧,清净无染,不受外面的事物所动摇,这才是永恒常住之体。这样的真我之体,于身不会出现见闻觉知这些生理现象,于心不能容下诸多贪婪的妄习。所以,这个身心不是真我,才有见闻觉知和妄习存在。如人于过去的时间里,见到一件新奇物品;经过多少年之后,记忆中已经忘记;可是突然某一天,又重新见到此物,立刻就回忆起当初的情景,每个细节都历历在目。这说明,人的念念入脑,大脑受念念的影响,又去筹划算计。这些大脑中清楚的记忆,不是真我。这种现象,如远望江水,清静恬息;近见有流,而水下更急。人的意识也是这样,表面似平静和缓,而内心并非安宁,妄想纷飞,汹涌澎湃。这些现象不光是人体的六根,功能相互作用产生的,而是对见闻觉知存储于记忆中的信息,经过加工筛选,抽象综合,有机串联起来的反应。有些事内心记忆了然,外属客尘虚妄不实。这是第五种存储于心识里颠倒的妄想;也由此产生识蕴。 

色受想行识这五蕴,都是六根接受六尘有入产生;所以,也称五受蕴。产生五受蕴的根本,是由上面五种妄想生成。如想知道五蕴产生原因的界限与程度,还是离不开五蕴。色蕴是事物占有空间而产生,受蕴是有形体之触与无形之触感入而生,想蕴是对信息的记忆和忘失而产生,行蕴是一切生与灭而产生,识蕴是清静与混杂入而累积产生。 

【阿是五受五妄想成。汝今欲知因界深。唯色空是色邊際。唯是受邊際。唯記與忘是想邊際。唯滅與生是行邊際。湛入合湛歸識邊際。此五元重生起。生因滅從色除。理則頓悟乘悟並銷。事非除因次第。我已示汝劫波巾。何所不明再此詢問。汝應將此妄想根元心得通。將來末法之中修行者。令識虛妄深自生。知有涅三界。】 

佛接着说,五蕴产生的根本,是内根外尘相互作用下,重复叠累由心受而生;生成的五蕴又因为人有识别功能而有。如从人的身心中灭除五蕴,首先要从灭除色蕴开始;然后再按顺序逐个灭除;即色蕴灭后,才能再灭受蕴;灭受蕴后,才能再灭想蕴;灭想蕴后,才能再灭行蕴;灭行蕴后,才能灭识蕴。五蕴的灭除,不是理论说灭除就能灭除,而是要在静坐禅行定空中观察诸法空相后,才能逐渐突破,逐渐舍弃;胜境生而无贪,天乐现而无求;心念起而舍,因习立而弃。 

理可顿悟,道可渐修。如一念顿悟,就锲而不舍,依唯一佛乘修持下去,一定会有五蕴灭除的那一天。但是,又不能急于求成;无量劫来所积尘垢,哪有一时就还清;次第清洗依禅理,定能恢复自性身。晴空万里似空无,一旦雷起云涌处;暴水狂风有灾成,劝君莫毁菩提行。 

佛接着说,已将一巾六结的法理开示明白,五蕴都是由妄想生,一旦心开得性圆通之理,就可次第灭除。要将今日所说法理,流传后世,开示末法时代的修行人;让他们明白,五蕴虚妄,不要执著色身五蕴;法界中真实存在出世间的清净佛国土,也真实的存在有佛道可以成就,也真实的存在常乐我净的佛体。不要认为佛法僧三宝是空虚的精神存在,或是不实的理论;不贪恋三界诸有,逃离火宅可安生。 

【阿有人遍滿十方。所有空盈滿。持以奉上微塵諸佛。承事供無虛度。于意何是人以此施佛因得福多不。】 

佛接着说,佛问阿难你,如有人以七宝遍满十方虚空,供养无量诸佛,所得福报有多少呢?

【阿答言無盡寶無邊。昔有生施佛七猶獲轉輪王位。況複現空既。佛土充遍皆施珍劫思尚不能及。是福何更有邊際。】 

阿难回答说,往昔有一人供养佛七枚铜钱,命终后生为转轮圣王;何况如此供养佛,可得福无有边际。 

【佛告阿難諸佛如來語無虛妄。若有人身具四重十波夷。瞬息即此方他方。阿鼻地乃至窮盡。十方無問靡不經歷。能以一念此法。於末劫中示未。是人罪障銷滅其所受地苦因成安樂國。得福超越前之施人。百倍千倍千萬億倍。如是乃至算譬喻所不能及。阿若有生。能能持此咒。如我廣說窮劫不。依我教言如教行道。直成菩提無複。佛已。比丘比丘尼婆塞婆夷。一切世天人阿修。及他方菩二乘仙童子。心大力鬼神。皆大喜作而去。】 

佛说,诸佛语无虚妄,真实可信;如有人身犯杀盗淫妄四种根本重罪;同时,还犯有菩萨十重戒;即杀戒、盗戒、淫戒、妄语戒、酤酒戒、说四众过戒、自赞毁他戒、悭惜加毁戒、嗔心不受悔戒、谤三宝戒。在即将落入阿鼻地狱之前,有一念愿将此经佛说修行法门,于末法之中开示有学众生;这人无有尽期的地狱罪障应念销灭,苦报之因立即转变为往生佛净土之因。这人所得福报是前面有人以七宝供养佛福报的千万亿倍。如有人能诵持楞严咒,所得福报,穷劫不尽。如有人依此经法门修行,心不起执著,放下贪求,可以直至证得出世间圣果,不会遇有诸魔事。佛说完此经,法会大众,皆大欢喜,作礼而去。 

有人问,弘法利生有多大功德?准确的说,没有功德。就如遇见一个问路人,顺手指了指方向。问路人找对了方向,到达了目的地。指路人不违良知,尽人本分。 

有人问,佛怎么说弘法利生的功德大呢?佛说弘法利生的功德大,是出世间的无为功德;弘法者在唤醒自性,恢复自性具足的无量功德;同时让众生也回归自性。 

有人问,您讲法的原则中有一句愿将心滴之血,供众生饮浆,怎么理解?此心滴之血非一人之感,无量弘法者各自有点滴。汇集入江河,虹炫贯古今;世代有承传,周留遍法界。再用一首偈语供养同仁,也作为浅释此经的结束语,与诸位共勉: 

一字一滴血,字字血染成;劫满流不止,愿遍虚空刹。

一句一甘露,句句甘泉涌;捧献众生前,为遵佛累嘱。 

感谢诸位拥护道场! 

回向:天仙不坠,国主清宁。世界和平,人民安康。 法界有情,念佛同音。智心圆成,同证佛境。 

欢迎流通,功德无量。 

讲于佛历二五五三年十月 

西历二零零六年十一月 

(全经完)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