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VUCA时代,如何才能「不纠结」?

2017-10-20 张辉 辉哥奇谭

(摄于百度科技园)

VUCA 是什么?

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VUCA这个术语源于军事用语。宝洁公司(Procter & Gamble)首席运营官罗伯特·麦克唐纳(Robert McDonald)借用一个军事术语来描述这一新的商业世界格局:「这是一个 VUCA 的世界。」

纠结又是什么?

纠结是犹豫不决,左顾右盼,并因此引发内心的焦虑。纠结的最直接结果是:拖延症。

我自己本来就容易纠结,我发现身边很多人也容易纠结,尤其是碰到了符合「VUCA」特征的项目时。

比如一个项目,老板的目标总是变化,各方收集来的需求也是充满了不确定性,整个项目涉及过多的单位和组织,这些相关利益体之间的关系并不清晰。如果一个纠结的人,碰到这样的情形,则是雪上加霜,更加纠结,更加焦虑,持续一段时间无法推进项目。

碰到这种情况,我们该如何是好?从自助和助人的角度,我做了以下思考,核心就是如何才能「做事,但不纠结」,供参考:

先来讲讲纠结的原因,我自我剖析过,令我纠结的根本原因有两个:

  1. 想顾全更多人利益,所以会碰到左右为难的情况,在难以抉择的情况下,不自觉的就倾向于「不决策」,静观其变(其实是消极等待)。

  2. 情况非常复杂,自己过往又缺少处理类似情形的经验,一时间不知如何是好。

而为何 「VUCA」情形出现的概率又这么高呢?其实蛮简单,我们总是在做一些开拓性的工作,同时又涉及多方的参与者,这些参与者面对这些工作也是新手。这种情形就是典型的「VUCA」的温床。

用抽象的语言来描述,即系统中有多个结点,每两个结点之间都有可能有关联,但关联本身不清晰,整个系统缺少统一的决策机制,如果结点之间彼此的沟通不畅,就没有人能看清全局。如果整个系统还处于高速的运动中,系统的外界环境也在不断的变化,这就是一个典型的 VUCA 系统。处于 VUCA 系统中的每个结点,都是「纠结」的发源地,大家会问:

我是谁?

我在哪里?

我要去哪里?

我该怎么去?

谁能帮我?

如何破局?有如下建议:

  1. 做自己 - 即不要突破自己的个人水平的边界,把自己目前的理解清清楚楚表达好即可。这是第一步,也是必须勇敢走出的一步。

  2. 讲真话 - 系统如果需要更加明晰,则每个结点都要尽可能提供更加清晰明了的信息。对于个人就是,要讲真话,哪怕这个真话是坏消息。你看到了什么?你感觉是什么?你有什么发现?你有什么建议?一定要勇敢的表达出来。

  3. 分而治之 - 对于一个复杂系统,分而治之往往是有效的方法。如果你能拆分原来的大目标,拆成3-5个子目标,则你就把问题往前推了一大步。如果能把子目标进一步拆分,则又前进一步。

  4. 向前一步 - 有时在楼宇之间用手机地图步行导航时,会发现很难辨别初始的方向,必须往一个方向走十多米才知道正确的方向。停在原地,会长时间无法做出正确的判断。向前一步即「试错」,这种试错的成本很低,但是收益很大。如果面对一个宏大的项目,能针对其中一点提出具体的建议,哪怕仅仅能解决1/10,1/100的问题,也是巨大的进步,相比于原地踏步。

  5. 快速迭代 - 「试错」的目的不是犯错,而是找到哪些路不通,寻找可能正确的路径。任何系统的可能路径都是有限的,最傻的方法是用快速试错的方法去遍历各种可能路径,但这往往也是最有效的方法。当每一步试错的代价足够小,试错的节奏足够快的时候,便能非常快速的推进认知,接近正确的解决方案。当然,我们不是小白鼠,我们自己能在经历一些「试错」之后总结出一些经验,在后面的试错中更加快速、高效。

比如老板给你一个很大的题目,做一个项目计划书,这个项目会持续至少五年,涉及四方利益。当没有达到很明确的状态时,纠结的人往往选择不动笔,等在那里。虽然他每天都在思考这个问题,就是不愿意写出来,因为感觉时机不成熟。

这个时候如何破局?按照以上的建议,则有以下的步骤。

  1. 做自己 - 把自己对于项目五年之后的理解写出来,不要担心对与错,不要担心别人说自己傻,水平不够。

  2. 讲真话 - 不要想别人对这个项目的期望,想自己对这个项目的期待,讲自己内心真正相信的东西。

  3. 分而治之 - 想拆分,总有办法,可以按照 Why、How、What 去拆逻辑,也可以按照等分原则去拆模块。只要往下拆一步,就是前进一步。

  4. 向前一步 - 先放下最终的目标,先想一个3个月的小目标,然后在「假设这个小目标已经完成」的基础上去想下一步。移步换景,登高望远。

  5. 快速迭代 - 如果无法一下子给出一个理想的结果,则可以每天迭代一版,每一版都拿出去和自己的「客户」,包括同事、老板、朋友去寻求反馈。只要能快速迭代,快速基于反馈修改版本,则星期二一定会有比星期一更好的结果,星期五一定会有比星期一好得多的结果。

我们无法选择避免 VUCA 的环境,但是我们却有更加「聪明」的方法去对待「VUCA」,这就是放弃「理想主义」和「完美主义」,用快速推陈出新的不完美,去不断获取更好的结果。

在 VUCA 的世界里,「一眼看到底」是不切实际的幻想,放弃这种幻想,拿起笔来,在纸上画一画,找「客户」聊一下,你会无比轻松。

(后记:写这篇文章的过程,也是典型的以行动力战胜「VUCA」的过程。写这篇文章之初,内心充满了疑惑:「有人愿意看这样的文章吗」、「能说清楚吗」。但是随着不断码字,内心越来越放松,敲击键盘也变得越来越轻快。)


参考文章:说点心里话(这篇文章也有类似的心路历程)

前一篇文章:也来说说「布道师」

原创100天100篇之66/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一起来测试一下微信官方的「赞赏码」)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