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那位在中国南海边画圈的老人离开我们27年了!今天,一起缅怀他!

来源:河南共青团综合自中央纪委国家监委网站、新华社、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中华儿女、中国青年报、中国共产党新闻网、希望工程、小平故里新青年等

“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
我深情地爱着我的祖国和人民”
1997年2月19日
一位老人永远离开了
他深爱的祖国和人民
永远离开了那片他热爱的土地
尽管他已离去27年
但他为中国的革命和发展
所走出的每一步
依然对当今的中国产生了
巨大而深远的影响
也极大地改变了世界历史的进程
他就是邓小平同志
他是投身革命的“油印博士”
在旅欧共青团执委会工作期间
邓小平参加编辑《少年》刊物
(后改名《赤光》)
他负责刻蜡版和油印
因刻字工整、印刷清晰,装订简雅
被大家誉为“油印博士”

他全身心地投入到党团工作中
成为一名频繁活动的坚定的积极分子
他在勤工俭学学生中
积极发展一批学生加入组织
在《赤光》上撰文
运用马克思主义的阶级分析观点
同“国家主义派”展开针锋相对的斗争

参加领导声援五卅运动的
反对帝国主义的斗争
在重大集会上
发表鼓动人心的演讲
他因而成为
法国警察
重点监视和驱逐的对象

根据党组织的安排
1926年1月
邓小平同志离开巴黎到达莫斯科
先入“莫斯科东方大学”学习
随后又转入“莫斯科中山大学”学习

2004年8月17日拍摄的邓小平同志青年时代就读过的莫斯科中山大学旧址。(来源:新华社)

在这里
他系统学习马列主义理论著作
进行严格的党性锻炼
在政治上最强、斗争最激烈
人才最集中的“理论家班”上
他以犀利的词锋、雄辩的口才
同国民党右派学生进行激烈辩论
赢得“小钢炮”之称

邓小平同志当年写的自传
1927年春
邓小平同志从莫斯科回国
在西安中山军事学校担任政治处处长
第一次国共合作失败后
为了适应秘密工作的需要
他将名字由“邓希贤”改为“邓小平”
由此
他的革命人生翻开了新的一页
他是全国最大的解放区开创者之一
1938年1月
邓小平任八路军129师政治委员
他和师长刘伯承指挥129师以太行山为中心
先后进行了夜袭阳明堡
百团大战中的正太榆辽等
一系列著名战役战斗
向敌占区、交通线广泛出击
粉碎了日伪军的频繁“蚕食”和残酷“扫荡”


邓小平在抗日战争时期的留影

军事斗争之外
邓小平结合晋冀鲁豫边区经济状况和实际
对边区经济建设
进行了深入的思考和实践
在工农业生产、减租减息、
商业贸易、货币金融等方面
形成了比较系统的思想脉络
为根据地打破敌人经济封锁
战胜经济困难,发展社会生产
起到了指导性作用


到1945年8月日本投降时
刘伯承、邓小平率部开创的
太行、太岳、冀南、冀鲁豫
四块根据地已连成一片
成为拥有2400万人口
30万军队的全国最大的解放区

他是“千里跃进大别山”的领导者之一

1947年6月30日
刘伯承和邓小平
率晋冀鲁豫野战军主力12万人
强渡黄河天险,发起鲁西南战役
打开了南下的通路
紧接着
刘邓大军涉过黄泛区
强渡沙河、汝河、淮河,挺进大别山
揭开了中国人民解放军战略进攻的序幕

邓小平向胜利到达大别山的刘邓大军连以上干部作报告

1948年4月
刘邓大军胜利走出大别山
他们一路从中原战场打到淮海战役
从淮海战役打到渡江战役
最终解放上海、占领南京
取得中国革命的伟大胜利

他是恢复中断10年高考制度的决策者
1977年冬天
关闭了11年之久的高考大门
重新向莘莘学子敞开
570万来自各方的考生参加了当年的高考
作出恢复高考决定的
就是刚恢复工作的邓小平


文革结束后
中国百废待兴
其中一个严重的问题
就是高科技人才严重不足


1977年8月
邓小平主持召开了科学与教育工作座谈会
此次会议实现了
对1966年取消高考的否定之否定
变“十六字招生办法”
为“文革”前的“统一考试
择优录取”
废止了11年的统一高考
就这样在全国人民的欢声雷动
和奔走相告中恢复了它应有的地位


这是1978年春,北京大学迎来恢复高考后录取的第一批新生(资料照片)。新华社发

一个通过公平竞争
改变自己命运的时代到来了!


正在地质队担任物探操作员的黄大年
白天上班、晚上在营营蚊雷中
昏昏油灯下刻苦攻读……
最终成为27万“幸运儿”中的一员
通过高考叩开了大学的校门

后来成为战略科学家
人生命运就此改变

1982年1月15日,黄大年在给同学的毕业赠言中写道:“振兴中华,乃我辈之责”。新华社发
他是青年健康成长的引导者
邓小平同志
一直对青年寄予殷切期望
一直关注着青年的成长
一贯喜欢和青年在一起


1979年7月,邓小平同志登临黄山,应上海复旦大学学生热情要求,同她们一起照相。(来源:新华社)


早在1955年
接见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时
邓小平同志指出:
“新中国的青年是敢于向前看的
是生气勃勃的”
“我们毫不怀疑青年
是我们的希望和我们的将来”


全国青年社会主义建设积极分子大会会场场外场景及奖章


在中国共产党第八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邓小平同志作
《关于修改党的章程的报告》
其中强调:
“青年——是我们的未来
我们的一切事业的继承者”


1957年5月,邓小平同志
在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
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上
代表党中央致词
称赞青年是
“我国社会主义建设事业的急先锋”


党和国家领导人与中国新民主主义青年团第三次全国代表大会参会人员合影,前排右一为邓小平同志


进入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
新的历史时期
邓小平同志又多次指出
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伟大事业
需要几代人、十几代人
甚至几十代人
坚持不懈地努力奋斗
他认为:
“青年一代的成长
正是我们事业兴旺发达的希望所在”

制图:蒋艺源

同时,邓小平同志

还十分重视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
1986年6月28日
邓小平同志在中央政治局常委会上
专门讲了对青少年加强法制教育问题
他说:
“法制教育要从娃娃开始
小学、中学都要进行这个教育”



此外,邓小平同志
还多次强调
要对青少年加强历史教育
爱国主义教育、共产主义道德教育等
这些重要论述都充分体现了
邓小平同志作为伟大的
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
对青少年一代健康成长的
关心与爱护

对祖国未来发展的高度负责

他是小康社会的提出者
1979年
邓小平首次提出“小康之家”
这样一个“中国式的四个现代化”的全新概念
此后
他在领导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现代化建设的实践中反复论证
逐渐丰富、发展了这一思想
形成了他关于小康社会的理论
并在此基础提出了“三步走”的发展战略
即通过国民经济翻番地增长
第一步,到1990年,解决温饱问题
第二步,到20世纪末实现小康
第三步,到21世纪中叶
达到中等发达国家水平


经过全党全国各族人民持续奋斗
如今,人民从温饱不足迈向全面小康
实现了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
在中华大地上全面建成了小康社会
历史性地解决了绝对贫困问题
正在意气风发向着
全面建成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的
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

全面建成小康社会
作为一百年来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
不懈奋斗取得的伟大成就
必将载入中华民族发展史册
人类文明发展史册
他是经济特区的倡导者
当邓小平向全党全国人民大声疾呼
“贫穷不是社会主义
发展太慢也不是社会主义”
“社会主义的根本任务是发展生产力”
这些真理的时候
改革作为急迫的历史任务
摆在了人们面前
1979年4月
中央工作会议上
在听取了当时的广东省领导
习仲勋、杨尚昆提出的针对广东省的汇报后
邓小平说出了脑海里早就思考好的设想
“你们上午的那个汇报不错嘛
在你们广东也划出一块地方来
就叫特区
陕甘宁开始就叫特区嘛!
中央没有钱,可以给些政策
你们呢,自己去搞,杀出一条血路来!”
邓小平为深圳经济特区题词
1987年6月12日
在庄严肃穆的人民大会堂内
邓小平向前南斯拉夫贵宾科罗舍茨
详细介绍了中国改革开放的历程
谈到开放政策时
他说:“我们呢,首先搞了深圳经济特区
当时我们党内还有人采取了怀疑的态度
不相信我们是正确的”
邓小平打了个手势
提高了声音说
“现在我可以放心地说
我们建立经济特区的决定不仅是正确的
而且是成功的

所有的怀疑都可以消除了”
这铿锵有力的声音
如隆隆的春雷响彻神州大地
传向世界的每一个角落
1992年1月,邓小平在深圳参观

40多年来
深圳、珠海、汕头、厦门、海南
5个经济特区不辱使命
在建设有中国特色社会主义
伟大历史进程中谱写了
勇立潮头、开拓进取的壮丽篇章
在体制改革中发挥了“试验田”作用
在对外开放中发挥了重要“窗口”作用
为全国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作出了重大贡献

他是“一国两制”的提出者
1982年9月24日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
会见英国首相撒切尔夫人
撒切尔夫人一上来就要求
在1997年后继续维持英国
对整个香港地区的管辖不变
甚至以威胁的口气说
“要保持香港的繁荣
就必须由英国来管治
如果中国宣布收回香港
就会给香港带来灾难性的影响和后果”
 邓小平强调
“主权问题不是一个可以讨论的问题
中国在这个问题上没有回旋的余地”

邓小平在人民大会堂福建厅会见撒切尔夫人
 经过两年多共22轮的艰难谈判
1984年12月
中英两国政府正式签署
关于香港问题的联合声明
确认中国政府于1997年7月1日
恢复对香港行使主权
从此
香港进入回归祖国的过渡期
蒙在“东方明珠”上的尘垢
终于被冲洗干净
棋逢对手的撒切尔夫人当面赞扬
邓小平提出的“一国两制”的构想
是最富天才的创造

1997年7月1日零点之后,香港政权交接仪式结束,中国国旗和香港特区区旗在会场上空高高飘扬。李振盛/摄

他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1978年至今
中国的改革开放已经40多个年头
今天
我们仍然忘不了改革开放
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总设计师邓小平

1977年7月
邓小平第三次复出后
针对我国农业发展状况
对农村的体制问题进行了深入的思考
他说,近20年里
农民和工人的收入增加很少
生活水平很低,生产力没有多大发展
中国的农业问题太严重了

特别是中国农民的贫穷生活
给这位70多岁的老人很深的感触
邓小平说:
我们现在必须发展生产力
改善人民的生活条件
1978年1月底至2月初
邓小平出访尼泊尔
途经成都时作了短暂停留
在听取了中共四川省委汇报工作后
他说:农村政策、城市政策
中央要清理,各地也要清理一下
自己范围内能解决的,先解决一些
总要给地方一些机动
1978年9月
邓小平在东北之行中
多次谈到农村问题
他说
一个公社有自己的条件
有自己的情况
一个大队有自己的条件
有自己的情况
有一般,也有特殊
大量的是特殊
更重要的是
要根据自己的特殊情况考虑问题
邓小平的这些讲话
如一石激起千层浪
解放了人们的思想
他是孩子眼里的“邓爷爷”
1985年的春天
81岁的邓小平到南京视察
邓小平一行来到了中山陵
在陵道上漫步时
游览的人群中有人认出了邓小平
一个五六岁的小男孩突然挣脱母亲的手
喊着“邓爷爷好”一路奔过来

警卫人员想要拦
却见邓小平慈祥地向孩子伸出双手
迎上去搂住他
慈祥地抚摸他的脸蛋和耳朵
还嘱咐道
“你要好好读书,长大了做有用的人才”
这里
还有一些“邓爷爷”和家人在一起的老照片
透过这些照片我们不难看出
他不仅仅是改革开放的总设计师
还是一位慈祥的老人
他是“一位老共产党员”

1992年6月10日

北京后圆恩寺胡同甲1号

两位解放军同志驱车

来到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办公室

说是一位老人委托他们

拿来3000元为希望工程捐款



工作人员接待之余

细心地向他们询问捐赠人的姓名

但这两位军人却不愿透露

工作人员一再称按照规定

必须留下捐款人的名字

要为后人留下一份责任与爱心的清单

两位军人说

如果一定要留姓名

就写“一位老共产党员”吧



同年10月6日

两位军人以同样的方式

捐款2000元


邓小平同志捐款收据
后经多方了解

才终于得知这位“老共产党员”

是邓小平同志


最终

这5000元捐款被用于

邓小平同志早期工作、战斗过的
广西百色革命老区
让25名失学儿童得以重返校园

在邓小平同志的支持与示范带动下

希望工程得到了

海内外各界的广泛参与支持

邓小平同志为“希望工程”题名
2004年

在邓小平同志诞辰100周年之际

邓小平同志的亲属

遵照他的遗愿

把他生前的142万元稿费

全部捐献出来

由共青团中央、全国青联

全国学联、全国少工委

共同设立了

中国青少年科技创新奖励基金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使命
一代人要走好一代人的长征路
邓小平同志为我们擘画的
社会主义现代化蓝图
正在一步步变成美好现实
这盛世,如您所愿!
今天

让我们一起缅怀、致敬伟人

再道一声:小平,您好!

点亮缅怀!致敬!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河南共青团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