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同事的一堂家庭教育课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1-06-05

(配图摄影 by 辉友Jay)

开工第一天中午,和一个同事闲聊时,谈到了儿童教育。我这才知道,他的三个孩子中有两个上了MIT,还有一个本也可以上常春藤名校,但是因为依恋自己的成长伙伴,所以就近上了一所学校,但这所学校也是美国公立排名前五的大学。

他毫无保留了给我讲了他的家庭教育经验,我凭着记忆努力记录了其中的要点,如下(若有错误或者遗漏,都是我的错...):

因材施教

每个孩子都不同,对每个孩子的教育方案也应不同。

他家老大在14岁就拿到大学全额奖学金,老三更是在12岁就拿到大学全额奖学金,但是同事因为担心中国少年班孩子的问题在自己孩子身上重演,所以暂缓让孩子直接去上大学,而是选择让孩子在高中学习,但是同时参与大学的课程。

他们所在的地方是美国威斯康辛州的一个大学城,学校允许孩子同时选修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孩子按照自己的兴趣,去选择在中学和大学上不同的课程。一个孩子有一个学期大学和中学课程之间只有20分钟的「转场时间」,学校派了一辆专车送这个孩子「转场」。

此外,三个孩子各有特点。老三小时候有ADHD症状(注意缺陷与多动障碍,俗称多动症),表现为有时牵着家长的手,但并不用手去指自己想要的东西。原来孩子以为家长知道自己想要的东西,所以就不喜欢用肢体和语言去表达自己的需求,语言能力发育也相对较晚。

同事翻阅资料,找到了培养老三的方法。他的做法是给孩子使用电脑(当时还没有iPad),让孩子通过鼠标移动操作表达自己想要的东西。

老三在长大后被MIT录取。

老大在MIT拿到三个学位,包含数学和计算机,同时也是大学帆船队队长。他总是感叹老大为什么能有精力同时兼顾学业和社会活动。

把孩子视为成年人

他强调一点,要从小把孩子视为成年人。

孩子小时候其实什么都懂,就是不会表达。如果你把他视为成年人,平等的去对待他,和他沟通,会产生很好的效果。千万不要用家长 - 孩子的关系去对待孩子,更不要去哄骗孩子。

数学和阅读

在所有的技能中,同事最在意培养孩子的是:数学和阅读。

他的说法是:小时候培养孩子数学和逻辑能力,就是培养孩子思考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而培养阅读的习惯,就是培养他自学的习惯。除了数学和阅读,剩下的时间就用来锻炼身体。

他说,知识本身没有那么重要,我们在多年的学习中,花了那么多时间学习和掌握知识,但是其中大部分在很短时间后就忘记了。所以教育的关键是培养孩子学习和思考的能力,因此数学和阅读至关重要。

他家中的电视从来不开,就是为了让孩子减少干扰,更多从阅读中获取知识。他发现孩子一旦学会阅读,就可以快速自学。

比如老三从小对于国际象棋感兴趣,于是他找了一本有关象棋的书,完成了自学。同事开始还可以轻松战胜自己的孩子,后来因孩子技能快速提升,就持续输给孩子。这是一个典型的孩子通过自学而成长的案例。

美国有一个数学夏令营,全美每年有六十个数学优秀的少年能参加这个夏令营,而他的三个孩子都曾参加过这个夏令营,只是没有入选最终参加IMO(国际数学奥林匹克竞赛)的六人名单,但这些经历已经足够帮助孩子被名校录取。

BTW,1994年以前,中国在IMO中碾压美国,但是近几年已经是互有胜负。近几年带领美国数学奥赛队的总教头就来自孩子就读的中学(James Madison Memorial High School),这所公立中学以数学氛围浓厚而著称。而他们从外地举家迁往威斯康辛州的原因是为了治疗老三的ADHD症状。是不是很感叹人生的遭遇和际遇?

拓展孩子的世界,发展「上帝视角」

其中老三的经历让他体会到「上帝视角」(或bird view)的重要。

这个孩子每次在车上时,路过每一个路口都希望走不同的方向。在家附近还好,但是一次去黄石公园,孩子因为无法随心所欲地选择方向而不开心。

后来同事想到一个办法,他找来黄石公园的地图,和孩子交流明天该怎么走,会碰到哪些路口,该如何转向,结果第二天孩子就变得非常平静。

他受到启发:原来孩子从小希望有全局视角。而我们可以利用这一点,通过不断带他去陌生的环境,拓展他的视野,进而扩大他的整个世界。

他也谈到自己童年的记忆。他说,自己记得从小每一次去陌生地方的经历,所以他认为记忆的本质在于「记住差异化」。我说:过年期间和父母谈起童年的记忆,的确都是去陌生的地方,经历从未经历的事情。

这给了我很大启发,原来经常去陌生的地方对孩子来说是个好的习惯。其实我每周周末都会出门,孩子还小就带他逛商场,但每次都带去不同的商场。接下来我们要抓紧时间,等他长大一些就带他去陌生的地方旅行,扩大他的世界。

目标感

同事说他自己可能受了当时历史环境的影响,从小就希望成为一名数学家。后来因为现实环境,他退而求其次选择了计算机。他把这一个过程比喻为目标设定为爬珠穆拉玛峰,虽然最终没有实现目标,但还是让自己的人生轨迹远离平凡的人生。

因此他很在意目标感。他会利用假期与孩子对话,问他们未来希望有怎样的作为。他发现如果一个孩子很聪明,但是缺乏目标感,就会带来一个问题:这个孩子能很轻松的应付中学和大学的课程,多出来的精力无处释放,只会花更多的时间打游戏。所以,上MIT并非终点,而是需要把缺失的人生目标补上。

他观察到,自己的三个孩子中,人生目标感最强的总是更加努力,愿意去追求更高的高峰。

所以,他建议要从小在意培养孩子的目标感,而不只是培养学习和思考的习惯。远大目标对于人生的影响至关重要。

价值观

目标是北极星,而数学和阅读是雪橇。除此之外,为了实现人生的目标,价值观很重要。要从小和孩子讨论正确与错误,让孩子知道如何判断与选择。

他在三个孩子成长的过程中,很重视价值观的培养。只有有了正确的价值观,孩子才能真正健康的成长。

电脑

他在孩子的成长过程中,并不避讳让他们使用电脑。所以三个孩子基本上从两岁起就开始使用电脑,而他们的视力也完全没有受到影响。

他介绍说:他会选择一些适合孩子年龄的益智游戏让他们玩,每天限制使用时间,比如1-2小时。他认为好的游戏对于开发孩子的智力帮助很大。

其中一个孩子因为电脑游戏在7、8岁喜欢上编程,他当时一度担心孩子会因为编程而去hack别人的电脑,当然这件事最后没有发生。

我的观察

如果探究这位同事的成长和职业经历,你能深刻的感受到,虽然他的年纪相对我们要大一些,但是他依然保持着对外界的敏锐、好奇心和学习能力。比如他最近一年学会的技能是冲浪,春节假期又去了崇礼滑雪。

他从小有成为数学家的梦想,虽然毕业去了安徽一个五线城市的不知名大学教书,但是梦想引导他考上北大计算机的研究生,梦想又引导他去海外求学、工作,梦想又引导他在几乎可以退休的年龄,继续创业。他与大家的沟通方式又是如此平和与轻松,完全看不到「业界大佬」的架子。

因此我感叹:好的教育首先源于家长,家长才是优秀教育之源。

教育的突破,首先源于家长的自我突破。对于儿童教育,启迪家长和教育孩子同样重要;长期来看,家长的认知和能力是制约儿童教育的最大因素。现在的儿童教育过多的关注孩子本身,却忽视了家长自身的局限。

回顾我成长过程中遇到的同龄人,统计意义上教育的失败率非常高,绝大部分人无法通过教育改变自己的命运。而这一概率将延续到下一代身上,这是真正值得警醒的问题。

好的儿童教育应该从改变成年人开始。这也启发我,在我实现当前的梦想之后,可以继续从事改变家长的事业。

相关文章:孩子比大人强

上一篇:警惕「只有高薪」


与这位同事进行了关于子女教育的探讨后,越发让我笃定地认为: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突破。

春节假期期间,我就这个主题进行了深入思考,并且录制了一期语音放在了辉哥奇谭知识星球上,标题就是:儿童教育的关键在于家长的自我突破。

在这篇语音中,我思考了当今教育的误区;分析了为什么在儿童教育中,家长要突破自己;最后介绍了我自己教育子女的计划。希望有孩子或者即将成为父母的读者可以有所收获。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老会员5.4折续费优惠保留至2月28日,3月1日起将恢复9折,请续费会员点击「阅读原文」进行续费)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0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注:老会员5.4折续费优惠保留至2月28日

3月1日起将恢复9折,

请续费会员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