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娃长大以后是“高大上”还是“脏乱差”?都看小时候有没有干这个。。。

2016-06-16 Bing 英华兰DrBing




虽然后台一票子读者在催蒙氏数学,但是DrBing还是很不听话地跳到别的梗上。为什么呢?因为我和老公昨天小吵了一架:他去亚马逊买了个Raspberry Pi(一种智能芯片)非要做个“智能”家居,要脸部识别开门后,播放多国语言的“欢迎回家“。



。。。。


凌乱了三秒以后,我就发飙了!



“这个破功能做来给谁看?你时间很多是不是啊?你有空鼓捣这些乱七八糟的东西不去赚钱?我给你气死了呜呜呜。。。”当时就这么咆哮了一阵。


然后,他一句话也没说,就把他工作间的门“piang”地关上了。


消气以后,我觉得骂得太不应该。其实他哪是鼓捣些“不无正业”的功能啊?根本就是近来手上首尾项目多,上周的敏感期文章《小时不让娃变态长大变成真变态》也说到他精神紧张到啃指甲啃出血。


精神紧张就去打打麻将看看喜剧片啊!

看本小说啊,读个飞鸟集啊!

去喝杯茶吃个包啊!

再高端点去法国西班牙海边度个假啊那么近!


没用!我全家(包括我)都很奇葩:“解压”靠“鼓捣”(首要鼓捣类型当然是改善居家环境)。凡是紧张,心情不好或者闲的蛋疼的时候,总在家里东瞧瞧西看看,找可以建设的项目:花园修个小凉亭啊,阳台弄个休闲角啊,书房弄面书墙啊,实在没大的项目搞就画幅画,自制个艺术品啊,连中型的项目也没那我就串项链插花重新摆放家具(这种也找不到手指甲就要遭殃)。。。反正手不能闲。


一定要创造,不鼓捣会死


也因此很大一个优势就是

建设性逆天


从我家最开始的模样

到逐渐消停下来的近况,简直能说是拆屋重建了。


每个细节都是完全按照自己的设想亲手参与完成的,可不是给钱建筑公司然后坐等其成哦。你不要说呵呵DrBing你有$嘛,(在西方发达国家)这玩意和$关系不大,重要的是点子、执行力和“你好不好这口”。国内有某宝后也是这样。


普通人对于建设性项目的完工也是会很欣喜,但我们“建设狂”有别于普通人的地方是:享受“点子---方案----执行---调整----完工” 的过程本身,而不是结果。我的朋友圈有个段子:把Bing关到地狱锁门,过半年再开门,看到的就是天堂。这说明我真是很爱也很能搞建设!


我们这种“建设狂”的反面,是另一个物种。


在国内时有次到某小朋友家家访,进门那一刻我下巴掉了:奶奶来开的门,爸爸在和三个哥么赤膊打麻将,妈妈歪歪扭扭地横在沙发上看韩剧,这都没什么?但屋里-



示意图(好吧没这么夸张)


-简直一篇狼藉:脏乱就不说了,窗子有破洞,没修;门有裂缝,没修‘;镜子挂歪了;阳台有盆植物但成了标本;沙发上还扔着上一季的衣服都堆灰了。。。。更大的问题是,他们似乎不觉得有什么不对。




以前在外见到过这对父母几次,虽不是高收高知,但平时衣着也算得体啊。进屋后和爸爸妈妈奶奶都试探性地聊天,觉得各方面都很正常啊,既不是感情有裂痕,财政崩溃或者精神问题。怎么会有人有“建设强迫症”,有人就破罐破摔成这样呢?


我觉得:小时候要动手!而且是创造性动手,不光是做家务那种非创造性的——家务只能保证娃“整洁”,但还不能保证他能“建设”。


看过《我家锤子比你家钉子多》你就知道,DrBing是个工程师家的娃,爸爸妈妈都是鼓捣力逆天的人。在“勺子还不会拿就得递螺丝批”的环境长大,DrBing动手能力自然超强。小学时凡是和“手”有关的比赛例如布艺,木工,陶艺,航模,绘画,烹饪。。。我班拿奖基本得靠我。小时候做手工活时那种快乐,自信和内心瞬间宁静下来的感觉,一直陪伴我到长大后进行所有”建设性“行为的时候,能让我快速平静下来,一种幸福油然而生。


德国也不愧是工程师大国。在幼儿园小学,“手工”基本是占教育中巨大的比重的。这是大侄儿的四年级作业(就读我市唯一蒙校,但德国非蒙校也一样和重手工),他去公园采集的枯树枝,到我家工作坊里在我协助下完成的,凭着超现实主义的风格,拿了个B+。




这是我和娃一起做的一个“项目”:


对,我家会很高大上地把所有建设性的行为命名为Project,好像蒙氏说“工作”一样,这样会让娃重视。有次散步时我们捡到了一根很有“姿色”的树枝,湖边捡到了很多天鹅毛,于是娃有了这个点子。不锈钢底座是地窖找到的一把旧灯,组装起来花了不到一小时,大厅忽然高大上了,学校也拿了个A。


我想这就是为什么有人会成”建设狂“的原因。在德国这种重视“动手”的教育下,建设狂在人群中的比例很高:从小就培养了“动手创造建设=爽”情绪模式。所以这是一个美丽整洁,人们热爱生活的国家,也是一个在工业技术艺术上都充满创造力的富裕国家。


而国内的教育系统就不一样了。我小学年代还好:课外兴趣、家政手工挺受重视,比赛很多。。。现在很多学校都是“做做门面”了吧,比赛似乎只有奥数英语了,娃为了课业都疲于奔命了,唉!


好吧你可能说:社会分工嘛,这种东西不做也不会死,考进名校找到好工作就行了。。。我认为

不是的!


你先假设两个人,一个像蚂蚁(建设性),一个像蚱蜢(消耗性),前者在平时生活总要鼓捣点这个,建设点哪个;后者躺倒看电视或打麻将或啥都不干。20年,30年,40年的日积月累后,他们的生活环境、质量会有拉开多大的差距?


然后。更重要的一点:


我们要分析一下“建设”是怎样的一种行为?


首先,要能发现需要改善的问题(可改善点)。其次,要有能解决“问题”的点子或设想。第三,要能把点子拆解成一个“可以执行”的方案,而且找出最佳“性价比”“时效比”。第四,按照方案执行,其中会遇到很多意想不到的问题,这时要能灵活解决。最后完工,也许满意也许失望,总结经验下避免同样失误。


你有没有发现,这个过程本身,就是一个“创造性创造价值”的过程?这一套思维方法,放到哪个领域——都能创造价值,制造财富


其次,在动手的过程中,娃会发现很有趣点:世界上所有的物体(甚至最复杂的人)都是由相互独立又各自依连的部件组成(就像人的器官);没有部件是不可取代的(就像可以心脏,角膜移植);没有替换部件,可以使用功能相同的替代物(就像人工器官);永远考虑最高性价比。。。。然后娃会发现世界上万事万物,无论是进化而来的生物还是我们现代技术下的产品,都是使用同一个构建法则的!


哇哇哇!好像知道什么了不起的东西!




这一系列万事万物背后的统一法则,就是构建原理。咋一看好像谁都隐约懂,但只有在动手建设的过程,它们才好像点亮了心智一般,被灵活地运用起来。只有在灵活运用以后,一个人才谈得上懂得:


创造


所以!3岁后到小学前,孩子肢体发育、心智发育和时间都具备,好好利用吧!从0开始到能自由创造有一个过程,万事开头难,最好的办法就是使用现成的手工制作套装,例如:


用纸做花:




立体手工:

自制毛笔

水墨画




关于动手大家首先想到的肯定是烧钱小能手乐高,我觉得只要钱多随便收,但乐高因为质材的限制,手的体验不够丰富,也会限制对其他质材的使用思维。


我推荐的原则是:长期使用“价格便宜”“多质材”的手工套装,保持频繁的动手,直到创造性动手成为一种习惯。


让娃干家务,以后一定不会成“脏乱差”,但让娃做手工,才能有天“高大上”,让娃加入我们“建设狂”的行列吧!说不定十年后哪天你家忽然会开始高大上起来呢?



如果你问上面图中的手工套装哪里有?

那来自3-7岁《东方娃娃》期刊中的“手工刊”

好玩有趣的手工活动每月送到家

现在16年下半年可以征订

都是比较“接地气”的期刊

自认“很洋气”的你就不要进来了呵呵


详情如下


2016年7月-12月东方娃娃

智力刊、绘本刊、创意美术刊


适合年龄:

3-7岁


团购价格:

每月3本(智力刊、创意美术刊、绘本刊各一本),

每本10元,半年共180元


团购赠品:

价值59.2元的立体手工书

《创意美术手工馆 我来亲手建造系列》一套,共四款。


发货时间:

7、8月杂志6月30日前发出,9月杂志和礼品在8月底发出。10-12月杂志在9月、10月、11月月底前发出。为了保证您每月按时收到杂志,请下单时仔细核对通讯地址和电话,以防投递时电话不通,或地址不详而导致无法正常投递。


发货方式:

快递包邮,每月10号之前送到家。(发货后会将物流公司名称和物流单号通过短信发送到订阅者的收件手机号上,以便订阅者查件。)


问题咨询:

如果有杂志出现印刷质量、快递导致的破损及丢件问题,统一由东方娃娃杂志社负责调换或者重寄。任何问题请联系客服:18574386986(电话也是微信) 


参订方式:

长按以下二维码识别


另外0-3的幼幼《益智画报》期刊也开始征订啦。

扫码进去瞧瞧吧。


|这是DrBing公众号第284篇文章|


【知性逗比,欢迎关注】


合作微信:2214598313



↙↙↙点击阅读原文订阅期刊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