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35岁以前不用刻意攒钱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06-05

(配图 by 张辉)

写在前面:

身边不少年轻的朋友,虽然工资相对于同龄人来说不低,但也总是为攒不下钱犯愁。这个时候,我总会建议他们,其实35岁之前不用刻意攒钱。

为什么这样说呢,以前的一篇旧文中我给出了答案。


原因很简单,因为根本攒不下钱。

拿我自己的情况来说,2000年毕业时工资不低,有6000多一个月。两年后去了 Motorola,外企待遇也相对不错,很早就迈过了月薪过万的门槛。

但是直到2010年的时候,我的总存款还没有过20万,这还是无房,只有一辆经济型轿车的情况下。父母总是觉得奇怪,按照家乡的标准来说挣得也不少,但为何攒不下钱。

其实我们每年也不断的统计收入和支出。收入很简单,就是工资加很少的年终奖金,但支出很多样,包括房租、吃饭、旅行、用车开支、购买一些电子产品、回家孝敬父母等等。这些支出加起来足以抵消每年的收入。

我们的这种情况和很多在一线城市打拼的年轻朋友是类似的。这种状况在后续的5年依然没有什么变化,也就是说直到35岁那年,我依然是严格符合「无产阶级城市男青年」的标准。

这也是导致我在34-35岁那段时间严重焦虑的原因之一。虽然我们不愿意承认:财务压力一直是最重的压力。

我最近碰到过至少3个朋友,也都是30岁上下,同样的高收入,但几乎处于没有存款的状态。和我当时不同的是,他们都买了房,每月房贷外加生活支出基本耗尽了所有的收入。

他们最近也都面临着是否要换一个工作的抉择,但是因为有房贷等大笔的固定月度支出,而在机会面前犹豫不决。因为新工作的 offer 中,都有很大比例的股票,而这些收入需要在一年后才能逐年变现,而他们的每月账单等不及。

他们和我当年一样,陷入了一种收入虽高,但日子窘迫而无奈的状态。

还是谈谈我是如何从「高收入但贫穷」的状态中摆脱出来的。

那一年的焦虑让我认清楚自己的困境不在于收入高低,而在于收入的结构:过分的依赖工资收入,而没有资产性收入和其他非工作收入。我把感悟写成一篇文章《为什么你需要三份收入?》。

而后的四五年,我不断提升自己对于财富的认知,真正做到了自己预想中的收入结构调整:包括工资收入,投资收入(增值)和其他非工作收入。

在工资收入中,也因为对于股票的深刻理解,一直保留公司的股票一股未卖,而获得了更多的回报。

分析现有的资产,有超过90%来自35岁之后这5年时间。而展望未来10年,我的计划是实现「十年十倍」的增长

其实这样的增长并非胡思乱想,有人统计过,巴菲特99%的收入是50岁之后挣得,其中95%来自60岁以后。当然,这样的收入增长模式离不开投资。

我们做非常简单的计算,如下

1.1 ^ 30 = 17 (代表10%的年复利增长30年)

1.15 ^ 30 = 66 (代表15%的年复利增长30年)

1.2 ^ 30 = 237 (代表20%的年复利增长30年)

如果你30岁拿出1万做投资,复利10%、15%、20%,连续增长30年之后变为17万、66万、237万。假设这就是你的总资产,则你的总资产的94%、98%、99%来自30岁之后这30年。

所以,只要能保持10%以上的复利增长,增长足够长时间(你的寿命够长),你在生命终结前最后30年总能获得你人生9成以上的财富。

这就是复利的威力!

如果能认识到这一点,你就会发现,自己年轻时(比如20-35岁之间)哪怕攒不下什么钱,都不是要紧事。

但是,如果无法获得正确的财富观(以为40岁之前就能挣够退休),无法塑造自己的职场品牌(决定了你未来的工资收入),无法培养理财的意识,无法训练自己的心性,也没有特别拿的出手的非职业技能(可以给你带来「第二收入」),那你会失去你本可以获得的9成财富。

正是因为树立了这样的观点,我在「投资自己」身上是不遗余力的。

拿现在挣的钱,投资自己,让自己获得更多的技能,获得更好的认知,获得更好的个人口碑,获得投资的能力。也正是因为树立了这样的观点,我们才会对自己的未来持有更加乐观的态度。

很多人担心这样的增长是无法延续的,当然,一个社会的高速增长很难延续很久,但是投资的收益却能在长期保持一定的水准。对此有兴趣的朋友可以看一些回顾美国股市百年历史的书籍。

基于以上的认知,我希望年轻朋友理解,在35岁之前好好的投资自己是最重要的,刻意攒钱反而并非那么关键,尤其反对那些为了攒钱买房而降低生活质量,放弃未来的行为。

相关文章:相信指数的力量

上一篇:打造个人IP的建议


35岁之前不必刻意攒钱,并不是鼓励大家做月光族。如果年轻的时候做月光族也不刻意提高财富方面的认知,35岁之后大概率还是月光族。

不必刻意攒钱,其实是鼓励大家把金钱用来投资自己,提升自己的认知,为35岁之后利用复利创造出理想的财富做准备。

而想要变得富有,最重要的事情莫过于知道创造财富的基本逻辑。你要问问自己:

你的钱到底来自哪里?

你如何创造出独特的价值?

你创造的价值可以被衡量吗?

你创造的价值可以拓展吗?

这些问题,直接决定了你创造财富的模式、规模以及成长性。

今天分享的语音,我会讲述我对这几个问题的理解,希望给你以启发。

收听方式: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98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也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