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张辉 2018-05-31

昨天我发了有关徕卡 M10 的内容,有朋友回复说:「有钱真好」。恰好,这是一个我想和大家聊的话题。

我有那么5、6年时间,因为钱而觉得窘迫,虽然工资按照当时的水平来看,也不算少,但一年到头就是攒不下钱,也买不起自己想买的东西。

当时每天上班有空的时候,就去水木清华 BBS 上看房地产论坛,看大家讨论买房,旁观「看多派」和「看空派」指点房子,华山论价。那时候也喜欢看牛刀和时寒冰的文章,因为他们总说房价太高,要降。但是看了很长时间,房价也不见降,慢慢就更加相信任志强,因为他不讨好你,总会给你说实话,实话残酷但不会骗你。那几年自己的账户里总是攒不下钱,这种感觉极为不好。

每次快过年的时候,我就和老婆盘点资产,讨论今年到底把钱花在哪里了,然后检讨各自在哪方面是否过于大手大脚。是不是可以少买一些电子产品,是不是可以少去一次旅行。但是盘算完之后发现,即使这些事情都不干,还是攒不下什么钱。归根结蒂,挣得太少。而挣得少的一个标志不在于工资高低,而在于除了工资之外,没有其他收入。奖金可以忽略,公司也没有可变现的股票,自己没有「第二职业」的收入,也不会投资理财。这种盘点,越想越是郁闷,后来干脆不想,还是像以往一样过日子,这就是「鸵鸟精神」:遇到问题解决不了,就把头埋在草里,以为「眼不见心不烦」。

后来直到我的焦虑大爆发,自己寻求改变家庭财务状况方法,这个过程在一些文章中有过记录(与焦虑共处)。

最近三年好很多,其标志就是敢花钱了,同时总资产还在以比较快的速度增加。

其实提高生活质量并非要花很多钱,而是有类似下面的特征:

  1. 去餐馆可以不看价格随意点自己喜欢吃的菜。

  2. 可以去最好的超市买水果,并且选最好品质的。

  3. 非常乐意请朋友吃饭,参加活动会积极买单。

  4. 看到喜欢的书就可以买下来,而不用去网络书店比价,每周去书店,每次都会抱回来3-5本书。

  5. 愿意花钱买各种「虚拟商品」,比如游戏道具,音频和视频网站的 VIP 会员。

  6. 愿意从 Apple TV 花5-6美元每部的价格租最新的电影看。

  7. 去网店买东西喜欢用价格从高到低排序的方式筛选商品,这样选择的会更快。

当然,不时也会有比较大的开支,包括

  1. 买高端医疗保险

  2. 买相机

  3. 买家庭影院

  4. 一场说走就走的旅行

  5. 买最新的 iPhone

  6. 买最新的 Mac电脑

在帮助家人方面也更加大方了,比如去年帮助父母全款买了家乡的房子。

但是买相机、买房子这种属于非常低频的事情,让我感受最多「有钱真好」的机会多来自于上面说到的高频的日常生活场景。

关于如何发生这些转变,我也曾在过去的文章中多次说过,其中最重要的就是要改变自己的金钱观。细节大家可以参考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这篇文章。

每次同事找我吃饭讨论财务相关的问题,我都劝大家能以长远的眼光看待收入,不要仅仅局限于「努力工作升职加薪」,这样的路是越走越窄,越走越难受的。

如果你能突破「升职加薪」的局限,你甚至愿意放弃一部分当下的收入,降薪去选择更有潜力的新机会。被所谓的高薪绑架而失去思考未来的能力,是一种悲哀(参考:别把收入当身价)。

关于如何突破自己的金钱观,迄今为止最好的一本书还是《富爸爸穷爸爸》,很多人听过但没有看过,有些人看过但是不信。我在工作的前13年也是不信,我在公司内部的一次分享上还特意说过自己对于这本书的「先知后觉」。也就是从那时开始,我逐渐能反思自己的金钱观。一点点改变观念,一点点改变行为,直到今天有了彻底的改观。

随大流很容易,重复自己昨天的路很舒服,但这是最危险的一种生活方式——因为会有越来越多的人和你一样贪图舒服,大家在争夺越来越少的机会。越是容易,越是危险,就是这个道理。

希望大家也能逐步改变自己的金钱观,逐步体会到「有钱真好」的感觉。


参考文章:讲演:人生的未来之路财务自由是一个确定的数字吗?几种有趣的「财务自由」

前一篇文章:我买了徕卡 M10 相机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126/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我在「知识星球」(原来的「小密圈」)记录我每日的成长经历与感悟,这里已经汇聚1000多位朋友,请和我们在2018年共同成长:记录、分享、互助和共庆。希望你在这里能具体的学到:如何坚持每日锻炼、如何养成写作的习惯、怎样开始倾吐心声以及逐步开始实践投资。

回复「知识星球」了解如何加入。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