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咦,我与大家不一样」

2017-12-02 张辉 辉哥奇谭

今天参加培训,做了一个「全脑优势」(HBDI)的问卷。统计结果很有趣,在参加调查的同事中,绝大多数人的优势区在 A 象限(分析型),而比较少的人在 B(实践型)、C(关系型)和D(经验型)。我自己的优势区在 C(104),同时 A(86) 和 D(84) 也比较高,B (32)很低。(搜索「全脑优势」或者 HBDI,会有很多类似的图片)



关于这个问卷的具体评测和解答大家可以参考网络信息。我想说的要点是,我再一次发现:「我与大家不一样」,即我成了这个组织中的「少数派」。这是喜是忧呢?答案不是那么简单。

首先,如果和这个组织内的大多数人不同,那么在被评价时就会遇到困难。大家会觉得你很特别,也有用,但是不知道该如何用系统常见的标尺评价你,这是「忧」的地方;但是,在处于变革时期,当组织期待一些新鲜的变化时,我又会从「少数派」变成「大熊猫」,因为在某种情况下,只有我这样的人才能提供关键的、不同于其他人的「认知」,这是「喜」。

其实不仅是我,很多读者们都能在日常生活中发现自己是「少数派」,个性越鲜明,特点越突出的人越会发现自己是「少数派」。这时候就会面临选择:我是继续坚持自己的特点,独立的生存下去,还是与大家趋同,泯然众人矣?这的确是很多人面临的艰难选择。

对此,我的选择是,尽可能的去理解大家,也想办法让大家能理解我。我在 C 象限之外,A 和 D 也比较强。尤其是我在 A象限也比较强,所以与这些「A 区」的同事们能自如的沟通,既能很容易的理解他们,又能用他们习惯的方式说服他们。

但是,仅仅做到这一点是不足够的,无法让你自己脱颖而出。你需要的是在你的优势象限充分的发挥,甚至你需要在组织能做到某个垂直领域的「唯一」,这就是更好的人生战略选择。

比如我自己,在 C 象限能充分的体现「感情丰富」和「善于表达心灵层面」,而对应的具体行为和特点有「写作」、「爱倾诉」、「表达」、「对人敏感」、「以人为导向」等等。这些都与我日常工作和生活中所表现出来的特点非常吻合。我自己终身的职业是「布道师」,同时喜欢写作,喜欢与人交流精神层面的东西,这都是我在工作中的立足之本。

我要做的是接纳自己处在「C 象限」这个事实,同时不断的去强化「C 象限」的优势。而在 A 象限,因为很多同事要好于我,无论我在 A 象限怎么努力,都会面临「竞争力不足」的问题。我要做的就是保持 A 象限的一定水准,能确保和同事无障碍沟通即可。当然,虽然 D 象限的得分为84分,没有超过100分,但是因为这个象限的同事数量依然很少,也可以作为自己的「次优势区」发展。这个象限的行为和特点包括「创新」、「想象」、「直觉」、「综合的」、「全局的」和「概念化的隐喻」等等。这与我在全局思维,终局思维以及以终为始的思考特点也非常匹配。

从以上的「全脑优势」结果分析中,可以看出,我们首先应该接纳自己的特点,而不用过于担心与其他人不同;在此基础上,我们要在自己的特点中发现「优势」,而优势都是相对而言。所以,除了你自身「最强」的那一点之外,与他人相比「较强」的那一点也可以做为优势点去培养。

接纳自己与他人不同,从不同中发现闪光点,从闪光点以及对比中发现优势点,之后充分的培养和发挥自己的优势点——这就是我们个人走向真正成功的正途。

-「咦,我与大家不一样」

-「那太好了!」


参考文章:写在39岁到来之际

前一篇文章:家,才是世界上最好的幼儿园

原创100天100篇之100/107,爱上你的每一天!

不愿意在朋友圈谈的事情,来小密圈(现已改名「知识星球」)谈吧。我已开通小密圈,我会在小密圈中记录我的坚持。而小密圈里,也聚集了1000多位对于生活同样敏感,同样积极,同样热情的朋友——我的读者们,过去的六个多月,我们成功在「小密圈」营造了一种不同于「微信朋友圈」的氛围。了解「小密圈」,请回复消息「小密圈」(非评论区)。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