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一把稻、一把刀

来源:河南共青团综合自新华社、人民日报、共青团中央、新华网、中国新闻网等

2021年5月22日

“杂交水稻之父”袁隆平院士与

我国“肝胆外科之父”吴孟超院士

相继离世

一别一年
我们想您了

风吹过稻田
我就想起您

 “禾下乘凉梦”,一位耕耘者的不懈追求

袁隆平是我国

研究与发展杂交水稻的开创者
也是世界上第一个成功地
利用水稻杂种优势的科学家
被誉为“杂交水稻之父”
他是一位耕耘者
毕生致力于杂交水稻技术的
研究、应用与推广
为我国粮食安全、农业发展
和世界粮食供给做出了杰出贡献

名满天下时,他专注于田畴
耄耋之年,他仍坚持下田
袁老常说自己有两个梦想:
一是禾下乘凉梦
一是杂交水稻覆盖全球梦
“我做了一个梦,
梦见我那个水稻长得比高粱还高,
穗子比扫帚还长,
太阳晒起来,
我跟我的同事就坐在那个稻穗下乘凉……”

2021年8月
15亩“巨型稻”在重庆市大足区
拾万镇长虹村试种成功
预计亩产可达1600斤以上
据了解
这批“巨型稻”的高度
是常规稻的两倍
平均每蔸水稻植株高2米左右
看到这个消息后
大家想到的第一件事
就是袁隆平爷爷的禾下乘凉梦
终于成真了
从吃饱每顿饭
到端牢中国人的饭碗
这条路上
遍布他的足迹
纪念袁爷爷最好的方式
就是珍惜每一粒粮食!

不辞辛劳,90岁高龄仍在杂交稻基地工作

2020年12月,袁老已满90岁高龄

尽管家人和同事担忧他的身体状况

但他还是按往年一样

前往海南三亚南繁基地开展科研

刚到三亚
袁老就主持召开了
杂交水稻双季亩产3000斤
攻关目标项目启动会
袁老说:
“我们在这个会议上把任务落实下来。”
大家齐声回答说“好”
现场响起热烈的掌声


袁老生前每年都会到三亚南繁基地
工作三四个月
身体状况好的时候
他几乎天天都会到田里
查看每亩穗数、谷粒大小、是否有空壳
这次到三亚,因为腿脚不便
袁老不能经常下田
他就在住所拿起显微镜
仔细观察第三代杂交水稻种子
身边的工作人员回忆
每天吃饭、散步、临睡
袁老都在思考第三代杂交水稻的事情

病危之际,还在挂念水稻问天气

2021年3月
91岁高龄的袁老
在海南三亚南繁基地不慎摔了一跤
被紧急送至当地医院
4月初转回长沙接受治疗
入院之初
袁老每天都要问医务人员:
“外面天晴还是下雨?”
“今天多少度?”
有一次,护士说28℃
他急了——
“这对第三季杂交稻成熟有影响!”
回忆当时的场景
一位医务人员忍不住哭泣:
“他自己身体那么不好了,
还在时时刻刻关心他的稻子长得好不好。”
袁隆平去世后
在中南大学湘雅医院的病房里
袁老的儿媳甘女士哽咽着说:
“老爷子没有留下遗言,
但他还能讲话时,
念念不忘的还是杂交水稻事业,
希望弟子们把杂交水稻事业发展好,
把杂交水稻推广好。”


“如果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
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治病救人78载,创下肝胆外科无数个第一

吴孟超1922年出生于福建省闽清县

治病救人78载
九旬高龄依然坚守在门诊、
手术室和病人的病床前
2005年获国家最高科学技术奖
是中国肝胆外科开拓者和创始人

资料图:89岁高龄的吴孟超戴着高度老花镜,手头却灵巧自如,出神入化。图片来源:新华社 王建民 摄


在吴孟超的专研深耕下
上世纪六七十年代
吴孟超主刀完成了许多“中国第一”、
乃至“世界第一”的手术
将中国肝癌手术成功率
从不到50%提高到90%以上
一时震惊世界

一把手术刀,一握就是一辈子

吴孟超曾说

“只要能拿得动手术刀

我就会站在手术台上
如果真的有一天倒在手术台上
那也许就是我最大的幸福
但是,如果我不能保证完成手术的话
也绝不再上手术台

因为,我不能拿病人的生命逞强

摊开吴孟超的手掌

如果不刻意并拢
食指和中指的第一节就会形成
一个小小的“V”形
曾有采访者好奇地问:
“这是天生的吗?”
吴孟超笑答道
“每天都要开刀、缝合、用手术钳
久而久之,就变成这模样了。”
正是用这双手
握着柳叶刀
吴孟超书写出一部辉煌的肝胆春秋


眼里看的是病,心里装的是人

每次给病人做检查前

吴孟超总会先把手搓热
为病人检查完
他都帮他们把衣服拉好、
把腰带系好
查房时,他最常做的一件事是弯下腰
把病人的鞋子放到最容易穿的地方

资料图:2021年5月26日,吴孟超院士遗体告别仪式在上海龙华殡仪馆举行。


吴孟超说:
“一个好医生,
应该眼里看的是病,
心里想的是病人。
我就想当这样的好医生。”

袁隆平、吴孟超两位院士

为国一生,一生一事

用平书写不平凡

无论何时

他们的精神不朽

依然璀璨

铭记,是最好的祭奠!




点亮“在看”,缅怀致敬!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