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体验并非开悟:“短暂体悟”和“真正开悟”

青袍笔记 2022-11-03

智慧转发,分享法喜!学佛从来都是自己的事儿,万不可执著于文字,误了自己!

过去有位祖师曾说了一个譬喻:“苍蝇在纸窗前一直飞钻,再怎么飞钻,也无法飞过那层薄薄的纸。”所以一个人若只在纸上的理论下功夫,是绝对无法突破现状,解脱自在的。----主题摘要

很多人在品茶赏月中也会吟诵几句“我有明珠一颗”或“菩提本无树、明净亦非台”来和别人辩论。或满口的佛教词汇“解脱”、“菩提心“或者安详,自在等一些觉受。他们也许就会认为——“这就是佛法”。然后觉得自己悟了。。但其实在真实的生活面前,我们的“证悟”是不堪一击的!佛陀被歌利王割截身体时可以做到如如不动,而我们呢,哪怕一句话语都可让我们暴跳如雷?品茶赏月也可能开悟,但绝不能说品茶赏月就是禅;佛法不离日常生活,但也绝不能说日常生活就是佛法

有句话说“愚诵千偈,不解一句,智诵一偈,解百千义。”我们在闻法过程中,如果产生‘易懂’或是‘自己已经轻易通达’的念头,这是一个大魔障。”一般来说,稍有智慧的人,比较容易滋生这类傲慢。与真正的修行人相比,自己佛学水平浅得可怜,还需要老老实实地闻思。理可顿悟,事须渐修,古来大德都是这样,就如六祖大师,开悟后尚隐居猎人队中十五年潜修。不然一盲引众盲,相续入火坑。修行人一定要韬光晦迹,仔细熏修,一番大修,方有一番大悟。方便抵制,自劝自心,即是自己估计自己,不要冒失,自以为了不起,古人说初生之犊不畏虎,则自伤也。有句著名的西藏谚语说:“不要把了解当开悟;不要把开悟当解脱。”

明朝末年的憨山大师,早年在五台山打坐时得到了一些境界,就自认为“证悟”了。后来他被人陷害,充军流放岭南,其间经历了种种苦难艰险,而就在这九死一生之中,他才发觉他原先所“证悟”的那些东西仅仅是浮光掠影,丝毫派不上用场。于是,他开始了铭心刻骨的反省,继而在修行上获得了重大的突破。憨山大师在给友人的书信中说到,他非常感谢这一段苦难的经历,这段经历就好像天地间巨大的钳锤,将他内心中蕴藏的我执烦恼锤打得一干二净,使他获益匪浅。

纵观古今高僧大德,几乎各个都是具足刚骨的硬汉,有着斩钉截铁的性格。“不经一番寒彻骨,哪得梅花扑鼻香?”他们的洒脱、自在,是经历了千锤百炼的艰苦磨砺之后展现出来的智慧,绝非轻轻飘飘、浮浮泛泛所能得到的。否则,那所谓的“洒脱自在”仅仅是古人所呵斥的“软暖习气”而已。

咏给仁波切曾讲述一个故事:

短暂体悟”和“真正开悟”

虽然“湖泊经验”被视为“止”禅修的最高境界,但并非真正的开悟或完全证悟。它是修持道上重要的一步,却不是终极目标。所谓的“开悟”,是完全证悟自己的佛性。佛性是轮回与涅槃的基础,它超越一切念头、情绪,以及感官识(根识)和意识的感受经验,也远离了“自与他”与“主体与客体”的二元体验。它是浩瀚无际的,是智慧,是悲心,也是大成就。

我父亲曾经说过一则他在西藏时发生的故事。他的一个出家弟子在山洞中禅修,有一天,这个弟子捎了一个紧急口信给我父亲,请父亲务必到山洞中看他。我父亲抵达时,这位僧人兴奋地告诉他:“我已经完全证悟了,我知道我能飞了。但是,因为您是我的老师,我还是需要得到您的许可。”

父亲知道这个僧人只是短暂地体验到自心本性而已,于是坦白告诉他:“别傻了,你飞不起来的。”

“不,不,”僧人兴奋地答道,“假如我从山洞顶端跳下去……”

“不可以!”父亲打断他。

他们就这样来回争辩了好一会儿,最后这位僧人终于让步了,说道:“好吧!既然您这么说,我就不去试了。”

这时已接近中午时分,于是僧人便供养我父亲午餐。服侍我父亲用完午餐之后,这位僧人便离开了山洞。但过了没多久,我父亲就听到“砰!”的一声,随后,深邃的山洞底下便传来哀嚎声:“救救我,我的腿断了!”

我父亲于是爬下去,到了那个僧人横躺的地方,说道:“你不是说你已经证悟了吗?现在你的证悟在哪儿啊?”

“请别再提我的证悟了,”僧人哭喊道,“我快痛死了!”

慈悲如昔地,我父亲把这位僧人背到山洞中,用木板固定住他的腿,并给了他帮助伤口愈合的藏药。然而,这肯定是这位僧人永难忘怀的一课。

就像我父亲一样,我的诸位老师总是审慎地指出“短暂体悟”和“真正开悟”之间的不同。体悟随时都在变化,就像天空中云朵的飘浮移动般,而开悟,即自心本性的稳定觉性则如天空本身,是衬托各种变动体验生起的一个不变背景。

想要达到开悟的境界,最重要的是让自己的修持逐步开展,并以每天多次的短时间禅修作为开始。从短时间禅修中逐渐增长的安定、平静或清明等体验,很自然而然地就会激励你延长修持的时间。太疲倦或太散乱的时候,别强迫自己一定要禅修。但是,当你心中有个微弱却坚定的声音告诉你,现在是专注禅修的好时机时,那就千万要把握机会做禅修。

一些学佛人,参阅了许多经论及祖师语录。可谓皓首穷经,博闻强记,但却只停留在文字上,于消除烦恼无有丝毫助益,这无异于说食数宝。本可用来解脱自他的佛法于这类人,只起到了满足虚荣心的功效而已。过去有位祖师曾说了一个譬喻:“苍蝇在纸窗前一直飞钻,再怎么飞钻,也无法飞过那层薄薄的纸。”所以一个人若只在纸上的理论下功夫,是绝对无法突破现状,解脱自在的。未得一地之前,千万不要生起傲慢心,觉得自己不用发愿了、不用出家了,什么都很随便。

嘴上说得再动听,若没有将之融入自己的行动,即使你会讲再殊胜的法,如果没有通过修行品味到其真实的味道,到死时只是种下一些善根,还是继续堕入轮回。

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

苏东坡的前世因缘 

苏东坡来说,很多人只知道他是北宋著名的文学家、书画家,曾任翰林学士,官至礼部尚书,却不知道他前世是个出家人。 “稽首天中天,毫光照大千。八风吹不动,端坐紫金莲。”就是苏东坡写又说“溪声尽是广长舌”,他的诗、他的文都写得非常好! 东坡聪明盖世,而不拘小节, 妓馆淫坊,亦常出入。 祖戒悟处虽高,但还是不免一念之差堕入轮回。其实他自己也在《南华寺》中提过:“我本修行人,三世积精炼,中间一念失,受此百年谴。”意即我本来是个修行人,曾于三世中一直积累资粮,但因一念之差落入尘世,招来了这一生的忧患。

据说他的前世是五戒和尚,一目失明,为某寺院住持。有次他在山门外发现一丢弃的女婴,就带回寺中让一名和尚养大,取名红莲。红莲长大后清秀动人,五戒见到生了一念贪心,并因此而破了戒。他有一个师弟叫明悟,在定中察觉此事后,借机作诗点醒了他。羞愧之下,五戒坐化而去。明悟见后心想:“师兄错走这一步,下世可能会毁谤佛法,永无出头之日。”于是他也赶紧坐化,紧追五戒投胎而去,这就是后来的佛印禅师。

苏东坡的前世为五戒和尚原本道行清净,修行不错,但因为那段孽缘,以至于不得不感受轮回的痛苦,并对后世有一定影响。当然也正由于他出家修行过,故而后世不同于常人,不管在诗学方面,还是佛教研究,都有相当深的造诣。所以,善恶有报、因果不爽的道理,在他一人身上全都体现了。

对比一下我们跟以上两位主人公比修持也许更差,就更不能掉以轻心以为自己懂点佛学知识,嘴上能作些理论,真的悟了。。。   佛法的伟大也不在于停留在语言上,必须通过亲修实证,才可品出其真正的涵义。

密勒日巴尊者也说:不要期望开悟,只要终身修行。

提示:文章来源于“_德格宁玛嘉绒寺_新浪博客”http://blog.sina.com.cn/s/blog_621228420100wbap.html

东方去此莲华光世界,度十万亿佛刹,有世界名普度众难。其国有佛,号曰身尊如来、至真、等正觉、明行成、为善逝、世间解、无上士、道法御、天人师,号曰众祐度人无量。其有得闻身尊如来名号者,尽心信乐持讽诵者,其人疾度生死之海,能除众生诸欲饥渴,当作快士,为于世间而作福田,能受三界一切供养。其有目见此如来者,欢喜信乐,当为世间作大法师,得金刚力立不退转,当成无上正真之道。其有女人闻此身尊如来名者,尽心净意欢喜信乐无谀谄者,厌污女身,从是以后更止不受女人之身,却六十劫生死之罪。如是,舍利弗,其有得闻身尊如来名号者,斯等为获无极之德。是故当求正觉之道,普救一切令离众苦。《称扬诸佛功德经》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