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我没有 KPI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0-02-21

昨天看到一个消息,是印象笔记的排行榜,「改变自己」分别位列两个榜单的第二和第三位。排在榜单的公众号都是响当当的大号,不乏由企业做商业运作的号,很高兴在「不知不觉」中位列其中。

说「不知不觉」是因为并没有做针对性的工作,更无所谓专业的运营,我们只是从5年前开始,每一天坚持发一篇符合「改变自己」特点的文章而已。

这种「不明觉厉」的经历我身边还有一些,比如「辉哥奇谭」,做这个号的初衷完全是我希望有一个100%自己掌控的原创阵地。从一开始写作,到中断,到重新写作,到最近300天的日更,这期间我的动力几乎都来自于「自我完善」的需要。

工作中也是这样,我从5月中旬开始在公司 Wiki 上做了一个栏目「日拱一卒」,每日一更,记录自己当天的工作经历和感悟。做这件事也并非出于老板要求或者同事压力,而是自己想寻找工作节奏的缘故。并且因为在一段时间之后尝到好处,自觉坚持每个工作日更新。

我从工作以来,就对 KPI 无感,KPI 文化越强的地方,我表现越差;KPI 文化越淡的地方,我表现越好,总是超越预期。我想其中最核心的原因莫过于,我喜欢「自驱动」,而不喜欢别人用鞭子赶着我走。在「自驱动」模式下,我为自己内心的成就感工作,不断的想尝试更高的挑战。在「鞭子驱动」的模式下,我感觉自己是摇尾乞怜的牲畜,为了一点点口粮丧失尊严,更别提动力。

因为讨厌 KPI,我也不喜欢「数字驱动」。我非常在意数字,但我只把数字作为参考,从来不作为做决定的依据,更不会作为源驱动力。因为「数字驱动」会把 KPI 渗透到骨髓里,让你满足于即时满足而丧失长久思考的能力。

回到「辉哥奇谭」这个微信号,我每天也看后台数据,比如当天的新增粉丝数量,净增粉丝数量,取关粉丝数量;文章的阅读数,朋友圈转发数,微信收藏数;公众号会话阅读率,朋友圈阅读率等等。

如果说我特别在意哪个数字,我最在意的还是朋友圈转发数,这体现出文章引发的共鸣感。

但是,我每日的写作并不是为了更好的数字写作,我为了「价值观」而写作。确切的讲,我的写作是我「践行理念」的记录和总结。我不会为了「转发数」而写作。如果为了转发数而写做,一些文章就不会写。因为「选题」基本上决定了这篇文章的数字,而不是内容本身。如果你热衷于制造「10万+」,那么你的选题会非常受局限,而且文章中,一定要有挑动用户情愫的地方。很多时候,我刻意用近乎「白描」的方式写作,就是怕这些因素干扰了文章内容。比如《李想:终身成长》一文,在文章的开头,我删掉了煽情的内容;在文章的结尾,更是用李想自己的一句话作为结尾,自己不去做任何引申。

从某种程度上,我非常喜欢这样的冷峻和干脆,就像我非常喜欢的电影《谍影重重》第一部的最后一个镜头:「关灯走人」,冷峻到让你回味无穷。

我也尽量不去做「标题党」,偶尔刺激一下可能是有效的,每天「震惊了」、「深度文」大家都会吃不消。这就和吃饭一样,偶尔一顿海参鱼翅还可以,每天这样吃一定不习惯,还不如小米粥加咸菜。

当然,我也没有「变现」的KPI,所以我没有接任何广告,尤其是各种理财产品的广告。我只推荐自己用过的,且非常喜欢和信赖的产品和服务。对于没有用过的,无论对方承诺多少回报,也坚决不会推荐。有些日子,打赏会多一些;有些日子,知识星球加入人数会多一些。我尽量不去总结所谓的「规律」,让它们自然发展。我不想用这种额外的结果去影响自己的写作,而它们,只是附加品而已。

当你不去为 KPI 做事,只是为价值观做事的时候,你会变得很轻松,也会更加坚持。因为做事本身就是最好的回报,其他都是额外的奖励。我们不应该为了额外的奖励去影响我们本身要做的事情。

类似的规律也体现在工作中。目前的工作我没有 KPI,当然我们有很高的目标,我们也用 OKR 去确保我们有足够挑战的关节结果来保证目标的实现。但更多的,我们还是为初心而工作,为战略而工作,为价值观而工作,为自我实现而工作。

我喜欢这样的工作和生活。

你呢?


参考文章:普通人为什么更需要胆大包天的目标(BHAG)?

前一篇文章:OKR实践手记 —— 破冰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207/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加入「辉哥奇谭读者」社群,与1700多位朋友共同成长,一起养成好习惯,请扫描如下二维码。了解更多,请回复「知识星球」。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