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你和老板多久沟通一次?

2017-11-01 张辉 辉哥奇谭

这个问题问100个人有100个答案,因为很多人根本没有仔细想过。这个问题如果昨天问我,我也是没有确定的答案。当然,一般2-3周找老板1 on 1一次,这个是底线。但是除了这个1 on 1,除了会议上的交谈,其他的沟通非常少。

沟通的频次低,这是个问题,非常严重的问题,我直到最近才深刻的意识到。具体的事情不细说了,说说自己的感悟:

老板到底是什么?

这个问题很有趣,老板不是老板还是什么?我们再来问得具体一些,你找老板有什么目的?有什么诉求?很多人会说,那终极目的不是为了升职加薪吗?这个在99%的情况下是无可辩驳的正确,但是问题在于,升职加薪是以年度为周期的「低频事件」,这种日常的沟通对于日后的升职加薪有多少直接的作用,很难衡量。更熟悉?拉近感情?这些方面也许有用,但很难量化;即使能量化,和你最终的升职加薪有什么相关性,也没有确定的答案。

所以,日常找老板沟通和日后升职加薪这两件事情,是松耦合的,没有因果,没有强相关,也不构成驱动因素。

那么日常找老板做什么?做什么?做什么?为什么?为什么?为什么?

直到最近,我才发现:原来老板就是「客户」啊。等等,这两者之间怎么能挂钩?我来给你推理一下。什么是客户?客户的定义就是「买单的人」,说的更明确,是为你的「effort」(时间)买单的人。换言之,既然买单的人就是客户,那么老板当然是客户,而且在很多情况下是最重要的客户。

在承认「老板是客户」之后,我们来讨论下一层次问题:为什么老板经常是最重要的客户?谁是最重要的客户?就是那个决定在未来是否真正买单的人,那个决定是否要复购的人。老板给你下一个命令,让你去做一件事情,这不是买单,这只是下了定金,约定某一段时间之后,你在完成「既定目标」之后,老板验收合格,说Good Job,这才叫完成买单。

在很多项目中,找不到第二个能说「Good Job」的人,所以,老板天然成为最重要的客户。

该如何与「老板」这个客户交流?

在确立了老板是客户,老板是最重要的客户之后,你就得问自己:我该如何服务于这个最重要的客户?

很多做工程师的人比较死心眼,一看有老板愿意买单,自己能干一个非常重要的项目,就会「埋头苦干」。注意,99%的人死在「埋头苦干」上。为什么?从客户角度来说,埋头苦干有两大危害。第一,你很长时间不与客户交流,客户也不知道你在想啥,在做啥,碰到什么困难,有什么进展;第二,你在埋头苦干3个月之后,很可能交付一个客户根本不想要的东西。从客户需求,到产品经理、到设计、到编码实现,最后和客户的真正需求偏差十万八千里。

这在需求比较明晰,比较固定的时候,这种「埋头苦干」的危害体现的不明显,但是,一当处于VUCA时代(VUCA是Volatility(易变性)、Uncertainty(不确定性)、Complexity(复杂性),Ambiguity(模糊性)的缩写),这个问题就大了!因为环境一直在变化,客户的竞争对手也一直在变化,客户本身的想法也一直在变化。在一个前言领域,客户的想法可能会随着市场信息的变化,在每一周都能有很大的不同。

在这种VUCA情况下,「埋头苦干」就是求死之旅。

所以,我们要增加和客户交流的频率,用一下MVP(Minimal Viable Product,最小可行化产品,参考《精益创业》)、最小原型法的办法,不断和客户交流,是唯一求生的途径。说白了,其实很多时候,客户也没想清楚为啥要这个。他找你来,是让你帮他一起想清楚,然后做出来。而你以为他想清楚了,然后二人再通过不精确的语言交流,引入很多噪音。这就是很多项目辛苦做到最后的悲惨结局的来源。

怎样沟通?每天约一个小时的1 on 1不切实际(当然,这也从一个方面说明,一个人的直接管辖对象一定要控制在可以随时交流的范围。)但是,很多非正式的,碎片化的沟通也是有效的,比如通过各种IM工具(微信和企业IM)做快速的对齐。当然,还是那句话,文字是无力的,实物(实际进展)能看得见,摸得着,有了这些,客户才知道Stop还是Go ahead。

在所有的沟通技巧中,频次是第一位的。我坚持写作100天已经进行到快80天,有一个读者给我留下非常深刻的印象,他雷打不动的每天给我打赏,金额是精确的1.00元。相比一次给我200的大老板,他的总金额微不足道,但是他却是我记住的少数人之一。这说明啥,高频小额战胜低频大额啊!(因此,如果你要追求一个女孩,相比于偶尔送个大礼,经常出现在她面前更加有效)

小结

好了,我们和老板沟通的心理问题已经解决了,方法也有了,总结如下:

对大多数人而言(这里的「少数人」指那些直接和真正的客户打交道的人)

  1. 老板就是客户

  2. 老板是最重要的客户

  3. 理解需求需要和老板交流

  4. 交流的频次最好保持daily

  5. 交流的渠道包括面对面开会和微信、企业IM、邮件 - 凡是能低成本高频的渠道都是好渠道。

  6. 交流的方式是用demo、实物、进展小结

  7. 交流不是说Yes,Yes,Yes,而是不断的提出问题,提出好问题

  8. 要能不断提出新问题,也要能及时「收敛」——无法收敛的项目永远无法完成。

很多读书人很清高,觉得我不想趋炎附势,不想拍老板马屁,我喜欢「埋头苦干」。对于这些年轻人,我想说:我年轻的时候比你还清高,甚至到现在我也没那么在意升职加薪(特别在意的话早都走了),但是,为了把事情做好,还是要靠近客户,多和客户交流。

把「老板」真正的当成「客户」,而做好事的唯一标准你就是「客户满意」,自己内心就没有那么拧巴了。



参考文章:Amazon 的秘密管理武器 - 「6页备忘录」

前一篇文章:如何面对压力?

原创100天100篇之78/100,享受自己的每一天吧!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