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人生自由之路:在欲望和能力之间找到空间

辉哥奇谭 辉哥奇谭 2023-07-08

「配图摄影 by 辉友彭莫山」

前几天我与大学好友W进行了两次聊天。如果没记错的话,这是我们大学毕业后第二次见面聊天。其实几乎每周、每个月我们都会在线沟通,我之前在文章中也多次分享过我们交流的内容,但是,线下见面的感觉还是无法替代的。

这次来上海出差,他到机场接我。离开上海,他又来送别。于是我们分别聊了两次天,主题有关职业的选择,自由和孩子的教育。每次聊天,都有新的启发。

他的人生选择很特别。上大学那会,他是我们系的学霸,因此获得了保送清华计算机系直博的机会,但他两三年后发现自己不适合做研究,于是做了一次重大选择:放弃攻读博士学位,和发小、同学一起创业,这一干就是十年。

随后,又加入一家创业公司,又是七年时间。然后,在2020年的时候,再次做了一个让我们感觉有点意外的决定,即离开职场,回归家庭,全职投资和带娃。在知道他的这个决定之后,我就特别有兴趣了解更多。本来约了线上的沟通,但是一来我们俩的时间总是对不上。基本的模式是:在我下班有空的时候,他已经陪娃睡觉了。而当他五六点起床的时候,我那时一般还在梦乡。

正好这次趁着来上海出差的时间,约他聊聊,听听他分享自己如何做人生和职业的选择。

我关心的问题如下:

1 当初离开职场的最主要原因是什么?
2 有哪些代价?如何面对?
3 离开职场这三年,有什么感悟?

W的答案如下:

取(主要诉求点)

1、投入更多时间到小孩的陪伴和教育(从长期看,对家庭幸福最重要的点)
2、投入更多时间到投资认知的提升(从个人性格、能力擅⻓⻆度,这是更适合自己的方向,而且过去十年有事实验证;从⻓期⻆度,这是一个随着年龄增⻓,更能发挥优势,值得不断积累以产生复利效应的方向)

舍(放弃的利益和付出的机会成本)

1、短期还不错的现金流
2、多年构建的相互信任的氛围
3、和一些不错同事的交流机会
4、公司在迈过困难后的未来收益
5、相对已经比较平衡的工作机会

小结:

这是一个带有不确定性和风险的选择;
选择之后的路不是躺赢,而是一条需要通过努力则有可能对家庭整体更好的路(5到10年以上的视角);

在他回答的时候,我也分享了自己的思考 —— 在某一天我离开职场,成为一个自由职业者之前,我会考虑哪些要素:

会得到什么:

1、充足的可自由支配的时间,可以用于阅读、写作、旅行和交流
2、有更多的时间陪伴家人、孩子

要放弃哪些:

1、职场身份的社会认同 —— 比如,如何与孩子讲「爸爸是做什么的」
2、认知提升的机会 —— 离开一个快速发展的赛道和平台,离开主战场,无论是谁,之前有什么样的成绩,都会很快失去对这个领域的敏感度
3、相对稳定的现金流和可能更大的财富机会 —— 这个无需多说

就以上问题,我们又展开了深入的讨论:

关于认知提升

其实离开职场,成为自由人的最重要挑战之一,就是是否还能找到一个平台,一个提问系统,不断能给自己提出更难、更深的问题。借由对这些问题的思考、回答和实践,我们才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认知。职场天然是一个「提问系统」,当然,不同的职业环境可能有着不同的提问内容和方式,存在质量和效率的差异。但本质上,我们之所以在职场上能持续提升自己的认知,就是因为有一个几乎是自动运行的提问系统。

我们每天在职场上碰到的烦恼、遭遇的困难,都是职场向我们提出的问题。我们在解决具体问题的过程中,认知自然成长。当我们希望离开职场的时候,就必须同步解决「建设一个新的提问系统」,这个系统提出的问题必须有难度,而且能持续深入。没有这样的系统,我们的认知会很难维持进步的节奏。我碰到一些朋友,在开始所谓的自由职业之后,认知无法持续提升,与缺乏更好的「提问系统」有很大的关系。

W也面对这个问题。对这个问题,他的解决之道是有一个自己持续感兴趣的领域,比如对他而言,就是投资。他在离开职场的这几年,在投资的认知方面做了持续的投入。除此之外,他还保持着与一些朋友的交流与联系,其中一些是他之前有彼此认同或信任的同事。他给这些朋友分享自己在投资和培养孩子方面的体会,而那些朋友给他分享最新的业界动态。因为各有所长,所以这种交流也能通过各取所需的方式持续坚持下来。

关于「自由」的理解

我问W,在离开职场三年之后,他如何理解自由,比如「对于财务自由的理解是什么」。他没有任何犹豫,脱口而出如下的答案:「自由是欲望和能力之间的空间」。他进一步解释道:「当能力高于欲望,二者之间的空间就是获得的自由。如果能大致明白自己的能力,再控制一下自己的欲望,那么所获得的自由就多一点」。

这让我眼前一亮,但同时又有一种强烈的共鸣,感觉这句话仿佛就是自己持续在说的观点,只不过今天从好朋友的口中说出。我作为听众,站在「客观」的角度,又再次听了一遍。

当然,回过神来,他的这句话是非常有力量的,因为这是他通过三年的自由生活实践得出的认知,这种认知的背后,相信有过反复的焦虑、犹豫、怀疑和验证。而经由这样的道路所获得的认知,才有力量,更踏实。不是一种想法,更不是听到的或者看到的,他人的想法。

两次沟通,虽然加起来时间不长,但我们聊了很多话题,我粗粗梳理一下,有如下内容。我会把这些聊天内容整理出来,做成一个三到五集的知识星球系列语音「人生自由之路」,每周一集。期望在梳理和分享的过程,我们彼此都能受益。

想成为自由人,需要面对哪些挑战?

-如何解决现金流的平衡问题 —— 如何在失去一项稳定现金流之后,继续保持家庭开支的平衡?
-如何实现财富的增值 —— 如何持续保持家庭财富的增值,而不是坐吃山空?
-如何计算所需的投资资金的规模 —— 到底有多少可投资的资金规模,才能构成安全边际?
-如何解决社会身份的认同的问题 —— 如何向孩子介绍「爸爸是做什么的」?

想成为自由人?我们该如何分配自己的时间?

-关于陪伴孩子,陪伴家人 —— 怎样的陪伴才算高质量的陪伴?为什么说每个成年人都有机会把自己的人生再活一次?
-关于陪伴父母 —— 怎样选择不后悔的人生?
-关于毕业后的职业选择 —— 那些在毕业后发展好的同学,都有哪些共性?
-为什么深关系最值得投入时间?—— 什么是深关系?深关系的价值是什么?
-关于生孩子早晚的考虑 —— 早生和晚生的利弊。

想成为自由人,我们需要做哪些准备?

-想成为自由人,需要做哪些准备?需要耗费多长时间?—— 自由是一个长期的战略选择
-关于F·I·R·E生活方式的一些思考 —— 需要注意哪些要素
-写作是不是自由人的「标配」?—— 如果是,我们该如何培养这种能力?如果不是,有没有其他的替代方案?
-关于公众号写作持续性的「挑战」—— 是否有机会持续提升认知?「日更」之外,是否有其他选择?

杂项:

-聊天的价值 —— 如果你陷于当下的生活中,请找个人聊聊,会大受启发。而我,又如何把聊天这种特点发展成为自己的特长?
-忙碌的陷阱 —— 最忙的时候,一般是成就感最低的时候;
-品格 —— 成为一个可信赖的人,是每个人都可以实现的基本价值。

以上是语音「人生自由之路」的系列语音内容策划,计划每周分享一集,敬请期待。

相关文章:财务自由与精神自由
上一篇:找工作这事儿,听自己的


今天分享知识星球的第一期系列语音「人生有限公司(1&2季)」。

我在我的书籍《人生护城河》中核心谈到一个理念:如果把人视为一个公司,那么用于公司管理的理念可以用于个人重塑。比如值得长期投资的公司都有「护城河」,同样,每个个体也需要自己的人生护城河。

我在知识星球的系列语音:人生有限公司(两季,目前更新了13集)中进一步阐述了这个理念,帮助大家从公司的视角去看待个人成长。

当你思考清楚,为什么要把自己当作公司来经营,为什么要去拥有一份永不失业的职业,什么是这家公司所有追寻「利益之上」的目标,你的人生就会变得清晰、高效。相信「你」自己这家公司也会因此创造出更大的价值来。

如果你的人生之路有些迷茫,欢迎听听我的语音「人生有限公司」,希望给你以启发。关于最新一期系列语音「人生自由之路」,敬请期待。

收听方法:扫描下方二维码。

(辉友听完语音的反馈)

点击「阅读原文」
加入辉哥的知识星球
跟辉哥以及15000+辉友一起
探寻财务与精神自由之路
(请续费会员点击「阅读原文」完成续费)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