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岁转行晚不晚?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03-14


M:辉哥,我有一个很关键的职业选择想请教你,我已经纠结了很久了,35岁转行希望你能理解那份纠结。你的回答也许会帮我做出关键性决策。 我目前在一个一线互联网公司做运营主管带一个小团队,手上有一个金融行业分析师的offer,我迟迟下不了决心。心中一直有个做金融投资的梦。

为了实现这个梦想,我要放弃目前扎实在手的股票期权(大概是几年的收入)。 其实我不怕放弃那些股票,也不怕苦,毕竟互联网一直都很苦。我更怕的是1-我35岁了,还能不能从头开始做好一个新的行业,是不是开始的太晚了,对于未来的生存沉没成本也太高了。体力上我也拼不过90后的小朋友们了。2-如果放弃了这个机会我未来是否还有其他途径深度浸润投资(我理解门外效率不如去进门做)。 如果只有30岁我肯定啥也不想就转行了。(当初从传统公司转进互联网就是第一次小的转行也熬过来了)。然而今天人生第一次立体的感受到了年龄带给我的压力。 

辉哥,如果是您,您会怎么做决定?您能给我一些决策的思路吗?感谢辉哥!

M你好,我因为在今年5月刚换了工作,过去的一个工作做了7年,所以正好有一些思考可以与你分享。

其实我觉得本质并非你在哪里工作,要不要换工作,多大年纪,而是在于当下的状态是否是你想要的,是否符合你人生的理想。如果答案是Yes,哪怕辛苦一点,都应该去克服,坚持就好。如果不是,那就需要做改变,要么改变自己的心态,要么改变周边的环境。如果无力去改变周边的环境,就选择更适合自己、能接近理想的环境。

最近因为给《高绩效教练》第五版写序,提前看到了这本书。书中有一个公式,讲得是员工绩效(P = p - i,绩效 = 潜能 - 内心干扰),可以借鉴来讲人生。如果我们视一个人的潜力为固定值,那么内心干扰就是最大的变量。来自你内心的干扰越多,你的成绩就越小,来自你内心的干扰越小,成绩就越大。

30岁以上职场人士,有哪些内心障碍呢?根本因素无非三点:责任、高薪和职业预期。

责任指我们不能像20多岁那样,只为自己而活,必须为了家庭,为了家人,为了生活的保障。很多人到了30多岁,总是感叹,自己不再潇洒,不再能随心所欲的选择工作,选择生活的城市。其实更普遍的现象是:很多人在有了小孩之后,别说工作城市,连居住的具体地点都受到「学区」的限制。最近一个同事从距离公司很近的地方搬到西二旗附近,每天上班要花一小时,就是为了孩子上学方便。公司一个老板吃饭时给我讲,他们选择住在顺义的很多人,都是为了家人而生活,而非为自己。

高薪是另外一个束缚因素,这里的高薪是相对高薪的意思,即你把当下的收入和未来的收入做对比时,想到了当下的确定和未来的种种不确定。你对确定的东西「估值」高,对于不确定的东西「估值」低,越是「年长」越是这样。所以,即使一个潜在的机会有可能会有更好的「钱景」,但是因为种种不确定性,你会对它的价值打折扣,这一点完全合理。

「职业预期」是第三个要素,大部分职场人士对于自己的职业高峰预期很保守,当然,这也与很多人进取心不足有关。我们大多数人会把自己的职业高峰定义在40岁左右,我在35岁的时候就很担心,自己在40岁「高龄」时在互联网公司还能有怎样的工作机会。越是高收入的行业,越是有这种担心。因为这种行业对于年轻人才有巨大的吸引力,不断有年轻人进入,所以行业的雇员平均年龄长期保持低位。我们在选择了高薪行业的同时,也选择了高竞争的风险,二者紧密捆绑在一起,不可分离。

以上三个因素足以狠狠的压住一个30多岁的职场人士,让他无法动弹,让他远离自己的梦想,让他不敢尝试。因为追求梦想是有代价的,要放弃眼前确定的工作地位和收入,也让尝试的代价被放大很多倍:比如家庭的供养会不会出现问题,万一失败了家人怎么办等等。

因为我们的确要考虑家庭需求和换工作的风险,所以对于是否要换工作,是否要去追求理想,没有一个简单的答案。

说一点我自己的经历,我在上一家公司工作了七年,从2013年开始就有了换工作的念头,到最终换工作,整整花了五年时间。期间,上述三个因素对于我的「稳定」起了很大作用。

第一,我是家庭的主要收入来源,我的稳定对于家庭也意味着稳定;第二,过去几年的收入的确不错,虽然北京的房价一直在涨,但是我的月收入总是高于北京市每平米房价不少,这份收入在其他公司或者行业比较难以找到;第三,也是因为互联网行业不断有年轻人进入,所以我当时对自己的职业高峰预期就是40岁,所以打算在35-40岁之间踏踏实实挣点钱。

但是,当我踏入40岁之时,我却下定决心要换工作,虽然原来所在的地方依然在涨薪水,依然在挽留。下了决心之后事情就好办了,我花了3个月左右和很多人聊,也和不同的公司聊。最终选择了当下的公司,5月初完成了切换。

今天,进入新公司正好是半年时间,回首这个决定,真是非常正确!(我昨天在「知识星球」发布了自己加入新公司的半年感言,「辉友」们可以在星球上看置顶消息)但我想说的是,我们不能以今日的成果去印证当时选择的正确,因为两个时间点信息完全不对称。所以,今日的快乐有运气的成分。我们必须回到当初,看看我为何做决定要换工作。

首先,人是一种很难满足的动物,这并非坏事。起初我认为自己的职业生涯的高点会出现在40岁,但是当我跨入40岁大门的时候,这个状态并不令我满意,如果就这样继续混下去,我的一生会充满遗憾,然而我只此一生,再无重来的机会。所以我必须看到更好的未来,并且不顾一切去追求这个未来。

第二,我在35-40岁之间,用「三份收入」的构想解决了当初对工薪的单一依赖,换言之,我在兴趣和投资上的收益让我有一定的底气,去承担工作收入下降的代价,也可以承担「万一错了」的成本,而不用影响生活质量。我最初难换工作的原因在于我总是在追求「更高的收入」,这个条件把很多有趣、有潜力的方向都堵死了。但是这次换工作,我和家人的共识是「降薪一半,三年不涨薪」。因为的确因为有了其他收入之后,生活质量本身不受工资变动的影响,最多只是攒钱多少,挣钱快慢的问题。这个代价和潜在机会对比起来,不算大。

第三,最重要的是,我终于想清楚自己想要什么。在这种构想下,我对未来10-15年的工作有了新的预期。这样的思考,把收益、兴趣和理想三件事情都结合了起来。在3月打算换工作的时候,我曾经问自己如下问题,理想工作意味着什么?

对我而言,所谓的理想工作必须回答如下三个问题:

做什么?

与谁一起做?

能否发挥自己的优势?

答案也非常明显,理想工作必须具备三个特征:

做有潜力的事情。

与佩服的人一起做。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在这种构想下,转行、换工作就不再只是「不满当前工作」的结果,也不是「碰碰运气」的结果,而是出于一种很有说服力的思考。具体答案,其实当时已经想清楚了,只是当时还在原来的公司,没有公开写清楚细节,现在具体回答上述三个问题:

做有潜力的事情 —— 智能手机用了10年成熟,而智能汽车会用至少15年发展,30年成熟。所以,选择智能汽车至少有15年的红利期。现在选择智能汽车行业,几乎是我能看到的最优选择。

与佩服的人一起做 —— 过去两年与李想接触的印象是,他自己一直在快速迭代成长,而价值观方面也非常吻合,所以与李想并肩作战是一个很好的选择。

充分发挥自己的优势 —— 我自己喜欢体验和分享,追求影响他人的心智,而组织的建设,虽然我没有做过,但是与这个特点吻合,可以一试。

在这三个要素想清楚,且没有后顾之忧的前提下,很快做了决定,而且一点也不留恋当时的高薪,甚至更高的薪水。

以上是我过去几年的心路历程,而加入新公司半年的总结昨天发在「知识星球」上。回首这半年,我在各方面的提升都是巨大的,一点不夸张的说,是「空前」的。内心的干扰被一一揭开,去掉,而我自身的潜力也迅速的爆发出来。大家如果回顾一下我过去400天文章的内容和质量,能很明显的看到这种变化。

从我的经历来看,有几个点启发:

第一,人类自身有极大的潜能,以前我认为自己会以看起来高收入,但并不喜欢的方式发展到40岁,到达职业的顶峰。但是在我突破这个障碍之后,我发现在在60岁还会有极大的发展,这一点我很有信心。

第二,我们必须解决财务压力问题,这一点每个人有不同的方法,但这是我们无法回避,必须去面对的问题。无论通过开源,还是节流,一定要摆脱对于单一高薪的依赖,这是职业发展的毒瘤。

第三,我文中没有展开的一点是:我们必须就自己的职业发展与家人达成共识,包含对于未来几年的预期,充分考虑了风险因素,取得家人的认可和支持。这能让自己轻松快乐的去追求梦想。

以上就是我的经历和感悟,但并非给你的答案,仅供你参考。

对了,我现在的踏实来自于两方面,第一,明确了愿景和目标,第二,每天都在践行自己的理念。而我的每日践行和人生愿景又紧密的联系在一起,若想知道这一切过程的细节,请加入我的知识星球,与我一起每日践行。这是我想到的最好的建议。




参考文章:与理想同行,面包不是问题

前一篇文章:改变晨间习惯,改变一生

365天,每天坚持写作之313/365,爱上你的每一天!

发掘你的10倍成长潜力,与2900位一见如故的「辉友」同行,来辉哥的知识星球。如果你今天加入了,请在今天微信评论区告诉我你加入的原因,你对知识星球的期待,你自己希望通过加入知识星球实现的愿望。这些反馈会帮助我更好的理解你,帮助你。

即刻加入,请点击阅读原文。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