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到此一游」不简单

2017-10-09 张辉 辉哥奇谭


(雨中即景,摄于百度科技园,2017/10/09)

父母,尤其是母亲,每到一处总喜欢找门口、牌匾、石碑处拍照留念。我不理解,问:「这有啥好拍呢?」母亲回答:「好记住自己来过这个地方,也让朋友知道我来过这个地方。」自从6年前开始这样的自驾游,目前不断的这样拍照,我也不断的问她这样的问题。

我曾经和母亲探讨过这个问题:「如果喜欢这个地方的话,可以再来一次。」但母亲说:「一生再来这个地方不知道是什么时候」。换句话说,一辈子也许就来这个地方一次,所以一定要记住,记得清清楚楚,留下非常明确的照片,不仅自己记住,也需要朋友记住,帮自己记住。

于是我把这种照片称之为「到此一游照」。

到今年,我突然觉得可以不必问这样的问题了,因为还是会得到一样的答案。不仅是来自于「得到同样答案的预期」,更重要的是,我越发理解他们的想法,并且认同这种看法。

相对于日渐老去的父母,三四十岁的我们总觉得来日方长,二十年前,十几二十岁的我们更是觉得青春无限。我们总有大把的时间去浪费,大把的青春去挥霍。我上大学在西安,但是校园外的各种名胜古迹却一个没去过,去的最多的不外乎「兴庆公园」,华山、华清池、兵马俑,一次也没去过。不仅是上学的四年没去过,到现在,已经触摸到不惑之年,依然是一次也没去过。本是触手可及,但却和这些地方轻易的擦身而过,算是一种遗憾。

而六十多岁的父母,看待这个世界的方式又必然和我们不同。让他们烦心的是身边已经不断有同龄的朋友故去或者因病卧床,这些都在提醒他们生命之宝贵,时光之短暂。他们把每一次和一个新景点的相遇视为一生一次的机会,所以想尽一切最方便的方法留住自己与这个地方的记忆。而「到此一游照」则是他们能想到的最简单的办法。

自从理解了父母的这个心态,我就不再问「为何照这种照片」的问题,反而,我会每到一个景点,都主动指引他们去找有标志性文字的地方合影留念。不仅如此,以往自驾游,我总是喜欢重点的看一两个地方,其余路过的地方都是经过但不进去,这次不同,我主动在每个可以停留的城市停留打卡。这次路过徐州、南京、乌镇、杭州、千岛湖、上海、苏州、无锡、淮安、济南,都做了停留,有的住了一两夜,有的是去了一趟当地著名的景点比如苏州的拙政园,但没有留宿。回到北京之后,也带他们去逛了熟悉但久违的天安门和颐和园,以前都以「人多、去过」为理由而不去。这样,他们在朋友圈里可以多在一个城市、多在一个景点的标志下打卡,而人生的幸福感和满意度也在悄然的增加。

虽然未来的十几年甚至几十年,我们计划会去更多的地方打卡,不仅国内,还有国外。但是未来依然存在很多不确定性,我们生命中很多人和事,都是一面之缘。我们在相遇的时候总觉得来日方长,可是等真正「再见」的时候又不知是何年何月。当我们想表达爱的时候,就在今天,就在现在,而不是等明天,明年,以后或者回头。只有这样,我们无论在明天、明年、以后或者回头碰到了什么样的不可预料,我们都不会有机会后悔。

人这一生,无论是十几岁还是几十岁,无论是青年时代,还是垂垂老矣,每一天的意义大抵都一样,不一样的是我们看待这一天的主观感受,而主观感受很容易被欺骗,被蒙蔽。就如同我们在年轻时总觉得不着急,现在总觉得来日方长,等老了觉得「只此一次」一样。其实每一天都是一样的,若想改变这种错觉,我们需要抓住每个当下,视每次相遇为一生中的最后一次相遇。这样,无论我们在何时故去,都不会再有太多遗憾。

我来了,我看到了,我到此一游。


参考文章:过节要不要回家看父母?

前一篇文章:如何通过阅读经典建立自己的投资哲学与系统?

原创100天100篇之55/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