查看原文
其他

噼啪推荐 | 走进「酒鬼」们的传说

七月 P8星球
2024-08-30












一出100%还原实景酒吧带来零距离感官刺激音乐剧

一出可以边喝边看的音乐剧

一出3个演员分饰12个角色的音乐剧

一出集摇滚爵士流行等曲风于一体的音乐剧

一出全国演出超500场的音乐剧

......

境式驻演乐剧《阿波罗尼亚》自2020年8月登陆上海,演出数百场,多观众将其不眠之夜、笑果脱口秀共同组成“存在于传说中的上海夜生活”作为沪外首站,长沙即将迎来《阿波罗尼亚》的第一百场演出,借此机会,我们采访了剧中Stevie的饰演者陈志,聊聊关于这部备受热捧的音乐剧的台前幕后以及陈志个人的创作经历。


邀你一起走进「酒鬼」们的传说,读完文章,剧场里见。



这部戏要给观众的体验是多元的,音乐、舞蹈、视觉,酒吧环境,给观众营造的是一种整体上的沉浸感。在剧情中,观众可以跟随人物的去哈哈大笑,但更动人的是共同成长起来的热爱舞台的两位主角,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和难以割舍的友情。这种情感层面的深入,是这部戏能够抓住人的原因。

——陈志



Q:

想要如何介绍自己?


一个很幸运能够做上自己喜欢的工作的人。







 Q:

对音乐剧的兴趣源于何时?可否分享一下学习音乐剧的经历。


不太严格的话,应该是上大学的时候看《歌舞青春》、《芝加哥》、《红磨坊》这种音乐剧电影。正式和音乐剧结缘,是2015年参演老Joe导演(Joseph Graves,美国百老汇著名戏剧导演,莎士比亚戏剧专家)的百老汇音乐剧《Q大道》(中文版)。有一次我在北京探班老Joe导演新戏的合成,刚好他说到《Q大道》要复排了,要不要去试试看,其实一开始我心里很忐忑的,因为之前都是演话剧,从来没演过音乐剧。但还是鼓足勇气去了,没想到面试通过了!现在回想起来,真的很感谢那次听了老Joe的话,要不然真是会错过太多,可以说这个戏是我工作和生活中的一个转折点吧。


从我个人的角度来说,音乐剧的学习大部分来自于实践,我会把每一次演出当做自我锻炼和成长的机会。当然也会从通过网络或在现场看其他的音乐剧,向优秀的人学习。



 

 Q:

想要如何介绍《阿波罗尼亚》这个音乐剧?


资深剧迷、音乐剧小白的必看佳作,阖家欢乐、情侣约会的不二选择。


这部剧在首尔大学路就是票房之王,目前在上海已经演出五百场了,几乎场场售罄,在长沙到3月9日也将迎来百场。它不仅能边喝(酒)边看,还有朗朗上口的音乐,所以说不管是资深剧迷还是音乐剧小白都适合走进“小酒馆”,来感受一下这部音乐剧经久不衰的魅力。




 

 Q:

请你介绍一下自己在《阿波罗尼亚》中扮演的角色。


每一个演员在这个戏里都会扮演五个以上不同的角色。我最主要的角色叫Stevie,是一个美国黑手党小弟。潜心数月为他的老大著书立说,拿着他的著作,找到一个即将倒闭的酒吧,逼着两个酒吧老板兼演员为他排演黑手党老大家族的血泪史。他是一个表面冷酷无情,实则细腻敏感的人,跟我本人差不多(笑)。同时也扮演了富家女Botti、打手、MC等等,其中富家女Botti尤为可爱...和辣眼睛。






 Q:

对于长期驻演这种形式,你如何去平衡表演的准确性和新鲜感?演到现在,有什么经验或者表演上的技巧可以分享吗?


《阿波罗尼亚》这个戏从20208月首演到现在一年半的时间,在全国范围内演了600多场,演出密度很大。虽然每个角色都有多个演员饰演,进行不同的排列组合,但演的少得也有几十场,多的可能有200多场。


对于准确性的问题,需要靠演员细腻深刻的剧本理解分析能力。分析的越清楚,越透彻,才能越准确地表达。这个不仅要在排练场中完成,更要在每一场演出中调动认真感受的能力,避免机械重复,不过要做到如此非常难。



失去新鲜感,这是一个难以回避,或者说是一定会遭遇的问题。以我个人的经验来看,我认为一个戏里演员在排练场通常只能做到60-70分,剩下的要靠真真正正地面对观众,在剧场中磨合。对于长档期的驻演来说,20场左右可以让自己的发挥更加稳定,50场左右可以让人物更加细腻和丰富。80场左右应该会进入到一个比较明显的疲惫期,这个时候对演员的心理是一种磨炼。此时,我们难以回避的会发生职业倦怠,这是重复带来的。我觉得面对这种状态,需要了解和接纳它,这是一种心智的淬炼。当然也可以选择短时间的休息。


从创作的角度讲,我觉得让表演更加准确和保持新鲜感的最重要方法或者经验是“保持对戏的思考”。




Q:

在社交媒体上看到许多看过演出的观众会写十分详细的Repo,并且大部分会直接说出自己认为的优缺点,你会关注这些评论吗?你认为创作者和评论者距离的尺度应该是怎样的?


前期会看的,总归是期待得到观众的认可。建立一些自己和观众整体的反馈后,看的就很少了。我认为创作者和评论者要做的更多是在创作和欣赏两个层面的互相尊重和更多了解。




 Q:

做导演是在计划中的事情吗?导演和演员,你更享受哪种身份?两者的创作状态会有什么不一样吗?


我其实是一个很随遇而安的人,对于事业的长远规划不是特别明确那种,喜欢就去做了。加上本身性格又不是很有自信,所以虽然有很多朋友也劝过我可以往导演的方向发展,但始终觉得不能游刃有余的胜任。


后来有了话剧《你好,我找Smith》这个项目,因为自己在这个类型的作品上有一些经验,所以就大胆尝试了。这个项目是成功的,在上海和长沙演出了200多场了。但面对新的项目,无论是导演还是表演,我还是我,忐忐忑忑。


导演和演员两种身份,只是看待作品的视角发生了变化,相较而言,导演的视角会更宏观,演员的视角会更具体。对于身份或者称谓,我其实没有太敏感。在不同的表导演作品里有不同的挑战,挑战成功会更享受(笑)。





 Q:

是否可以描述一下《阿波罗尼亚》和《你好,我找Smith》首演过程及结束后的感受,因为前者是作为演员参与,后者则是导演,参与身份的不同是否会对个人心境产生不同的变化。


《阿波罗尼亚》在我加入之前就是非常有名且很有难度的作品了。因此首演是非常兴奋和紧张的,很怕完成的不好,因此首演并不能做到完全松弛,下来后觉得很累。


演员陈志:D


《你好,我找Smith》的首演我其实并不是特别紧张,因为对于演员在排练场的整体呈现是满意的,有把握大家能够做的好。但有一个特别有意思的点,是坐在观众席的时候,你会不由自主地跟演员一起使劲儿,所有的节奏快慢、台词的轻重缓急,都下意识的流动在你的身体里。演出结束后就像自己在台上两小时一样,很累。


导演陈志:D


在宏观和具体的视角都经历过之后,我最大的收获是,不能急,创作和成长需要时间。




 Q:

你觉得对于喜剧来说,特别是对于小剧场这样一个比较放松紧凑的场域,「好笑」是否应该放在首要位置甚至主要位置,你希望演出能传递给观众怎样的感受?


对于《阿波罗尼亚》来说,它从体裁上并不是严格意义的喜剧,所以并不需要像《你好,我找Smith》这样,承担绝对的喜剧功能。这部戏要给观众的体验是多元的,音乐、舞蹈、视觉、酒吧环境,给观众营造的是一种整体上的沉浸感。


《阿波罗尼亚》舞台布景


在剧情中,观众可以跟随人物的去哈哈大笑,但更动人的是共同成长起来的热爱舞台的两位主角,对过去的怀念,对未来的迷茫,和难以割舍的友情。这种情感层面的深入,是这部戏能够抓住人的原因。






Q:

分享一下最喜欢的音乐剧作品或音乐剧演员吧。


我近几年看的次数最多的音乐剧是《Kinky Boots》,非常喜欢!


最喜欢的音乐剧演员,我在现场看过的音乐剧演员里最喜欢的是韩国男演员姜宏锡。他也曾演过韩国版《Kinky Boots》的Lola




 Q:

在长沙的这段时间感受如何? 


来长沙出差之前,我都是跟朋友说:我去长沙了。来长沙出差后,我跟他们说:“我回长沙了。



2021感恩节,陈志写给长沙观众的信




 Q:

分享一下接下来的工作计划。


之后会继续在长沙演出《阿波罗尼亚》,年中应该会推出新的话剧作品《大象之歌》。下半年的新项目因为官方还没有公布,所以先卖个关子,到时候请允许我再来吆喝一声,哈哈哈。(编辑:欢迎~!)


另外,我刚好有幸参与《阿波罗尼亚》在长沙的第一百场演出(3月9日),我们将会有一系列的活动,包括有见面会、特殊返场,百场结束后还会与观众们一起去大悦城的COMMUNE酒馆一起举行Afterparty,欢迎大家一起来感受这份特别的快乐。



《阿波罗尼亚》全国演出500场纪念











采访、编辑 | 七月
设计 | 霸王
信息对接 | 一台好戏 鲨鲨


继续滑动看下一个
P8星球
向上滑动看下一个

您可能也对以下帖子感兴趣

文章有问题?点此查看未经处理的缓存