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致防疫青年志愿者的心理指导手册

河南共青团

有态度 有温度 有深度

全网好青年都关注


来源:综合自河南青年志愿者、信阳师范学院团委

庚子新年,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爆发,疫情凶猛,席卷全国。在党中央和国务院的领导下,全国上下正全力以赴科学、有序地开展疫情防控工作。近期节后返程人员流动在即,疫情防控工作进入关键时期。

众志成城,共抗疫情
涌现了一批批志愿者们……
志愿者特征和职责

为坚决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重要指示精神,响应团中央、团省委行动号令,各级共青团组织纷纷倡议、组织青年志愿者积极投身线上、线下新型冠状病毒感染肺炎的疫情防控工作。1月26日,中国青年志愿者协会发布《关于青年志愿者组织和志愿者开展疫情防控应急志愿服务的工作指引》


针对各地区不同的疫情防控情况,志愿者主要开展专业医护、便民服务、健康筛查、秩序维护、心理疏导等五大类的志愿服务。同时,根据防控工作的需要,不断改进志愿服务方式和岗位设置,充分发挥志愿服务在防疫工作中的作用。青年志愿者们不畏艰难、挺身而出,主动参与疫情防控阻击战,从力所能及的事情做起,共克时艰。


附:《共青团中央关于坚持党的领导,全团动员, 在防控疫情阻击战中充分发挥共青团生力军和突击队作用的通知》


青年志愿者在为疫情阻击战贡献青春力量的同时,要注意保护好自己,不仅戴上医学口罩,做到科学医学防护,还要戴好“心理口罩”,做好科学心理防护。为此,河南省青年志愿者协会联合信阳师范学院教育科学学院专门整理了一些针对青年防疫志愿者的心理防护建议,希望能提供一定帮助。

给疫情防控青年志愿者的心理防护建议 
 别忘记带上“心理口罩”! 


给所有志愿者的建议:

(1)充分掌握相关知识和信息,才能有底气不慌


充分了解疫情有助于志愿者克服不必要的恐慌,必须对新冠肺炎有全面的科学认识,坚持从权威机构获取信息。充分掌握各种工具信息有助于志愿者提供专业的帮助,例如尽量了解疫情相关政策法规及当地文化,并掌握各种社会资源(如医疗、心理援助等)的获取途径。


(2)严格做好防控措施,对自己的健康负责


正确使用口罩,包括戴口罩、摘口罩和处理废弃口罩。严格做好手部消毒或戴上手套,防止接触感染。保持居住环境通风良好,每日做好健康监测。


(3)建立自己的社会支持系统,与家人朋友保持良好沟通


志愿者应首先获得家人支持和理解,也理解家人的担忧和关心,及时汇报自身情况,保持良好沟通。除了家人,还可以与朋友分享自己的感受与经历。良好的社会支持系统有助于志愿者更好地投入到工作中。


(4)避免过度焦虑和担忧合理看待疫情


当前疫情仍严峻,面对潜在的感染风险,志愿者难免会焦虑或担忧。试着找出自己头脑中的“不合理信念”(例如“如果疫情失控怎么办?”“如果身边的人都感染了怎么办?”),并与之辩论,防止“灾难化思维”,保持健康理性的心态,不信谣、不传谣,合理看待疫情。


(图片中为常见心理调节技术,来源:KnowYourself)


(5)避免过度关注负面信息,警惕“替代性创伤”


替代性创伤是指过度浸润在他人的创伤信息里,从而使自己在心理上也体验到实际创伤,表现为持续的愤怒、羞愧、罪恶、忧郁甚至冷漠等。高发于灾后救援人员和接收过多负面信息的普通大众。志愿者在疫情一线可能会直接接触到更多疫情相关信息,当感到自己过度浸润在负面信息中,请允许自己暂时抽离或休息,转移注意力或寻求社会支持。
(6)避免自责和愧疚,接纳自己的局限


志愿者通常助人动机强烈,一旦在援助活动中受挫,容易产生“自己做得不够好、不够多”或“帮不到他人”的心理,可能产生持续的自责和愧疚情绪。请提醒自己运用正向思维,自我肯定,回忆总结自己面对危机时是如何应对的,看到自己的力量与能力。谨记:助人者不是万能的,尽力就好。

(图片中为常见心理调节技术,来源:KnowYourself)


(7)避免过劳和心理耗竭,劳逸结合


长时间高强度的体力和情绪劳动,会严重损耗人们的生理资源和心理资源,而一旦自身资源耗竭,人们应对问题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就会下降,更容易犯错,更容易冒险,也更容易出现情绪和心理问题。志愿者们应注意劳逸结合,保持正常饮食作息和体育锻炼,识别自己压力反应的预警信号,积极自我调适。


(8)掌握基本的心理调节技术,自我关怀


谨记:只有先照顾好自己,才有余力关照他人。接纳自己的负面情绪,掌握几个可以随时随地使用的心理调节技术,如腹式呼吸、着陆技术、蝴蝶拥抱、冥想等,帮助自己从情绪漩涡中回归平静。


(9)身心异常时,勇于寻求帮助


如果疫情或志愿者工作引发的心理压力过大,自我调节可能会失败。当感到自己出现身心异常的症状,如持续两周出现过度焦虑、恐惧、失眠、无助等,且自我无法调整,身边人也无法提供有效帮助,建议及时寻求专业心理援助。

附:新型冠状肺炎心理服务平台及援助热线汇总


(10)疑似被感染时,冷静科学应对


如果志愿者出现疑似新冠病毒肺炎症状,首先从医学层面科学处理,及时进行自我隔离、观察,并利用好线上问诊服务;每日做好健康监测,记录体温、咳嗽等相关症状;必要时做好防护就近去指定医院就医。其次从心理层面冷静应对,不过度悲观,不过度恐慌,不陷入灾难化思维。


(图片中为常见心理调节技术,来源:KnowYourself)


给心理援助志愿者的特殊建议
(1)提前接受专业培训


心理援助属于专业服务,心理援助志愿者在参与前应接受过心理危机干预相关的系统训练。在疫情背景下,心理援助很可能以视频或语音电话的方式开展,未受过相关训练或无相关经验的心理工作者应提前学习有关内容,以减少工作中的失误,为援助对象提供更切实有效的帮助。
(2)坚守专业伦理守则
缺少专业伦理的指导及规范,可能导致心理援助“帮倒忙”。遵守专业伦理是保护心理工作者和援助对象的前提。具体来说,可以遵循以下几点:为所当为,不求不助;为所能为,不做超出个人专业胜任力的工作;有所慎为,做好保密和知情同意,同时避免过度卷入。
(3)学习《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明确面向不同服务群体的工作方向


根据青年志愿者的特点和国家卫健委疾控局发布的《新型冠状病毒感染的肺炎疫情紧急心理危机干预指导原则》,青年志愿者的服务人群应该主要为三级(确诊患者、一线医护人员、疾控人员、管理人员的家属、同事、朋友;参加疫情应对的后方救援者,如现场指挥、组织管理人员、志愿者等)或四级(受疫情防控措施影响的疫区相关人群、易感人群、普通公众),以提供心理支持、心理陪伴、健康宣教、科普等方式为主。


(注:以上内容整理和参考来自多个专业团体总结和编制的心理危机干预资料)



疫情就是命令,防控就是责任
在党中央的坚强领导下
全国人民坚定信心、同舟共济、
科学防治、精准施策
全力以赴抗击肺炎


星星之火,可以燎原
青年志愿者们付诸行动
挺身而出做党的助手
冲锋在前为战“ 疫”做贡献
我们坚信“挨过了冬天,便会迎来春天”
请你们珍重,保护好自己
你不是一个人在战斗,我们共同砥砺前行
附视频:

大家都在看
(点击下方图片获取全文)


凝聚青春正能量,

众志成城抗疫情!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